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廉洁文化】廉而不刿 取之有道——《荀子》中的廉洁文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08:10:00 来源:精彩生活

廉而不刿取之有道

《荀子》中的廉洁文化

王杰

“廉”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一些典籍中,“廉”表示一种高洁的道德操守,对于从政者,“廉”是他们在从政过程中要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廉”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与“礼”“义”“耻”被称作“国之四维”。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也蕴含着深刻而独到的廉政观念。在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中,荀子是较多论及“廉”德的一位思想家,荀子廉政思想具备了儒家“中道”的思维特征,其中“廉而不刿”和荀子对子发“私廉”的评议,便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

【廉洁文化】廉而不刿 取之有道——《荀子》中的廉洁文化

“廉而不刿”。君子拥有众多美好的品德,“廉而不刿”是其中之一。《荀子·不苟》中讲:“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廉”指“棱”,在这里引申为行为方正、有边界,“刿”指伤害,“廉而不刿”可以解释为君子行为方正但不伤害别人。“廉而不刿”,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反映了儒家的“中道”智慧,这是荀子对儒家廉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任一独立的德目本身,是不完善的,总有它的不足和过激之处。荀子认为,“廉”如果走向极端,便是“刿”,“不刿”的提出,使“廉”的美德更加完善,表达了劝善规过的内容,它是儒家道德训诫的典型形式。在《荀子·荣辱》篇中,荀子说,“廉而不见贵者,刿也”。为何行为方正却不受人尊重呢?原因在于伤人。廉而刿,这是小人之行,君子是不会做的。在《荀子·法行》篇中,荀子认为,玉的品质如同君子的美德,玉“廉而不刿”,它有廉棱而不伤物,恰似有德行者不伤害他人。“廉而不刿”是君子之德行,“廉而不刿”是君子做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范晔《后汉书》记载了“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方面,杨震清廉的行为让后世称颂,另一方面,他拒绝财物的方式体现了君子风范,做到了不伤害他人。送金的王密说夜晚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在杨震的启发下,王密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匆忙离开了。这大概就是荀子所说的“廉而不刿”。

讥评“私廉”。在《荀子·强国》篇中,荀子讲了子发的故事。楚国令尹子发向西征讨蔡国,攻克后,擒获了蔡侯,立了战功,楚王打算奖励他,但子发辞谢说,众志成城打退敌人是士兵的威势,我不应该凭借士兵的威势接受奖赏。针对子发“辞赏”的事情,荀子作出了评价,荀子说:“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这是先王之道。子发违反先王之道、乱楚国之法,打击了有功之臣,使受赏的人感到羞耻,还独自认为个人清廉,难道不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吗?“独以为私廉,岂不过甚矣哉!”这种“私廉”的做法是目光浅陋的。在荀子看来,子发不接受应有的奖赏并不是“廉”的表现,在这件事情上,荀子的理性精神贯彻了儒家的廉政主张。《左传》中有吴公子季札的一段话,季札观周乐,称颂说“盛德”有十四项,“取而不贪”是其中之一,“廉”不是不取,而是取之有道、合于先王之道,“道”才是“廉”的标准。

“廉耻”之心。荀子在孟子“羞恶之心”的思想基础上,使用了“廉耻”这一概念。在《荀子·修身》篇中,荀子说没有廉耻又贪图饮食享受是“恶少者”的表现,有无廉耻之心是君子与其他人群的区别,争饮食而无廉耻,甚至被荀子定义为狗和猪的勇敢,可见荀子对知廉耻的重视。

“廉节”之义。荀子指出了国君廉洁的重要性,提出官员清廉是治国之至道,更看到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荀子认为,君主如果贪图财利,那么百官就趁机多取少给,没有限度地榨取民众,因此君主首先要做到“无贪利之心”,为百官作表率。理想的治理模式是道德高尚的人得到重用,守廉洁的人被任用,而奸佞、奉承的人被遏止,贪利之人被辞退。“廉”是官员选拔与任用的重要标准。君主“无贪利之心”,然后实施一系列隆礼重法、尚贤使能等社会治理政策,公平、正义明于天下,廉洁之人就会涌现出来。

