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
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就藏着古人避雨的小秘密。

画中牧童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风雨里赶牛归家。这身行头可不是随便穿的——蓑衣是古人的“基础款雨衣”,从上古时期就上岗了。最初只是把野草裹在身上挡雨,后来越做越讲究,用棕榈叶或茅草层层编织,像给身体罩上一层防水铠甲。蓑衣还得搭配斗笠,竹子劈成细篾编出镂空纹路,既能挡雨又能遮阳,堪称“古代多功能帽”。“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穿上这套装备,确实能在风雨里多几分从容。
但蓑衣终究是草根防雨标配。到了唐宋,更高级的“油衣”登场了。把丝绢之类的纺织品涂上桐油,就成了轻便防水的“油衣”“油帔”。到了明代,雨衣更是卷出了新高度。贵族们嫌蓑衣太粗犷,改用柔软的玉草编织雨衣,取名“玉针蓑”,《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有一件,雨天披上,既体面又防水,关键也是贵族们身份的象征。

《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的作者杨晋,虽然在画里描述的是蓑衣斗笠草根避雨装备,但他本人估计是看不上这样的防雨套装的。杨晋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清初宫廷画家。山水师从王翚,以画界画见长,画风细致明秀、娟丽清新,满而不闷,层次自然。他十分长寿,活到八十多岁,据说源于他生活十分富裕。按照他的身份,大概率看不上牧童的蓑衣,雨天出门时大概率穿的是贾宝玉同款“玉针蓑”。不知道他画牧童披蓑笠时,会不会暗自庆幸自己有更好的装备?
古人的避雨智慧藏着生活的温度,就像《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里,牧童的蓑衣虽简朴,却能撑起一方无雨的天地;而画家笔下的风雨,既藏着百姓的生计,也藏着时代的烟火气。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制图 宁静
图片来源 吉林省博物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