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朝时期文官的地位都很高,可以形容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时期,文官的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错,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以说是文人的天堂。另外由于北宋时期"冗官"问题严重,许多官员没有实际工作,他们开始追求享乐,纵情声色,纳妾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苏轼是北宋时期...……更多
宋朝从重文轻武到士大夫全面治国的思想转变历程
...活中采取措施压制和控制武将;另一方面,他提高文官和士大夫的地位,让没有造反能力的士大夫压制武将,而且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家道德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以儒家忠君思想安抚百姓。他开始努力实现长治久安。然而,对武将...……更多
文官集团同样强势,明朝皇帝为何比宋朝皇帝过得舒坦?
...别例外,皇帝们往往被文官集团所压制,所谓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反映了文官集团不再畏惧皇权,而是共同行动的结果。明朝则因自愿放弃对外扩张而特殊。除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曾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更多
古代帝王为何喜爱奸臣
...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只有忠臣没有奸臣的。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奸臣,那是因为遇上昏君了。可历史上任用大贪官和珅的乾隆皇帝,和任用大奸臣的嘉靖皇帝,却是从始至终的人间清醒。这两位你说他坏可...……更多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谈及宋朝往往有着以文立国的思维,认为宋朝立国以后将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抬升到相当的高度,否认了武将在宋代建立以后的卓著功勋。诚然,从宏观的历史大势来看,这种说法并无明显的错误,宋朝科举取士扩大了中下层士人...……更多
清朝文官写奏折要小心翼翼,对皇帝唯命是从,而明朝却完全相反
...顺着点大臣么?特别是通过科举,正儿八经考出来的文人士大夫。人家凭本事获得的官僚身份,皇帝能不适当地照顾这些读书人的面子?典型例子。海瑞骂嘉靖,说朝廷乌烟瘴气,都是因为嘉靖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务正业导致的...……更多
谈谈宋真宗时代政治权力的激烈博弈
...同时也可以从狸猫换太子传说当中窥视出宋真宗时期在以士大夫政治为基本框架下的政治权力的激烈博弈。对于当代的我们研究宋朝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可以说狸猫换太子传说也有“实”之部分,需要我们根...……更多
宋代官帽两侧的长翅是谁发明的?为何皇帝也要戴?
...,吸取了唐朝灭亡的经验,赵匡胤刻意重文轻武,提高了士大夫的地位,他认为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内乱,毕竟有权有势之人都是文官,不过赵匡胤忘了,除了内乱,还会有外敌的入侵。赵匡胤是一门心思都放在重点培养文官之...……更多
宋朝是如何从“重武轻文”走向“士大夫治国”的
...量启用文人当政。由五代时期的“武将专权”到宋朝的“士大夫治天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重文轻武”的国策为宋朝的外交羸弱埋下了不可逆转的种子,官僚体制冗长、军队战斗力疲弱、文官汉奸成流等体...……更多
明朝内阁与文官集团:君臣关系的演变
...随便欺负读书人的。弘治皇帝也是个软性格,他主张厚待士大夫,搞的一帮被惯坏的读书人装的不行,他儿子朱厚照继位的时候就被摆了一道,叫什么正德,明显就是调侃皇帝的德行不够好,必须正过来才行。正德当时刚死了爹...……更多
明朝文人地位的变迁:从权力到限制
...的提高则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2)宋朝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人身份暴涨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最终登上皇位。在经历了十数年的东征西讨以后,赵匡胤顺利建立了北宋王朝。这一时候的他对...……更多
宋朝的祖训:不杀文人士大夫的真相与历史背景
很多人都说宋朝有一个传统,不杀文人士大夫,并且还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立国时留给子孙后代的祖训。真实历史上宋朝真的不杀士大夫吗?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说话的来源,宋朝的官方史书上从来没有这条祖训,...……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量,官员直言敢谏也不会受到惩罚。赵匡胤性格温和,与士大夫关系和谐。 由此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及崇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历任统治者也都如此执行。所以无论从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宋代都是文人士大夫如鱼得水...……更多
