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影响。当然,老龙在此还要阐明自己的另一个观点,不管秦皇焚书坑儒也好,还是汉武独尊儒术也罢,其实他们都是为了巩固自己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儒家学说的本质,这就是儒家思想学说作为一种剥削阶级...……更多
汉武帝真的推行儒家思想了?那些黄生不愿相信,估计那些儒生也不敢相信。等指导思想公之于众后,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推行的儒术本质上就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更多
“独尊儒术”背后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性格强悍、怀有雄心壮志的皇帝,某些方面其实和秦始皇颇具相似之处。在他统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想法设法聚天下之财、行征伐之事,东并朝鲜,西征大宛...……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一切只是为了抗击匈奴
...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终于驾崩了,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至此,大汉帝国历经六十余年的经济与军事积累,也终于迈入了由守转攻拓土开疆的伟大时代。谁也不知道,刘彻这个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胸中到底揣有多大...……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黄老思想”受到推崇,不过受到腐败问题的影响,最终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黄老思想被儒家思想所代替西汉王朝取代秦朝重建统一帝国。对于西汉的开国集团而言,秦朝的覆灭令他们震惊与疑虑。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姓分心。而到了汉朝,好不容易将自己祖母窦太后斗败的汉武帝刘彻,为了重新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中央君主专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最终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毫不夸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更多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如何?
...研究周易也不能获得其精髓。董仲舒能够闻名于世,这与汉武帝招贤纳士的策略不可分割,汉武帝在位期间,向天下人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向汉武帝献策,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才使得董仲舒的影响力得...……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由于汉武帝一朝尊儒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始于建元元年(前140),终于元狩元年(前122),前后经历了长约十八年的历程,使得尊儒活动与这一期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局面。依据司马迁的记述...……更多
他的地位在秦始皇和汉武帝之上,地位仅次于释迦摩尼
...伟人,我想大家都会想起秦始皇和汉武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那就是“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孔子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更多
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教化: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一直占据着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社会等深入发展,及至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才开始发生转变,这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着政权合法性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为社会所共识的答案。其次,汉代贵族需要转...……更多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妥妥的儒家“信徒”
...个人就是汉代的董仲舒。董仲舒提倡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经典观点,从此存在于世的华夏思想也如中原领土一样,重归于一统。如此说来,说董仲舒是妥妥的儒家“信徒”,应该无人反对。凡事皆有例外,还真有人表示...……更多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但推动儒学地位是的董仲舒
...景帝死了,年仅16岁的刘彻继承了皇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年轻有为的武帝准备在先皇奠定的基业上大干一场,他即位不久,就下令各地选出一批“贤良之学”进京,由武帝亲自出题,请大家无所顾虑地发表意见。董仲舒...……更多
中国历史仅有的女皇,文治武功不输秦皇汉武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武则天这位女皇可是独一份,而且武则天死后,中国也没有再出现第二位女皇,这是为什么?有一成语叫“牝鸡司晨”也就母鸡每天报晓打鸣,这是要抢公鸡的活呀,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多
秦皇汉武四帝背后的四位辅佐功臣
