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法与作为道德表率的职责。纵观中国历史,“盛世”是由法治昌明、严格吏治所带来的。法治不彰、吏治废弛只会带来社会衰乱。“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法治是吏治的前提保障,吏治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古代中国留下了“为...……更多
...治”,进而强调“明主治吏不治民”,要求将其具体的“法治”主张落实在现实的国家机器之中,因而官吏就成为国家机器之中承载法家“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秦国统治者十分清楚,官吏是执行国家职能的重要工具,更是国...……更多
探源中国第一律—秦律
...中国第一律“秦律”的品质和特色,为我们系统考察秦朝法治建设的利弊得失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揭示秦朝大一统的法治基因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王子今先生指出,...……更多
云梦山秦简:揭示秦朝法治与人性的冲突与选择
...道为什么两千多年的改朝换代,让我们丢掉了最为良善的法治经验。云梦山秦简的人口拐卖案1975年的时候,中华大地之上风起云涌,世人的眼光都在注视东北方的时候,中国南方湖北云梦地区的一次偶然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更多
在秦汉当令史到底有多累
...写、发出、签署等。文书加盖令、丞等长吏的官印方具备法律效力。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令史很明显是没有印绶的。但是令史在这一环节依然发挥着作用。秦及汉初,御史负责记王言并形成制诏,并以“制诏御史”的形式...……更多
陈胜吴广起义:秦法严苛下的民众反抗
...耽误戍守时间这件事会面临多么严重的惩罚,那么秦朝的法律真的很残暴吗?是残暴到什么程度才逼得这支谪戍的队伍直接起义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一行人是被迫前往戍守边境就一直是秦朝的大事,奈何古时候交通不便,...……更多
...众的负担,即所谓的“王道”;同时厉行法家政策,整顿吏治,即所谓的“霸道”。宣帝位期间,匈奴也表示了臣服的意愿,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韩邪单于以臣子的身份晋见宣帝,汉朝与匈奴的百年大战,终告落幕。在西域,...……更多
秦简填补又一历史空白,难怪秦朝二世就亡
...由此也导致很多刑徒之人逃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秦朝法律变得更严了。比如,陈胜因为“闾左”而被適戍渔阳,其中“闾左”,根据张家山汉简等记载,基本确定为平民或贫民,没有触犯法律。也就是说,没有犯法的陈胜,...……更多
...(3)法律制度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秦法对于秦王朝雷厉风行的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作用...……更多
中国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从西周到明朝的演变
...言:执法严,百业安!司法正,人民安!自西周始,中国法治开始萌芽,在礼和德共同作用下,华夏民族形成了礼仪之邦。法治思想起源于西周,但众所周知宗法观一直影响西周的立国之策,这种宗法制思想严重阻碍着法律契约...……更多
东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与官吏犯罪预防
...易犯罪,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吏犯罪事件的发生,对东汉吏治的澄清、官僚机构的有序运转以及君臣关系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东汉多元化的监督体系确实发挥了监察官吏的作用。二考核制度对官吏犯罪的限制考核制度...……更多
...至明清的古代刑法,其价值基础是二元的,即兼而维护“法治”——集权君主国家秩序,和“礼治”——父系家庭秩序。唐律“十恶”重罪当中,维护集权君主国家秩序者占四条半,维护父系家庭秩序者亦占四条半,只有一条是...……更多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殷啸虎在中国古代,官和吏都是衙门里行使国家权力、从事行政和司法事务管理的人员。大体而言,官是衙门里负责具体事务的长官,而吏则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但这种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州(府)县衙...……更多
文物里的廉政故事
...辽阔土地上建立各项完善且成熟的制度。在继承先秦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有汉一代立足现实需要,进一步创新制度、完善法制,不断规范官吏行为。 展览中展出了一组刻有规、矩图案的“规矩镜”。中国有着悠久的用镜历...……更多
揭秘申不害:为韩昭侯退敌,变法强国后其他国不敢侵犯韩国
...,韩国也是最弱的国家。韩昭侯前期,韩国的政治混乱,法律、政令也混乱不堪,群臣吏民遇到事情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直到一个人出现之后,韩国开始强大起来,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这个人就是申不...……更多
