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1 09:5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个王朝官员的俸禄与什么有关?可能很多人会说,与当时的经济情况有关,其实不然,根据小编的观察,一个王朝有兴有衰,但官员的俸禄却基本保持不变。例如一个朝代正三品高官的俸禄是370石禄米,终其一朝,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什么?说明官员的俸禄与开国皇帝建国时制定的制度有关,而俸禄的高低,也可以看出这个皇帝的吝啬程度,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盘点一下历代王朝的官员俸禄!看一下哪个王朝的开国皇帝最吝啬?哪个朝代是历史上最吝啬的王朝?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古代银库

古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形式主要有土地、实物、粮食和钱币四种,其中土地一般作为皇室赏赐所用。

第一:宋朝

两宋虽然在军事上一直积弱不堪,但其经济实力以及富裕程度却是其他朝代难以望其项背的。就算是有盛唐之名的唐朝。据统计,宋朝在鼎盛时期的生产总值占当时全球的80%。再加上赵匡胤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不难想象,宋朝官员的俸禄之厚。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赵匡胤

宋朝还是历史上首个执行高薪养廉制度的朝代,宋代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除正俸外,还有服装、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等各种津贴、补贴。每个官员都可按规定配有仆人,最低的官员配给一名仆人,宰相可配给100人,费用都由国家提供。

在宋代,做官就意味着发财。就连出身贫寒、为官清廉的吕蒙正和范仲淹也不例外,二人退休后,一个在洛阳建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一个能用自己的钱在家乡修建“义庄”,赡养族人。可见宋朝官员俸禄之厚。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范仲淹义庄

由于宋代官员俸禄的名目极为繁多,为此小编在这里仅列举俸禄一项,其余的总值大致推算为其俸禄的2倍。

下面下边就给大家列举一下宋代官员的俸禄(只列重点):

1、一品,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月俸120两,其他津贴240两,相当于现在月收入51万元。宰相也是正一品,但相比其他的正一品却是实职,所以俸禄更高。宰相的月俸300两,其他津贴600两,相当于现在月收入128万元。

2、二品,比如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御史大夫等。月俸200两,其他津贴400两,相当于现在月收入85万元。

3、从二品,比如六部尚书、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等。月俸60两,其他津贴120两,月收入26万元。

4、三品,比如六部侍郎、保和殿大学士、御史中丞等。月俸55两,其他津贴110两,月收入23万元。

5、四品,比如九卿(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等正卿)、给事中、中书舍人、殿前副都指挥使等,月俸45两,其他津贴90两,月收入19万元。

6、五品,比如少卿、殿前都虞候、防御使、团练使、诸州刺史等。月俸35两,其他津贴70两,月收入15万元。

7、七品,比如县令、武功大夫、翰林良医等。月俸30两,其他津贴60两,月收入13万元。

8、八品,比如县丞、秘书郎、太常博士、国子博士、京府判官等。月俸15两,其他津贴30两,月收入7万元。

宋朝官员的俸禄的确是古今罕有,当朝一品的的月收入即有128万之巨!年收入超过1500万!就算是七品的县令年收入都有150万!

看来宋朝是把应该用于强兵厉马的钱都用在公务员身上了,要不现代人都臆想去宋朝当官呢!

第二:清朝

别看清朝离现代最近,可是清朝初年的官员俸禄并不高,以致康熙时就有御史曾上奏说:七品知县每月只有3两俸银,“计每月支俸三两零,一家一日,粗食安饱,兼喂马匹,亦得费银五六钱。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费,尚有二十余日将忍饥不食乎?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康熙

这位御史一语道破当时清政府官吏“取之百姓”、贪污成风的根本原因。

为改变这种状况,雍正皇帝才提出了著名的“提火耗、设养廉”制度,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说的“养廉银”,清代官员俸禄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雍正

下面是清代文官俸禄:

1、一品,如三师、三殿三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等。年俸180两,养廉银16000两,再加上禄米180斛,相当于现在的年薪290万。

2、二品,如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内务府总管、六部侍郎、总督等,年俸155两,养廉银13000两,再加上禄米155斛,年薪236万。

3、三品,如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等,年俸130两,养廉银6000两,再加上禄米130斛,年薪112万。

4、四品,如知府、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国子监祭酒等年俸105两,养廉银3700两,再加上禄米105斛,年薪70万。

