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品啜三城三味 共饮“一杯江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23 18:56:00 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

一尊酒器、一盏茶瓯、一杯咖啡,承载的不仅是饮馔之趣,更映照出江南人精神世界的流转与坚守。昨天,“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多功能展厅开展。该展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杭州博物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承办。

名士手中的酒

六朝的酒韵醇香,浸润着魏晋风骨。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走进展厅,竹影婆娑间,透明亚克力做成的“水流”蜿蜒而下,案几上古琴留韵,背景中古画墨香。策展人井然告诉记者:“我们正是依照曲水流觞的意境,在展览中打造了这个场景。”让观众走进展厅,犹如穿越至魏晋风流的时代,感受羽觞沉浮间,对精神自由的追寻。

新石器时代的陶制酒器,凝固着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懵懂敬畏;殷商甲骨文中庄严的“酒”字,揭开酒以通神、礼序天人的王朝密码;汉代绿釉陶酒樽与酿酒画像砖,见证曲糵技艺革新下酒类百花齐放的盛景;而魏晋青瓷耳杯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则将观者引入那个“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时代——文人以酒为剑,劈开礼教桎梏,在醉意中追寻精神的绝对自由,被酒香浸润的狂草与玄言,成为中华美学的重要基因。

在展览中,一件件酒器文物,将观众由远至近,带至不同年代。在以《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仿图)为背景的展柜中,画中所绘的一件件酒具被摆放至观众眼前。

早在六朝时期,建康城便盛行饮酒之风,名士们纵情诗酒,留下诸多豪放不羁的逸事;唐代金陵美酒醇香醉人,闻名于世;明代南京酿酒业空前繁荣,酒艺不断创新。

从六朝的风流雅集,到明清的市井酒肆,南京的文化既承载着文人墨客的风雅意趣,也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烟火气息,成为江南人文生活的生动缩影,见证着古都的繁华与变迁。

在明代,“赐酒”文化的出现彰显着皇权威仪,宫廷常以梅瓶盛装御酒赏赐臣子。清朝时,梅瓶逐渐转为陈设器,但仍保留储酒功能,反映文人贵族的宴饮雅趣。

“本次展览中的孔雀牡丹纹梅瓶,代表了南京当时的酒文化,我们可以看到梅瓶器型的转变,这也折射出当时制酒工艺的转变,体现了明清时期酒肆繁荣的社会场景。”井然讲解道。

隐士盏中的茶

南宋的茶意清雅,勾勒出宋韵风华。

早在宋代,茶已经成为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就与茶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写下大量的茶诗,见证了宋代茶叶茶事的辉煌历史。

“本部分以茶文化为主题,通过杭州径山茶宴、宋代点茶器具等,体现杭州的禅茶一味特点。”井然指着展柜中一排黑色茶盏说,“这是宋朝的黑釉盏。”有着“中国审美天花板”之称的宋代,为啥要用这黑乎乎的茶盏呢?

南宋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宋时期的斗茶大会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对茶艺的热爱与追求。斗茶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展示审美的重要场合。斗茶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尤其在南宋时期达到高峰。斗茶大会通常在园林、茶馆或私人庭院举行,参与者通过比拼点茶技艺,展示茶汤的色、香、味及泡沫的细腻程度。

宋人斗茶时,对所用的茶盏也颇有讲究,茶盏釉色一般有黑、褐、青、青白等,其中以黑釉盏最适合用来斗茶。因为黑色茶盏与白色茶汤恰可相映成趣,更具观赏性,因此两宋时黑釉茶盏随着斗茶之风的盛行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偏爱。

绅士杯中的咖啡

咖啡的馥郁,为上海注入摩登气息。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咖啡作为新鲜的舶来品,在上海生根发芽。这座奇妙的东方大都市,以开放、创新、包容的态度,吸收了那份独属于咖啡的清苦飘香,形成海派咖啡文化的独特内核。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以咖啡文化为主题,展现融汇东西的海派文化。

1853年,一名英国药剂师在南京东路(当时称为大马路花园弄)开设的老德记药店,成为上海最早提供咖啡的地方。当时,咖啡因其独特的酸苦口感,被上海人称为“咳嗽药水”。直到1866年,上海第一家正式的咖啡馆“宝利咖啡馆”在虹口开业,咖啡逐渐进入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不同材质、形状、色彩的咖啡壶。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咖啡壶样本形制几乎都是圆柱形的,而且愈往上形状愈尖细,后来则渐渐和茶壶的形状相符合,有着隆起如鼓的壶身、铸模制作的底座、带有装饰的壶嘴,还有尖顶饰、铸模制作的壶盖。

这个春夏,让我们从一壶酒、一盏茶、一杯咖啡开始,看见城市中的江南文化传承,饮“一杯江南”,阅世间万象。

观展小贴士

进入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景区)需购买门票,25元/人,展览将展至2025年6月19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城三味,品啜江南文化的交融与新生
...神世界的流转与坚守。日前,“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惟有饮者留其名”“且将新火试新茶”和“破睡咖啡无限意”三个单元,展出宁沪杭三地馆藏约
2025-04-23 14:36:00
和平饭店回应298元线上套餐,主要是提供参观
...单显示,该双人套餐主要包括“凤求凰繁花味碟”“三丝三味三种情”“虾虾侬和蟹蟹你”等八道菜品。从菜名来看,每一道都紧扣剧情。该套餐售价为1460元,另外额外收取16.6%的服务
2024-12-17 13:53:00
定都天京后,洪、杨如何策划进军路线,才有望灭满清?
...很恶化、糟糕。军事上,太平天国控制南京、镇江、扬州三城,对大清东南财富重地江苏、杭州构成严重威胁。南方清军,主力基本云集“江南大营”、“江北大营”,长江中上游一带兵力异常空虚
2024-08-07 18:00:00
邮局咖啡入驻南京站南广场,“一杯”满溢咖啡香气
...在这一出游好时节,为南京站地区来往的市民游客捧出“一杯”满溢咖啡香气的特色文旅服务。玄武湖边的邮局风情“我要一杯拿铁,去冰的。”昨日上午,来自徐州的游客孙彬彬在邮局咖啡南京站
2024-05-08 16:05:00
南京咖啡江湖的价格战正愈演愈烈。就在几年前,9.9元一杯咖啡曾引发市场热烈讨论,如今大量现磨咖啡的价格被打至5元/杯以下,个别品牌更是把价格压到极限,推出“1元喝咖啡”活动。“低
2023-07-26 09:23:00
...友“@蟹蟹蟹老板”在网络平台发布了一条“当我10元买了一杯纯手工咖啡”的短视频,没想到短短19个小时后,这条视频点赞量就已经超过170万。韩阿姨说以前每天只卖一二十杯咖啡,如
2024-05-22 01:22:00
每一杯咖啡都是在“纪念爱情”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一间咖啡店】每一杯咖啡都是在“纪念爱情”阿白咖啡馆阿白咖啡主理人 张雨雨 “双塘路84号,一切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7月22日,一个普通的夏日,阳光透过树叶
2023-09-08 06:25:00
价格大战,一杯咖啡低至不到两元行业协会呼吁“别卷了”,本土咖啡盼“突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真没想到,一大杯咖啡只要不到两块钱,太便宜了。”市民常利英接过外卖小哥送
2025-06-13 07:52:00
当年轻人遇见国潮
...中加入了米乳、雪松、玉兰花、柚子甚至是小块肉脯,每一杯咖啡都配上相关的城市故事、心灵感悟,很多人因为NEWSROOM知道了李渔和芥子园,了解南京的城市文化。“现在我们有了不少
2024-05-31 0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