•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范仲淹:文武双全,典范长存
范仲淹是中国古代少见的文武全才,他能打仗,对于北宋的军事制度多有革新,他长期镇守西北,为北方游牧民族所深深忌惮,羌人称他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他镇守西北时,西北各地百姓和少数民族在...……更多
古代文武双全的巅峰人物:曹操、岳飞、辛弃疾与范仲淹
...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文武表现为后人所称颂。名相名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追求强国复兴的信念。范仲淹是大家熟知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多
韩琦:北宋中期的文武双全宰相,拥立两位皇帝家族显赫
...结果酿成了好水川之战的惨败。之后,韩琦吸取经验,与范仲淹同心协力,稳定了战场上的形势,得到了人们的称赞,人称“韩、范”。与西夏达成和议后,韩琦入朝担任枢密副使,参与了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等人...……更多
出将入相:明朝文臣武将的典范
...朝之卫霍(卫青、霍去病);论文事,无惭宋室之范韩(范仲淹、韩琦)”,王越真是毫不愧对这一评价。同样是明朝,于谦也是不可多得的有能力出将入相的人物。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登进士第,以和王越类似的境况,...……更多
宋朝贤相庞籍,为何被后世抹黑丑化?
...赞赏有加,然而庞籍在治军之时却没有了往日的好名声。范仲淹,韩琦等人都是宋代著名的儒将,在治军之上有着突出的特点,西北防线便是在范仲淹和韩琦的合力打造之下形成的。范仲淹等人的治军更像是他们为官一样,较为...……更多
范仲淹:直言劝谏,为民请命的官员典范
...视天下为己任,不计得失为民排忧解难的官员。而北宋的范仲淹,就是这种官员中的翘楚。官小胆不小,敢把太后架在火上烤1049年冬,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饥荒席卷了杭州。稻米、小麦歉收,粮价飙涨。而粮食商人则趁火打劫,...……更多
范仲淹: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提起范仲淹这个名字,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这个年代还没背过《岳阳楼记》的人已经不多了,即使不知道《岳阳楼记》的人,估计也应该听过那句震铄古今,并将继续源远流长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不过大多数人对于范...……更多
灾年大兴土木,这位杭州地方官是怎么想的?
↑北京故宫南薰殿珍藏的范仲淹像,清宫殿藏画本38岁那年,范仲淹第一次来到了杭州,对西湖的秀美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的他,还是一位在基层辗转多年的小官,杭州于他,也只是过客。很多年以后,经历了人生的起落,以...……更多
种世衡:边疆猛将的崛起与种家军的创建
...野心膨胀,兵锋直指北宋腹地。此事震动朝野,宋钦宗急召范仲淹回京主持军务。当范仲淹赶往边疆防守之时,遇见了年轻的种世衡。范仲淹看出种世衡的才能出众,以他为心腹,托付重任,令其创建一支军队镇守边疆。于是,种家军应...……更多
韩琦:北宋时期的成功宰相与英明领袖
...韩琦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进士出身,相对比同时期的名臣范仲淹和苏轼,韩琦的仕途算是一帆风顺的,他一生当中只有一次被贬谪,而范仲淹和苏轼都是三次被贬出京城。韩琦一生成就颇高,堪称人臣的表率,得到了三代帝王的...……更多
宋朝大臣娶雏妓为妻,为何被传为佳话
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这位北宋时期的风流文官的人生态度。他以一篇《岳阳楼记》成为北宋最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尽管范仲淹...……更多
范仲淹:北宋的坚守与变革
...不阿;面对苍生的疾苦,总有人甘为民旗,舍生忘死。这就是范仲淹,一位北宋官场中率真坚守的正人君子。他以巍峨的志向和无私的情怀,一次次化解国家民生的危机。尤其是在杭州遇到千年一遇的大灾荒时,范仲淹制定和执行了一个...……更多
磨不平的“棱角”(图)
...不平的“棱角”(图)清风慕竹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荣登进士榜,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他很早就立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人生理想,因而一登场便展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范仲淹起初虽在...……更多
北宋最帅女婿富弼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俊朗之人,无论古今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才华颇为范仲淹赏识,称赞他是“王佐之才”,常将他的文章拿给晏殊等文豪欣赏,竟促成了一段千古姻缘。范仲淹做媒,晏殊的女婿在宋朝时期,男子的法定婚嫁年龄为十五岁,...……更多
范仲淹与颍州的缘分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通讯员 李援朝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移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又称“范颍州”。天圣三年(...……更多
欧阳修与庆历新政:历史的波折与个人的沉浮