清朝摧毁汉人传统的政治框架,把历朝合作的文人士大夫变成了家奴
...为他彻底毁掉了汉人传统的政治框架,把历朝合作的文人士大夫变成了家奴。把天下人的天下变成了皇帝一人的天下。 ……更多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北宋名臣文彦博的这句惊世名言,想必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确实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视文人的一个朝代,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就定下重文轻武的基调。事...……更多
浅析宋真宗时期,崇文抑武与士大夫政治
...共同形成了对于政治格局的积极预期。在此基础上,文官士大夫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承担着治国的核心角色,突出表现为这一时期监察制度和科举制度的革新与发展。不同于太祖、太宗两朝,真宗对监察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多
明朝时期皇帝是如何挑选皇后的
...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只要做了官,那么也就等于是跻身士大夫行列了。整个士大夫可以看做是一个群体,他们为了自己这个整体的利益,是敢和皇帝对着干的,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自己的籍贯所在地经营属于自己的地方势力...……更多
宋朝为何沿用宦官监军
...不职,与同罪。仁宗从之。翌日,都知叩头乞罢诸监军。士大夫嘉公有谋。文官有干涉宦官任用的权力,宦官却没有干预大臣任用的能力,这样的较量,宦官当然斗不过文官,宋人对此作过总结:“我朝所以无内朝之患,以外朝...……更多
南宋武将威胁皇权:一场被忽视的政变危机
...。这结论没错,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大背景,南宋初期的士大夫集团以及相关的舆论,可以说无论政治派别如何,主和还是主战,都坚决一致的要求把武将手中的军权收回,回归北宋时期以文御武的中央控制军权模式。宋代是士...……更多
明朝文官集团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宋朝和明朝可以说都是文官主导朝堂。尤其是明朝,文人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高,同时明朝的文官似乎也相当的有气节,敢于向皇帝死谏,根本不怕死。宋朝时期,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要求后世子孙“文人不可杀”,...……更多
韩琦为什么要同时弹劾四个宰相?四个宰相的背景如何
...兵戈时期。在此背景下,以韩琦、宋祁为首的“少壮派”士大夫政治集团,纷纷上疏发表自己的意见,抨击时政,要求朝廷改弦更张。同时他们在河东地震这一天灾人祸上大作文章。认为宋王朝腐朽无能的“当权者”触怒了上天...……更多
由于这个牛人的全力阻止,宋朝由始至终,没有出现女皇帝
...制度的问题,但鲁宗道当然也是功不可没的。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朝的标准从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立下了规矩:绝对不杀士大夫。宋朝政治的传统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虽然宋朝皇帝性格不同,但谁...……更多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到了宋朝时期,政治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个以士大夫为基础的文官体制,取代了以前的宫廷贵族世代相传的局面,文人都可以通过科举入仕。在宋真宗时期,创立了台谏制度,谏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一言不合就开喷,...……更多
建文帝有啥传奇故事
...736年),决定恢复朱允炆的合法地位,其大部分原因便是士大夫精英怀有这样的情绪。 ……更多
庙号与谥号:揭秘古代帝王身后的荣誉与评判
...150多年的文字狱,光这一点就足够成天感觉脖子凉飕飕的士大夫们歌颂他的仁德了。明仁祖这个庙号送得有点早,其实朱佑樘比朱高炽更适合称“仁”至于汉人皇帝想搞到仁宗这个庙号难度就大得多了。比如一部明史几乎可以被...……更多
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
...言事,无论说得对错都能善待,甚至立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它为了拉拢士大夫阶层,大量使用了恩荫制度,使得士大夫基层家中的男性无论大小都有个官做;它为了不擅开战争,不惜以“岁币”这种形式换...……更多
...其参与朝政范围之深之广为历代所不及,这必然引起明代士大夫的强烈不满。在这种背景下,被视为宦官专权始作俑者的王振持续受到明人的猛烈抨击。与王振关系紧密的英宗随之受到牵连,《明英宗实录》所塑造的英宗的英主...……更多
王朝该与谁共治天下?士大夫还是百姓