5、五品,如知州,各部院郎中、太医院院使等年俸80两,养廉银2400两,再加上禄米80斛,年薪46万。

6、六品,如都察院都事、州通判等年俸60两,养廉银1250两,再加上禄米60斛,年薪25万。

7、七品,如御医、知县等年俸45两,养廉银1200两,再加上禄米45斛,年薪23万。

以上是清代文官的俸禄,同样品级的武官俸禄则要远远低于文官,大约只相当于文官的十分之一。看来清代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重文轻武现象啊。

第三:唐朝

唐代之前,做官的主要是名门望族,俸禄对于他们的身价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谁也不指望靠这俸禄养家糊口,而从隋唐开始开科取士,寒门也可当官,所以朝廷也相应的大幅提高了官员的俸禄。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李渊

唐代官员的俸禄包括禄米、俸钱和职分田等,当然,其他的待遇也不会少,如亲属免役、住房、乘车等优惠和特权。而且更让官员交口称赞的是,他们每年还可享受公休假,10天休息一天。家里父母亡故,享受“丁忧”一年。

还规定70岁退休,并举行欢送仪式。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养老金,不过只有官员有此待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相当于现在常说的一线工人的工资高于后勤工资。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李世民与房玄龄

唐朝官员俸禄如下:

1、一品,如三师、三公、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郡王、国公等,年俸650石,再加上俸钱、职田、仆役等,相当于现在的年收入172万。

2、二品,如辅国大将军、开国郡公、上柱国等,年俸470石,加上其他年收入135万。

3、三品,如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门下侍郎等,年俸370石,加上其他年收入110万。

4、四品,如刺史、六部侍郎、中州刺史、轻车都尉等,年俸280石,加上其他年收入74万。

5、五品,如给事中、中书舍人、军器少监、上骑都尉等,年俸180石,加上其他年收入59万。

6、六品,如太学博士、太子舍人、骁骑尉、千牛备身、州长史、司马等,年俸95石,加上其他年收入33万。

7、七品,如县令、云骑尉、千牛卫长史等,年俸75石,加上其他年收入27万。

唐朝官员的俸禄也是相当可观的,当然无法与宋朝官员的工资相比(唐朝官员1年的收入几乎仅相等于宋朝官员1个月的收入),不过与现在相比相差不大的。

第四:隋朝

隋朝虽然享国时间短,隋文帝自身也以节俭著称,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为官员俸禄比较高的朝代之一。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隋文帝杨坚

不同于宋朝,隋朝的俸禄很少发放现金,而多是以粮米的形式发放,而且俸禄不仅是按照品级发放,还与其所担任的具体职务有关,比如虽然都是正五品,但是丹阳令尹就是二千石,皇子府长史为千石,而太子中舍人更是只有六百石,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品级确定官员俸禄。

但是为了简明扼要,小编在这里就只给每个品级定了一个粗略的俸禄值。

1、一品,比如三师三公等,年俸4200石,相当于现在的年收入81万。

2、二品,比如左右仆射,年俸2160石,年收入42万。

3、三品,比如六部尚书、内史令、纳言、上州郡守等,年俸1440石,年收入28万。

4、四品,比如六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年俸960石,年收入19万

5、五品,比如州长史、司马等,年俸840石,年收入16万。

6、七品,比如县令,年俸600石,年收入12万。

第五:汉朝

在汉代,官员以“石”表示职级的大小领取俸禄。比如说某一位官员是多大的官,就可以说食禄两千石。与唐朝一样,汉朝也有休假,每五天休息一天。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刘邦

1、万石,如三公、丞相、骠骑大将军、镇东大将军等,一年4200石;42万钱,相当于现在的年薪26万。

2、中二千石,如九卿等,一年2160石;21万钱,年薪13万。

3、二千石,如郡太守等,一年1440石;14万钱,年薪8万。

4、千石,如丞相长史等,一年1080石;10万钱,年薪6万。

5、六百石,如州刺史等,一年840石;8万钱,年薪5万。

6、四百石:县丞、县尉,一年600石;8万钱,年薪4万。

这些钱养家都不够啊,汉朝官员还真是不指望靠这俸禄养家糊口!