...之下,宋仁宗终于下定决心进行变革,意图中兴大宋。在范仲淹、富弼等人的推动下,以宋仁宗批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为标志,北宋开始了以“明黜陟、行贡举、均公田、整武备、减徭役”等为内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更多
...又升格为南京,为宋朝陪都之一。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因丧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更多
宋朝冗官问题及其影响
...制度。真宗时期,规定文武官职满三年,给予磨勘迁秩。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载:“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但是,磨勘制度在实际执行中走样变形,“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虽愚暗鄙猥,人莫齿...……更多
刘琨:文武全才,以音乐退敌的东晋名将
...治国、上马能杀敌,可以说文武通杀,典型的如一代文豪范仲淹,既能写就《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名篇,又能戍守西北,为北宋蚕食西夏。笔者再为大伙介绍一位文武全才,此人跟刘皇叔同族,是一代文豪,有才情通音律。最...……更多
探究古代盛传的八拜之交背后的故事
...情深似海“鸡黍之交”,指形影不离的挚友。东汉末年,范仲淹和苏东坡就是这种朋友。两人从相识的那一刻就志同道合,形影不离,恰如鸡黍之相依。范仲淹为人刚正不阿,苏东坡则活泼开朗。一严一柔,却成就了十余年如一...……更多
宋仁宗:古代仁慈明君的典范
...纳谏言,所以那个时候出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比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等等。包拯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每次在朝堂上都不给宋仁宗留面子,但宋仁宗从未怪过他,只要有道理,说得对,宋仁宗都会采用,他并不看重面子,或者...……更多
揭秘历史上为妓女终身不娶的大诗人
...不像有些嫖客那样喜欢摧残幼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就是一个。据清潘永因《宋裨类钞》之四《闲情》记载:“范文正公守鄱阳郡,创庆朔堂,妓籍中有小鬟者,尚幼,公颇属意。既去职,以诗寄魏介云:“庆朔堂前...……更多
宋仁宗赵祯:千古名君与北宋盛世的缔造者
...正廉洁的黑脸包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或者你还会想到造纸术,指南针等。其实这些大家名士和伟大发明所处的时代,都和一个皇帝有关,他就是千古名君宋仁宗赵祯。可能说赵祯人们还是比较陌生。...……更多
宋朝名将狄青的抑郁而终与时代背景的反思
...重视了起来。康定元年,经过尹洙的引荐,狄青进入到了范仲淹和韩琦的视野里。尹洙非常看好狄青,并对范仲淹和韩琦夸赞狄青说,“此乃良将之才。”这句话引起了二人的注意,之后二人一见狄青,便也对其赞赏,认为狄青...……更多
聚焦江苏文库|“吴人”范仲淹,与江苏的不解之缘
范仲淹是北宋新型士人的杰出代表,政治生涯跌宕起伏,一生多次遭受贬黜,还参与了景祐党争、西北御边、庆历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近日,《江苏文库·江苏历代名人传》中的《范仲淹传...……更多
范仲淹:从贫困中崛起的科举奇才
范仲淹,一个寒门贫寒之家的孩子,却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科举的殿堂里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范仲淹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他还是个十几岁少年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漫漫的求学之路。【穷根穷底的家境并未磨灭他的兴趣】...……更多
聊聊宋朝的“懒”诗人苏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岳阳楼记》,不仅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还表达了范仲淹的爱国情怀,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为国家的前途与...……更多
范仲淹:宋朝的救世英雄,影响深远的文化改革者
...大臣才是整个宋朝开创性的人物。这个大臣是谁呢?他是范仲淹。为什么这么说?(范仲淹画像)首先,范仲淹是宋朝立国后,文臣带兵打胜仗的首例。宋朝前三代皇帝重文抑武,让文臣带兵。但文臣代表,却不会打仗。范仲淹...……更多
范仲淹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哪两次危机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更多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11月26日,由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组织的“寻范联谊行”活动走进商丘,先后考察参观了商丘古城应天书院、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应天书院)及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商丘明清望族文献展”。在商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