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维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太祖...……更多
宋朝尊崇古法,科举取士,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科举制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统治者为了选拔人才为自己服务创造的制度,但其中缺陷过多,便逐渐被遗忘。不过在隋唐时期用来选拔人才,也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宋朝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修改、完善,达到较为先进的...……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系演变:从官学到私教的兴起
...。这可能是人性的弱点。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引入了科举制度,逐步扭转了这种局面。这表明,靠武力镇压是不可行的,只有通过政策的逐步完善,才能慢慢改变私教对官学的影响。 ……更多
...不会放弃地方根基,这是门阀士族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下的地方士绅南北朝后期至隋唐,南北士族均逐步丧失了地方社会的根基。在均田制、租庸调制的颁行下,唐代的政权力量下沉到地方社会。然而均田制下自耕农并...……更多
...有两个主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圣人文化与儒家思想;二是科举制度与书院兴起。圣人文化与商丘素有渊源。商丘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国,是“中华圣人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四大学...……更多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这一选官取士制度在唐朝得到承袭并完善。此后历代沿袭,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历朝统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更多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宋朝的书院兴盛,只是朝廷因为重文轻武吗?
...。唐末。江西旬阳义门陈氏,在董家庄建有藏书馆。4、科举兴盛,读书需求带动书院发展。世袭贵族阶级的解体,使得皇帝不得不从士绅乃至平民中选拔人才治国。于是朝廷提倡儒学和文学,开辟科举考试。“学有所长,才能...……更多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可是在元朝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科举考试,此后三年一次。但由于丞相伯颜的专权,元朝科举曾在1336年和1339年停办。虽然元朝科举处于低谷,...……更多
朱元璋为何要停止科举十余年
...濂,以及重要典章制定者、国史修纂者杨士奇等。然而,科举自隋代创立以来,唐、五代、宋与元都将其作为文官选拔制度,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七百余年。采用科举制已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习惯思维,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更多
聊聊唐朝诗人的读书生活
...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做官的途径仅仅有三种:推举、科举、从军。古代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来京赶考的举子一路上骑不起马或驴,都是走着来。如果家在巴蜀甚至岭南,那路上要走两三个月,来回就是五六个月,...……更多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是科举世家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士家族时段分布情况,不仅可以反映明清福州府各时段的科举水平,还能反映福州府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明清福州府进士家族的时段分布特点一时段分布考试明后期、清后期福州府培养出新的进士家族的难度加大。...……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景可考究的进士六千余名,其中有一半是平民出身,可见科举确实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效地促进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微寒的家族非常有机会经由科举向上爬升。但考中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语有云:十年窗下无...……更多
介绍唐代科举的兴起与发展
...盛世,自然也会为他们提供特有的晋升之路,这便是唐代科举!一、大国选士,唐代科举之百花齐放除了战争灾荒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唐代科举基本上是一年一试,所以又被称为“岁试”。为了相对公平,唐高李渊特意在其诏令...……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单一科目考核,变成了明经、秀才、进士诸科。唐朝官方还规定,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需...……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封建时期的一项创举,他打开了寒门学子得以进入仕途的大门。但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们却各有争议,有的人认为科举制源于汉代“分科举人”的考试形式,有的人将隋朝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更多
宋代书籍出版为何繁盛
...下安危大计,甚倚重儒臣乎!”此为软件配套之一。完善科举961年科举取录进士有11人,962年科举取录进士有15人,至992年科举取录进士猛增至353人,诸科取录亦有774人。据研究宋代科举与教育的学者李弘祺教授的研究与分析:...……更多
汉代太学的兴起与勤工俭学
太学古代的落魄读书人多是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来当官,当官既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又能获得丰厚的俸禄来补贴家用。古代的最高学府名字叫做\"太学\",太学生是由太常选送的正式生。虽然政府免除了食宿费用,但是日...……更多
01八股文明清时代,科举最重要的考评文体,没有之一。了解这种文体的人,几乎都对这种文体深恶痛疾,因为它非常的死板,甚至还有人说它就是一种给民众洗脑的工具。另据一些文献记载,就是当年那些凭借八股文入仕的古...……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打破世俗门第的科举制度,对历史影响有多大?