在荀子看来,实现廉政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实现“志意修”。《荀子·修身》中讲:“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注重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古书上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对贪利之人提出了“治气养心”的方法,那就是用高尚的志向引导他们。《荀子·儒效》中讲,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拥有了地位和权力,而天下人却不说他贪心,这是因为周公志向远大。廉洁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尚志”,君子志存高远,是为了推崇仁爱,为政者树立了“隆仁”的志向,就会淡泊名利,真正做到“若保赤子”“视民如伤”。

二是重民本。以民为本是“高志”之一,《荀子·大略》中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当政者发布政令、制定政策都是为了民众,爱民利民是君主的职责,“无不爱也,无不敬也”。《荀子·宥坐》认为,如果当政者没有合理的政策,就不能施加刑罚,因为这是政府的问题,罪过不在民众。荀子引用《诗经》“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表达了对为政者的要求以及对民众的爱护之意。

三是实践“义克利”。在荀子看来,好利恶害,君子和小人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追求的方式不同。义与利是人们都需要的,即使尧、舜也不能消掉民众对利己的喜好,但是尧、舜可以使民众对利益的喜好不超过对道义的追求。对一个社会来说,道义胜过利益就是安定的社会,对从政者来说,“义克利”能够使官员清廉、政治清明。《荀子·大略》认为,“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即为政者不看重多少、得失,羞于追求私利,乐于施舍而耻于积累财物,使廉政理念得以实施,才是儒家追求的“治世”,而不是“利克义”的乱世。

《荀子》中的廉洁文化内涵丰富、逻辑严谨,他的廉政理念既具备了儒家“中道”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儒家智慧,又有积极的实践价值,包含修身立志、以民为本、义利关系等一系列内容,是值得深思的廉政文化资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荀子:被误解的儒家巨匠,提出\'性恶论\'与\'天行有常\'观念
孔子、孟子、荀子被称为儒家三大巨头,由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虽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三位先人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的大人物,但在当时,儒家圣贤的名单上却
2023-11-25 14:52:00
秦始皇为什么接受不了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
李斯和荀子的情况那可是完全不同的。秦始皇能接受李斯这个曾经的儒家子弟,但他绝对不可能接受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要知道秦始皇和儒家之间的恩怨纠葛可是很难化解的。儒家想要操控君王,以自
2024-10-15 12:46:00
聊聊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荀况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
2023-06-15 14:57:00
聊聊战国最后的宗师荀子
...之外,齐国的稷下学宫让人眼前一亮。稷下学宫中出现了荀子、韩非、李斯等多位学派代表,给我们重现了战国末年中国文化的开放和鼎盛。提起荀子,很多人都忘不了他那篇“青出于蓝”的《劝学
2024-04-22 15:42:00
聊聊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演变的历史背景
...要作用,使儒家教化思想被统治阶级所重视。战国后期,荀子在整合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教化学说,并且正式在其文章中使用了“教化”这一词汇。在教化的内容方面,荀子秉
2023-06-21 16:17:00
荀子的行政思想及其对儒家学派的贡献
荀子是哪个学派,其实很多人还是比较关心的。说起荀子,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说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在那个时候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不管在何
2023-10-29 22:21:00
荀子与战国黄老之学有什么关系
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孔门嫡传自居,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时,他还借鉴吸收道法名墨阴阳等各家思想。黄老之学是战国中后期最为昌盛的思潮,战国中后期的许多学者都受到黄老
2024-04-22 10:35:00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与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有本质不同,但是荀子也不主张武力,他认为诸侯国之间要靠礼法来约束,在相处的方式
2024-02-23 16:22:00
为什么师从儒家的韩非,最后反而变成法家的代表
...源”: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学生,尤其韩非更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跟随荀子(儒家)学习的韩非最后却成了法家?“性恶”论:法家思
2023-01-09 15: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