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的大唐宰相卢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19 14:37:00 来源:科普社会

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乙亥科状元,乃赵蒙是也。赵蒙祖籍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后来迁居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

赵蒙进士及第后,一路顺风顺水,在官场发展得很不错。他历任司勋员外郎、驾部员外郎、湖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等职务,按说也是一位朝廷重臣。但不知何故,史籍关于赵蒙的记载甚少,笔者因而无法更详细地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黄巢的造反队伍攻破长安之后,赵蒙与驸马于琮等大臣,来不及跟随皇帝逃跑,只好藏匿于民间避祸。这个于琮,是兄弟状元于珪、于瑰的弟弟,曾经担任过大唐宰相。对于这些朝廷余孽,黄巢的队伍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更何况,当初于琮还坚决反对朝廷与黄巢谈判,将广州一带分封给他搞独立王国。在造反队伍的搜捕之下,赵蒙和于琮均告落网,随之被杀。赵蒙这种遭遇,在历代状元之中比较罕见。

虽然赵蒙的生平仕履史载不多,但他的两个同榜进士同学比较有意思,值得一说。

一个名叫卢携,乃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氏。卢携是个官二代,老爸卢求做过刺史这样的地方大员。卢携相貌丑陋加口吃,长得很对不起观众。但是卢携很有才,写得一手好文章。看来在录取卢携的问题上,考官们没犯科举考试常见的以貌取人的毛病。

卢携进士及第之时,刚过而立之年。此后,他在官场一路顺风,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长安县令、郑州刺史、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等职务。五十三岁时,官拜大唐宰相。

卢携当了宰相不到一年,黄巢的造反队伍在南方势如破竹,连克吉州、饶州、信州、广州等地,并且斩杀岭南节度使李岩。占据广州之后,打算见好就收的黄巢,就给朝廷写了一封带有谈判性质的信件,要求将自己封为岭南节度使,让自己在那里割地为王。

在皇帝召开的研究如何处理黄巢招安请求事宜的御前会议上,卢携与另一位宰相郑畋,因为政见不合,发生了激烈争执。卢携坚决反对敕封黄巢为节度使,但因为口吃,说不过口齿伶俐的郑畋。气急败坏之下,卢携抄起一只砚台,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因为这件事做得过于失态,卢携与郑畋一起被摘了宰相乌纱帽,以太子宾客虚衔“分司东都”。

卢携罢相后,曾被他多次举荐的高骈冒了出来,率部多次击败造反队伍。像高骈这样能打的人,在当时的政府军将领中为数很少。因而,他就被朝廷当成了挽救危局的救命稻草。

而举荐高骈有功的卢携,也因此而东山再起,再度戴上了宰相的官帽。

卢携复出之后不久,就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精神恍惚,看上去有点疯疯癫癫的意思,人称“疯病”。在这种情况下,卢携自然无法打理政事,大小事由都交给了一个姓温的亲信处理。而这个人,是个典型的贪官,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一时间,朝中乌烟瘴气,请托贿赂之风盛行。局势危难至此,相关官员还只顾狂捞好处,不出大乱子才怪。晚唐官场腐败之乱像,由此可见一斑。

朝中乱了套,高骈再能打也于事无补。等到黄巢的造反队伍攻破潼关,朝廷上下才慌了手脚,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在卢携身上了事。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当替罪羊,卢携没有别的选择。于是,他的宰相职务被再次罢免。被免职的当天晚上,卢携便服毒自尽。

卢携的经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官员如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履职,就必须及时做出必要的人事调整,而不能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官员带病坚持工作,自己应当把握好度,上级也不宜过分提倡鼓励。不然的话,轻则影响工作,重则误国误民。

另一个名叫罗洙,年龄籍贯无考。此人能够金榜题名,纯属捡漏。本科主考官是本书前面介绍过的沈询,沈询有个表亲名叫韩洙。对韩洙这个表亲,沈询比较同情关心,许诺帮助他科举成名。但韩洙一连考了四五年,却始终榜上无名。本科考试之前,心急火燎的韩洙,找到了沈询的母亲,恳请她嘱咐儿子让自己顺利过关。

沈询的母亲碍于亲情,就嘱咐儿子不要忘记拉韩洙一把。在确定录取名单时,沈询原本想把韩洙定为第二名。反复思量之下,又觉得有所不妥。几经踌躇,沈询最后决定将韩洙以第七的位次录取。也不知是

历史上的大唐宰相卢携

沈询交代不清,还是手下官员一时疏忽,竟然把一个名叫罗洙的考生,当做韩洙给录取了。及至放榜之后,结果已经无法更改,韩洙又做了一回倒霉蛋。日后沈询与韩洙相见之后,一再感叹他命该如此,无缘科举功名。

沈老夫人干预政府的科举公务,本科不止韩洙这一例。沈家有个宗亲名叫沈儋,也是沈询在母命压力之下录取的。跟朝政一样,晚唐的科举也弊端丛生。像沈母这样无所顾忌干预科举考试结果的情况,在唐朝中前期还是不多见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张柬之更加早地出名,但很可惜,这二人,都不是状元。大唐是在中后期才有了状元当宰相的事例,整个大唐,仅有十一个人是从进士科第一(状元)的身份成为唐朝宰相,最重要的是,这十一个人
2023-01-14 12:42:00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由大唐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唐穆宗李恒即位以来的第一场科考,因此朝野瞩目。但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并不顺利,很快便朝向党争的方向发展。一切源于一个
2023-01-07 01:28:00
他自称关羽的后代,成了宰相后办了1件蠢事让天下人耻笑
...衍下去,一直到了关羽死后500年,关羽的后代出现了一位大唐宰相。这个大唐宰相叫作关播,他是一个读书人,从小饱读诗书并且参加科举考试当了官,出任过各地区的地方官,一直到了他58
2023-05-22 12:50:00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等领域,这里面有3人位列“唐宋八大家”,3人先后出任宰相,3位理学创始级大师,还有一位历史名将。本届考生(部分):苏东坡文坛大家:苏轼、苏辙、曾巩(名列唐宋八大家)千年大思想
2023-01-12 21:11:00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中年才做法院庭长,63岁从宰相沦为阶下囚
...职务开始了漫长的仕途生涯,不过这也让狄仁杰长期待在大唐的司法系统,跟判案结下了不解之缘。给唐太宗画过像的工部尚书阎立本,到河南巡视偶然见到了狄仁杰,不禁惊叹说:“足下可谓海曲
2023-01-07 17:21:00
唐朝末代宰相崔胤为何被灭亡?
...能会有。公元888年似乎是一个极其吉利的年份但对当时的大唐来说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这一年唐昭宗继位这一年黄巢起义失败但当时的大唐帝国在农民军的打击下早已风雨飘摇濒临破产。在晚唐
2023-01-11 12:01:00
安史之乱后,这个节度使归顺为大唐续命百年
...史之乱,在座的各位一定都不陌生。本来处于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由于一场安史之乱,差点导致这个繁荣的国家直接灭亡,安史之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在2015年上映了一部由侯孝贤
2023-05-22 08:41:00
唐朝堪称规模最大的科举考试,却无一人被录取,这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什么呢?这场科举考试发生在唐玄宗时期,当时的宰相是李林甫,他接替了张九龄,而皇帝就是我们熟知的李隆基。当时皇帝一直沉浸在开元盛世的证据当中,而且他身边的杨贵妃更是让他无
2022-12-29 19:11:00
李隆基能创造开元盛世是因为他有这2个优点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重用贤臣,励精图治,使得大唐社会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
2023-01-07 18: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