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自古皇权“防“相权,宋朝为何“放任“宰相身兼数职?
中国的历史上,皇权和相权一直都是相爱相杀的一对,皇权既需要相权协助治理朝政,但是又十分忌惮相权过去强大,所以宰相这个位置就是非常的不讨好。宋王朝之前也有因为宰相权利过大、朝政受到威胁的例子,但是到了...……更多
从胡惟庸案看中国历史分权与皇权相权之争
...分开,这就导致一个重要的情况,那就是经常出现皇权和相权的争斗。宰相作为皇帝的左右手的同时,也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特别是当皇帝特别的无能的时候,对于朝廷的事情不管不顾的时候,朝廷中的事情完全就是宰相一个...……更多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进一步探究其内部错综复杂的异见。作为代表行政系统的相权以及权力运转中枢的文官阶层,从宋朝基业初始阶段可以看出,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博弈,更多的是以皇权的一方为主导而运转的。文官集团的制衡与防范 在宋人心目...……更多
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为何能创造业绩?
...几个原因,对帝国继承人文化思想培养,君权适当分权给相权,加强集权正确处理君王与大臣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守成之君能够治理好国家,必须将君权和相权厘清,也就是正确区分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关系。虽然说,整...……更多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谈宋代士大夫对皇权的制约
...之相对应的其话语权也会随之加强。而自古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换句话说也就是皇权与臣子间的权力就无法消弭,它们在各个方面互相制约,而宋代士大夫群体在政治上对皇权的限制尤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为他们的...……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同时给安装上各种锁而已。宋朝制度最大的调整就是对于相权的束缚。中书省虽然以政事堂垄断着所有政务,但最主要的兵权和财权都被分割了出去,还是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太祖建国后继承了晚唐五代的相关制度将枢密院这一...……更多
宋朝至明清时期皇帝巩固皇权的策略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贯穿封建王朝始终的两组矛盾,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在权力体系中寻找相互制约的办法,以期望达到合理牵制相权或地方,让皇权独尊、中央掌权的目的。不过即...……更多
明朝洪武四大案共诛杀5万人,朱元璋杀功臣的目的何在?
...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分析道:自古以来,中国的皇权和相权是划开的,即使两种权力的比重不同,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并不是皇帝一人专制。而政府真正由一个皇帝来专权,则是在明清两代。始作俑者,就是这位明太祖...……更多
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宋朝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出现过?
...中,这么一来当然就能够防止权臣篡位。强干弱枝,分割相权与兵权从先秦时代的曲沃代翼、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再到后来的王莽篡汉、司马炎篡魏、刘裕篡晋等等,这些篡位者都拥有非常强悍的实力,包括当年篡周的宋太祖...……更多
朱元璋的历史倒车:从分封制到废除宰相制度
...相的职责。这事儿,倒也不能说不好,至少皇权更大了,相权则被削弱得一干二净。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过去宰相听取六部尚书们的报告,会选择性地筛选出一部分重要的事情,单独向皇帝报告。剩下那些不重要的鸡毛蒜...……更多
势力滔天的大明初代权臣胡惟庸,是如何把自己玩没的
...上看来只是一个处死贪官的案件,实质上胡惟庸是皇权跟相权的牺牲品,朱元璋想加强皇权废除相权,胡惟庸案便是最完美的理由,这也是朱元璋放任胡惟庸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原因。 ……更多
为何说胡惟庸不犯任何错误,他也是必须要被干掉的
...因为他是宰相,有挑战皇权的权力。自秦汉开始,皇权与相权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皇帝代表的是国家,但真正让国家运转的最高首领是宰相。如果是秦皇汉武,这种强势的皇帝还好,皇权压倒相权。但如果是弱势的皇帝,...……更多
宰相的败局: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始末
...之上的地位大打折扣。而到了汉成帝又设大司空加入到对相权的瓜分,丞相之名也一度被改称大司徒,连标示身份的名称都失去了。自此之后,对宰相权力的分解便成为历代皇帝打压相权的通用手段,秦汉之初的独相制不再出现...……更多
胡惟庸一生兢兢业业晚年被朱元璋杀死,因为宰相的权力威胁到皇权
...参知政事。就相当于是一位副宰相,存在的目的就是消弱相权,加强皇权。此时的胡惟庸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他的势力不断加大。随着权力的不断加大,胡惟庸的欲望越来越强,同时变得嚣张跋扈。胡惟庸帮助朱元璋铲除了杨...……更多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背后的原因
