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09: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武帝自从即皇帝位不久,就不断进行尊儒的活动,其中要以置五经博士、兴学校这两件大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都说四书五经,其实本该是“六经”

根据历史考证,在我国战国末期就已经设立博士一职。而到了汉初时期,汉承秦制,博士官予以保留。可在那时,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喜欢儒生、不喜欢经学的皇帝。而陆贾却时不时在刘邦面前演说称赞《诗》《书》。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于是,刘邦骂他说:“朕在马上得到天下,哪儿用得着《诗》《书》?”陆贾说:“在马上得到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况且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取天下而后用仁义治理天下,文德武功一起使用,是维护长久的方法啊。假如秦国吞并天下之后施行仁义,效法古代的圣贤君王,陛下怎能获得天下呢?”

刘邦听了,觉得他说得十分有道理,顿时感觉有些羞愧。于是对陆贾说道:“请先生为我写出秦失天下的原因和我得到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成功与失败的国家是怎么回事。”

于是,陆贾大略地记述国家存亡的原因,一共著作12篇。每上奏一篇,刘邦都对他的著书称赞不已,在皇帝身边的人也都高喊万岁,并且称那本书叫《新语》。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便出现了博士。如张生,如晁错,都属于《书》博士;如申生,如辕固,如韩婴,都属于《诗》博士;如胡毋生,如董仲舒,都属于《春秋》博士。像这样设置的博士,虽都属于经学博士,还不能说是经学博士的定制。

建元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36年春,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博士。由于这时的《乐》因为时间久沅而已失传,儒家的六经也只剩五经,而《诗》《书》《春秋》三经已置,所以,要置的只是《礼》《易》两经。

“博士”在汉代也很吃香

五经博士归属太常统辖。当时的主要职责是钻研儒家经典,参与朝议论典礼、政事,充当皇帝的顾问。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置五经博士作为汉武帝独尊儒术系列举措中的一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此以后,儒家垄断了博士一职,博士官不仅是精通儒家经典的议政官、礼官,而且还具有学官的身份。这样就从根本上或体制上保证了经学的统治地位,使儒家的五经成为汉帝国政治生活和行为道德的基本标准。

五经博士的设置,为以后的举孝廉、兴太学等兴儒措施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汉武帝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举措,将他尊祟儒术的意图,演变成了现实。

根据典籍记载,中国在夏、商、周时已有学校。汉代国立大学称之为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创办设立的。郡国地方办的学校称之为庠序,在汉武帝之前,例如蜀都已经设置,汉武帝时期,诏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学校逐渐普及于全国。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董仲舒在其《对策》中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大下之士。”

其中的“置明师”就是设置儒家思想经学之师,也就是后来武帝所设置的五经博士。而“养天下之士”就是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汉武帝立即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施。

将学校大办特办的人,原来还在海上牧猪!

兴太学、置明师使尊儒进程具体化。利用学校教育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董仲舒是首创者,而真正具体实施这项计划的是丞相公孙弘。

汉高祖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公孙弘出生在畜川国薛县。公孙弘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家乡薛县做狱吏,后来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免职。失去职务的公孙弘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到海上去牧猪。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40多岁的他才开始学习《春秋》,后来又研究当时非常流行的《公羊春秋》。而因通晓《诗》《书》而闻名郡国,并与公孙弘同龄的贾谊被征为博士,一年之中升迁为太中大夫之职。

虽然汉文帝喜好刑名学家的言论,然而在贾谊一系列的建议下,文帝也开始慢慢地尝试任用一些儒学之士,并且初设一经博士。

后来,汉武帝派遣公孙弘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合武帝的心意,武帝认为公孙弘没有才能。公孙弘因此称病,被免官后依旧回到家乡。

元光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30年,公孙弘再次被推举为贤良文学。但是,他却执意辞谢,说:“我已经被推举一次,西行至长安,能力不足,未能称职,所以才回来了。还是推举别的先生吧。”不过,国人仍坚持推举他。