...,它没有进化成明清那样的政体,反而进行自我约束,跟士大夫一起共治天下。有人也许会反驳说,那是因为宋朝得国不正,所以要依赖士大夫阶层统治天下。我认为这样的看法太片面了,至少宋初的两个皇帝太祖跟太宗绝对没...……更多
探究北宋“重文轻武”国策:从太祖到太宗的治国理念与实践
...法”,这是北宋帝王制定一切政策和制度的核心。宋代的士大夫们已经对“祖宗家法”进行了许多的阐释。如按照邓小南在《祖宗家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中的说法,“祖宗家法”的核心定义就是“一切按祖宗的既定方针办”...……更多
北宋重文抑武政策及其后果,名将狄青的遭遇和北宋的命运
...来藩镇割据的现象,开始大力推行重文抑武,并且倡导与士大夫治天下的理念,使得北宋出现了民殷国富的繁荣景象。但却导致了武备松弛,军事实力低下,特别是他后来杯酒释兵权,夺取了开国功臣的兵权,并且设立禁军,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社会的跌宕与对思想自由的追求,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隐士群体。自秦汉以降
2025-04-23 20:19:00
康熙手段最高的一个儿子,熬过雍正十三爷胤祥,位列铁帽子王
清代康熙四十七年,身居东宫储位33年的皇太子胤礽,遭到废黜。正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康熙及其膝下诸位年长皇子的命运,乃至整个清廷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2025-04-23 15:20:00
皇帝逼和尚吃肉,和尚别无选择,吃肉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如果你听说过李自成,那么相信你对张献忠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两个人是齐名的存在。就像电视剧《天龙八部》里面的北乔峰、南慕容一样
2025-04-23 15:21:00
她12岁以罪民进宫,15岁摇身一变成皇后,24岁成为太后掌控朝政
在我们古代当中,一直都是一个封建的社会,所以在当时女子的身份一直都比较的地位,但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的女子想要自己掌控些许的权力
2025-04-23 15:38:00
此国首都被摧毁四次,越挫越勇,现屹立在世界之巅
一国首都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首都也是一个国家的招牌。回顾历史,一旦首都被摧毁,那国家离覆灭也就不远了,但凡事无绝对
2025-04-23 15:42:00
《小王子》:一个始于“飞行”的人生,期待人们“懂得爱”
作为法国儿童文学短篇童话的一座里程碑,并获得“追授雨果奖”的《小王子》,被人们多次翻译、出版,甚至翻拍成电影,无论是经过多次翻译出版的书籍
2025-04-23 15:49:00
讨鸳鸯嘴上的胭脂,闻林黛玉的袖香,贾宝玉有恋物癖还是太下作?
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讲究男女有别,强调授受不亲,哪怕是表面上的庄重,也得时刻保持,否则便如同犯了天条一般,给自己引来祸事
2025-04-23 16:06:00
广元朝天:千人穿越明月峡 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景区北门锦幛迎君、蜀风广场卧龙点兵、观景平台古乐合奏,处处皆是蜀道风情……4月23日,2025年全国徒步大会(四川广元站)暨古蜀道徒步游朝天区分会场活动在朝天区明月峡景区启动
2025-04-23 17:03:00
王顶岐书法艺术欣赏(一):生羲之故里 传家学祖风
铁钩银画抒抱朴胸襟游云惊龙写藻雪精神王顶岐,字平之,1958年生于羲之故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弘文书院”研修班
2025-04-23 17:5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一尊酒器、一盏茶瓯、一杯咖啡,承载的不仅是饮馔之趣,更映照出江南人精神世界的流转与坚守。昨天
2025-04-23 18:56: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最近,南京的中小学进入了“春游季”,孩子们卸下书包,享受这期盼已久的快乐时光。在古代,孩子们没有智能手机
2025-04-23 18:58:00
画中神威:钟馗与虎的传奇意象——王寅之《钟馗神威图》作品
《钟馗神威图》136cm×68cm(2018年)画中神威:钟馗与虎的传奇意象钟馗,这位在中国民间信仰与神话传说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2025-04-23 09:54:00
世界读书日丨AI解锁古人的求知故事
大河网讯 今日,你可曾翻开书本?触屏时代,文字轻触即得,而对于古人来说,能够踏入书堂、手捧经卷,并非易事。古人读书之难
2025-04-23 10:03:00
历史上的今天 | 南宋理学家朱熹逝世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
2025-04-23 10:41:00
皇帝送去一仓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都不发,11年后发现他高明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便开始屠杀功臣,韩信,彭越皆死于其手,唯独张良看出刘邦不可共富贵,早早辞官归乡,保住了自身性命
2025-04-23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