...权收归到中央后,中书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这样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也就日益加剧了。1380年,在杀掉胡惟庸后的5天后,朱元璋下令废除了中书省,同时朱元璋还下了一道严令: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若有敢奏...……更多
...中书、门下三省分权体制。采用宰相合议制度,使皇权与相权的基本平衡。这既避免了皇权过大,独断专行带来的政治失误,又规避了相权过重、皇权旁落的风险。在纳谏方面,唐太宗从谏如流。太宗以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更多
李林甫在李隆基眼中是个忠臣吗
...就是皇帝的私权逐渐滋长的趋向,对不同意见的排斥、对相权的压制。李林甫的上位,正是顺应了李隆基的这一转变。李林甫,长平肃王李叔良(唐高祖李渊堂弟)曾孙,因此算是皇室族裔。成年后,以“恩荫”的渠道(凭借父辈的...……更多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们更愿意听从宰相的命令,那宰相要造反怎么办?这便是相权过大的隐患。三省六部制的出现相权跟皇权互相竞争有过很多时代,但相权的做大是很难避免的,毕竟人家本来就管理百官,所以在后来的很多个朝代里,大家都想过...……更多
2022-12-17 11:51时候
宋朝成也台谏,败也台谏,为何宋朝的台谏制度“变了味”?
...政,台谏系统作为宋代言事弹劾的监察体系制衡着皇权、相权。在台谏制度良性运转的黄金时期,它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协调作用。台谏官对朝廷官员、朝政得失可以随时谏言弹劾、纠偏,维护朝纲政绩的风清气正以...……更多
解析宋朝时期,宰相的叫法以及权利
...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仅次于皇帝,统率百官有法律赋予的相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相权甚至等同于君权。秦汉时期,宰相都叫丞相,是朝廷正式设置的官职。而到了唐宋以后,宰相的名称则五花八门,有着不同的叫法。宋代是...……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皇帝的秘密武器与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
...情况下,宰相与皇帝便存在着天然的分歧。因此,皇权与相权之争,想来是中央政治领域的核心矛盾。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案,直接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引发朝局震动。朱元璋认为,只要从根本上铲除相...……更多
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地方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最典型的莫过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一直以来,相权和皇权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为什么历代皇帝总是想方设法限制、甚至要消灭相权。事实证明,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中,最后皇权胜出了。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之...……更多
...南宋为何这样“特殊”,出现了如此多的权臣呢?一、宰相权力的提高北宋建立之初,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实行“三府三司制”。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事事务由枢密院掌握,正如史书所说的“佐天子执兵政”。另...……更多
...候,皇帝要想动宰相,都得思前想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相权和皇权都经常会出现争斗,甚至有一种说法,明朝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会废除宰相,就是因为相权过于强大,朱元璋害怕子孙后代压制不住会被架空,这才一举废除了沿...……更多
明朝的“文官集团”对皇权起到什么作用
...直接撸掉,首辅任职时间平均下来不到一年。总结来说,相权是通过制度固定下来的,独立于皇权之外的权力,皇帝之所以能忍受其存在,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传统,二是出于自己的精力缘故(不想被累...……更多
盘点4个最容易令人忽略弄错的历史细节
...四,“宰相”这官职名只有辽朝才用在封建时代,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始终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到了明朝,朱元璋干脆就把丞相给废了,不过现在咱们还是习惯用宰相来称呼当年的“百官之首”。但是在历史上,“宰”字常用...……更多
大明王朝从盛极一时到断崖式衰落,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宰相是辅政官员中权力最大的,所以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相争的事情屡见不鲜。朱元璋废除宰相,直接从根源杜绝了这样的事情。更好地将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朱元璋这样的举动,就像是少去了中间商赚差价一样,皇帝...……更多
