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19: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许多网友在讨论历史的时候,喜欢谈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历朝历代“得国”正不正。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孟森《明史讲义》之第一章“开国”。

孟森(1869年-1938年)中国近代明清史学家。

他的依据是主要有三点:一、布衣出身,是白手起家。意思是没吃过前朝皇帝的俸禄。

二、不是前朝重臣或者一方诸侯,或是官员,然后靠着前朝给予的巨大权力来背叛前朝,并且取而代之。比如王莽、曹家、晋朝司马家以及南朝或五代那一票皇帝。

三、初心是为民除暴,是维护老百姓的立场,而不是一开始就奔着皇位去的,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

如果严格说来,汉和明也得国不正。

先说刘邦。

第一条。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在楚地设立泗水郡。刘邦成年后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领了不少薪水,结交了不少人脉,比如小吏萧何等人。

可见,刘邦也是吃秦朝公家饭的,不是什么“匹夫”(平头百姓),而是小官吏,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所长。

第二条.刘邦起义后,是项梁的部下。

项梁、刘邦、英布、蒲将军等将领共同参与拥立了楚怀王(楚义帝),所以说刘邦是楚义帝的臣子。

刘邦西征入秦,就是奉了楚义帝之命。

后来项羽杀了楚义帝,刘邦出函谷关打着就是为楚义帝报仇的旗号。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统大军出函谷关,获知楚义帝死讯,于是发檄文布告全国,指斥项羽弑君,大逆不道,天下诸侯群起响应,杀奔彭城,讨伐项羽。

第三条。

刘邦去咸阳出公差时,见到秦始皇出巡的车队,威风凛凛,说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此也!”可见当时刘邦虽然是个亭长,但已经有了不臣之心,哪是站在老百姓立场?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再说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贫寒,是个农民,后来又当了和尚,倒是没领过大元朝一分钱的俸禄。

但他参加红巾军后,是“宋朝”小明王韩林儿龙凤政权的臣子。

可他是怎么对待小明王的呢?

龙凤九年(1363年)春,张士诚部将吕珍包围小明王所在的安丰,丞相刘福通遣人求救于名义上是韩宋政权江南行省丞相的朱元璋。

朱元璋以臣子身份亲自率军前往支援,打败吕珍救出韩林儿。朱元璋拟将韩林儿安置于应天府,但刘基说:“彼牧竖耳,奉之何为!”密陈“天命”所在。

朱元璋醒悟,将韩林儿安置于江北的滁州,待遇甚厚,但却把韩林儿其左右宦官侍从全部更换,将其牢牢控制。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但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1366年,朱元璋命部将廖永忠以迎韩林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名,在渡江时把韩林儿淹死。

朱元璋是前朝“韩宋”的重臣,一方诸侯,结果却干出了“弑君”的事,这能叫“得国正”吗?

要说起来,韩林儿和刘福通在江北与元朝打的你死我活,可以说为朱元璋在南方发展壮大提供了屏障,争取了时间,没有韩林儿和刘福通的顽强抵抗,察罕帖木儿、王保保早就兵临江南了剿灭义军了,那还轮得到朱元璋当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得国”正不正有什么意义吗?

古有“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近代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要当皇帝打天下靠的是兵强马壮,既然都兵强马壮了,所向无敌,那还有什么“得国”正不正的问题呢?你说句不正试试看?

所以说,讨论得国正不正,简直是一群腐儒之论,简直是可笑!

哪个开国皇帝不是调兵遣将,歼灭群雄一统天下的?

除了王莽。

即使是那些“得国不正”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那些乱臣贼子窃国大盗弑君自立,称王称帝的还少吗?后世的史书不照样给他们树碑立传美化歌颂阿谀奉承吗?

孟子又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春秋时代,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礼崩乐坏。孔子痛心疾首,“《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但孔子写成了《春秋》,那些乱臣贼子就惧怕了吗?

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乱臣贼子窃国的数不胜数。

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不是照样发生了吗?

至于后世,魏晋南北朝的“禅让”,五代十国的更替,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连冯道这种读书人都麻木了变成了老油条,老神在在的冷眼坐看汴梁和洛阳的那些兵痞们争夺鸟位。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东晋时,晋明帝曾问大臣王导晋朝得天下的过程,王道说司马氏当年把持朝政,发动政变杀死曹爽独揽大权,后又弑杀皇帝曹髦,最终篡位的往事。晋明帝不禁掩面叫道:“若如公所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元军南下,逼近临安。南宋派使者去乞和,元军统帅伯颜说道:“钱氏献土,李氏出降,全是汝国之法。汝国得天下于小儿(后周恭帝),如今应失于小儿(南宋恭帝)。天道如此,何必多言?”

天道循环不过如此。

就算是“得国不正”又如何呢?

曹家篡位,司马家篡位,人家该称帝称帝,该统一统一,一群腐儒在后世骂人家“得国不正”实在是好笑。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朱温是唐朝的臣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的开国皇帝都是前朝的臣子,那个得国也不正,可那又如何呢?

自古以来基本上都是马上得天下,哪有什么正不正的?