...化的学校教育,并在唐朝时期发展迅速,与之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善。科举的产生对唐朝人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日画像凌烟阁,搏个书生万户侯”,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例子在唐朝以后比比皆是。而这种打...……更多
元朝时期妇女守节数量增多,与程硃理学对贞节的倡导有关
...在这一时期:“程朱理学”立为官学,中断了将近30年的科举又得以继续实行,元文宗天历二年立奎章阁,泰定帝在1324年开经筵。北方咏节妇诗文的创作背景又与南方不同。在北方,咏节妇诗文的主要创作区域在河北、山东、山...……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制度,于是皇太极就效仿明朝选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仅如此,皇太极也要求自己的满族子弟要多读书,建立八旗官学,所有八旗子弟都进官学面读书,也正是因为这种措施让清朝的发展逐渐壮大。但是...……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历经千年风雨,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不少人将现代考取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难度与古代科举相提并论,甚至认为科举的难度远超考入清华、北大。而那...……更多
朝鲜王朝的殿试,又与明朝殿试有何不同呢
科举殿试是明朝与朝鲜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其核心内容是策问。两国殿试策问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各自建国时就在继承前朝的基础开设、发展并完善。明朝与朝鲜王朝都是君主专制,儒家思想文化是其意识形态的...……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导读: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三位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中心环节,因为它的独特性而对古代官吏制度具有着深远的影响。01.选...……更多
...[3]书院教育培养出了大量的知识分子,据统计,清代湖南科举有764名进士,“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人文教化的浓郁,为藏书风气的发扬提供了肥沃土壤,为藏书事业的兴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人才保障,如陶澍、曾国藩、何绍...……更多
唐朝科举制度探秘:从秀才到进士,科举背后的选拔与挑战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日高中状元,然后光宗耀祖。科举考试成了不少家庭改换门楣的方式,更是成了不少学子改变人生的途径。但是对于科举制度,经过不少朝代的革新,方式一直在发生改变,很多人认为秀才只是跨越身...……更多
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知识传承
...教育与知识传承。一、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主要分为官学教育和私塾教育两种形式。官学教育是由国家机构组织的教育,主要培养官吏和官员。官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以经书和史书为主,注重礼仪、法律、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程应峰丰富而有情致的人生,不光有诗画文章,还有围棋麻将。人,若得闲散,为枯乏的生活找点乐趣,下下围棋
2024-06-03 00:37:00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张柏华民国后期,石柱县有所郭沫若书题校名的中学,那就是道远中学。郭沫若为何书题校名,这还得从桥头早年的教育说起
2024-06-03 01:55:00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游义平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平安村有个石把儿壶。石把儿壶,不是真正的壶,而是一个庄院的名字,它的真名叫作“十把壶”
2024-06-03 01:55:00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初中二年级5班 黄子硕指导老师:林治含汤飞凡何许人也?他曾以一己之力消灭了天花和鼠疫
2024-06-03 01:56:00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蜀道故事知多少?141.4万网友听韩茂莉教授开讲“蜀道文化季”“尽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并没有挡住独特的巴蜀文化与全国建立的联系
2024-06-03 02:55:00
大家对于童贯的印象,大概都来自于《水浒传》。小说中,童贯是一名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这当然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并不全面。事实上
2024-06-02 19:57:00
公元前362年,那位结束“四代乱政”,带领秦国从混乱中走出来的秦献公嬴师隰病逝,太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秦孝公即位之初
2024-06-02 19:59:00
对于《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然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等人占据了较多的戏份。但是,嬴政亲政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想办法灭六国了
2024-06-02 20:00:00
客观来说,刘备的故事还是很励志的。虽说刘备有个皇叔的身份,但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若没有一定的身家背景,谁会将这头衔当回事?而刘备却靠着为人处世
2024-06-02 19:58:00
评选三国悍将,许褚许仲康绝对有资格进入前五名,或许他的不如拔矢啖睛的夏侯惇狠辣,也不如刮骨疗毒的关云长神武,但是他的强悍程度
2024-06-02 20:08:00
左宗棠是晚清最会打仗的人,他首次出山的第一仗,就直接干掉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终结了这位年仅32岁战将的一生,也让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洪秀全
2024-06-02 20:04:00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占领汉中以后,派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这个时候也是关羽人生的顶峰,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但是荆州后方空虚
2024-06-02 20:00:00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年仅23岁,并无子嗣,当时在燕国为人质的武王的异母弟嬴稷在老妈宣太后及魏冉的支持下
2024-06-02 20:06:00
公元221年,为报东吴袭夺荆州,杀害关羽之仇,刘备对东吴发动了讨伐。在随后爆发的夷陵之战中,东吴的陆逊对蜀军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
2024-06-02 20:09:00
贾诩,字文和,三国第一“毒士”,这不是说他善于用毒,而是说的他算无遗策。贾诩原为董卓手下,在董卓被杀后,他成功地劝说其部将李傕
2024-06-02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