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22: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一个王朝能够繁荣昌盛,往往始于某任帝王的励精图治和成功改革,譬如西汉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让西汉王朝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汉武帝当居首功。

西汉初期,这个刚建立几十年的王朝就经历了吕后之乱和七王之乱,使得天下民生凋敝,朝廷对天下的掌控力严重不足。

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汉武帝刘彻继位,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扭转了这一局势。

要说汉武帝的手段,无非“加强中央集权”六个字,那么汉武帝为了贯彻这六个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强皇削相,巩固中央

汉武帝刚继位时,是由汉武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氏、皇太后王氏辅政的。

因此朝政大权基本上都是落在以窦氏、王氏为首的外戚手中,就连身为帝王的汉武帝也处处受制。

史载汉武帝初年,汉武帝每当想下达命令必须“奏事东宫”。

意思就是必须请奏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得到她们的许可之后,汉武帝的命令才能贯彻下去。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也就是说,稍有不如东宫意的命令全都被否决了,汉武帝执政初期很难有政治建树,甚至汉武帝连实权都没有。

这似乎在重蹈吕后的覆辙,这让汉武帝很是愤恼,他开始尝试改变这一切。

当时的丞相和御使大夫等官职都是掌握实权的,而这些官职无一例外的都是由窦氏、王氏等外戚担任的。

因此汉武帝在此期间选择了韬光养晦,表面上表现得沉迷于狩猎。

让外戚们觉得他是个昏君,暗地里开始大力培养自己的势力。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果不其然,外戚们开始渐渐疏忽了对汉武帝的掌控,给了汉武帝夺权的契机。

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汉武帝以办丧不力为理由,罢免了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任用开始疏远窦氏集团的官员。

公元前131年,发生了著名的“灌夫骂座”事件,汉武帝乘机处死了窦氏集团的代表人物窦婴,窦氏集团正式倒台。

此次事件也标志着汉武帝夺权成功,做到了真正的君临天下。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在西汉初年,丞相的“相权”和皇帝的“皇权”是相对独立的。

虽然皇权高于相权,但是相权管辖的范围更大,朝中的大小事务,只要不涉及根本利益的,基本上都是由丞相做主。

因此,在百姓眼里,皇帝只是国家象征,丞相才是掌握实权的。

汉武帝掌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丞相和皇帝不再是独立的两个部门,而是真正的“上下级”关系。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做的第一步就是任用自己亲手提拔的心腹担任丞相。

之前西汉丞相的担任者不是开国元勋就是功臣后裔,这些人不光有实权,在朝廷和民间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汉武帝执政后就打破了这一规则,任用自己从民间提拔的布衣担任丞相,比如公孙弘,张汤等,他们就是汉武帝从民间提拔的心腹。

这些由汉武帝直接提拔的心腹自然直接听命于汉武帝。

因此,与其说汉武帝削弱相权,不如说汉武帝加强了皇权对相权的掌控力。

《史记》记载道: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做的第二步就是用的其他官职来分散丞相手中现有权力。

之前相权之所以能够一家独大,主要是因为手中的权力太过集中,分散权力无疑是削弱相权的最好方法。

为此汉武帝大量提拔心腹为尚书、中书令。侍中、侍郎等官职。

这些人常伴于汉武帝身边,直接听命于汉武帝,逐渐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体系“内朝”,又称中朝。

凡有军国大事都是通过这些人直接禀报于皇帝,因此丞相、御史大夫等人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削弱相权只不过是汉武帝收回权力的一种手段,朝廷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分散于天下各地的刘姓诸王。

汉武帝为了解决这个心腹大患,也有相应的对策,那就是著名的“推恩令”。

推恩令的成功推行

西汉建立后,为了使王朝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汉高祖刘邦颁布了“异姓不王”的政策。

就是封王者必须是刘姓的皇室子孙,其他功劳再大的人也不得封王。

这样做虽然能够保证皇室宗族的强大,但刘姓诸王权力一旦过大,就会反噬中央,七王之乱就是很好的例子。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七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史学界一般认为是“削藩令”的推行,损伤了刘姓诸王的根本利益。

引得诸王的极大不满,所以导致了这场全国性的浩劫。

削藩令的初衷,和此时的汉武帝是一样的,是想削弱地方诸王的权力,加强中央统治。

但是这个力度一旦把握不好,就会重蹈覆辙。就在汉武帝头疼之时,他的心腹主父偃出来献策,推恩令随之诞生。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主要担心的是,分散于各地的诸侯王们享有一定的政治自治权和军事独立权,是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主父偃提议,不如就像分散相权一样,分散诸侯王的权力。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汉武帝道,为了彰显朝廷和汉武帝的恩泽,建议把各地诸侯王的子嗣都封为列侯。

这样做的话诸侯王以及他们的子嗣肯定会对朝廷感恩戴德,不会再有二心了。汉武帝欣然接受了主父偃的提议。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这就是号称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看似简单的一番话,其实暗藏杀机。

从表面上看,将诸侯王的子嗣们封为列侯是赋予他们权力,实际上是在分化诸侯王手中的实际权力,并不是中央直接给诸侯王的子嗣权力。

例如,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按照推恩令,这些儿子都有资格封侯。

但刘胜的地盘、军队就那么多,给这么多儿子一分的话,刘胜手中实际掌握的权力,又能剩多少呢?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而推恩令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这个分封制度是要一直延续下去的,诸侯王的领地资产就那么多,总有一天会分完的。

因此过了几百年后,刘备作为刘胜的后代,已经分无可分,只剩了个“汉室宗亲”的头衔了!

