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如何?
...越广泛,这些学说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二】董仲舒的生平他是一位勤奋的人。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在汉景帝时期,担任汉朝的博士。汉朝时期的博士,非现在的博士能够相...……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刘彻,为了重新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中央君主专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最终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毫不夸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华夏文化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对中国...……更多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妥妥的儒家“信徒”
...遇。是谁让它登顶中国学术之宝座呢?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董仲舒。董仲舒提倡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经典观点,从此存在于世的华夏思想也如中原领土一样,重归于一统。如此说来,说董仲舒是妥妥的儒家“信徒”,应该...……更多
...明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已经难以阻挡了。 0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正统理论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武帝在政治上更无拘束。次年元光元年(前134)考试“贤良”时,汉武帝便...……更多
...论大汉的顶层设计问题,希望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董仲舒出场了,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刚刚也说了,皇帝们其实是很反感儒家那套理论的,武帝又怎会真的喜欢。但听完董仲舒系统的论证和建议后,武帝竟然同...……更多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但推动儒学地位是的董仲舒
...,爱好刑名之学,儒学仍居末流。但是在时代的呼唤下,董仲舒应运而生了。是他将儒学推上了中国封建统治哲学的正宗地位,而且后来儒学的这种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并在中国政治、思想、伦理等领域独居风骚两千年。董仲舒...……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能在西汉的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不只是西汉,因为他所开创的适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汉后的朝代都予以了采纳。董仲舒也从西汉的名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能...……更多
他做过博士当过猪倌,终成汉朝第一位布衣丞相
董仲舒是汉武帝时的儒家经学大师,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广为人知。但儒学独尊的工作并非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董仲舒提出理论基础以后还必须有人具体执行,执行人是公孙弘。公孙弘,菑川人,初学《诗》...……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一切只是为了抗击匈奴
...。当然,汉武帝尊儒,只是一种统治手段,目的还是利用董仲舒“天人合一”、“春秋大一统”、“三纲五常”等新儒教思想体系,以改制论代替革命论(注3),为自己大兴功业做理论支撑。他将学术政治化,政治神学化,以...……更多
秦皇汉武四帝背后的四位辅佐功臣
...当中,有四个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四个人分别是董仲舒,张骞,卫青,霍去病。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我们也是唯一一个文明得以传承的国家,这正是得益于我们祖先抵御外敌的决定,抵御外敌自秦始皇之时就...……更多
关羽为什么喜欢读《春秋》
...说说《春秋》。要说《春秋》在两汉时的流行,还得感谢董仲舒,为了维护汉帝国统治的理论基础,董仲舒创造性的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并促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董仲舒的理论依据不是别处,正是孔子所著的...……更多
武则天造字的目的,是为了打压儒门
...帝登基之后,为了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纳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但是呢这个董仲舒留了一手,在天人三策的简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君权神授,也突出了一个思想叫天人感应。意思是皇帝的权利是神赐予的,皇帝...……更多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的学者得以参加察举的可能性和权力。汉武大帝《汉书·董仲舒传》的记载就更为明确,“自武帝初立......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到此时,已明确提出了“罢黜百...……更多
汉武帝与窦太后为什么会明争暗斗那么多年
...,但是一个16岁的孩子是没有改革的好办法的。这时候,董仲舒就成了他的助力。在董仲舒的帮助下,刘彻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文景之时崇尚道家的黄老思想,并且国家运行的还很流畅。因此上至窦太后,下至很多文...……更多
儒家文化为什么还能延续千年
...同一部经典,不同的家法可以同时设立不同的博士。直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才完全确立了正统地位,所谓“罢黜”,并不是禁绝其学术,董仲舒自己的学说就使用了不少阴阳家的思想。“罢黜”仅仅是不为其...……更多
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大汉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更多
...是充满仁道的,是有温度、有理性的,是以民为本的,而董仲舒这一套只是在儒家思想中有选择地保留了一小部分,剩下的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进行改造,他主张的儒术几乎完全成了统治者的有力工具。对汉武帝而言,...……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代了“黄老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董仲舒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以后,西汉董仲舒开始糅合各家思想重新整合儒家学说在董仲舒的学说中,天是宇宙间最高主宰,有绝对的权威,而人为天所创造,君权也是...……更多
汉武帝刘彻:千古第一帝的辉煌与决断
...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统一。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从此,儒家思想取代了法家、道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多
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为何成为了制造冤情的工具?
...受制,到了汉代,儒家士子们就得到了重新发展的机会。董仲舒汉代董仲舒认为如果将春秋中的义理融入到法律中,形成新的儒家新学体系。新儒学中最对皇帝诱惑性的就是皇权至上。而此种情况下,新儒学正好适应了汉武帝集...……更多
聊聊先秦至唐之禁书都有哪些
...缴,秘密收藏。汉武帝时期“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源于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更多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集权于中央的具体实施者,他就是被西汉尊为国师的——董仲舒。废黯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即位后,首先就打破家族门阀拢断的监察制度,诏令各地积极推荐本地有声望的贤良多才之士进京为官。而广川的董仲舒就这样被推荐...……更多
...,没有德行的教育,国家难以长治久安。于是,依从大儒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黝百家\"的政治主张,实行忠君爱民的孔孟之道。然而\"三代之书\"燔炀殆尽,读书之人也凤毛麟角,恢复儒术教育谈何容易。这时,河间王刘德应时...……更多
盘点历史课本里的四大骗局
...,学界多认为尊儒的政策是自汉武帝始,建议者是大鸿儒董仲舒。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记载很少,连司马迁的《史记》只是记载了汉武帝尊儒的想法,并没有其他的相关记录。司马迁可是董仲舒的弟子,没道理...……更多
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教化: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究贵族性的教养和气质,讲天道性命,讲思想统一,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中融合了法家色彩,更能够为封建统治所服务,此时的儒家思想成为汉武帝建构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体制的最合适的思想资源。儒家思想自汉武帝时...……更多
兼爱非攻:墨家学说的思想与影响
...极力坚持黄老之学,但等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将强调阶级分明的儒家作为正统思想,目的就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皇权。“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扼杀的却是百家争鸣留下...……更多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何选择儒家思想治国,没有选择道家或者佛家?
