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6:17:00 来源:戏说三国

纵观古今历史,各个王朝的官员制度,历代都有所变化。其规律是,越到后来的朝代,官员体系越是复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可以加强皇权统治。

所以等官员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变成,完全服务于皇室的制度了。而除了架构之外,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官职。例如宋朝时期,对于胥吏群体的管理,就是一大难题。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专业文官队伍挤压胥吏生存空间

1、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在宋朝这个社会里,只要有足够的才学,那么未来发展就会无限光明。科举制度的完善,也让不同阶层的百姓,都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甚至到后期,连商贾的后代,都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因此宋代的社会群众,整体的文化水平都在提升中。而这些读书人,进入仕途以后也享受着比武将好很多的待遇。他们的俸禄,比唐代的文臣要多两到三倍之多。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而当初刑不上士大夫的誓言下,历代的统治者对于文臣的管束也比较少。只要不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基本可以在朝内畅所欲言。

对于统治者来说,重文轻武也的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内部动乱的可能。因此宋代哪怕有各种矛盾,但是依旧没有动摇过赵氏家族的统治。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2、文臣数量的增加

在宋代的时候,平均每三年就会有一次科举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录取人数,也明显比唐代时期要多得多。再加上文臣的俸禄待遇与社会地位,导致从来不缺乏参加科举的读书人。

也因此宋代开始出现,大量的文官群体。哪怕把他们分配到广袤的地方,但是依旧显得多。这些文官,在各个地方担任着不同领域的工作。有的执掌着实权,有的则做一些清贵的工作。

而在官吏群体里,有着一群长期做着基础工作的人,他们就是胥吏群体。毕竟宋代虽然不容唐代那么庞大,但是依旧有着不少的政务需要处理。而任何一个政令的发布,都是需要实际执行者的。

相比较于那些正式的官员来说,胥吏明显就是担负着最多杂乱工作的人。他们没有文官们的美好未来,更是没有多少晋升的可能。只能够日复一日的,完成既定的任务。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3、解决生活问题

胥吏不像是商贾,还有足够的家财。能够有机会,通过联姻士族的方式,改变自身阶层。所以这些明明最接近官府的人,却是最无缘于进入士族的一群人。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不是正式的官员,自然不会受到额外的尊重。而对于文官们来说,他们只是用来驱使的工具。这也就导致,他们只能够通过自身工作的优势,在百姓们身上找回利益。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胥吏地位低但却有必要

1、农业生存对胥吏的需求

宋朝时期,虽然版图并没有继续拓张。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稳定的状态,却反而促进了国内的发展。所以宋代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中。但是百姓多了,那么对于生存的需求也就多了。

而最能够帮助生存的,就是那些可以保障生产的大型工程。例如水库可以保障农作物种植用水,运河可以促进商业运输的发展。这些大型工程,都是一个帝国提高民生的必要操作。

而负责实施的胥吏们,本身也就变得很难替代。一旦失去了胥吏,那么主要的政策落实工作,肯定不是文臣们可以办到的。但是朝廷却还是,不打算给予他们足够好的待遇。

于是只能够纵容他们,对身边的百姓们下手。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把过于猖狂的胥吏处理,还能够起到获得民心的作用。如此一来,朝廷甚至有意无意的,给他们一些有利可图的工作。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2、胥吏在社会里的样子

当胥吏在外为非作歹,作为主官的官员,势必受到牵连。一旦遭到上级的训斥,那么也就代表自己有了一顶,驭下不严的帽子。同时百姓们也会因为吃亏,而连带着主官都憎恶。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官吏之间,都是一丘之貉。一个不得民心的官员,肯定很难走的长远。如此一来胥吏的问题,也成为官员仕途未来的问题。而对于这些胥吏来说,虽然是在帮官府做事情。

但是从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实际上的个人思想觉悟,并没有多么的高。所以在他们看来,生活水平与名誉之间,很明显是前者更加重要。

于是只要有机会,胥吏是不会在乎其他的百姓如何看他们。如此不计后果的习惯,让胥吏在百姓们心中自然没有好的印象。

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阶层:胥吏

而从对宋朝时期的胥吏群体的生活进行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阶层内部,也存在着不平的问题。正所谓阎王好对付,但是小鬼难缠。这些胥吏就是欺压在百姓们身上的小鬼们。

其实胥吏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从宋代社会,对这些胥吏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不公平存在。正式朝廷对他们的待遇太差,才让他们不得不选择祸害百姓们。

而如果胥吏的待遇能够好点,或许对于地方的政务会有很大影响。毕竟比起文官来说,他们真正能够影响到一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宋代历史的结果,却是胥吏成为了百姓心中最大的敌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末年的花石纲运动,大量的官员胥吏利用这会机会大赚了一笔
...压到老百姓的身上,老百姓完不成指标只能花钱贿赂官员胥吏。大量的官员胥吏利用“花石纲”运动大赚了一笔,他们打着皇帝的旗号公然对当地百姓敲诈勒索。 有人也许想不明白,一块石头而
2023-02-23 14:57:00
《显微镜下的大明》帅家默的悲剧,对普通农户的命运
...这般局面,与范渊为首的乡绅氏族把持是脱不开的。把持胥吏丰宝玉在去找万主簿要《丝绢全书》的途中,路过陈小枝家,恰逢一帮胥吏在丈量田亩,河边成片的良田没有人量,老百姓犄角旮旯里开
2023-02-20 12:11:00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子可做县里的一把手或二把手,而真正执行政策的群体是胥吏,官、吏虽然并称,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官可升迁,吏只是“打工”,所谓“流水的县官,铁打的衙役”,二者属于两个阶层。元代以
2024-03-15 13:41:00
周兴是怎么从平凡小吏变成令人胆寒的酷吏的
...指八品以上的流内官。而吏员则是指以流外杂任为主体的胥吏,待遇远远不能与流内品官的特权相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道不易逾越的鸿沟,且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加深。唐代吏的地位还算相对较
2023-08-05 21:32:00
...天下,本朝则与胥史共天下。(师爷 剧照)胥史,就是胥吏。用专业的话说,是——衙门里的办事人员。县里有县令,他是官,但他手下那些办钱粮的,管治安的,写文书的,都不是官,而是他自
2024-08-12 16:09:00
宋江的卓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在编制之内,在官场上根本不入流,宋江担任的押司就是胥吏的一种。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胥吏。古代实行流官制度,无论政绩多么出色,三年后都必须离任,另委他用。而胥吏不存在流动
2023-09-06 05:34:00
...斐然。1.整顿吏治,开门办案。包拯到开封府上任伊始,胥吏就问其祖先之讳,包拯厉声说道:“吾无所讳,惟讳吏之有赃污者。”胥吏“惧而引去”。由此,杜绝胥吏投其所好的别有用心,坚持
2024-05-27 10:10:00
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不求官”
...朝官员的后备军;而作为知识分子的士人群体,无疑在对胥吏的征调选拔中占有优势。此外,道学和元廷的互相接纳在确立了元朝合法正统统治地位的同时,也确立了士族阶级精神贵族的地位;这一
2023-10-08 06:10:00
...关系。秦汉时期官吏不分,由吏入官自然而然,从三公到胥吏通称为吏。吏的阶层不断上升,侵夺贵族空间,月薪不仅大面积取代年薪,彼此之间的性质鸿沟也不复存在。应该说这是秦汉国力提高的
2024-02-05 0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