大明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基后,他便废除了宰相制度,结束了自秦朝以来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但是这样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没有宰相那宰相的活谁来干?朱元璋的想法是让皇帝自己来干,可是他的子孙不是个个像他那么勤奋的,这个问题直到明...……更多
宋朝的审官院制度是怎么来的?造就了一个强大又弱小的宋朝
...,设立相关制度以分割大臣权力同样是主要手段。2、宰相权力过大的现实是直接原因作为百官之首,宰相这一职务最早在商周时期便已经出现,是辅佐君王进行国家治理的重要人物。此后经过时代变迁,宰相这一官职的名称虽...……更多
2022-12-16 21:17制度
朱元璋“洪武四大案”揭秘:清洗与革新,帝王的权谋之术
...帝,而胡惟庸“结党”“擅权”早为其不满,朱元璋认为相权已经威胁到了皇权,要想诛杀胡惟庸,只是缺少一个借口而已。而真正让朱元璋痛下决心的,是诚意伯刘伯温的死。刘伯温是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之人,而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
2024-06-12 20:26:00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
2024-06-12 20:32:00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
2024-06-12 20:32:00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
2024-06-12 20:33:00
清朝走向没落,李 鸿章有何过错
清朝走向没落,李,鸿章有何过错?大清败给洋人,都以为是武器的落后,实则不然,人和制度才是关键。清朝官员各谋私利轻,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6-12 20:36:00
英国档案是怎么描述鸦片战争的
说起鸦片战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提起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英国来说,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卖毒品才发动战争的
2024-06-12 20:35:00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火烧圆明园”事件中知者甚少的真相。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咸丰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皇后
2024-06-12 20:37:00
孝庄太后的城府究竟有多深,一起来看看
大清几次危急时刻,孝庄太后都出山坐镇,她扶持两位皇帝上位,还成就了一位千古一帝。两代帝王都没铲除掉的权臣,她精心布局,一招就将其轻松铲除
2024-06-12 20:34:00
十竹展讯|研墨听禅— 黄正明书法作品展即将启幕!
-东方人文美学典范四百年风雅正当时-研墨听禅黄正明书法作品展学术支持|Academicsupport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单位|Sponsor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十竹斋艺术集团南京市
2024-06-12 20:42:00
拥有18位妃嫔的咸丰,为何子嗣稀少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有人说,这个国家的出现让整个中国社会都倒退了两百年,这是因为在宋明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
2024-06-12 20:38:00
清朝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频繁战争的中原和草原能和平相处
自古以来中原的统治者和草原的统治者的矛盾一直不断。虽然朝代不断的更迭,但是中原和草原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断过。频繁的战争让汉民对草原民族骚扰边境
2024-06-12 20:41:00
历史上的天地会究竟是怎样一个组织呢
提到金庸先生,相信很多人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他写的很多武侠小说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欢。而提到天地会这个组织,相信读过金庸先生小说的朋友们也都不陌生
2024-06-12 20:38:00
揭秘中国古代四大富豪
第四名:和珅和珅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得到各方官员豪绅的巴结,而且他本人也是贪得无厌,这个收取了多少黄金白银就不具体统计了
2024-06-12 20:43:00
聊聊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
吴三桂反清失败两个关键错误高估一人错杀一人,康熙皇帝曾经评价吴三桂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狼,吴三桂之所以反清会失败除了清朝具又非常强大的战斗力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2024-06-12 20:44:00
雍正之后,乾隆继位,其余儿子下场如何
雍正秘密立储之制雍正皇帝在康熙朝的时候,因为“九子夺嫡”事件后,这让他对皇子的争权夺利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他已经不在明面上立太子了
2024-06-12 2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