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一个王朝官员的俸禄与什么有关?可能很多人会说,与当时的经济情况有关,其实不然,根据小编的观察,一个王朝有兴有衰,但官员的俸禄却基本保持不变。例如一个朝代正三品高官的俸禄是370石禄米,终其一朝,基本没有...……更多
中国封建王朝贪官污吏增长史
...地方都设置了诸多监察官员。但是,实际情况就是,随着王朝的发展,这些监察官员也逐渐从检举纠察其他官员的不法行为变成了沆瀣一气,甚至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人。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官员都得在一个圈子里混。监...……更多
揭秘古代致仕制度,官员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福利制度,也是对官员退休后的生活一项保障措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会从加强王朝的封建统治和维护皇权利益双向角度为出发点,来制定官员关于退休养老生活这些方面的相关人性化制度。使自己王朝的官员能够安度晚年退休...……更多
揭秘明朝王爷的另类生财之道
...争。不仅兼并地方土地,更是肆意截留当地商税,致使明王朝财政税收更加崩坏,使得明王朝又不得不加重对底层百姓的剥削,这无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皇族子弟更是无视地方律法,凌驾于明朝律法和地方官员之上。这些皇...……更多
明朝文官不爱钱?背后的利益与腐败真相
...,明朝后期的腐败已经腐蚀到了整个社会,也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文官不爱钱,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最大的谎言。 ……更多
明朝腐败:俸禄制度与贪污风气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个“神奇”的朝代,这个王朝出现的君王基本都是昏君,而且有很多贪官,朝廷非常的腐败,搞得国家民不聊生。不过这个朝代却也坚持了很久,这个朝代便是明朝。明朝之所以会灭亡,除了环境关系...……更多
明朝中后期清官生存现状:海瑞贫穷到无钱养家
...形同废纸。那么我们抛开大明宝钞,折合米价,算算大明王朝时期的官员俸禄,放在今天有多少,明代一石米折合现在,差不多186斤左右。一斤米折合现在市价2.5元左右,亲王月俸约为39万元,养一大家人再加上十几个下人,那...……更多
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政权,大明王朝究竟是为何灭亡的呢
...的变迁发展都是顺应着自然规律而存在的。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最长也没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延续最久的大唐王朝也不过289年,每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离不开天灾人祸,那么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政权,大明王朝...……更多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纵观古今历史,各个王朝的官员制度,历代都有所变化。其规律是,越到后来的朝代,官员体系越是复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可以加强皇权统治。所以等官员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变成,完全服务于皇室的制度了。而...……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而不是腐儒定的那三条。君不见,那些延续百年以上的王朝,哪怕是割据政权也都会出台一些惠民政策缓和阶级矛盾扩大统治基础以延续统治。天下万物为有能者据之,自己守不住祖宗的基业当了败家玩意被别人夺了江山只能...……更多
宋朝衰落根源:这些原因让人痛心疾首
...说咱们中国历史上哪段时间过得最舒坦,那肯定得说大宋王朝了,在这个时间段里,不管是政府管事儿上,经济发展上,还是人们精神生活上,宋朝都能称得上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但是啊,人们却喜欢叫它“最不给力”的王朝,...……更多
揭秘东汉行政效率低下之谜:世家豪强如何影响帝国命运
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是一次对旧王朝的革命,这是个刮骨疗伤的痛苦过程。但总有那么一些王朝的建立者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一些捷径,让革命的进程大大加快,其副作用就是革命的效果大大降低,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王朝...……更多
唐朝人老为何被贬为司马
...的衙门之一御史台的副手御史中丞才正五品。而且司马的俸禄相当高,又是副手,不用承担主要领导责任,看起来是很不错的官,怎么还能作为贬官呢?唐前期,司马是有实权的。《新唐书·孔述睿传》:“曾祖昌寓,字广成,...……更多
...这是因为给了大利所以就不再授予小利。古代那些吃朝廷俸禄的官员不能靠卖力气谋食,不能通过经商谋利,这也是获大利而不得再取小利,这便是天道。如果一个人既要获大利又要取小利,那就是上天都无法满足他的贪欲,更...……更多
赠官制度:封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手段和演变
...已故大臣家庭的负担。此处所说的物质待遇分为两类:“俸禄”和“赙赠”。“俸禄”是指获得赠者生前所享受的俸禄,在其取得赠官后由皇帝发布诏令指明受赠者家庭依旧享有其生前职任相应的俸禄,进而维持其家庭的生活需...……更多
古代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在家乡的地位如何,和县令谁更大?
