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夜问丨无法说话、吞咽、呼吸……这种致死疾病为何200年来治愈率仍是0?
...在渐冻症被发现的200年间,全球有1000万人死于渐冻症,治愈率为0。渐冻症早期发病隐匿,不容易被发现。患者可能会常常感到疲劳、肢体乏力、肌肉不停地跳动,尤其在休息时更加明显,也可能出现进食困难、饮水呛咳、口干...……更多
什么是面肌痉挛?
...据报道其治疗有效率为90%至98%,复发率在3%至10%之间,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在显微镜操作下,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好,能很大程度保留血管、神经功能。少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引起面瘫、听力障碍、小脑损伤...……更多
...的全病程时代,让HER2阳性乳腺癌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内治愈率最高、靶向药趋于全面、诊疗手段更为成熟的疾病亚型。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抗HER2靶向治疗仍然是治疗的基石。目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生...……更多
博鳌第一现场 | 渐冻症“斗士”蔡磊:呼吁多方携手,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生命救治的希望
...世界五大绝症之首,自发现近200年来依然没有重大突破,治愈率为零。渐冻症患者逐渐全身肌肉萎缩、身体瘫痪,丧失说话、吞咽乃至呼吸能力,直至走向死亡,平均生存期仅2至5年。由于患者群体较少、药物研发风险高且成本...……更多
用眼球写作的“渐冻舞者”
...萎缩,几乎只有眼珠子能自由活动。尽管历史上渐冻症的治愈率为零,但葛敏仍在努力用内心的温暖化解身体的冰冻——确诊渐冻症的八年来,她撰写公众号,出版了三本书。在别人说话时,她总是努力地微笑着,露出整齐的八...……更多
京东原副总裁蔡磊:已在渐冻症病因上有突破性发现
...,靶点不清,没有任何药物和办法能够阻止病情的发展,治愈率为零,患者平均2~5年走向死亡。“但我不会退缩,我喜欢挑战,我一直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渐冻症虽然还未攻克,但是已经...……更多
广中医一院开设肌无力专病门诊 让患者重返\
...疾病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擅长中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肌肉疾病。中医方案源于国医大师邓铁涛2018年,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被纳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年发病率在100万人中有10-29...……更多
肌肉萎缩症的症状表现、 是否遗传?
...临床有5%—10%所有患者存在遗传性,此类也被叫做家族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青年型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而成年型则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发病后也较难与其他类型的病例加以区分。另外,有部分遗传因素是并未直接...……更多
肌肉跳动:渐冻症的警报还是无害现象?
...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或许就是“渐冻症”。渐冻人生:揭秘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渐冻症,医学上称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罕见疾病。在这种病状中,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逐渐失去功能,...……更多
肌肉萎缩无力,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惹的祸
...详细的诊查后,他才清楚,这是疾病导致的,叫糖尿病性肌萎缩,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为什么会出现肌肉萎缩下肢肌肉萎缩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神经和肌肉的损伤。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神经病变...……更多
渐冻症越来越高发,早期的症状有哪些?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如同一场慢性的马拉松,逐渐侵蚀患者的生命力量,让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遭受沉重的打击。渐冻症的高发趋势让我们更加警觉其危害,因此,认...……更多
儿童神经肌肉疾病康复治疗与康复训练方案
...一类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的疾病,如小儿麻痹、肌萎缩症等。这些疾病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困扰,但通过科学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重获健康。1.什么是儿童神经肌肉疾病?儿童神经肌肉疾病是一组涉及...……更多
渐冻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如何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震颤等症状。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渐冻症的早期诊断方法、干预措施...……更多
轮椅上的人并非霍金?只是一场阴谋?背后另有他人操控?
