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德、约之以礼、齐之以政、裁之以法——古代中国的治理本末次序鄢一龙古代中国的治理,一条重要准则是“德主刑辅,礼法合治”。治理本末次序是导之以德、约之以礼、齐之以政、裁之以法。德礼为根本,而政法为治道之末...……更多
魏晋时期孝道观念的转变与影响
...重孝之礼,则会忽视孝之情,就会颠倒孝之情和孝之礼的本末。 (二)、玄学思潮魏晋士人的越礼重情也与当时的玄学的流行和佛教道教的发展有关,玄学是老庄之学和儒学融合之后的产物。从东汉末起残酷的社会现实让人们...……更多
...秦及先秦历代盛衰存亡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吸收重构了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以及阴阳家等各派众多观点与主张,系统陈说了规谏与咨政的治国谋策,为儒家思想成为官方主导意识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固很推崇《新...……更多
...豹鼠既辨”闻世,便以百科类名训诂之用著称,后被列入儒家十三经。《尔雅》第五卷《释宫》,以汇释先秦建筑称名为主。该卷各词条界定建筑空间布局,有的解释建筑构件,有的描述建筑结构,有的区分建筑类型等。但是,...……更多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层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一直闪耀于华夏大地上,让无数曾经辉煌终又走向没落的文明为之侧目。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更是灿烂辉煌,中国文化的繁荣不仅表现了诗词歌赋等纯艺术领域...……更多
为什么师从儒家的韩非,最后反而变成法家的代表
渭分明,二者似乎搭不上边。比如,儒家说“性善”,法家说“性恶”;儒家提倡“以德治国”,法家提倡“以法治国”。二者的观点总是针锋相对。但是,它们似乎又有点“渊源”: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儒家代...……更多
王祥:晋朝的大孝子与政坛新星
...廷征召,坚决不上任,一直跟家当老百姓。王祥本人,在中国大大的有名,并不是因为他官做得大,而是因为他是大孝子,位列二十四孝。《晋书·王祥传》载,祥性至孝。王祥这个人特别孝顺,已经到了孝无可孝的地步。王祥...……更多
苏秦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政策
...居则天下熄\"引得多人模仿,那么这些人又是否又忽视了本末关系呢?在儒家经典代表著作中,曾有\"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说法。那么到底何为本末呢?又如何知其先后呢?苏秦给我们很多启示。苏秦一...……更多
夏、商、周三朝立国时间超长的原因
...治范围相对较小,是这一现象的一个关键原因。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三个朝代,由于当时远古生产力的限制,它们的统治范围相对有限。商朝的核心统治范围位于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而周朝的核心则在关中地区。直到通过...……更多
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教化: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人的精神与价值的引导,具有文化性的功能。个人修养是中国古代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修养教育的传统由来已久。大司徒是古代掌管教化之人,从这十二个方面的职责可以看出,皆...……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说,简单点来说就是“民贵君轻”。后来,这一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孟子之后,荀子吸收整理了各家思想的精华,进一步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荀子在儒家思想中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讨论,...……更多
东汉王符《潜夫论》提出哪些治国之策
...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这句话道出了本末在国家治理之间的要务,指出凡是治国的大政方针,没有比抑制枝节而致力于根本更好的了,没有比抛开根本而致力于枝节更糟的了。在他看来,务本能够富民,而富...……更多
他断案如神能让死人说话,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
...“蒸骨验伤”:就是把一具尸骨洗净,用细麻绳串好,按次序摆放到竹席之上。然后挖一个地窖,用木柴将地窖四壁烧红后,泼入好酒两升、酸醋五升。乘着地窖里升起的热气,把尸骨抬放到地窖中,盖上草垫。一个时辰以后,...……更多
武则天发明“玉女登梯”,到底是怎样的刑罚
...下乎——武则天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思想制度下,受到儒家学说影响,男尊女卑现象随处可见,在百姓脑海中算是根深蒂固,不过,追溯上下五千年历史,能够打破这一现象,将女性地位提升的,当属武则天了,自从一览朝政...……更多
光武帝刘秀与东汉宗庙制度的建立
...世数的有关记载,至少在两汉时期是按照皇帝即位的先后次序来计算其世数的。“从禹至桀十七世。……从汤至纣二十九世”。《史记·殷本纪》记载的自汤至辛三十王中,依据兄弟同世计算,商王世数应为十七世,而不应该是...……更多
揭秘曹操身世:夏侯之后还是曹参之裔?
