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5:42: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如今我们领工资可以说是相当的方便。公司发工资,现金都很少发了。都会把工资直接打到我们的银行卡上。那么在纸币没有出现之前,也没有工资卡的古代,那个时候是怎么发放工资和领取工资的呢?

其实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有限,直接发钱的情况很少。更多的是发一些盐、米、布匹等吃穿用品。有的朝代甚至还有发放一些代金券之类的东西。在混乱纷争的年代,朝廷更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有的时候会直接的发放良田,让官员们耕种自给自足。但是无论发放什么,每个朝代都有严格的工资标准。

汉朝时期:在汉朝的时候,朝廷官员的俸禄是一年一结,工资就是等价的粮食。但是只吃粮食,没有其他东西也不行啊,毕竟还有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要用,所以后来的俸禄就改成了粮食和钱币各一半。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需要官员们自行前来领取。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晋朝官员们就比较幸福了,可以一个月领一次俸禄,毕竟汉代一年发一次俸禄的方式时间太长了。万一出个什么事情就会比较麻烦。所以晋朝官员的俸禄改为了一月一发,还是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自行领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新奇的发放俸禄的方式。那就是利用良田代替俸禄,官员可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自己耕种或者雇人耕种,收获的东西全归自己所有。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农耕

唐朝时期,官员的俸禄又改成了每半年领取一次。俸禄的内容没有太多变化,基本上是粮食、布匹。但是随着纺织业的发展,这个时候丝绸、绢成为了商品。因此,唐朝官员的俸禄里也有绢。有趣的是,唐朝时期京城之内出现了工资快递服务。意思是,在京城的官员如果怕麻烦,可以不用亲自去太仓领取俸禄,会有专门的快递人员将俸禄送到家门口。当然,官员们也是要给一点小费的。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唐朝金饼

宋朝时期:宋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时代。因此,宋朝官员们的俸禄将比前朝自然也丰厚多了。除了正常的工资之外,还有各种的福利券,这些可都是额外收入。政府发券给官员们,官员可以凭借着券去享受服务。比如餐馆、驿站等等。与此同时,官员们的俸禄发放和领取制度也更加的规范和严苛。每个月由中央最高财政机构三司下发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待填写的表格,下发到各个部门单位之后,财务会根据各个官员的等级俸禄如实地填写表格。并且上传三司进行整合,没有错误之后会直接地对接粮科院。粮科院是专门负责发放官员愤怒的机构,他们会根据三司送来的信息写一个更加详细的工资单,具体到某个官员的姓名,俸禄等等,然后这个建立就发放到官员的手中,作为领取俸禄的凭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同时也非常有效地防止了很多纠纷和趁机钻空子的人。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宋朝铜钱

明清时期,发放俸禄的形式和前朝没有太大差异,只是明朝的官员比较可怜,因为明朝是历史上给官员俸禄最低的朝代。那个时候已经不太适合发放粮食之类的了,更多的是折算成纸钱发放。相比于古代,我们现在的工资发放要简单方便得多,但是在发放流程上还是借鉴了很多古代的制度。官员财务会计和上层的领导层层配合,才能完成整个的工资发放过程。可以说,古代在对官员俸禄发放的流程规范性上,可真的是一点儿也不马虎哦。

古代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和变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解古代官员的工资领取方式
...呢?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官员的工资领取方式。一、实物俸禄在古代,官员的工资主要是以实物的形式发放的,这种形式被称为“实物俸禄”。实物俸禄包括粮食、布匹、金银等物品。这些物品可以
2024-11-07 19:51:00
工资半年一结?来看看古代官员如何领取工资
...如何获得他们的工资呢?汉朝在汉朝的时候,朝廷官员的俸禄是一年一结,那时候的工资就是等价的粮食。但是只吃粮食,没有其他东西也不行啊,毕竟还需有其他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汉朝后期的俸
2023-05-14 09:10:00
清朝宫内人员的工资,换算成现在是多少钱
...子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了。 2、文武百官清朝的工资被称作俸禄,即俸银和禄米。清朝文武百官的工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按照清朝《户部则例》的记载,官员俸禄,无论满汉,一律按照品级发放
2024-05-23 10:41:00
明朝清官有多难做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制定官员俸禄一事上可谓是“用心良苦”,他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导致不少亲人都被饿死,朱元璋后来把这个原因归咎为贪官污吏,因此在做了皇帝后,为了防止官员贪污,
2023-11-16 15:36:00
清代官员为何几乎都不愿意退休
...麻烦。首先来讲讲待遇问题文官休致后,主要包括品衔、俸禄这两大块。具体如何享受这些待遇,关键还得看原有的品级和退休的方式了。朝廷有制度,文官退休后,要向朝廷交还现任职务,而品衔
2024-04-06 19:15:00
浅谈北魏俸禄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情况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薪资通常称为“禄”,也叫“俸禄”,禄的多少与官位的高低有关。俸禄制最初的模式可以追溯到西周的爵禄制,经历了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俸禄
2023-05-07 18:22:00
古代的俸禄制度是怎样的?
“俸禄”一词最早见于汉文帝时期博士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中。汉语词汇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用语习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而在不断变动着。“俸禄”一词在汉语词汇的变动中也逐渐被
2023-08-03 14:49:00
宋朝时期官员的薪资待遇为何如此高?原因值得深思
...给予文官许多好处,最重要的是宋朝文官可以拥有很高的俸禄,而他们的薪水也与其政治能力做出的诸多贡献,甚至是廉洁程度息息相关。对待国家拥有伟大贡献的官员,在退休之后也会得到一系列
2023-07-15 09:12:00
明朝官员的俸禄有多少? 官员贪腐是俸禄太低造成的吗?
很多人都认为明朝官员的皇帝对官员太苛刻,给官员的俸禄太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不得不进行贪污腐化搞钱,用来增加收入!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明朝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来看
2022-12-14 1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