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3 05:1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思想繁荣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乱世时期,而一旦天下一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选取不同的做法。

比如以秦朝为例,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劝勉百姓农战,甚至不惜将一众诗书焚毁,避免百姓分心。而到了汉朝,好不容易将自己祖母窦太后斗败的汉武帝刘彻,为了重新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中央君主专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最终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毫不夸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华夏文化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对中国人思想的确立及人格的培养,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从董仲舒所编撰的《春秋繁露》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已经十分迎合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要求。

如著名的“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便是经由董仲舒改造儒学后的产物。

因此,孔孟两位先贤,表示不背愚忠的黑锅。因为毕竟先秦儒家一向讲求“君则敬,臣则忠;君失敬于臣,臣背忠于君”。由此可见,最起码在孔孟那一年代,君臣在等级尊卑上虽然十分严明,但却也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但等到了董仲舒这里,却将整个儒学的政治观念,往下拉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那么,既然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什么百家思想在当时仍旧继续传播,甚至连朝廷也保留了大量百家经典呢?要知道,同样是控制思想,秦朝的焚书事件可要比汉武帝的做法狠厉多了。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从客观的层面来讲,和文化领域基本没有任何关系,更多的则是偏向于汉武帝的政治考量,以及董仲舒个人所面临的难题。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我们要弄清楚汉武帝这一做法的真实原因。据史料记载,在武帝掌权前,长期受到了皇祖母窦太后的压制,而在窦太后的观念里,治国之道在于黄老思想,不然汉朝在前期也不会出现著名的文景之治。

然而,汉武帝本人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君主,不愿意一直受到皇祖母的牵制。因此,为了巩固政权,削弱窦太后的控制,汉武帝必须从文化层面入手,从而减少后宫的影响。而在当时,唯一一个能够同黄老思想持平,同时又符合中央集权理念的学说,也只有经过董仲舒改良后的儒学。

说到这里,还要解释一下为何汉武帝不去选择法家思想。与董仲舒的儒学相比,法家主要讲求的是国富民强,在思想层面采取的态度极为强硬,因此很难令人接受,比如强制焚书。但董仲舒的儒学则不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将你由内而外的洗礼一番,从而达到一种自愿且顺从的境界。这样一来,既不会激起民怨,又可以加强专制,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汉武帝罢黜百家本就是出于政治的考量,自然不会真的同其余诸子的学说斤斤计较,毕竟只要不像墨家那样的激进,百家思想的传播也无伤大雅,只不过朝廷不提倡了而已。

其次,诸子百家的学术理论,经过了长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在天下百姓之中,拥有了极为强大的思想阵地,并不是任何一个统治者想要清除就能够清除的。正如上文说的那样,百家学术在当时遍地开花,如果真的要在文化上彻底清除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就算汉武帝真的能够做到,千古骂名也肯定是要背负了的。

再加上汉朝之所以能够强大,也的确离不开初期黄老思想的指导,因此,如果汉武帝全盘否定百家学说,也相当于是在否定先皇的功绩。不仅会遭到天下学子的反对,也同样会受到朝中大臣的指责。但好在汉武帝本人也是一代明君,在利害关系的权衡层面,还是懂得有所取舍的。

再一个原因,就和董仲舒本人有关了。还是那句话,从先秦儒学发展至今,按照历史的脉络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直到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学。而在这三个阶段中,自从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一番大的改造后,儒学从此便在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而去了。

然而,尽管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青睐,但在当时,却引起了儒学门派内部不小的矛盾。通俗点儿来说,当时以孔孟思想为标准的儒士,看董仲舒就跟看一个欺师灭祖的二百五一样,对他改造后的儒学理论根本不予承认。但奈何董仲舒背后有皇室的支持,他们就算再怎么反对,也无法阻止改造后的儒学逐渐普及的进程。

但是,董仲舒的这一做法的确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他本人自然也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所以,对于董仲舒而言,只要自己的目的达到即可,如果真的将其余学说赶尽杀绝,恐怕不仅皇帝要背负千古骂名,他本人也无颜再去九泉之下面对古圣先贤了。

所以说,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做法的确取得了极大成就,至于罢黜百家的理论,也只是在朝廷上不再以百家为并行学术,至于其传播发展,统治者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去深究了。再者说了,在古人的眼中,衡量盛世天下其中的一个标准,便是修书。尽管汉武帝当时还没有这一说法,但朝廷藏书越多,也就愈发能够显示出这个国家强大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又为何要学习秦朝,选择焚书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西汉灭亡有关系吗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举措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主流思想。姑且不论这一举措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汉武帝提高了儒生的地位,却为西
2023-06-27 20:30:00
秦朝以法家治国而变强,汉武帝为何独尊儒术呢?
...有着不同的政治需求,所适应的学说和理论也是不同的。汉武帝虽“独尊儒术”,但也有用到法家的内容。我们拿三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下他们之间的不同。第一,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孝
2022-12-31 22:01:00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如何?
...研究周易也不能获得其精髓。董仲舒能够闻名于世,这与汉武帝招贤纳士的策略不可分割,汉武帝在位期间,向天下人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向汉武帝献策,得到了汉武帝的赞
2023-04-20 08:32:00
汉武帝为何要实行罢黜百家
我们中学历史都学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乎自此以后汉朝就开始任用儒生和儒家思想治国了。然而小编近来读到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的一段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
2023-06-15 20:30:00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窦太后为何反对他?
汉武帝成长为一代明君,成为中国的千古大帝,一路走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还不到10岁就被推上了皇位,他自然是不能够掌握到政权的,其实这还不如让他成年之后直接上皇位掌握实权开始执政
2023-01-19 20:32:00
汉武帝刘彻的治国理念:儒学与大一统的推进
...历汉高祖,景帝和文帝三代的发展,到汉朝的第四代皇帝汉武帝刘彻时,已经暴露出了其致命的缺陷性,而这种缺陷极有可能将使建立不久的汉朝走向分裂。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汉武帝刘彻积极
2023-09-23 16:40:00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可怕的阴谋斗争
...。那么独尊儒术的背后单单是如此原因吗?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很快他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国师——董仲舒。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理论被武帝所赏识,他在自己这篇文章中
2024-10-20 10:43:00
汉宣帝选错接班人,汉元帝独尊儒术导致西汉走下坡路
...然对民间有休养生息的效果,可也纵容出了一大堆土豪。汉武帝通过扶持自己的外戚力量(卫青、霍去病集团),拿到了汉朝的最高统治权,他也在考虑,该用什么手段治理国家比较合适。这个时候
2023-10-03 14:53:00
...学的政策,说明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已经难以阻挡了。 0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正统理论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武帝在政治上更无
2023-04-21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