...古一帝,有很多的人认为是过于夸大了他的功绩,但是“秦皇汉武”仿佛又奠定了汉武帝的地位,为什么汉武帝刘彻能够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呢?其实少了这四个人的辅佐,他真的做不到。在汉武帝的一生当中,有四个人占...……更多
汉武帝的祖辈父辈都遵循着黄老无为的思想,主要取决于天下动乱初定、需要休养生息的国家现状,而到了武帝这里,他可是希望有大作为、大手笔的,继续沿用黄老无为的治国理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到底应该确立怎样的...……更多
儒家文化为什么还能延续千年
...立后,因为文化重建的需要,又渐渐回到了政治的中心。汉武帝时,在汉文帝时期的《诗经》博士及各种传记博士的基础上设立了五经博士,除了文帝时的《诗经》博士以外,还有《尚书》的欧阳生、《仪礼》的后苍、《周易》...……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局面,在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到了汉代,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百家争鸣跳下历史的舞台,儒学得以从百家中胜出,成为古中国的正统思想。二、秦汉用道而不抑他道这里的汉,指的是汉武帝...……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家思想本可长期指导中国,开创更加辉煌的新纪元。然而汉武帝听信谗言,推行独尊儒术,重新扶持起儒家,使中国的发展道路被严重阻碍。1、本始皇崩,法统不稳秦始皇驾崩后,法家思想很快遭到打击。短暂的二世皇帝胡亥...……更多
汉武帝刘彻:千古第一帝的辉煌与决断
...数。即使是汉高祖刘邦,也不能称之为千古一帝。为什么汉武帝可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帝”?他有什么成就?年轻的刘彻四岁被任命为胶东王,七岁成为王储,十六岁继承帝位。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但对年轻的皇帝来说并不是一...……更多
他做过博士当过猪倌,终成汉朝第一位布衣丞相
董仲舒是汉武帝时的儒家经学大师,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广为人知。但儒学独尊的工作并非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董仲舒提出理论基础以后还必须有人具体执行,执行人是公孙弘。公孙弘,菑川人,初学《诗》...……更多
秦皇汉武同样滥用民力,为何葬送了秦朝强大了汉朝?
...但秦朝的寿命却只有十几年。主要还在于滥用民力,建造秦皇陵、万里长城、阿房宫等征用了太多劳动力,国家民不聊生,引发了大规模的叛乱起义,葬送了秦朝的覆灭。而到了汉朝时,依旧采用秦朝制度,汉武帝更是滥用民力...……更多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提起秦始皇便会想到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与其并称的汉武帝,民生富庶,威名传遍西域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霸主,除了其祖汉文帝,其父汉景帝的励精图治外,也少不了贤臣的辅佐。而终其汉武帝一朝,有四位超级...……更多
汉武帝为什么没有重蹈秦国的覆辙
...的时候,我们也总是会用到这六个字,这六个字便是比肩秦皇汉武。由此可见,秦皇汉武似乎成为了衡量一代帝王文治武功的标准。秦始皇能够占据一席之地,自然不必多说。后世汉武帝能够达到秦始皇的高度,则也在于汉武帝...……更多
汉武帝刚登基时,窦太后为何想废了他另立新帝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16岁的汉武帝刘彻登基为帝,可以说这是他人生最高兴的时刻,然而刘彻非但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反而整日沉浸在恐惧之中,而让刘彻整天心神不宁的罪魁祸首竟是他的亲祖母一一窦太皇太后。窦太皇...……更多
...当时的两大“显学”。秦汉以后,墨家走向衰落,尤其当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墨家很快消失无闻。 ……更多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有一种说法在史学界广泛流传,那就是“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这意味着至今还没有哪位统治者在治国之功上能够超越秦皇汉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功绩让秦始皇和汉武帝如此备受推崇呢?首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更多
汉武帝与窦太后为什么会明争暗斗那么多年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位皇帝,但是他登上皇位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他很可能就无缘皇位。实际上,在刘彻刚登基的时候,他并没有享受到皇帝的权威,而是历经了非常多的坎...……更多
汉武帝刘彻的辉煌人生:才智与胆略的传奇
...便被立为太子,在位五十余年功绩颇丰,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这位威武强睿的帝王能够成此大业,离不开一众贤臣强将的辅佐,更离不开其中四个人不遗余力地支持与帮助,少了他们可真不行,他们是谁呢?汉武帝像得...……更多
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为何成为了制造冤情的工具?
...法家思想所主导的法律规范仍在支配着汉代的司法活动。汉武帝萧何依据秦制,制定了汉代律法,因此,秦代法家思想并未随着秦的灭亡而消失,而是融入汉代法律中。到了武帝时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也是,而汉代初期奉行...……更多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汉武帝自从即皇帝位不久,就不断进行尊儒的活动,其中要以置五经博士、兴学校这两件大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都说四书五经,其实本该是“六经”根据历史考证,在我国战国末期就已经设立博士一职。而到了汉初时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