汉灵帝也曾想力挽狂澜,拯救大汉于危亡之际
...造了极佳的条件,外戚和宦官的长期斗争导致朝纲不振、吏治混乱。外患,东汉中后期国力日益衰落,周边民族不断反抗,特别是羌族,不断入侵反叛。天怒人怨,自然灾害连年发生,百姓食不果腹,加上统治者的强取豪夺、横...……更多
房玄龄的卓越贡献:辅佐太宗,缔造贞观之治
...后,房玄龄被任命为中书令,负责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他尽心竭力地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智慧过人,谋略高超房玄龄的智慧和谋略是他的突出特点之一。他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更多
秦人的“大数据”与法律治理
...法院报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大数据+法律”的法治模式已经在宏观治理、犯罪预防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似乎“大数据”是当代数字社会的专属,然而,在先秦时期,华夏的先民们已经开启了“大数据+法律”的...……更多
汉灵帝刘宏的吏治改革与文化振兴
...的作用很少,但在古代历史上的影响可不小。 首先是在吏治的整治上,这一问题各个朝代都很常见,并且局势的变化,使得吏治问题出现的又是不同的,而且还是建立在先前的举措上的。西汉强盛时期,在官吏的选任上有一套...……更多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的英明君主与未竟的统一梦想
...除了随意处死条款和凌迟之类的酷刑,对五代时期的严酷法律进行了彻底修订。比整顿吏治和司法改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柴荣对百姓疾苦深有体会,下令罢黜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更多
范仲淹:出身贫寒的儒生,一心革除弊政的朝廷重臣
...恩信,实行信赏必罚政策,务去滥赐之害;重命令,厉行法治,反对政令随意更改;减徭役,将不应负役的农民罢归乡里,使他们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这些改革措施虽然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更多
明朝十六帝,谁让百姓日子最好过?
...镇得了一时,但是镇不了一世。所以朱元璋决定从制度和法律上下文章,彻底的整顿吏治。为此他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赦,卿等当体朕言。若守己廉而奉法公,犹人...……更多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殷啸虎明朝的《大明律》在沿袭《唐律》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其中较有特色的就是“讲读律令”的规定,即要求官员对基本的法律应知应会。孟子有一句名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更多
...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更多
战国君臣黄金搭档: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之路
...对燕国法度驰坏、官吏营私的严重局面,乐毅教昭王制定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其次,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摈弃亲亲和贵贵的择人传统,使燕国的吏治日趋清明;再次,建议昭王对那些遵守国家法度...……更多
史上唯一称得上爱民如子的皇帝是谁
...姓逼上绝路,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所以朱元璋在整顿吏治之时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措施,就是动员百姓来监督官吏。朱元璋为各级官员能够认真履行职能,扭转元朝末年官场的混乱风气,亲手编订了《诸司职掌》、《责任条例...……更多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公是什么职位?有外臣内臣之分?
...而作汤刑。”据传商时的刑律达三百条之多,说明商代的法律已比较完备,后世重刑法的荀子都说:“刑名从商”。后世将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和周代的《九刑》合称为“三辟”。辟即法。三辟即三种法律。商代的...……更多
元和中兴:揭秘唐宪宗如何靠会用人,成就大唐最后的盛世
...李昱械捕入狱,限其在规定日期内偿还借钱,否则将依照法律处以极刑。许孟容此举,使神策军军将们大吃一惊。自泾师之变以后,神策军因功日益骄横,不要说府县官员从来不敢得罪他们,即使宰相,对神策军将往往亦惧之三...……更多
朱元璋铁腕整顿官场腐败:大义灭亲,杀亲侄和女婿
...结合的思想,严惩贪官污吏并付诸实践,又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执法以及监督等多项措施去落实这一政策,得以更好地肃清整个官场贪污腐败现象,力求有效缓解社会矛盾,振兴经济发展,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惩治贪腐...……更多
李隆基:整顿吏治与知人善任,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君主
