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人很多人以为文字狱是清朝才出现的,实际上文字狱不是大清的专利,明太祖就爱干这事儿,而且干的欢着呢。
洪武年间,一个叫来福的和尚作诗:“金盘苏和来殊域,自惭无德送陶唐。”朱元璋觉得这诗是在骂他的,因为“殊”字拆开是“歹朱”两个字,谐音“呆猪”,不是好猪,愤怒下令斩了这个和尚。
北平府协训导赵伯宁给朱元璋做《长寿表》其中有一句“垂子孙而作则”,在古代,“则”音同“贼”,老朱认为这是骂他当过贼寇,下令斩首。
德安府学训道吴宪作《贺立太孙表》里边写着:“天下有道”,“道”同“盗”音,朱元璋觉得又是在说他,立马斩了。
明朝最著名的诗人、翰林院编修高启作诗:“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这句话显然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朱元璋认为这是要刺王杀驾、结果腰斩了高启。
朱元璋读不懂大臣奏折,他也发飙。认为这是歹意,是在侮辱他,也曾大开杀戒。
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后来成事了,才开始学认字。他原来叫朱重八,就是朱十六,在韩宋政权里都当了吴王了,朱重八这个名儿实在是太不体面了,所以才改名元璋。因此他肯定比不了那些从小就读书的士大夫,看不懂奏折是很正常,但也别动不动就砍人家脑袋呀。
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有很多字儿是忌讳你是不能提的。你比如和尚、僧人、贼寇、乞丐、要饭、光秃头,只要你在他面前提起这些字眼儿,他都觉得你在说他。他读《孟子》里边有个词是“民贵君轻”,他不高兴了,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孔庙里扔出去。明朝以前,孔庙里是有孔孟两个人的牌位的,就是从朱元璋开始,孔庙里就剩下孔子了,就是因为孟子一句话得罪了他。
当年投靠他的那些江南精英知识分子。你比如吴中四杰,明初三大家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由于朱元璋这个人对于文字过于的敏感,使得明朝初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不敢针砭时事,于是乎兴起了台阁体诗词,换句话说就是赞美诗。
所以,文字狱或者说是因言获罪,并不是清朝的专利,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自古有之。古代的帝王都爱干这事儿,为的是维护他们自己的统治。就连最开明、对文人最宽厚的宋代都有乌台诗案。这个案子虽然没有要了苏东坡的命,可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