公元前134年,随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要‘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武帝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最后采纳了董仲舒的谏言,将儒家学说采纳为真正的国家思想。自此之后,儒学就成了历代封建统治者手里,最好用的一样思想...……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孜追求的。于是一批儒者纷纷上疏,为汉武帝献计献策,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得以脱颖而出。董仲舒的对策《天人三论》得到汉武帝的高度评价,公孙弘则“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儒学继而上升为官学,...……更多
揭秘刘邦与刘彻的传奇人生与卓越成就
...匈奴对汉朝的威胁,除此之外,颁布“推恩令”,还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与刘彻比起来,高祖皇帝刘邦的传奇色彩一点儿也不逊色。刘邦能从一个混混当上皇帝,绝不是偶然,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更多
帷帐是汉代兴起的室内空间营造方式,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文化影响颇深。从初期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到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还有在当时盛行的道家的阴阳五行说,都深刻影响到汉代时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和感受,积淀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道德高尚的赵云,为何连小人法正都比不过
三国最完美的武将赵云,一生忠心耿耿,而且骁勇善战,可人生并不顺利。赵云早年投奔公孙瓒,却并不得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遇到了刘备才有所改善
2024-06-18 20:34:00
诸葛亮病重,刘禅派人来问谁可接班,诸葛亮如何说
在最后一次北伐中,殚精竭虑大半辈子的诸葛亮,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在诸葛亮病重的时候,成都的后主刘禅派了使者李福前来慰问。李福作为刘禅的代表
2024-06-18 20:35:00
探讨一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吧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关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如此,他在国外也有着盛名,故此,关于关羽的事迹,在今天,笔者就不多说了
2024-06-18 20:36:00
汉献帝刘协跟曹操的关系怎样
想必大家对曹操这个人的印象都不是很好吧,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他都是比较奸诈和狡猾的。我们都知道献帝流落在外的时候,就是曹操将他迎回了他所在的地盘
2024-06-18 20:37:00
三国的统一,为何没有在建安年间完成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无力平息,各地群雄并起。旧的社会秩序已破,新的秩序尚未出现。各地诸侯你争我夺,中原大地战火纷飞
2024-06-18 20:38:00
关羽一生斩杀了16员大将,谁让关二爷后悔不已
关羽是《三国演义》当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是蜀汉五虎将中的一员。关羽不仅力大无穷,武功还十分的了得,深得刘备的信任,在影视作品中也相当的活跃
2024-06-18 20:39:00
为何说司马懿是一个在演义中很容易被忽视的高手
很对人对司马懿的印象和诸葛亮差不多,都是稳坐中军帐的文官形象。不过实际上在演义中司马懿的武艺非常不错,面对一流高手都能全身而退
2024-06-18 20:40:00
刘邦率众起义,跟随者从十数人到十万人,头三年他是如何做到的?
刘邦刚开始也是挺尴尬,本想自已逃跑,却被一帮流氓小弟死跟着,无奈只好一起起义公元前209年九月,刘邦48岁,起义时,他没有显赫背景
2024-06-18 20:41:00
你知道周处除三害的主人公是谁吗
中学语文课本有一篇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周处除三害》,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小编近来读书发现,这个周处居然曾经在三国时期的东吴
2024-06-18 20:47:00
聊聊古代五大最硬核帝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前后出现了495位皇帝,其中有73人未继位、或者死后被追尊为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2024-06-18 20:48:00
汉武帝为何能够打败匈奴,一起来看看
汉朝的建立无疑是非常伟大的,时至今日外国人有很多依然称呼我们为汉人。这个汉人的称呼来历就于汉朝有很大的关系。可是汉朝在刚刚建立之初
2024-06-18 20:49:00
谁才是三国货真价实的单挑王,战绩逆天
在打仗中,有的擅长指挥,有人衷于独自作战,有人偏爱群战,对于不同的人,后世也赋予了不一样的称号。三国时期武将辈出,好比吕布
2024-06-18 20:50:00
1万大军包围城池,刘备为何不看好直接放弃
大家都知道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动荡的社会当中,在这个时期四处都在打仗,没有一个绝对平安的地方,而且每一名将领虽然是想要报效祖国
2024-06-18 20:53:00
古代的刑罚有多可怕?董卓曾被“点天灯”,还有谁受过这种刑罚
导语:看过历史剧的人都在电视上看到过,当朝者对违反了国法的人都会实行刑罚,刑罚有轻有重,比重刑更厉害的就是酷刑,凌迟都不是最厉害残酷的
2024-06-18 20:54:00
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为何宁愿臭掉不分给士兵
在西汉时期,匈奴人仗着肥沃的草原和强壮的骏马,他们多次在我国边境烧杀抢掠。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西汉统治者的心头病。后来
2024-06-18 2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