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15:3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有个著名的梗,说两宋一共319年期间,一共发生了439次起义(也有说433次和434次的),竟然无一成功!

@万事之始确实没有仔细查看两宋是否真的发生了这么多次起义,其实也没必要查看,因为在两宋时期,真正能够称得上起义的其实并不多,仅有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宋真宗时期的益州王均起义;宋徽宗时期的方腊起义和南宋高宗时期的钟相、杨幺起义才能够被称之为起义。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上述起义都有着自己明确的口号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以及建立了政权,而其他的都是一些为了寻求活路而发生的民变或者兵变,哪怕强盛一时的宋江皆是如此。

但@万事之始在本文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要讨论”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这个梗究竟要表达些什么?

很显然,“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无论任何王朝,只要在他们的任期内有一次起义成功,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王朝灭亡了。

因此,任何一个王朝,他们都经受不起任何一次起义的成功,秦朝如此、隋唐如此,宋朝自然也不能免。

可能,可能啊!这个梗的发明者认为,“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难道不能说明宋朝的政治清明吗?难道不能说明宋朝的科技发达吗?难道不是宋朝的人民日子过得好吗?难道不是说明宋朝的政治制度好吗?不然,为何发生了这么多次起义竟然无一成功?

可惜,@万事之始怀着好奇的心理仔细查找了历代王朝起义的次数,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数据也未必准确),即,历朝历代发生起义最多的朝代恰恰是宋朝,几乎每年都有一次,甚至更多。这恰恰和这个梗的发明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宋朝不仅没有做到政治清明,人民生活美满,国家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反而是边疆局势动荡,赋税沉重,积贫积弱,导致农民起义频繁。他们所标榜的“高薪养廉”不仅没能做到“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反而是“文官爱财、武官怕死”,财政压力巨大,收支失衡,其沉重的财政负担全部都压在了老百姓头上。

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

宋徽宗像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了,宋朝也不是没有优点。

它惩五代之乱世,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了从唐朝时期就祸乱天下的藩镇制度,把军权收回国有。

它广开言路,对儒教、道教和佛教一视同仁;它在政治上比较开明,鼓励上书言事,无论说得对错都能善待,甚至立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它为了拉拢士大夫阶层,大量使用了恩荫制度,使得士大夫基层家中的男性无论大小都有个官做;它为了不擅开战争,不惜以“岁币”这种形式换来国家边疆的安宁;它为了使国内稳定,每逢叛乱或者民变,总会把大量的精壮俘虏编为禁军等等。

这些政策看似“宽仁”,能够在短期内解决一些问题,不至于激化矛盾,但实质就是大宋王朝从上至下的懒政。长此以往,其弊端就不断暴露出来。

大量的恩荫制度造成士大夫阶层几乎人人是官,是个官就需要国家花钱来养。可钱从哪里出呢?自然是转嫁到农民身上的。

大量的禁军被安置在首都开封附近,据说全盛时期达到了惊人的80余万人,每年花费在食物、军备以及军饷和年节赏赐上面的金钱无法计数。可钱从哪里出呢?自然是转嫁到农民身上的。

更有甚至,为了让这些禁军吃得少点,不至于粮食不够吃,就采取了不训练的方式。这些举措就像在“养猪”,但又不能养肥。可部队总得动起来啊?于是,另一套策略出台了,那就是换防制度,于是乎,,北宋的军队总是在不断地换防与被换防中被反复折腾。这样一支部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对辽国和西夏采取的“岁币”政策看似在短期内换取了边疆的短暂和平,但这种行为却被辽国和西夏视为“示弱”,尤其是西夏的李元昊,更是贪得无厌屡屡施展讹诈策略,“岁币”连年上涨,把北宋变成了了屡屡被薅羊毛的那只肥羊。可这些被薅走的羊毛出在谁的身上呢?自然是被转嫁到农民身上。

在这种“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座大山的压榨之下,宋朝的农民生活之苦可想而知。这也是虽然宋朝在表面上看一片繁荣,但却大大小小的起义接连不断的原因。

北宋末期的方腊起义给了北宋统治者沉重的一击。

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北宋的其他帝王所用仅限于“冗兵”、“冗官”、“冗费”这三个层面上,农民虽然困苦,但多少还有些活路的话,那么,在宋徽宗时期,事情发生了大变化,即,宋朝出现了一位只会玩,不会做皇帝的皇帝。

皇帝寄情于山水,大臣们自然也就上行下效。为了巴结这位书画字三绝的皇帝,另一个把农民推向深渊的政策出台了,那就是“花石纲”。终于,这场造就了东南十几个州的浩劫把方腊逼反了。

虽然方腊起义最后被宋徽宗派去的童贯率领着关西五路兵马给平息了,但对宋朝东南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为日后南宋时期的钟相、杨幺起义埋下了伏笔。

既然如此,那么,北宋为何没有被更大的农民起义推翻呢?说起来,这还要“感谢”金朝。

幽云十六州是宋朝开国以来永远的痛苦。为了夺回北方的地利,宋朝自开国时期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都功亏一篑。可在北宋末期,一个机会来了,那就是北方的金国意欲联合北宋一同灭辽,给出的代价就是在灭辽后把幽云十六州交给宋朝。

先不说这个“跨海联金”的策略是否高明,但毕竟是北宋一次难得的“雄起”,值得鼓励。可惜,由于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个渣渣,不开战还好,一开战,北宋军队就在金国军队那些虎狼面前露了怯。既然北宋军队的战力如此之低下,那金国自然就没有继续履约的必要了。本来以为你是一只虎,原来却是一只猫。那就对不起了,对付完了辽国后,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了!

