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09: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的史学界里,《史记》是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的。

太史公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撰写史书,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得罪了当朝皇帝——汉武帝,落得个惨遭宫刑的下场。

然而在2009年从国外回归的一批竹简中,却记录了跟《史记》中截然相反的观点。

从这些散落的竹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

长久以来,也许我们误会了胡亥,他真的是奉旨继承的皇位,而那个“恶贯满盈”的赵高,可能只是背了黑锅。

今天就让我来讲述这段不一样的历史。

耿直的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他从父亲司马谈的手里接过宫廷史官的大旗,一心一意地为国家编修史册。

作为史官,他严格恪守实事求是的立场,从不妄加评议发表个人看法。

在编写史书的过程中,他甚至多次亲临现场询问当地老人去求证历代史书中的记载。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李陵,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同时也是大汉的一名将军。

在他攻打匈奴的时候,由于孤军深入,其他军队救援不及而被包围生擒。

在匈奴可汗的牙帐里,面对匈奴人的各种威逼利诱,李陵无奈之下只能投降匈奴。

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勃然大怒,因为在汉家儒术的思想观念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才是一个武将的归宿。

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方针,为李陵争辩,更加触怒了汉武帝。

汉武帝把对李陵的愤怒施加在他的身上,对他处于宫刑,并把他调到了中书令。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被处宫刑的司马迁,虽然失去了男儿之身,但是他忍辱负重,继续写作,终于完成了历史不朽名篇《史记》。

因为有着权威性,所以历朝历代的史学家都把它奉为史学界的瑰宝。

《史记》中的胡亥篡位

根据《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长子叫扶苏,幼子叫胡亥。

扶苏宽厚仁慈,颇得秦始皇的喜爱,但是为了历练他,秦始皇把他派到了驻扎在北部边疆的蒙恬军中学习锻炼,期望自己在百年之后,扶苏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当上秦二世。

而胡亥年幼,则常年呆在秦始皇的身边陪伴他,让他享受天伦之乐。

因为胡亥本没有继承皇位的压力,所以也就没有受到良好的帝王教育,整日里嘻嘻胡闹,始皇帝对此也不以为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开始了长期的巡游。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他乘着辒辌车,带着人数众多的随行人员,沿着帝国的边境,一边欣赏着大好的河山,一边满意地看着跪在脚下的六国臣民。

等他们一行人来到赵国故地沙丘的时候,秦始皇突然病倒了。

不得已,他们只好住进了沙丘废宫里,歇息调养。

这个曾经死过赵国历史上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宫殿,似乎又要见证历史了。

秦始皇调养了几天,突然感觉身体轻了,身体也无大碍了。

他命令着车马继续前进,结果不到一天的功夫,他就去世了。

原来他病情愈发严重,出现回光返照,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哪里会知道这个,况且秦始皇本身脾气暴躁,他的话其他人哪里敢有半点违抗?

他去世之后,只有赵高和李斯陪护在车里,他们赶紧把胡亥从后边的车上叫过来商量对策。

按照秦始皇生前的安排,继承人应该是他的长子扶苏,但是扶苏现在远在北方军中,有着千里之遥,这就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李斯素来跟扶苏的老师蒙恬不对付,而赵高是一个奸佞小人,也跟扶苏不合。

如果扶苏继位,他们俩的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他们两人拉着胡亥一合计,就假借秦始皇的手令把扶苏和蒙恬赐死了,然后把胡亥送上了皇位,成了秦二世。

胡亥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只知道夜夜笙歌,大权完全被赵高所控制。

赵高为非作歹,导致民怨沸腾,原六国的旧贵族趁机发动起义,没用几年就把秦始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给毁掉了。

胡亥合法继承皇位?赵高背黑锅?