再说了,正不正的标准是后世的腐儒们定的,他们一群腐儒有什么资格定这些标准呢?

又有一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虽然这句话并不是特别准确,但起码有一些道理。

一个政权能建立和延续,必定会得到当时大多数人包括士族、地主和百姓的支持,否则长久不了。马上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

所以说民心才是得国正不正的标准,而不是腐儒定的那三条。

君不见,那些延续百年以上的王朝,哪怕是割据政权也都会出台一些惠民政策缓和阶级矛盾扩大统治基础以延续统治。

天下万物为有能者据之,自己守不住祖宗的基业当了败家玩意被别人夺了江山只能怪自己。

别再说什么“得国”正不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中的复辟现象:从反清复明到反吴复唐
...续起义。1355年,韩林儿称帝,国号宋。1366年,韩林儿被朱元璋沉入江中,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反明复元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陈友定因平叛有功,被任命为将领,占据
2024-03-21 06:18:00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要大肆的清除功臣们
...大一统王朝中,出身最低的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刘邦是不入流的小吏,早年更是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朱元璋家里是数代贫农,本人还因为生计做过和尚和叫花子。除了出身最低
2024-06-22 14:37:00
盘点三个王朝的开拓者,最让人敬佩的是谁
...化,但是人们还是觉得他是开国皇帝中的佼佼者。第三,朱元璋。作为另一位平民皇帝,朱元璋的成就不在刘邦之下,而且朱元璋的出身更为低微,他建立一个王朝的困难更加的多。朱元璋在以前做
2022-12-23 17:36:00
中国历史上三位名副其实的太祖:刘邦、赵匡胤与朱元璋
...最后捡了一个“世祖”的名头,把太祖让给了成吉思汗。朱元璋被尊称为“太祖”,这个含金量要元朝刘邦。刘邦的职位虽然入不了秦朝的编册,但好歹也是享受着朝廷俸禄的。可朱元璋,那就是一
2024-02-07 11:21:00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王朝
...义取得了胜利。一个是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还有一个是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但推翻王朝统治的只有一个,这就是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我们看一下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
2023-03-05 22:13:00
历史上,“哭”有什么类别?又为何而哭?
...赢得项氏族人的心,进而赢得鲁县百姓的心,以此实现汉王朝在精神上统治他们的目的。但刘邦的虚伪之哭,发挥出极强的治政作用,汉王朝的政权也由此走向日渐稳固之路。刘邦哭义帝也是矫饰虚
2024-10-17 09:47:00
开国皇帝刘秀的存在感为何远低于刘邦、朱元璋?
...力,都要远远低于自己的老祖宗刘邦,更要低于大明朝的朱元璋。同样都是开国皇帝,在任时期成就不低,历史形象更加完美的刘秀,为何存在感如此之低?刘秀的存在感如此之低,归结起来主要是
2023-09-30 08:12:00
朱元璋与刘邦开国之路的对比与难度
...打下江山的难度更大一些呢?很多人有一种错觉,总认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难度高于刘邦建立的汉朝,原因在于两点。第一、出身差。朱元璋能从一个小乞丐脱颖而出,建立大明,就像屌丝逆袭一样
2023-10-02 20:57:00
鸿门宴以后,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分封天下
...”,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项羽以毁灭一切的行为,对秦王朝施行报复。他根本就不考虑,秦统治者已经从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秦王朝从老百姓那儿搜刮来的财富以及所有的建筑设施都可为新王
2024-10-20 12: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
八一 ②|乌蒙脊梁传家火:威宁姬家一门十二兵,代代功臣!
在贵州威宁海拔2200米的乌蒙脊梁上,有一个叫朝阳组的寨子,四十余户人家、二十一名子弟参军、八十八次立功受奖,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功臣村”
2025-08-01 17:39:00
鲁网8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的文庙,— 汶上文庙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史载
2025-08-01 18:2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
2025-08-01 19:13: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1 19:37:00
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本)近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分《新生》《蓄势》《聚变》三部
2025-08-01 13:48:00
“宋嫂鱼羹”是杭州名菜,相传是南宋初年的宋嫂传下来的。我对宋嫂上心,源自一个雕塑。工作单位离西湖不远,得闲去湖边逛逛,常会经过环城西路圣塘闸旁的宋嫂雕塑
2025-08-01 13:48:00
《入画:中国画一千年》上架了。从出版时间上来说,这是我的第四本书,而从内容上来说,这是继第一本《文人画事》之后,再转回到画上来
2025-08-01 13:48:00
鲁网7月3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庙(亚圣庙)。孟庙是祭祀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场所。在孟庙亚圣殿中央设青石须弥座神龛
2025-07-31 16:05:00
【灵山夜话】灵山神仙传说知多少
江西灵山的云雾里,藏着一串响当当的名字,他们不是缥缈的神仙,却是被山民捧在心上的“仙”。(图:郑群)左慈的故事最带些传奇
2025-07-31 17:36: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清廉爱民,循良为吏;积德行善,宅心仁厚……识才爱才,推贤黜佞;远离浮华,崇惇尚厚。”走近高密市逄戈庄村的清爱文化园
2025-07-31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