金国对北宋的攻击,使得本来非常严重的内部阶级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致对外的民族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这给了本来摇摇欲坠的北宋统治带来了难得的缓冲机遇。可是,由于北宋最高统治者的不作为,以及北宋军队的战五渣,在对抗金国的战争中几乎毫无作为。更有甚至,连北宋花大力气培养的军队在战斗前竟然要以赏军为开战的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当得知没有赏钱的时候,赴援的河东弓弩手们一哄而散,把率军赴援的北宋名将种师道陷入了绝地。

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的军民对这个朝廷是没有任何的归属感的,北宋所谓的“宽仁养士”,期望在缓急时刻得到军民助力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他们所谓的“宽仁”其实不是爱民,而是在“诱民”,想要通过“诱民以利”来为他们效力。可事实证明,北宋的最高统治者们错得一塌糊涂。

宋朝南渡后,由于客观的需要,对军队的掌控程度有所降低,这就涌现出了岳飞、韩世忠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大将。南宋也正是依靠着这批将领们的效力得以偏安。

但由于国土的缩小,资源更少,南宋朝廷所获得的收入自然就低。可由于南宋朝廷给予士大夫群体的待遇并没有降低,这就更加增加了南宋农民们的负担。

在南宋初期,由于抵抗北方金国的需要,南宋军民尚能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可随着岳飞的死去,宋金和议,战争停止,民族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阶级矛盾又开始浮现。于是乎,一轮新的农民起义又开始爆发。

而此时,北方的蒙古兴起,本来骁勇善战的金国也像之前的辽国那样也开始了腐化,军队也开始不堪一击起来。而此时,南宋则犯了他第二个大错误,那就是“联元灭金”。在灭金之后,南宋虽然报了一箭之仇,但失去了战略缓冲区,将直接面对蒙元的铁蹄。于是乎,本来阶级矛盾恶化的南宋再一次出现了和北宋“联金灭辽”之后的局面,由阶级矛盾又变成了民族矛盾。

南北两宋之所以没有被农民起义推翻,其实是沾了金朝和元朝这两个他极其不想沾的光。换句话说,就是北宋和南宋还没来得及被农民起义推翻,就先被金朝和元朝给灭亡了。

在北宋和南宋后期,汉人和女真人以及蒙古人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两宋时期的国内阶级矛盾,才使得它们躲过了被起义军推翻的命运(当然了,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个民族矛盾。)。这才是“两宋319年发生439次起义无一成功”的真正原因,而绝非宋朝的什么好政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1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的大肆搜刮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北宋末期的农民起义。1119年,发生了著名的宋江起义,这次起义涉及山东和江苏两地,但是规模有限,最终在朝廷的镇压下,宋江被迫接受招安。另外
2023-03-05 22:40:00
北宋军队为什么不出兵营救被掳的皇帝
...尊处优,14岁就成为端王,放风筝、斗蟋蟀、踢球打弹,无一不能精通,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本无帝王命的赵佶,在宋哲宗赵煦死后因无子嗣继承而成为北宋第八位皇帝。据说在他降生之
2023-11-03 20:07:00
女真士兵:骁勇善战与金国的崛起
...,就是开出很有利的条件,而使其放弃叛乱。1.若要官,起义受招安“封沧州经略使王福为沧海公,河间路招抚使为河间公”。这些人掌控着河北与山东的部分地区,但是金国又无法实际统治。而
2023-10-20 09:02:00
中国历史上这个朝代发生起义439次,却无一成功
...个王朝统治的时间段里,虽然不断有人起义造反,但仍然无一次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他也是通过造反当上皇帝的,他很有先见之明,从他当上皇帝以后,他就开始收揽
2023-01-31 13:36:00
这个朝代从开国到灭亡无一人造反成功,却被外族欺负惨了
...耻”,南宋被蒙古大军踏平。可就算是如此,宋朝国内也无一人造反成功。
2023-05-11 05:08:00
宋、金定盟相约攻辽,但宋徽宗曾想爽约是为什么?
...主帅童贯也正在调兵遣将,但同年十月,巨宼方腊在南方起义,一下打乱了宋朝的部署。方腊起义后,宋朝在南方的地方军队全部不是起义军的对手,局势很快就变得严峻起来,不得已,宋朝只能暂
2023-02-03 21:02:00
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的童贯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功绩的,比如带兵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等等,算得上是一员“猛将”,为何最后却沦为人们口中的奸臣呢?崛起之机:湟州之战由于固有的生理缺陷,太监似乎和阳刚之气沾不
2023-06-10 15:30:00
大文豪辛弃疾是抗金绝世武将,率领50个士兵去敌方将领首级
...其中山东济南的耿京、辛弃疾等人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其中耿京为起义军领袖,辛弃疾作为起义军代表联络了南宋朝廷,表示愿意抗金归宋。南宋朝廷大喜过望,给予了辛弃疾征讨名义,
2023-01-06 21:23:00
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第一人,”连康熙都夸奖他
...一人\",只是他的高光时刻都是在他人生的开始。辛弃疾起义提起辛弃疾,很多人都不陌生,都可以背上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而这首词除了有他对国土难回的惆怅,更多的
2023-06-25 1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