...与才时,其失败就完全在预料中了。(二)制订措施整顿吏治国家渐入正轨后,李隆基花大力气对吏治进行整顿,提高朝廷各部门的办事效率。首先,精简行政机构,把武则天以来增加的不少冗员裁撤,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无论朱棣迁都的初衷是什么,但迁都北京这件事简直是神来之笔
很多人以为,朱棣之所以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作为燕王,一定是衣锦还乡。无论朱棣的迁都初衷是什么,但迁都北京这件事简直是神来之笔
2024-10-31 08:50:00
太平天国虽然没在物理上结束清朝,但有一笔财富却加速了清朝灭亡
我们的历史课本讲道,东汉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却使东汉名存实亡。可两千多年后的太平天国运动,课本上的评价,为什么只是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2024-10-31 08:51:00
明成祖朱棣很有可能是一位具有朝鲜血统的汉人
据历史考证,明成祖朱棣很可能不是个汉人,至少他不是纯血统的人。学历史,其实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跟破案一样,不能只听嫌疑人的一面之词
2024-10-31 09:00:00
朱元璋最大昏招,就是留了一群书呆子辅佐朱允炆
很多人坚持认为,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受人忽悠,逼死了五位叔叔,最终导致燕王朱棣发功靖难之役。首先,逼死五位叔叔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
2024-10-31 09:00:00
刘邦和伟人的成功:都是善于统战的天花板
伟人说过:“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伟人还说过,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李世民和刘邦分别代表了古代帝王中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的天花板
2024-10-31 09:05:00
常务副皇帝胤祥:四哥雍正宠信无比,实权分量古今少有
很多人好奇,雍正年间的老十三胤祥,和乾隆年间的和珅谁更得宠,谁的权力更大?先声明一点,就是乾隆年间的和珅、阿桂、刘墉这三个人加起来
2024-10-31 09:07:00
尽管宋江与刘备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他成不了英雄,最多成为奴才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刘备能够割据一方称皇帝,而宋江却只能在水泊梁山当个草头王呢?幼时看《水浒》和《三国》,我就觉得这刘备跟宋江这俩人太像了吧
2024-10-31 09:13:00
文字狱不是大清的专利,想当年明太祖就爱干这事儿
很多人很多人以为文字狱是清朝才出现的,实际上文字狱不是大清的专利,明太祖就爱干这事儿,而且干的欢着呢。洪武年间,一个叫来福的和尚作诗
2024-10-31 09:15:00
北宋浙江爆发饥荒,范仲淹却突然下令鼓励百姓举办龙舟赛
古代的经济政策,历朝历代各有特色,不过面向百姓刺激消费的政策,还要属宋朝范仲淹玩的最上档次。1050年,浙江等地爆发了饥荒
2024-10-31 08:50:00
黄巢最大贡献,就是屠戮了地主士绅和世家门阀
很多人总是纠结,黄巢起义的义军真是史书记载的吃人吗?吃不吃人先不做评价,但是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戮地主士绅和世家门阀的农民起义
2024-10-31 08:52:00
高平陵之变如此顺利,是因为曹爽的三项改革,得罪了所有世家大族
很多人疑惑,三国时期,权臣司马懿兵变时,为什么曹魏大臣没有阻止他。高平陵之变发生的时候,在所有曹魏大臣的眼里,真正的大反派不是司马懿
2024-10-31 08:52:00
评价一个封建王朝是不是胡人政权,最关键的是要看他的文化认同
很多人都说唐朝是胡人政权,理由是李姓皇族血统上有鲜卑的一部分,他的老婆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再加上唐朝的前代隋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那边演变过来的
2024-10-31 08:53:00
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会被朱棣这样的人给整的骚里骚气的
很多人很好奇,朱棣作为大明王朝明目张胆篡位的皇帝,他的《继位诏书》是怎么对苍天黎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呢?今天,咱们就把他继位时的诏书原文给拿出来
2024-10-31 08:53:00
《木兰辞》一诗里隐藏的战争,竟然真实存在
我记得上中学背诵《木兰辞》的时候,老师就说过,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一首叙事诗,后来被收录到了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当中
2024-10-31 08:54:00
两宋共二十个皇帝,北宋只有四位没有绝后,南宋全部绝嗣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宋朝的宗室比起明朝来说,真的是少得可怜,这倒不是说宋代的制度有多完善,而是因为宋朝的皇帝普遍都绝嗣
2024-10-31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