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0:03:00 来源:戏说三国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选拔了数不胜数的官员和知识分子。

而在考场上发生的许多奇葩事情,则令人忍俊不禁。

比如,北宋初年,考生王嗣中考了第二名,他不服第一名赵昌言,就告到宋太祖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说:“好吧,你们就打架定状元吧。”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王嗣中首先反应过来,他一把打掉赵昌言的帽子,露出明晃晃的秃顶。那场面太美。赵匡胤和群臣都乐呵呵地笑起来。

于是,王嗣中就成为一名“打出来”的状元。

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他不但没有“打”出状元,还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甚至被永久性封杀。

这位倒霉鬼叫王仲瞿。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王仲瞿是浙江嘉兴人,来头十分的不小。

他是随园老人袁枚的学生,写诗极好,还出版过一本诗集《烟霞万古楼诗》。别人评价他的诗歌“才气浩翰,洵足压倒一世豪杰”。勇哥古文功夫很烂,不懂这是啥意思,想来是表扬他写诗很棒吧?

王仲瞿还与著名诗人龚自珍是忘年之交。常在一起喝酒吹牛皮。后来,当王仲瞿死后,无钱安葬,还是靠龚自珍的“赞助”,安葬于苏州虎丘山麓。龚自珍还为他亲笔撰写墓志铭。

其实,王仲瞿不但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在年轻的时候,干过一件非常有名的事情。

1794年,王仲瞿参加乡试,顺利中举。后来,他又来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考试中,王仲瞿文思泉涌,落笔生花,很快就把试卷答完了。

如果这时候王仲瞿静悄悄地交卷走人,可能就没有后面的那些麻烦事了。坏就坏在,王仲瞿可能是感觉答题太顺利,心里高兴极了,想要当场表达出来——

于是,王仲瞿就突然站出来,在考场上扎起马步,当众耍了一套掌术。只见考场上风云滚滚,桌子凳子劈啪作响,卷子则被风卷得到处飞。

监考老师估计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神人”,一时竟然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问王仲瞿:“你这是什么玩意儿?”

王仲瞿练毕收功,毕恭毕敬地回答:“掌心雷!”

很快,监考老师就把这件事上报到乾隆皇帝那里。乾隆皇帝大怒——不是小怒,而是大怒!那阵子,他正被“撒豆成兵”的白莲教搞得焦头烂额,偏偏脚底下冒出这么一个“掌心雷”?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乾隆皇帝马上以“左道惑众”为由,撤销了王仲瞿的考试资格。王仲瞿的前途就被自己这一套“掌心雷”玩完了。

这还不算完。乾隆皇帝死后,换了一个嘉庆皇帝。王仲瞿梦想在新皇帝手上还能东山再起,就想通过左都御史吴省钦的推荐,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

谁想到,嘉庆皇帝也不吃这一套。他听了吴省钦的汇报后,就说了两个字:“荒唐!”,永久堵住了王仲瞿的仕途梦,顺便还撤掉了吴省钦的职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解决冒名顶替问题?身份证明材料有写明什么?
...、微须和无须”,“圆脸、方脸”等。根据这样的描述,考场工作人员还是比较难分辨考生的相貌。清乾隆年间,江南的一次乡试时,有一位奇葩的考官叫胡希吕,在考生点名入场时,他根据朱熹的
2023-07-06 05:58:00
考生考试场中练拳为何被乾隆封杀永不录用
...动,走过来一看,呆住了。估计监考官也是第一次见到在考场里耍拳的奇葩考生,问道:“你这是什么玩意儿?”王昙耍完拳,收好功,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这是掌心雷!”会试结束了。监考
2023-08-01 21:01:00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后一次自习,超燃超青春;考试时,考生丢个准考证、去考场迟到、最先交卷离场,都有可能成为显眼包;考完出成绩,那就是学霸的舞台了,来自各地的高分考生引人注目。若说考场如战场,那考
2024-06-08 16:47:00
古代科举考场上怎么夹带小抄?这个行为有多严重?
...根由在于被人诬陷考试时夹带小抄。那么,在古代,科举考场上怎么夹带小抄?这个行为有多严重?《显微镜下的大明》剧照。自从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后,考场上的作弊行为如同斩
2023-02-20 14:42:00
古代科考的作弊手段
...稿》记载,乾隆帝很关心科考,曾派出礼部大员巡视某地考场,结果在第一场考试中就查获夹带者21人。“或藏于衣帽,或藏于器具,且有藏于亵衣裈裤中者。”到了第二场,考生们慑于考场严密
2023-08-11 17:20:00
明朝这两个倒霉的考生,因籍贯问题接连痛失会元
...,这要是在官场,应该说陈循的运气算是好到爆了!可在考场,遇到两个老乡主考官,只能说陈循流年不利了,这恰恰是科举考场上的大忌!因为作为主考官,点中老乡的考卷,即使整个过程操作再
2023-05-21 11:01:00
科举制下的年龄特权:从宋太宗到乾隆的录取特例
...是宋朝出现这种状况,清朝的时候也出现过。乾隆时期,考场上出现过很多次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参加考试的,乾隆听说之后,有时候直接赐给这些人功名。有的赐举人,有的赐进士等。乾隆二十五
2024-03-16 10:39:00
清朝最倒霉考生遇到奇葩考官,弄丢试卷名落孙山
...周煌的次子,又清朝大诗人张船山的岳父。周兴岱本人是乾隆三十六年的进士,点了翰林,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陈廷桂是安徽和县人,生于17
2023-07-31 21:36:00
为了防止科举考试被冒名顶替,古人都想了哪些方法?
...也是花尽心思。但尽管如此,自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来,考场舞弊几乎在每一场科举中都有发现,其中就包括冒名顶替。唐代冒名选官隋炀帝大业元年,科举制正式创立。然而,隋朝仅二世而亡,科
2023-07-12 17: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