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19: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纵观历史长河,太后垂帘听政,几乎成了每一个王朝的家常便饭。随便列举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太后执掌朝政,的确不是个例。

汉朝的吕后架空汉惠帝刘盈,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司马迁在作史记的时候,单独给吕后列本纪,却忽略了汉惠帝刘盈。汉成帝时期,王政君太后祸乱大汉,把自家侄子王莽引入朝中,最终使得西汉灭亡。唐朝时期的武则天,那是典型的太后执掌朝政。她可以随意更换皇帝,几个儿子在她手里被玩得团团转。甚至于到了后来她把儿子们都踢走,自己做了皇帝。宋朝是最牛的,18位皇帝时期,居然有9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第一位执掌朝政的太后是宋仁宗时期的刘太后,她足足掌权11年之久。清朝我们就最熟悉了,开局有孝庄太后执政,连续培养了顺治和康熙两位明君,对大清国的功劳是非常大的。末期的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四十多年,统治了大清国半个世纪之久,将大清王朝带入了灭亡。可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王朝,在史书虽然出了不少荒唐的皇帝,却没有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这个朝代就是明朝。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01明朝皇帝多荒唐,可是太后都没有干预朝政。

当然首先澄清一下,这些都是史书上记录的,也就是说真假与否,其实我们普通老百姓是无法断定的。毕竟皇家的事情,不可能让我们清楚。

明朝的皇帝,相当荒唐,而且数量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著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每天都想着出去玩,没几天时间是在皇宫度过的。

就算是待在皇宫,他也不喜欢住在皇宫。他给自己建造了一个豹房,这养着一帮动物,朱厚照不喜欢跟妃子住一起,反倒是喜欢跟动物住一起。结局导致他死的时候,一个儿子都没有。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召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资治通鉴》

嘉靖皇帝朱厚熜,那也是个奇葩。他执掌朝政的时间比较长,可是他不上朝的时间更长。他喜欢在后宫做一些变态的事情,以至于宫女们差点就把他给勒死。

万历皇帝是嘉靖皇帝的孙子,他好的不学,非要学习爷爷朱厚熜不上朝的坏习惯。而且他不上朝的时间更长,长达三十年之久。

当然了,最著名的明朝荒唐皇帝,那还要算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朱由校又被成为木匠皇帝,因为他不喜欢管理国家,偏偏喜欢做木匠活。据说他的木匠手艺还特别好,这就导致了他的手工艺品,在民间贩卖的时候,供不应求。

由此可见,大明王朝的奇葩皇帝,实在是太多了。这些皇帝的作为大多数都是比较荒唐的,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位皇太后站出来管管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02明朝的太后,出身都比较低下。

明朝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王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充满了各种神秘感。朱元璋创立明朝以后,他担心吕后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朱元璋便要从后宫的问题着手,希望自己的王朝长久延续下去。

他定了个规矩,皇帝所娶的皇后,大多数都是来自民间,几乎没有来自于达官显贵的。这就避免了一点,那就是外企干政的问题。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道理朱元璋是明白的,他知道只要太后成为了帝国的核心,那么太后的家人们,会立刻成为朝中重臣。

这么下去的话,大明朝将会重蹈覆辙,成为第二个大汉王朝,被外戚掌控在手心里。而外戚之所以能够迅速掌权,主要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拥有显赫的地位和强大的力量。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朱元璋明白,任何一个达官显贵家的女儿成为太后以后,必然会将她们家族带入辉煌。这么一来,大明王朝也就岌岌可危了。

如果太后来自于民间的话,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尤其是外戚干政的麻烦,这基本上是可以避免掉的,毕竟太后的家族没有那么庞大,也不会有什么人会成为执掌朝政的人。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03明朝的官员比任何时期的官员都要牛气。

明朝是一个有气节的王朝,除了崇祯那种君王死社稷的决心,其实明朝的大臣也是非常有气节的。

比如说明英宗时期的于谦,那可真的非常牛。面对外敌的威胁,于谦这位兵部尚书果断另立新君,打消了对方想要以被俘虏的明英宗作为筹码的美梦。后来更是坚守京城,保住了大明王朝的北方江山。

朱允炆时代的铁铉,多次抵挡住了朱棣的进攻,气得朱棣差点就放弃不干了。后来再次南下的时候,朱棣只好绕过铁铉,这才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而铁铉死活都不肯投降,最终满门抄斩。

及文宗末造,孝贞、孝钦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不幸穆宗即世,孝贞皇后崩,孝钦皇后听政久,稍稍营离宫,修庆典,视圣祖奉孝庄皇后、高宗奉孝圣皇后不逮十之一,而世顾窃窃然有私议者,外侮迭乘,灾祲屡见,非其时也。不幸与德宗意恉不协,一激而启戊戌之争,再激而成庚子之乱。---《清史稿》

嘉靖年间的大臣一个比一个牛,夏言的耿直不阿,徐阶的忍辱负重,高拱的执着傲慢,张居正的博学持重。这些大臣似乎都不害怕皇帝,他们对待工作十分认真,不会因为皇帝的态度,而改变施政方针。

