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时期皇帝是如何挑选皇后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20: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后宫三千佳丽,皇后身为“皇帝的正妻”,地位自然不是普通妃嫔可比。

都已经到了明朝了,朱元璋就算是贫农出身,史书肯定也看了不少,后宫干政、外戚专权这种事在历史上可不少见,他辛辛苦苦为老朱家打下的江山怎么能被别人轻易夺走,于是就立下了个规矩,天子和亲王的媳妇尽量从民间选。

明朝时期皇帝是如何挑选皇后的

人家朱元璋都说了是尽量,所以就不要揪着朱棣的皇后徐氏是徐达长女这事一直说了,况且朱元璋原本也没打算让朱棣当皇帝,给儿子找个国公家眷也不是啥大事。最重要的还是徐达走得早,徐达一走,徐家的威望就大不如前了,朱元璋也不那么忌惮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要和平民家的女儿通婚,理由更简单,他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不就是平民家的女儿吗?照样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母仪天下那是绰绰有余,所以朱元璋并没有什么门第之见,平民家的闺女照样母仪天下。

别看朱元璋这找平民当皇后的做法有点自降身份,自损颜面,但效果却是出奇的好,明朝近300年的时间还真就没有一个外戚专权的,后宫干政的倒是有几个,但那也都是皇帝年幼,替皇帝先管着国家,等成年结婚了就把权利都还给皇帝了,所以也不算干政。

重要的是,这几个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干得还都不错。就比如朱高炽的媳妇张氏,王振这个大宦官当时要不是“三杨”为了拍朱祁镇的马屁替他说了几句好话,早被张氏给咔嚓了,要真被砍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土木堡之变了。

“三杨”

当年朱祁镇年幼登基,张氏作为太皇太后自然要站出来管着国家,但除了她之外,朱祁镇还有个妈,那就是朱瞻基的皇后孙氏,大明朝被朱祁镇这个败家子差点败没了的那会,表面上看是于谦于少保力排众议后力挽狂澜,事实上背后肯定有内阁重臣“三杨”的支持,而“三杨”能稳坐内阁,背后就少不了张氏和孙氏的支持。

而且,让亲儿子逊位给别人家的儿子,这种事亲妈和亲奶奶要是不同意,就算内阁和一众大臣态度再强硬也白搭,所以在从大义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平民出身的女人也比绝大多数高官勋贵家的千金们强。

除了张氏和孙氏,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妈,那个李氏也还不错,虽然被冯保那个太监哄得滴流滴流转,但人家是真不傻,愿意关照和提拔冯保,那是因为她知道冯保是个知进退的聪明人。

而且自己儿子同样是年幼登基,李氏本可以把持朝政,但却深知自己不是那块料,为了不把祖宗的基业给玩坏了,果断放权给张居正去玩。她高看冯保一眼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冯保和张居正是一路的,冯保在,就可以很好地替张居正挡下不少麻烦,若是冯保没了,换个太监来掌印司礼监,张居正改革可能就没那么顺利了。

而张居正的改革,为明朝续命了数十年,而这些功劳谁敢说没有李氏的一份。

所以不要小看明朝这些平民出身的皇后、太后,他们虽然贵为一国之母,但在史书中却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感觉挺遗憾的,毕竟她们中很多人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所以明朝的皇后大多都是贤后的原因就在于她们的出身,平民出身的她们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官场中都没有什么关系,她们如今的地位说白了都是皇帝赋予了,这一点和太监差不多,所以她们的利益只和皇帝捆绑在一起,皇帝要是没了,有儿子的还可以靠儿子在潇洒一代,要是没有儿子的基本就退出舞台了。

所以她们和太监一样,是最维护皇帝权益的群体,而皇帝的权益又是和明朝这个国家的权益捆绑在一起的,所以明朝的太后们就算掌权了也都是在维护皇帝或者说大明朝利益的,而等皇帝成年结婚后,马上就把权利给还回去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一招是真的厉害。不管是西周时期的世袭制还是后来汉朝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只要做了官,那么也就等于是跻身士大夫行列了。

整个士大夫可以看做是一个群体,他们为了自己这个整体的利益,是敢和皇帝对着干的,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自己的籍贯所在地经营属于自己的地方势力,就算是在中央,官员之间要么是师徒关系,要么是同窗关系,反正关系就是盘根错节。

武将勋贵那个集团其实也是一样的,他们的功勋是固定的,封赏也是固定的,若是在朝中没有点活干,那么迟早是要坐吃山空的,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之间就会进行联姻等等社会活动,反正勋贵之间的关系同样错综复杂,要不是自古文武之间就不对付,再让他们两个集团搅和在一起,那就更热闹了。

所以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官集团,其中要是谁家的闺女成为了皇后都可以具备了威胁皇权的势力,也可以看做这个集团掌权了,那么对方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朱元璋当年制定这条规矩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这种结果两边都可以接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没有出现后宫干政,是因为朱元璋的遗训吗?
...朝200余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后宫、外戚干政的现象,除了朱元璋的遗训外,我认为还有三大原因,一是高、文、昭三位皇后的深明大义,正是她们的坚持,才没有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尤其是
2023-06-21 05:08:00
聊聊明朝历史上哪些冷知识
...随即陷入内耗,也就没有能力再征讨大明了。朱标死后,朱元璋曾经动过想要立朱棣的想法。但是,被大臣顶了回去。所以朱棣之后发动靖难是在心中有了希望。壬寅宫变是宫女针对嘉靖帝的一次刺
2023-02-20 21:22:00
明朝帝后几乎个个情义深重,堪称模范夫妻
...今天咱们来盘一盘老朱家的那些爱情故事。首先登场的是朱元璋和马皇后,那绝对是千古帝王夫妇中的模范人物,从布衣蔬食到锦衣玉食,历经风风雨雨,依旧不离不弃。对于朱元璋来说,妻子只有
2024-10-27 10:54:00
明朝皇后传奇:从马皇后到王皇后,揭秘后宫权谋与爱恨情仇
一马皇后和朱元璋是属于伉俪情深,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深受郭子兴的重视,后来把他的好友马公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一方面这样可以笼络朱元璋,另一方面也有人照顾朱元璋的生活。后来
2024-03-30 06:58:00
...今天要说的是一位可称得上明朝第一贤明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清楚,明朝开国皇帝,废丞相,设锦衣卫等都是朱元璋所做出的壮举。但是对于朱元璋的相貌,大家都印象应该都是一张长到
2024-06-01 17:53:00
明朝人心中的美什么样
...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结果。明朝初年的几位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在开疆拓土、统一中国之外,在很多事务的规模上也主张“大”。如果说明太祖是明朝的奠基者,那么明成祖就是明朝
2023-07-20 07:26:00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王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充满了各种神秘感。朱元璋创立明朝以后,他担心吕后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朱元璋便要从后宫的问题着手,希望自己的王朝长久延续下去。他定了个规矩,皇
2023-04-23 19:28:00
朱元璋和朱棣在古代都算长寿,为何他们的子孙都短命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朝。朱元璋在元朝动荡时期崭露头角,斩断了英雄人物。从1368年到1662年,南明皇帝被断绝。近300年来,共有20位皇帝。如果从史书上看,大一统时期,明朝皇帝的寿
2024-03-18 20:20:00
皇帝和皇后如果一方先去世了,是不封墓等着另一方合葬还是分开葬
...先去世,那就采用同茔异穴的方式合葬。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英宗朱祁镇之外,其他的帝后只要是皇帝先去世基本都是同茔异穴的方式合葬。明太祖朱元璋是因为嫡妻马皇后死在了他前面,当
2023-05-04 13: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