...的真相。霍金,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一位饱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困扰的病人。这种罕见的疾病使他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然而,他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更多
...的凹陷。除了先天骨骼条件以外,臀部两侧的凹陷还与臀肌萎缩紧密相关,臀大肌的萎缩是导致这一外观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萎缩分为病理性与生理性两种。”病理性的情况,如臀肌挛缩症,可能由先天性因素导致,臀...……更多
中新健康|对话樊东升:“破冰”渐冻人生
...破冰”渐冻人生来源:中国新闻网无助的疾病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简称“ALS”)。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渐冻症被收录其中。樊东升是国内最早从事...……更多
为渐冻症“解冻”,新希望在哪?
...想知道——我们距离攻克渐冻症还有多远?■陈嬿如果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在10余年前还只是一个陌生而难懂的专业名词,如今,这一神经系统罕见病已经以更形象生动的名词——渐冻症走入大众视线。从2014年“冰桶挑战...……更多
再捐1亿元,渐冻症患者蔡磊不止是为自己“争命”| 新京报快评
...位列世界五大绝症之首,近200年人类没有实现重大突破,治愈率为0。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击垮蔡磊,反而激起他“疯狂”的热情,发起了一场和死亡之间的无声战争。每一个身残志坚的故事都令人肃然起敬,身患绝症后...……更多
我国学者发现新的渐冻症致病基因
...报讯(记者 吴倩 特约记者 王蕾)一项研究首次在散发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发现一个全新的致病基因PCDHA9,并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证实其功能及损害机制。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朝东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遗...……更多
...冻症”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天差地别。“渐冻症”也就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最终结局,患者是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僵人综合征”病人不会因该病死亡,但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病人查出GAD65抗...……更多
传奇女歌手患罕见疾病,无法治愈!这种病极易被误诊……
...冻症”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天差地别。“渐冻症”也就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最终结局,是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僵人综合征”病人不会因该病死亡,但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僵人综合征”病人...……更多
格林巴利综合征——疾病猝不及防
...或消失,腹壁、提睾反射多正常,起病2~3周后逐渐出现肌萎缩。躯干肌瘫痪:颈肌瘫痪者不能抬头。肋间肌、膈肌瘫痪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20%~30%),表现为胸闷、气短、语音低沉、咳嗽无力、不能平卧、胸式或腹式呼吸...……更多
与“肯尼迪”共度漫长岁月
...的风险。让刘期达那么容易摔倒的是一种学名为脊髓延髓肌萎缩症的疾病,因1968年美国一位叫肯尼迪的医生最早报告病例,它又被称为肯尼迪病。根据主流观点,肯尼迪病患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二,是典型的罕见病。...……更多
罕见病用药纳入深圳医疗保障体系再升级
...”2021年,两岁的希希(化名)被确诊患有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也被称为婴幼儿渐冻症,疾病导致他的骨骼变形、肌肉萎缩,连筷子都无法拿起。希希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孩子就是我们一家的希望”。患病之...……更多
“渐冻人”的“解冻”之路难在药里痛在心里苦在家里
...院的棒球运动员Pete Frates发起的“冰桶挑战”席卷全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第一次被“隆重”地介绍。拧不了瓶盖、握不住筷子、走路摔跤、说话含糊不清、吞咽费力、瘫痪、呼吸衰竭……都是渐冻症最...……更多
...位列世界五大绝症之首。近200年人类没有实现重大突破,治愈率为0,平均3年至5年内走向死亡,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阻止甚至显著延缓病情发展的药品和方法,每天都会有批量的患者去世。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没有击垮蔡磊,反...……更多
这种罕见病,是“轮椅上的男童杀手”,看看吧
...友病)、“木偶人”(多发性硬化症)、松软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等。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罕见病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为此,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发起“我助妇儿...……更多
运动降血压,这些要点要记牢
...行性疾病、风湿病;神经系统疾病:中风、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血管疾病:颈动脉疾病、心脏病、动脉瘤。除了推荐的运动形式,下面这些运动应尽量避免。1.不要做憋气的运动或者锻炼过程中憋气。类似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更多
早诊早治 关爱“渐冻人生”
