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你知道范进后面做的官有多大吗
古代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的最佳方式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了。一般来说那些榜上有名且名次越靠前的官职就越大,最高的也就是状元了。一旦考取了功名就算出人头地了,从此地位一下子提升了许多,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科举居然两次落榜
...祖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天才般的欧阳修,年轻的时候考科举居然两次都落榜了,而且落榜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欧阳修太优秀了!欧阳修十七岁那年,他在家乡参加州试。州试,又称为“乡试”,是科举考试时代在地方举行的一级...……更多
历史上的大唐宰相卢携
...写得一手好文章。看来在录取卢携的问题上,考官们没犯科举考试常见的以貌取人的毛病。卢携进士及第之时,刚过而立之年。此后,他在官场一路顺风,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长安县令、郑州刺史、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等...……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乡日报《劝贤堂图册》章廷钰 凌焰明清时期,士子参加科举需要一定的支出,包括送予学师的束脩,岁科小试的卷资、印金,参加乡会试、贡生朝考的盘费等,名目繁多。萍乡进士彭涵霖在《育才庄记》中提到:“古者百亩之...……更多
天下第一秀才杜正玄,魏征称他为“海内一人耳”
隋朝的科举制跟唐宋明清时期科举制不同,隋朝最难考的不是进士,而是秀才,在隋朝,秀才是科举的最高等级,考中秀才即可做官。整个隋朝只录取了10来个秀才。由于隋朝的秀才科考试太难,刚开始居然无人敢参加秀才考试...……更多
明代的文官试职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的产物。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兵手”科举制度实施试职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洪武时期,但是,在洪武前期,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都是以荐举为主,到洪武十七年的时候才恢复了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更多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宰相之路
...。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朝廷举办了一次“贤良科”科举选拔考试,一千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考生参与了应试。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有“进士科”,其实科举的科目种类很多,唐初有数百种之多,只是后来人们发现,进士科最...……更多
明朝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的复杂性
...灭,明朝被后金所灭,本质上都是制度拖了后腿。最后说科举。明朝的科举相比唐宋,就是进一步对考试制度进行了细化。唐宋的进士都是由地方将考试名单呈送朝廷,考生考试合格后就被称为进士及第,然后就是走入仕途。明...……更多
古时候的状元很难考吗
...会因此发生巨变。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古代科举的魅力所在,古代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是当官,别无它路。当然,在古代致富还可以通过经商,但是商人在古代是抬不起头的,正所谓士农工商。商是末位,即使是...……更多
朱元璋与嘉靖帝因梦钦点状元的背后故事
...至于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大臣仕途的升迁。在古代社会,科举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文人士子们通过多年寒窗苦读,只为了在最后金榜题名时能够光宗耀祖。一般能高中进士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当然其中也不乏靠父...……更多
“北大”“南开”为何故?
...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呢?A“读书”地名的背后信息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学子只要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即成为“进士”。在海南三亚,有这么一个“进士村”。在三亚海棠区进仕村,有一所学校被命名为“三亚海棠区...……更多
他是明朝状元,只当了不到20天,一身傲骨的他就被冤枉致死
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而在古代叫科举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通过层层考试,最后第一名则是为状元。在古代...……更多
诗隐孟浩然,竟然是“唐朝第一面试杀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证件?在古时候,如果你想入朝为官,那么你就需要通过科举考试去竞选。但在大唐时期,有一位仁兄被称为:“最牛的求职者,第一面试杀手。”他曾给当朝宰相写过自荐信,也曾在唐玄宗面前即兴作过诗,但他却没能如愿入...……更多
打破世俗门第的科举制度,对历史影响有多大?
...化的学校教育,并在唐朝时期发展迅速,与之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善。科举的产生对唐朝人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日画像凌烟阁,搏个书生万户侯”,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例子在唐朝以后比比皆是。而这种打...……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晚报赵慕宇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莘莘学子“逆天改命”提供机遇,也为皇权社会下的官僚体系选拔必要的人才。不过,科举竞争异常激烈,不亚于当下父母“鸡娃”,培养孩子考上一流大学...……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起了朱元璋的关注,他一直看重人才,洪武三年时恢复了科举考试,以选拔人才为国家服务。朱元璋命令礼部官员重新审查考卷,实际上是希望在名单中录取一定数量的北方举人,以平抑南北矛盾。主考官刘三吾,年届85,一直...……更多
...还有一则观察:上海的中考语文要求在100分钟内完成一张满分150分的卷子,这一考试时间可能是全国最紧张的。在这段时间内,考生要完成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四个板块的题目,盘算下来,有些学生留给作文的时...……更多
科举是封建社会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为何朱元璋要废止长达十年?
...士”,其中的文采美秀科被认为是后来的进士科,这也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到了唐朝武则天掌权时期,对科举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武则天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首创殿试。从这之后,科举制度一直是各朝各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更多
他是明朝最皮的才子,参加四次科举写四次段子
科举考题《如此则动心否乎》: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日:否,我四十不动心。”金圣叹答: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更多
清朝最后一场科举舞弊案,改变了鲁迅家族的命运
1893年,清代载入史册的最后一场科举舞弊案发生了,而这场舞弊案的主角,正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细究这场科举舞弊案的起源,还要从周福清当年金榜题名说起。01福清中举清同治十年,绍兴学子周福清在多年苦读后终于高...……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在古代科举考中状元和其他名次的进士最后被授予的官职品级其实相差并不大,当然,这里指的是文科举,如果是武科举的话,那么武状元和武进士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考中状元只代表仕途的起点,并不代表能成为人生...……更多
朱元璋为何要停止科举十余年
...濂,以及重要典章制定者、国史修纂者杨士奇等。然而,科举自隋代创立以来,唐、五代、宋与元都将其作为文官选拔制度,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七百余年。采用科举制已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习惯思维,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更多
26个考点秩序井然
...的高考作文进步了。如果让他打分,他可以打48分左右(满分60分),去年只能打44分左右。不过,考试结束后蜂拥而出的AI高考作文,还是有机器味,缺少学生味——学生写的作文,都有学生腔,有生活气息,而AI写的作文,有...……更多
赵匡胤哪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
...朝之所以能够在文学上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与赵匡胤的科举制度改革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科举制度改革,是不是十分熟悉!公开选拔(取消公荐制度),公平竞争(创造殿试),公正(以成绩为标准),进士及第,对官二...……更多
...一波大大的事。但是年轻的温庭筠凭着一己之力把自己的科举之路搞得十分坎坷。早年间,温庭筠也是个出过塞、入过蜀,行过万里路的文艺青年,但是温庭筠却有一个不好的爱好,就是去青楼玩耍。虽说在当时,文人去青楼并...……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更多
一场长庆科案,为何体现了穆宗的仁慈
公元821一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元年,这一年的科举考场上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朝堂的作弊案件——长庆科场舞弊案。这一案件直接导致了主考官钱徽被贬,同时也改变了科举以往的审查方式。钱徽是“大历十才子”钱起的儿...……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后,读书人开始有了一个公平入仕的机会,也就从那时起,才有了进士、举人这个称号,而中了进士以后到底可以做什么官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了解当时的选官制度。学子们通过了乡试之后,便...……更多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选拔了数不胜数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而在考场上发生的许多奇葩事情,则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北宋初年,考生王嗣中考了第二名,他不服第一名赵昌言,就告到宋太祖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说:“...……更多
...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释褐状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举状元,而是太学上舍考试双优中的第一名。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释褐状元恩例》载:“旧制:太学上舍生积校已优,而舍试又入优等者,就化原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