天启皇帝时期的那帮东林党大臣,忠奸先不论,他们那种不畏权贵的态度,是所有人都比较惊奇的。因为他们为了尊严或者利益,甚至连皇帝都不害怕,这是其他朝代的大臣比不上的地方。

所以说明朝的大臣,比任何时期的大臣都要牛。他们不会允许出现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这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比如说万历皇帝的太后,是无法插手张居正专权改革的。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04明朝太后相对来说,没什么见识。

说明朝太后没见识,倒不是说她们坏话。我这里所说的没见识,是没有任何参与政治的经验,这对她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太后在没有入宫之前,其实也都是小家碧玉。普通百姓人家,在教育姑娘的时候,只会教育她们如何相夫教子,如何在未来把家操持起来。

她们绝对不会学习到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掌握权力。因为她们压根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政治上的任何问题。我认为这是对她们最好的保护。

等到她们进宫以后,当朝的皇帝也不会让自己的妃子参与到政治当中。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因为她们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机会接触到政治。

到了皇帝死掉以后,她们突然之间就成了太后。这个时候就算是把江山交给她们,她们也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或许才是她们无法掌握朝政的真正原因,其实不参与政治,对她们对大明王朝,或许都是一件好事。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总结:皇帝的纵容,才是太后干政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明朝皇帝,没有哪个是纵容自己的女人们将来干政的,这才是大明王朝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的主要原因。

我们看汉高帝刘邦时期,刘邦的老婆吕后,其实是一个比较霸道的人,刘邦在很多时候都要让着自己的女人。唐高宗李治,那就更加宠着自己的老婆了,他甚至在自己病重的时候,把江山彻底交给武则天来打理。

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其实慈禧太后就已经从他那儿学了一套治理国家的手段。只能说咸丰不是个好老师,这才教出了一个半吊子水平的慈禧。

由此可见,每个朝代出现太后垂帘听政,真正的原因并不在这些女人身上,而出在当政皇帝身上。

要是皇帝懂得如何克制后宫干政的情况,或许就会少很多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可惜的是,整个历史中,似乎只有大明王朝的皇帝,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2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掌权者,10位独掌大权的太后
...后如果说人们对朝代有一个好感度排行的话,那么盛唐,大明,强汉可能高居榜首。而如果人们对朝代有差评值排行的话,那么东晋则会是榜上的佼佼者。很多人都认为,东晋地狭民寡,又不是一个
2024-01-13 06:55:00
历史上这些惊人的巧合,直到现在无法解释
...生。宫殿定兴亡元朝时候皇宫里有个比较重要的宫殿叫做大明殿,元廷举办重大节日或者庆典的时候都在大明殿举行,而元朝后面一个朝代就是大明。大明皇宫里也有个重要的宫殿叫做乾清宫,规模
2023-01-29 22:31:00
党争葬送了中国几大王朝,党争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去。但是崇祯即位后,支持东林党崛起,清算阉党,导致大明几乎没有能实干的官员。明朝灭亡后,东林党和阉党的争斗还在延续,本来崇祯帝上吊后,大明的半壁江山还在,行政机构尚在,但党争
2022-12-26 20:55:00
历史三次“神秘”巧合,令人不得不相信,世界或是一个轮回
...朱元璋,一个出身贫苦的乞丐,却在混乱中崛起,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的经历如同一部传奇,从贫民到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然而,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为大明王朝埋下了伏笔。在朱元璋
2024-11-18 11:49:00
聊聊大明历史中起到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张太皇太后
...后,朱棣的徐皇后,明末著名女名将秦良玉等女强人都是大明的女中豪杰。大明还有很多很多声明不显的女强人,但因她们没有进入史册而被人们所不熟知。不管史册上有的还是史册上没有的,这些
2024-05-07 20:34:00
此女子被称为“女中尧舜”,辅佐了大明三代帝王
...,这位出身并不高的小女子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纵观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有此丰富经历和深厚资历对的女子,仅此一位,绝无二人。在最初成为皇太子妃(燕世子妃)时,张氏的丈夫朱高
2023-07-04 14:10:00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从王振到魏忠贤
...了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明王朝。而刚开始的朱元璋也是一位极为优秀的皇帝,凡事都是亲力亲为,这也使得朝廷上下一片祥和,贪官污吏在朱元璋在位期间都收起
2024-02-16 11:50:00
梃击案背后的真相:万历皇帝的毒计与大明王朝的权力纷争
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历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一系列打破传统规则的特例,比如朱棣篡位、朱祁钰替代兄弟继承等。这些非正常的传承过程往往伴随着你死我活的宫斗。在
2023-12-14 18:54:00
古代的少数民族建立了哪些朝代?
...……。真正入主中原少数民族政权也不少,大多都是短命王朝。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讨论被列入正史朝代,西夏国虽然享国198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契丹辽国、宋朝、金国的附属国,最后灭于蒙
2023-07-03 12: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