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17:48: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一种说法在史学界广泛流传,那就是“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这意味着至今还没有哪位统治者在治国之功上能够超越秦皇汉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功绩让秦始皇和汉武帝如此备受推崇呢?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首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从奴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在统一乱世方面,秦始皇的贡献是巨大的。在经历了整整200多年的六国战争后,秦始皇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功统一了天下。此后,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统一货币、度量衡,以及修筑长城和修建秦直道等。尽管他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一位暴君,但他的成就却是流传千秋的。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汉武帝刘彻被史学界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在他登基后的五十多年里,他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的改革。在政治上,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先秦以来的“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混乱局面。在军事上,他是中国第一位打通河西走廊的帝王,任用了霍去病、卫青等将领,成功击败了匈奴人。相较于之前的统治者,他在军事上的成就是无人能及的。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汉武帝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国内,还表现在对外扩张上。他通过东并高丽、南收南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等一系列行动,使得汉地的版图范围逐渐扩大。他打通了通往西域的地理通道,控制了河西走廊,开辟了中国至今沿用的“丝绸之路”。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尽管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之祸,成为他一生的败笔,但他能够及时悔悟,下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可以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这两位帝王被后代伟人并称秦皇汉武,足以傲立中国帝王之林,闪耀在历史丹青之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猥琐的样子,很多专家也认为将隋炀帝定位成暴君是中国史学界最大的耻辱。
2023-03-14 21:07:00
中国历史上的五位“千古一帝”,谁才是最强王者?
...隋文帝在国内历史上名气不如秦始皇汉武帝,但是在西方史学界,隋文帝从大乱到大治的功绩甚至超过了秦始皇。隋文帝杨坚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
2023-06-26 12:19:00
汉文帝霸陵:困扰中国史学界近千年谜题
...到了,地点位于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此前,考古界和史学界普遍认为汉文帝霸陵位于江村大墓以北两公里的凤凰嘴。话说回来,汉文帝是谁?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
2023-10-24 13:57:00
明太祖朱元璋:汉民族的复兴者与历史的续写者
...称作千古一帝。千古一帝这个称号的分量很重,时至今日史学界都没有一个定论,到底哪些皇帝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每个人心中的名单都有所不同,而且评判标准也不同。小编心中的千古一帝只
2023-12-12 14:32:00
盘点中国史上备受争议的二十一位君主
...过,近年来很多为隋炀帝翻案的专家、自媒体出现,使得史学界和民间对其的评价出现改观。客观来说,隋炀帝修大运河确实造福后世,死磕高丽也确实具有战略眼光,但是大工程和大战争却苦了当
2023-01-27 14:25:00
司马迁:历史的记录者与文化的传承者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更是史学界的一座丰碑。司马迁用生动的语言、幽默的笔触,记录下了历史的风云变幻,犹如一位历史的“段子手”,让人忍俊不禁。二、《史记
2024-12-31 09:02:00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在中国的史学界里,《史记》是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的。太史公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撰写史书,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得罪了当朝皇帝——汉武帝,落得个惨遭宫刑的下场。然而在200
2024-05-19 09:56:00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中央,七王之乱就是很好的例子。七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史学界一般认为是“削藩令”的推行,损伤了刘姓诸王的根本利益。引得诸王的极大不满,所以导致了这场全国性的浩劫。削藩令的初衷,和
2023-11-08 22:11:00
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是刘彻而不是刘邦
...外,年号、罪己诏等都是由汉武帝发明,而《史记》这部史学著作也是在汉武帝时期完成。带给后世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看出,千古一帝是指文治与武功对社会进步均有杰出贡献的皇帝。实际上这
2023-06-09 1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