...式形成了规章制度。一般除了皇上特赐,都不再享受国家俸禄。直至宋朝,这一制度基本都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但其实对于寿数不长的古人而言,活到七十已经基本称得上是终生制职位。到了宋真宗时期,他下令对退休后的待遇...……更多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对腐败的零容忍
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诞生过400多名皇帝。但真正的“布衣天子”只有两位,此二人分别是刘邦和朱元璋。然而相比刘邦,朱元璋的身份更加卑微,他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生计又放过牛又出过家,还在乱世之中乞讨过,...……更多
《雍正王朝》:盘点剧中那些可圈可点的台词
...。相信我写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已经脑补出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某个经典片段了,是和金陵副将马国成有关的,针对的是田文镜,围绕的是追比国库欠款。当然了,《雍正王朝》剧中还有不少台词,不仅台词本身创作得非常...……更多
古代“民告官”怎么告?盘点古代“民告官”的五种途径
...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等等。后世王朝也曾多次采用这种方式,例如根据《汉书》的记载,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曾派使臣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察吏得失”。再如隋朝设置,明清时...……更多
2022-12-16 15:23民告官,盘点,途径
古代官员工资低廉,买房难如登天
...是为官的人。可能大多数人对于那些做官的人的认识都是俸禄很高,可事实上,除了大官和贪官,大多数人的俸禄只能够维持温饱,住的地方也多是官舍,连一座自己的府邸都没有。现在都说公务员是“铁饭碗”,可在古代,公...……更多
...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古代的监察权源于封建王朝的皇帝和皇权,很容易自我膨胀从而危害正常的行政体制和社会秩序。如何有效地监管和制约巡视机构、防止其滥用职权,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解决权力监督问题必...……更多
顺治帝遗诏全解析:自我批判背后的宫廷权力斗争
...们写出这样毫无情感的遗诏——这一点,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纵观历代几百位皇帝的遗诏,顺治帝的遗诏是最具有个性的,把自己批判的最为彻底的。然而,恰恰如此,却从反面印证了某些专家的猜测...……更多
从历史看张居正的铁腕手段
...手的烂摊子。张居正一心匡扶大厦将倾的明朝,然而大明王朝实在烂到了骨子里,国库里甚至连给朝臣们发俸禄的钱都拿不出来。张居正为了解决这场财政危机,决定用香料来代替银两给朝臣发俸禄,但香料毕竟不像银子一样可...……更多
明朝官员太过清廉靠卖女儿凑路费,皇帝得知后却大怒
...惟庸案是朱元璋削弱相权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是对整个明王朝的行政系统进行一次大变革,从此以后再无宰相一职。醉翁之意不在酒。郭恒案、蓝玉案。郭恒案是指朱元璋怀疑户部侍郎郭恒徇私舞弊,贪污官粮,最后牵连众多地...……更多
古代的高薪养廉与反腐:历史的教训
...腕反腐,结果有明一代,却成了中国历史上腐败最严重的王朝之一。明朝正一品这样的高官,一年俸禄折合银子仅仅300两左右,而京都那些朱家王爷子弟们,一个月的零花钱就有几百两。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们贪污成风,鱼肉乡里...……更多
中国古代皇室教育的多样化
...孙们要不忘艰辛,珍惜当下,俭朴治国。只是,随着刘宋王朝政权的巩固,经济得到较好发展后,皇室生活开始奢侈铺张,皇室子弟耽于游乐,这让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刘义隆很担忧。公元445年九月,宋文帝刘义隆为出镇外地...……更多
朱元璋的厚待子孙政策,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
...历史上最低的薪水标准,却给子孙们制定了历史上最高的俸禄,而且唯恐不厚。据史书记载,朱元璋规定,皇子封亲王之后,每年的俸禄最低万石,是明朝最高官员的七倍之多,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为了能让...……更多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严格的工资标准。汉朝时期:在汉朝的时候,朝廷官员的俸禄是一年一结,工资就是等价的粮食。但是只吃粮食,没有其他东西也不行啊,毕竟还有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要用,所以后来的俸禄就改成了粮食和钱币各一半。每年都有...……更多
从辉煌到陨落,揭秘历代王朝皇室成员的命运变迁
之前我们讲过三王两恪制度,意思是新的王朝都会册封前朝皇帝或者前朝皇室成员为公侯,让他们延续自家香火。这样做既可以收买人心,又可以做一个好的榜样,让自己王朝灭亡后自家的后裔也会被新朝皇帝善待但并不是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2024-06-14 09:45:00
猪八戒刚加入取经队伍的时候,是非常积极的。离开高老庄后的第一难是“黄风岭之难”,回目直接表明“半山中八戒争先”,“筑死虎先锋”后
2024-06-14 09:45:00
“到了西湖,就觉着无限的快乐”“我到杭州去,路上所看到的一点生气所在的地方,就是那绵延不绝的稻田……”1924年,泰戈尔访华
2024-06-14 09:46:00
《诗》中生灵 | 半文(业余文字爱好者)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2024-06-14 09:46: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1929年底在赤水县大同镇成立的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是遵义地区最早创建的中共地方组织,也是贵州省第一个中共特支
2024-06-14 10:18:00
为何吕布大多数时候不听陈宫建议
前言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绝世猛将,常常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谓威风八面。然而,面对智谋过人的军师陈宫,他却大多数时候置若罔闻
2024-06-14 13:52:00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前言在历史篇章中,李陵,这位曾经的汉朝将领,因叛投匈奴而名声大噪。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遭到后世的普遍指责,反而被一些诗人赞颂为英雄
2024-06-14 13:52:00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手下的名将一个也没有损失
前言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被后世广泛传颂为曹操的惨败。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传说更加复杂。在这场战役中
2024-06-14 13:5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