《史记》中记载“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这句话就足以证明其成果,光是地处中原的几个比较大的诸侯国被分割成了一百多个小国。

而这些小国的实力完全不足以与中央朝廷对抗,因此推恩令颁布之后,汉武帝对天下的掌控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不光如此,推恩令还有个隐藏的“杀招”,那就是能名正言顺的回收土地。

按照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的子嗣们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有资格分封列侯。

但如果列侯没有后人的话,这些分出去的土地就要被中央朝廷收回。

《史记》记载,汉朝中央朝廷凭借推恩令收回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八成到九成!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难道就没有诸侯王反对推恩令吗?其实不是诸侯王不想反对,是根本反对不了!

首先,推恩令是中央朝廷颁布的政令,如果选择反对推恩令那就是与中央朝廷为敌。

给了朝廷讨伐的理由,当年七王都不是中央朝廷的对手,因此这些诸侯王都是有自知之明的。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其次,为了内部稳定,诸侯王们必须接受推恩令。

按照西汉之前的传统,只有诸侯王的嫡长子才能继承爵位。

而推恩令却让诸侯王的所有子嗣都有资格封侯,如果诸侯王反对推恩令,恐怕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他的那些子嗣们吧!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随着推恩令的颁布,汉武帝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统治天下,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现在内部统一做好了,是时候“攘外”了。

征伐四方,展扩疆域

匈奴是位于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先秦时期就已存在。

秦始皇时期就修建著名的“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的入侵。

因此可以说,从秦王朝到汉武帝继位之前,中央朝廷对待匈奴的政策就是防御为主。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继位后,一改对匈奴的防御政策,改为主动出击。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北上,大破匈奴,收复了西北的河套地区,这对西汉来说是久违的胜利。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再度率军北上,深入漠北,再次击败匈奴!

根据《史记》的记载,此役直接把匈奴打得“漠南无王庭”,让匈奴再也无力南下!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不光是匈奴,大汉王朝的西南、东北方向都是汉武帝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曾派人出使南越国,意图说服南越国归顺汉王朝。

但南越国的丞相吕嘉不愿意归降,反而杀了汉武帝的使者,这让汉武帝大为恼怒,很快就派军消灭了南越国。

不光如此,汉武帝更是在随后的几年里接连平定消灭了周边的西羌、东越、卫氏朝鲜等地方政权,使得边境地区不再遭受外族侵扰。

把如今的青海东部、辽东地区,云贵高原都纳入了版图,使得汉王朝的疆域变得空前的宏大。

结语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可以总结为打击外戚加强皇权、削弱诸王巩固中央、平定边境扩展疆域三个方面。

这也让汉武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更是成为了“帝王标准”。

后世无数君王都以汉武帝为奋斗目标,足以见得汉武帝之伟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刘彻强化皇权的策略与措施
...时期的不同,条件的差别,采取的方法方式不同罢了。西汉武帝刘彻,为了强化皇权,就挖空心思地采取了系列措施。一、颁行“推恩令”,削弱诸侯。为了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压、管控各诸侯
2023-11-20 07:42:00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家吗
提问者大概没读过《史记》和《汉书》,更没读懂汉武帝,跟着人云亦云。正史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汉武帝只杀了卫青的长子卫伉。卫家活得很滋润,后来发展成了河东豪族,三国著名的卫瓘就是他的后
2023-06-02 14:49:00
汉武帝信奉墨家的话,后来会有什么变化呢
儒家能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思想,汉武帝是做出巨大的贡献,最初孔子创立儒学,但这个学派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在混乱的战国没有得到重视,就这样一直发展到秦朝成立,儒家也仍然没有真正成
2023-05-15 21:01:00
刘据之死:汉武帝的遗憾与皇权的无情
...能会想起那个英名赫赫的汉武大帝,说起汉朝,谁人不知汉武帝呢?他年少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在继位之后更是大展宏图,将汉朝发展到了极盛。在政治方面,他抓紧自己的权利,对于诸
2023-09-25 01:02:00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皇权的维持与母凭子贵的牺牲
...,如卫青,李广等人,威名远播,倍受众人拥戴。在当时汉武帝时期,汉朝的也是影响甚大的,现在大家熟知的“汉人”称呼也是由此而来的。汉武帝在世人的眼里,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可能也只
2023-09-13 19:23:00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过一丁点的后悔吗?
汉武帝只会怀念不会后悔,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江山的稳固。汉武帝与卫子夫的相识完全是一次偶然。公元前139年,由于发生干旱,汉武帝外出祭拜先祖,为百姓祈福消灾。归来途中,他
2023-07-02 11:05:00
卫青战功超越周亚夫,多疑猜忌的汉武帝为何能让卫青善终?
...挽救了国家。而卫青的战功就全部都是对外战争了,因为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汉王朝主要在做的事情,就是打匈奴,如果没有打匈奴,那就是在集结军队,整备粮草准备打匈奴,汉武帝更是手里握着
2023-01-18 01:06:00
汉宣帝可以从霍光手里拿回大权,为何汉献帝就对曹操无可奈何
西汉到了汉武帝之后,其实中央皇权方面还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当时的霍光给自己带的高帽最多也只是“商朝名臣伊尹”,当时的汉宣帝并不是一点权力都没有的。霍光和前朝皇帝属于是“宠信关系”博
2024-04-26 18:09:00
汉武帝推恩令效果显著,为何后世帝王无人能做到?
汉武帝是一位非常伟大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为了削弱各地诸侯的势力,颁布了推恩令,在历史资料里面记载,推恩令就是将各地诸侯的领地划分给他们的儿子,但每一个领地会特别的小,无法形成大股
2023-06-22 15: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