...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这段话一共四句,说了四件事情。第一句,简要介绍曹操的籍贯和名讳、表字,最后堂而皇之的宣称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第二句,陈寿宕开一笔,...……更多
一件小小的民间男女婚姻纠纷,为何能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卦,当庭指认了杨月楼的“不法事实”。清朝的官员又是儒家弟子,最看重的就是礼法,又人证物证在手,自然是重罚了杨月楼,就连韦阿宝也跟着被处以重罚。 05杨月楼身为戏曲届的大咖,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也有自己...……更多
奢侈之风盛行:汉宣帝时期的婚嫁压力与王吉的改革建议
...就已经存在了。汉宣帝亲政后,奢侈之风渐长,王吉想用儒家思想说服皇帝进行改革霍光去世后,刘病已开始亲政。尽管他的政绩非常卓著,可还是犯了一个大多数皇帝都可能犯的错误:用度奢侈。根据《汉书王吉传》的记载:...……更多
汉代监狱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狱制源远流长,至汉代逐步趋于完备。汉代监狱制度继承了前代的优秀成分,又丰富了其内容,深刻影响了其后的唐宋明清各代,地位十分重要。先秦时期,随着国家职能逐步增强,各项监狱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从商代开...……更多
诸葛亮缘何被称为近乎完美人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葛亮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后世之人,诸家各派都想对诸葛亮进行定性,以便划入自己的学派范畴中。纵观诸葛亮一生(181年6月5日-234年10月8日),其君子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被认...……更多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怎么来的?为何会成为贬低女子的意思?
...美,留下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容易让人误解甚至管章取义、本末倒置。对于古诗词的真意的考证,不仅仅需要了解诗人作者当时的朝代风俗,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掌握作者性格,并不是但但看一首诗、一句话便能解释的。 故此...……更多
古代的剃头刑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探寻其中的渊源。一、“五刑”中的奇特刑罚上古时期,中国已逐步建立了刑罚制度。据《尚书·尧典》记载,当时的刑罚包括鞭刑、扑刑、赎刑等。到了夏朝,确立了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和大辟刑的“五刑”制度。这套刑...……更多
古代女子动辄“卖身葬父”,为何不挖个坑埋了,原因让人心酸
...是没有“随便”找块地把人埋了这个说法的。 这就要从中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说起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在各地割据。为了发展生产、 强盛国力,各国纷纷施行变法。如比较知名的商鞅变法等。随...……更多
【廉洁文化】廉而不刿 取之有道——《荀子》中的廉洁文化
廉而不刿取之有道《荀子》中的廉洁文化王杰“廉”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一些典籍中,“廉”表示一种高洁的道德操守,对于从政者,“廉”是他们在从政过程中要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廉”作为一种...……更多
入仕与出世:六朝士人的艰难抉择
...崩解、秩序解体,另一方面,精神大解放、人格大自由,中国历史迎来了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思想奔放、性灵不羁的时代。“流风回雪”,语出曹植的《洛神赋》,意谓轻逸飘摇的样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李磊以之命名著...……更多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语:战国时期,外交(邦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仁义儒家,无为道家,兼爱墨家,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各诸侯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都开展了一系列邦交活动,例如,苏秦、张仪、战国四君子...……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前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前者讲究礼乐,后者崇尚兵权;前者奉周为共主,后者称王称霸。那么,这两段历史是否如表面看起来的那么不同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更多更深层的关...……更多
天下长河:为人处世哲学,康熙是这样教育太子的
...亮即起来,亲自检查督促课业,东宫太子及诸皇子,排列次序上殿,一一背诵经书,至于日偏西时,还令其习字、习射,复讲至于深夜。自春开始,直到岁末,没有旷日。”康熙对皇太子及诸皇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清朝后来的...……更多
...”似乎早已时过境迁面目皆非了。因此,当我们试图描述中国古代刑法的发展脉络并揭示其规律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儒家化、法家化那样的术语和标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八议”源于儒家经典《周礼》,就断言此项制度的产...……更多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洞察世事,显明敏思,博识多闻,所吐槽之事入木三分,为世人所褒扬。荀子吐槽当时所谓隐士高人,并对比古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