汉武帝策诏群儒,请教天命废兴的道理。公孙弘对策,回答了治民之本,强调“礼仪”“赏罚”的应用。

当时对策一百多人,太常把公孙弘的对策列在下等,汉武帝阅读之后,将其提升为第一。又亲自召见公孙弘,看到他容貌端正庄严,于是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公孙弘是武帝时著名的儒官之一,生活简朴,谙于世故,为人谦走谨慎。全国各地贤士多去投奔他,口碑极好。他历任左内史、御史大夫,终于拜相封侯。

公孙弘以贤良对箫的焦生身份一跃成为承相,确实让读书人羡慕。于是许多人以他为楷模,努力研习经书,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拜官封爵。

公孙弘以布衣入相,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所以为人处世更是八面玲珑。面对武帝不断集权于自己手中,他表现出软弱服从的样子。公孙弘经常以“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节俭”来迎合武帝,主动要求加强皇权,削弱臣权。

廷奏时也总是唯唯诺诺,不敢争辩,和敢于直谏的都尉汲黯形成鲜明对比。公孙弘身世微不足道,学术上不能和董仲舒相比,但他善于“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而平步青云,位列三公。他执政期间实行的吏治和太学对汉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13: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公孙丞相一直能做到死,政治才能特别突出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有了十三位丞相。其中有三个丞相自杀,三个丞相被杀。所以,在汉武帝一朝为官的可谓是伴君如伴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庙堂之上处处都有杀机。在汉武帝后期他任命
2024-10-25 12:17:00
公孙弘因为长得帅被汉武帝选中,大器晚成保住一条命
...乡齐地教书,公孙弘曾多次向他请教学问,孜孜不倦。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汉武帝下诏要求朝堂及郡国二千石以上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在这次举荐之中
2023-04-19 17:47:00
公孙弘:汉朝的官场传奇
武帝朝更换丞相十分频繁,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里,一共任命了十三位丞相,除了托孤丞相田千秋以外,剩下的十二位,七位被免职,三位自杀,三位被杀。被免职的七位丞相中一位被斩首,一位被吓得
2023-10-31 05:54:00
皇帝下旨让将军当宰相,将军却直呼死到临头是为何?
...后却吓的浑身发抖。并且直呼死到临头了。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武帝让本是将军的公孙贺当宰相,却把公孙贺吓的浑身颤抖。公孙贺出身侯门大家,在少年的时候,公孙贺就时常陪太子
2023-07-29 13:38:00
善于伪装的公孙弘从平民到丞相,用智慧让汉武帝心甘情愿被“骗”
汉武帝朝有一个叫公孙弘的人,他可以堪称官场上的“老狐狸”,在他40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70岁的时候到了汉武帝身边,被汉武帝被提拔为了丞相!公孙弘当官属于打太极拳类型的,目的只有
2023-04-22 09:47:00
公孙弘是养猪出身,靠着小手段成功逆袭做到了宰相
...靠着把小手段抓住皇帝的小心思,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个宰相一直到他已经快死之前,才得到了皇上的赏识。而且他很厉害的一点就是他是自己病死在了宰相的位置上面,而不
2023-04-17 16:54:00
巫 蛊之祸发生后,汉武帝为何要处死当朝宰相
巫蛊之祸发生后,汉武帝处死的这个宰相,名叫刘屈氂。从关系上来说,他其实还是汉武帝的侄子。汉武帝选择处死他,其实还真不是冤枉了他,或者单纯想要泄愤。真实原因是,巫蛊之祸之所以会发生
2023-06-28 21:15:00
他做过博士当过猪倌,终成汉朝第一位布衣丞相
董仲舒是汉武帝时的儒家经学大师,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广为人知。但儒学独尊的工作并非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董仲舒提出理论基础以后还必须有人具体执行,执行人是公孙弘。公孙弘
2023-05-13 19:13:00
大将威震匈奴,听说汉武帝命其为丞相,却吓得瘫软倒地
公元前103年,汉武帝太初二年,偌大的汉家朝堂上却发生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当时,大汉帝国的丞相——石庆去世了,相位出现了空缺。于是,汉武帝当即下达命令,将抗击匈奴的大将——
2023-02-12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