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0 23:0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北宋名臣文彦博的这句惊世名言,想必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确实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视文人的一个朝代,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就定下重文轻武的基调。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事实也是如此,终北宋一朝武人的地位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相反文人则是掌握着最高的权力,相应的教育也有一些变革措施。“士农工商”一直是我国传统的社会等级划分方法,这个思想从孔子时代提出开始,就影响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

所谓“学而优则仕”对于读书人来说,学习的最高目标一直都不是做学问,而是经世致用,最好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伸张下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在我国古代的具体环境里,士大夫其实一直受到限制,除了统治阶级的控制。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比如孔子的仁道不被战国国君认可,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可以说士大夫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先就要得到统治者的赏识。除了仰赖于统治者,士大夫阶级还受到武人集团的掣肘,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维持,都离不开军队。

马上打天下的武人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下马治天下更多的还要依靠士大夫,但是武人并不会甘心屈居文人之下,所以双方会围绕权力展开斗争。总体来说,在国家承平的时候,士大夫获取的权力会更多一些。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一般武人都是外放镇守边疆,和统治者的关系相对也会疏远一些,但作为文官集团的领袖,也是武人集团的魁首,只有这样才服众。不过,在历史演进中,也发生一些变化,如果去翻阅一下正史典籍就会发现,我国古代历史主要就是王朝的兴衰败亡。

当一个王朝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无疑是强大的,凝聚力极强的,一般开创者也会充满雄心壮志,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万年不倒。显然这只是痴心妄想,强如大秦,也就二世而亡,纵览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长的数百年,短的数年,就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在王朝的更迭中,一般发挥主要作用的,都是武将。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很简单,文人手上是没有军队的。不过武将造反的事情发生多了,统治者自然也会对他们有更多的提防,做得最彻底的要算赵匡胤了。

在北宋时期,武人的地位直线下降,即便是大将军狄青也能被一个妇女指着鼻子骂,还不敢还嘴。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北宋时期,强文弱武的风气虽然有效地抑制地方武人集团的力量,也导致北宋军事的疲弱。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宋朝算是中国历史上受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欺负最惨的一个朝代了。宋朝既然突出强调文人的地位,连皇帝都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么对于培养士大夫的教育,肯定也十分重视,那么宋朝的教育开支究竟如何呢?

政府要进行教育投资,首先肯定是充实国库,在宋朝的时候,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田租,用于教育的资金自然也是来源于此,不过这里的田租,是比较特别的学田田租,这个收入是不计入国库的。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既然不计算入国家的总财政收入,那么这笔钱的花费其实是有一些可操作空间的,若是官员中饱私囊,贪污瞒报,或许在审查上还存在一些漏洞可钻。不过这个是属于官员治理的问题。

根据宋朝记载的相关史料,整个国家的学生,即便不计算京师,也有16万多人,学舍接近10万楹,学钱38万贯。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宋朝的教育投入不算少,学生数量也很可观,或许有人觉得就十几万学生,可要知道,古代社会识字的人本就是少数。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宋朝的教育机构并不是很复杂,最高一级就是礼部和国子监,最低一级则是州县,州县并没有专门管学舍的官员,一般由地方官统管。学舍的科目并不是我们一般想象的仅有四书五经,还有武学、律学、太学、医学、宗学,林林总总许多学科。

不过,学舍主要还是以官学为主,虽然从孔子时代就创立私学,但国家对于教育肯定要进行管控,所以私学基本和官学合并了。宋朝对学生的重视还体现在一个地方,上学的学生不仅不用缴纳学费,还有津贴补助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安心读书。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北宋时期,虽然一直处在外族包围的风雨飘摇之中,国家政治局面长期不够稳定,后面更是被赶到南方。但正是由于统治阶级对教育的重视,让宋朝发展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书院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2024-01-31 01:38:00
安史之乱对历史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的风气,纵使狄青、岳飞这样战功赫赫的将领,也始终被士大夫阶层小瞧。汉民族自此也渐渐失去尚武的传统。文史君说:近世以来,日本史学界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论,指出安史之乱是中国中古史
2023-10-25 19:22:00
岳飞为何会被南宋的文官看不起
...忧愤而卒。其后贼桧诬陷武穆者,亦袭欧阳之故智也。”士大夫必欲除狄青而后快,不仅惧其得人心,“狄青起行伍,为枢密使,每出入,小民多聚观,叹其拳勇,至壅马足”。更嫉其不以出身行伍
2023-07-15 18:45:00
刘䶮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有哪些作为
...,岭南却是一块平静的“乐土”。从中原南迁避难的封建士大夫为数不少;原在岭南做宫的,也都在此落户。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刘氏是否支持,对南汉的立国和稳定,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刘䶮
2023-06-27 20:12:00
历代皇帝都称为陛下,为啥宋朝称皇帝是“官家”
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嬴政觉得自己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朝代,功劳堪比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所以他取皇和
2024-02-28 13:20:00
浅聊唐代对宋代秩序的影响
...薄,本自唐朝中后期衰乱就已经存在,而至五代为甚,“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代,变化殆尽。”这种缺气节、寡廉耻的风气,最终导致权力集团争斗的加剧和社会的破坏。以上对中晚唐、五代社
2023-06-16 09:17:00
宋朝刑不上大夫,赵匡胤真的不杀士大夫吗
...在太庙中发现了赵匡胤立的"三誓碑",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宋朝建立之初,已经没有什么普世的思想价值了,所以建立一种新的普世价值,让人们从思想到生活行为都安定下来,是宋朝建立
2023-01-02 15:53:00
宋朝时期的杨家将三代之后再无大将,这个原因不能忽视
...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备受推崇,成为社会上层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象征。文人通过才华横溢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修养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尊重。同时,礼制也被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重
2023-07-13 20:03:00
...是士林出身,?有些不理解刘巴的举动,但孙权却能站在士大夫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孙权告诉张昭,刘巴要是顺着刘备的杆子往上爬,低眉顺眼地做刘备的奴才,和张飞这等兵子与友,那刘巴就没
2023-10-21 15: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