第六:元朝

大家都知道,元朝的经济发展非常不理想,通货膨胀严重,而且元代官员的薪水是用纸钞支付的,但由于纸钞的滥印,元朝官员的实际收入其实很低。虽然元朝有过数次给官员加薪的举动,但是加薪的速度完全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忽必烈

元代官员的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充。

所以元朝官员的具体工资很难跟现在的工资作比较,下面仅列出元朝官员的薪俸。

正一品,年俸350两。

从一品,年俸300两。

正二品,年俸225两。

从二品,年俸208两。

正三品,年俸175两。

从三品,年俸166两。

正四品,年俸125两。

正五品,年俸75两。

正六品,年俸65两。

正七品,年俸60两。

第七:明朝

历来有一句古话,叫做“宁为宋朝犬,不为明朝官”,明朝官员俸禄之薄,实属罕见。这可能与朱元璋的贫苦出身有关,也无怪乎世人说朱元璋对官吏之狠为历代之最。明宣宗初年,就有一位叫孔友谅的知县上书向皇帝大倒苦水,“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雍正皇帝还正视这个问题,提出了养廉银制度,然而宣宗却只是一句“祖宗家法不能妄改”,就把孔知县打发了。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朱元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明代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低:(品级对应的官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正一品,月俸87石,相当于现在的月收入11087元,年入13万。

从一品,月俸72石,月收入9175元,年入11万。

正二品,月俸61石,月入7773元。

正三品,月俸35石,月入4460元。

正四品,月俸24石,月入3058元。

正五品,月俸16石,月入2039元。

正六品,月俸10石,月入1274元。

正七品,月俸7.5石,月入955元。

一个县长的工资每个月还不到千元,明朝官员的俸禄之低真是令人发指!

综上所述,宋朝无愧于古代“最富裕的王朝”之称,它的正一品高官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一千多万,远远领先于其他朝代。排在第二位的是有养廉银加成的清朝。

汉代官员的年收入有点让人大跌眼镜,其一品高官的年收入仅是唐朝的十分之一,原因可能是汉朝取士都是通过察举制,官员都是来自于名门望族,所以他们不需要把当官当作谋生的手段。所以俸禄高低并不是他们所看重的,朝廷自然也没有必要为他们加薪。

排在倒数第一的自然是抠门的明朝,以朱元璋的性格,明朝官员俸禄低确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1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封建王朝贪官污吏增长史
...地方都设置了诸多监察官员。但是,实际情况就是,随着王朝的发展,这些监察官员也逐渐从检举纠察其他官员的不法行为变成了沆瀣一气,甚至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人。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
2024-01-15 19:11:00
揭秘古代致仕制度,官员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福利制度,也是对官员退休后的生活一项保障措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会从加强王朝的封建统治和维护皇权利益双向角度为出发点,来制定官员关于退休养老生活这些方面的相关人性化制度。使自己
2024-03-25 07:33:00
辛亥革命时为何皇族不站出来拯救清朝
...的更迭就此结束了。清朝也是一个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经历了十二任皇帝。在清朝封建王权的统治下,中国逐渐落寞。虽然说清朝中期由雍正皇帝主导的那个时代,也是非常鼎盛的时
2024-06-12 20:28:00
为何朱元璋将百官的俸禄定的那么低呢?原因有三
明代官俸之薄,堪称历代之最,从历代王朝的俸禄来看,大明王朝明显低了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清官海瑞,病逝之时连买棺材的费用都不够。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何将大臣的俸禄定的
2024-11-22 10:13:00
古代没有银行,全国几万官员,他们的工资是怎么发的?
...在没有银行卡的情况下,官员的工资如何发放?毕竟中原王朝的面积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要输送到各地并不容易。汉代俸禄一年一次,故称岁俸,俸禄以粮结算。别小看粮食,足够养活一大
2023-09-25 11:32:00
揭秘明朝王爷的另类生财之道
...争。不仅兼并地方土地,更是肆意截留当地商税,致使明王朝财政税收更加崩坏,使得明王朝又不得不加重对底层百姓的剥削,这无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皇族子弟更是无视地方律法,凌驾于明朝
2024-01-28 17:07:00
明朝文官不爱钱?背后的利益与腐败真相
...,明朝后期的腐败已经腐蚀到了整个社会,也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文官不爱钱,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最大的谎言。
2023-12-25 15:54:00
...员工资单:包青天年薪过千万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当官时,
2023-08-26 16:32:00
古代的俸禄制度是怎样的?
“俸禄”一词最早见于汉文帝时期博士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中。汉语词汇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用语习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而在不断变动着。“俸禄”一词在汉语词汇的变动中也逐渐被
2023-08-03 14: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