千百年来,有关秦末的历史,始终保持着《史记》中的论调,

多少电影和电视剧都曾再现了这个观点。

然而2009年从国外回流的一批竹简却刷新了之前的观点。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经过历史检验,这批竹简是西汉时期的,其中有一篇名为《赵正书》的文章记载了胡亥登基的真相。

据竹简中的介绍,秦始皇临死前,只有李斯和胡亥陪在他的身旁。

作为一生的伙伴和亲信大臣,秦始皇和他无话不谈。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不仅仅是巡视帝国的边境,同时也是为了威慑那些图谋不轨的六国旧贵族和遗老遗少。

在张良寻机刺杀他之后,这种在国内立威的活动就更是迫在眉睫了。

毕竟消除一个国家容易,但是想要消除陈旧的观念却难,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改分封为郡县制,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面对阻力,秦始皇最简单干脆的手法就是“杀”。

现在秦始皇自知寿命将近,帝国内部依然不太平,即使他想把皇位传给扶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对李斯说:“我自知寿命将尽,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他们年龄幼小,何以信服于天下。”

他恐怕自己死后,内部大臣会有人趁机发动叛乱,最终大秦危矣。

李斯唤来太医冯去疾趁机给秦始皇提出建议。

沙丘距离咸阳太远,如果召集大臣过来讨论未来储君的人选,恐生变故,不如先把胡亥立为继承人,先行掌管朝政。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就把皇位传给了胡亥。

这个时候赵高远在咸阳,又怎么能有机会去篡改诏书呢?

所以说赵高很可能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

这篇文章公布于世之后,顿时引发了史学界的地震。

以往《史记》一家独大,现在突然出现了同时代的《赵正书》,同样的事件,结果竟然截然相反,不能不令人感到怀疑。

专家们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纷纷查阅史料,进行反复推理来试图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结语

历史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孰是孰非?想要真正地确定一个事件的结论并不容易。

但是随着更多历史文献的解密和披露,也许我们离事实的真相并不遥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出土竹简揭密:司马迁为何让赵高、李斯背锅?胡亥之选背后真相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无论是秦始皇本纪还是李斯列传,秦二世胡亥的登基都被归咎于赵高和李斯。他们被指控合谋伪造圣旨,进而逼迫扶苏自杀,以便掌握政权,攫取财富。人们通常称这一事件为“
2024-10-30 10:44:00
秦二世为何还舍得大量财物葬入始皇陵
根据近几年的出土文献,胡亥继位很可能是秦始皇的本意,但杀死扶苏和蒙恬是胡亥自己的主意。由此看来,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沙丘阴谋》未必存在!据司马迁记载,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进
2023-02-04 12:03:00
秦始皇遗诏之谜:扶苏继位还是胡亥篡位?
秦始皇传位于胡亥的记录见于《赵正书》: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而赵高、胡亥、李斯联手篡改了始皇遗诏的记录见于《秦始皇本纪》:(赵)高乃与公子胡
2023-10-07 15:05:00
《赵正书》揭示:秦始皇的真实遗嘱与扶苏的命运之谜
秦始皇建立的伟大帝国,在他死后三年就土崩瓦解。每每提及此,人们都会感慨:都是因为秦二世昏庸暴虐,才让强盛的秦朝忽然倾覆。如果能是民间声望极高的公子扶苏即位,凭借他的威望和仁慈,一
2023-10-13 09:06:00
聪明一世的李斯为什么要帮助胡亥登位
...的研究发现,其实司马迁笔下的这段政变,或许正是出于秦始皇的本意。事实甚至很可能令人大跌眼镜——秦始皇指定的接班人,可能就是胡亥!尽管目前尚有争议,但近年来出土的竹简《赵政书》
2023-05-19 14:14:00
李斯真的篡改过秦始皇遗诏吗
秦始皇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第一个建立祖国大一统的皇帝,他扫六合,一统天下,始皇帝,开新字!因为其创造的成就是前无古人,所以后世之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也出现了褒贬不一的态度。有一
2022-12-29 11:51:00
...未来。刘据没有反汉武帝至于扶苏,他接到的是假诏书,秦始皇都去世了,他都不敢反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扶苏为人仁弱,没这个胆子反抗。《史记李斯列传》:扶苏为人仁。二是扶苏信奉儒
2024-07-15 20:21:00
秦始皇的儿子只有被众人熟知的扶苏和胡亥吗
...皇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都是曾经过贡献的。尤其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一个是开创了大一统的王朝,一个是第一次将一个国家的名字成为民族的专属。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也算是励精图
2024-05-23 11:21:00
李斯篡改秦皇遗诏?2009年北大收藏的汉简,与史记记载大不相
...却也让人对某些历史真相感到迷茫。尤其关于沙丘之谋与秦始皇遗诏的真实性问题,更是引发了众多人的质疑与探究,使得这段历史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李斯其人】秦朝成也李斯,败也李斯,李斯
2024-08-13 12: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