...阳光之下。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医学上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简称ALS)。该病是由于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还会累及说话、吞咽和呼吸,机体功能减退逐渐萎缩...……更多
安徽省罕见病专科联盟已覆盖全省30多家医院
...萎缩,大腿变细,两边肢体不对称。经检查,他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渐冻症安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孙悦介绍,渐冻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从30岁到60岁不等。从性别比例来讲...……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台湾耳鸣眩晕权威分享特殊病例:口腔溃疡引发的神经性偏头痛
近日,台湾耳鸣眩晕权威丶高雄元景耳鼻喉科神经科诊所医师陈建志揭示了一起特殊病例,一名78岁男性患者近半年来每早起床后,右侧面颊及耳周抽痛
2025-05-07 19:19:00
从“经验盲穿”到“影像导航”,受益患者送给医生14个字‌
近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介入科接诊了一名饱受枕神经痛困扰的39岁职业女性。该患者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两年前确诊枕小神经痛
2025-05-07 19:42:00
答疑解惑|怎样延长食品保质期? 2025-05-07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立夏之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更加关注家中食品的保质期。食物在保质期内就一定安全吗?消费者有没有办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呢
2025-05-07 20:51:00
健康问太和 | 如何治疗牙周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牙龈红肿出血、口臭挥之不去,是“上火”引起的?牙龈不断退缩、牙齿松动脱落,是“岁月不饶人”
2025-05-07 21:25:00
科学解答早搏的症状、表现——李玉海主任
早搏,即心脏过早搏动,医学上称为“期前收缩”,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前因异位起搏点异常放电引发的提前搏动。其类型包括房性早搏(心房起源)
2025-05-07 21:51:00
为你解答高血脂的原因、症状——恩生堂刘家窑王杰医生
高血脂,即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升高,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代谢性疾病
2025-05-07 22:13:00
食管癌发病率在十堰偏高,和这些习惯息息相关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魏俊 通讯员 马婷婷)近日,《2024年湖北省癌症防治年度工作报告》和《十堰市肿瘤登记工作情况(2024年)》相继发布
2025-05-07 21:55:00
“打一针”“冻死”肿瘤,不开刀可治乳腺癌
母亲节即将来临,要问女性哪种癌症发病率最高,乳腺癌首屈一指。2023年相关数据显示,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
2025-05-07 19:11:00
心跳骤停半小时,新型皮下ICD守护“心”健康
日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世伟、殷杰副主任医师团队为一名年仅13岁的恶性心律失常患儿成功植入新型全皮下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2025-05-07 16:36: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特色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妙招——针刺蝶腭神经节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传统药物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而长期使用激素喷鼻剂又让许多患者心生顾虑。为此,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一科引进中医特色疗法—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
2025-05-07 17:18:00
耳朵瘙痒总不好?专家:可能是真菌感染而非湿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于德宝 张琪近日,一位60多岁的患者因耳部不适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最终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医生的诊断下
2025-05-07 17:49:00
产后腰痛,小心致密性骨炎
经常听到年轻妈妈说她们原本以为“卸货“后就能回归真我,变身时尚辣妈,可生完孩子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生完了
2025-05-07 17:53:00
济南肾病医院:肾功能不全如何饮食?
济南肾病医院,是以医、教、研一体,学院型重点肾病专科医院为标准的肾病专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
2025-05-07 11:52:00
河南曙光肛肠医院母亲节:从“肠”计议,“胃”爱出发
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河南曙光肛肠医院发起“从‘肠’计议,‘胃’爱出发”活动,为母亲们的胃肠健康保驾护航,用专业与爱心传递最真挚的节日祝福
2025-05-07 11:54:00
健康微课|小龙虾这么做 好吃又健康
随着夏季到来,小龙虾又成了餐桌上的热门美食。近年来,关于小龙虾与健康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让不少食客心生疑虑。健康微课邀请到了重庆市妇幼营养科主任孙海岚
2025-05-07 1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