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高宗为何不支持岳飞北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1 11: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赵构能当上皇帝,只因为靖康之耻,金人南征北宋,俘虏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的皇族、大臣、宫女、工匠北归,北宋灭亡,作为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赵构是为数不多逃过这一劫难的人,在众望所归之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当了皇帝。

南宋的建立不过是北宋的苟延残喘,南宋一建立就面临金人的严重威胁,身为皇帝的赵构除了逃跑别无他法,赵构先是从相州(今河南安阳)逃到了东平(今山东泰安),然后经山东聊城到达河南商丘。

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之后,继续南逃到江苏扬州,这还是在没有金兵追击的情况下,朝中抗战派大臣都劝赵构还于旧都东京开封府,但赵构唯一的想法就是继续南下,当金兵开始追击赵构时,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逃亡。

宋高宗赵构

当金兵从山东南下,攻取徐州,并南下安徽泗县时,宋高宗赵构惊慌失措,他没有跟朝廷大臣商议如何应对,直接带着贴身的警卫和宦官就开始往南逃,连军队都来不及通知,从长江北岸的扬州乘船渡江到达镇江,然后继续往南逃到了浙江杭州。

本以为金兵退兵之后,局势会超于平稳,没想到赵构又经历了苗刘兵变,他被叛军逼迫而退位,再一次面临生死威胁,好在叛军并不想伤害他,最终勤王军击败叛军,好不容易平定内乱没多久,赵构再次面临金军的威胁与追击。

金军南下时,赵构在南京,马上坐船逃到越州(浙江绍兴),然后又迅速逃到了明州(浙江宁波),金军攻陷杭州后,赵构觉得在陆地上逃不是个办法,于是改从海上逃亡,他坐海船从宁波逃到了定海,几天之后,赵构还是觉得不安全,又乘海船逃到浙江舟山群岛。

靖康之耻

金军追到了宁波,赵构又迅速从舟山逃到了台州和温州,金军实在追不上赵构,于是退兵,赵构从温州又回到绍兴,群臣建议他回到南京,赵构死活不愿意,宁愿待在绍兴,之后,赵构大多数待在杭州与绍兴。

直到赵构杀害岳飞,与金国达到屈辱的和平协议之后,南宋与金才维持了20年的和平,宋高宗赵构才免于四处逃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赵构只知道逃亡,不愿意支持岳飞北伐呢?

一、赵构惧怕北方政权。

不止是赵构,两宋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之外,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惧怕北方政权,从赵光义北伐契丹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败逃跑开始,两宋皇帝都惧怕北方政权。

宋真宗时期,辽朝大举入侵北宋,深入宋境近千里,在澶渊被宋军阻击,宋军击杀辽军大将萧挞凛,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宋与辽达到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进贡钱十万两,绢二十万两,维持了双方近百年的和平。

赵构逃亡之路

到北宋末年,实行联金灭辽的战略,宋金联手灭辽之后,金军顺势南下灭亡了北宋,造成了靖康之耻奇耻大辱,赵构可是亲眼所见,他曾经两次出使金国,亲眼见识过金人的手段,等他当上了皇帝,针对金朝的政策从来只有两个字:媾和。

哪怕是岳飞北伐占据了有利的局势,打到离朱仙镇仅四十五里的地方,却被宋高宗阻止,无论战场岳飞取得了多大的战绩,都阻挡不了宋高宗与金媾和的国策,根本原因就是宋高宗早就被金人吓怕了。

在他不断逃亡的过程中,身心憔悴,几乎丢命,据说赵高年纪轻轻就没有生育能力,也是因为被金兵追击而害怕造成的巨大心理负担,赵构每每想到自己的父兄被金国俘虏,他的心中必然会引发恐惧,所以他就不会支持岳飞北伐。

2、担心军事将领坐大。

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一直是重文轻武,从宋太祖杯洒释兵权开始,武将在宋朝处处遭到打击,以至于两宋的军事能力总是不如外敌。

两宋重文轻武

宋朝皇帝的这种心态是吸取了五代十国时代的乱世,那个年代,手握兵权的武将只要坐大就能夺取政权,后梁、后晋、后唐、后汉、后周开国君主莫不是如此,就连北宋开国君主赵匡胤也是如此。

自己靠这种方式当了皇帝,就非常害怕其他人有样学样,所以赵匡胤就开始打压武将,主要就是担心军事将领坐大。

两宋是半壁江山,跟东晋一样,东晋只要北伐几近成功的将领,无一例外就是篡权,比如桓温和刘裕,到了宋朝,皇帝是同样的心理,北伐如果成功,那是将领的功劳,将领能够趁势坐大,北伐不成功,那是朝廷损兵折将。

宋高宗也有同样的将领,他在逃亡过程中,曾被遭受过苗刘兵变,还被逼迫禅让,对这种事有过切身体会,所以才不会支持岳飞北伐。

岳飞

3、北伐财政负担极重

南宋时期的和平环境比北宋要差得多,北宋自澶渊之盟有过一百余年的和平,而南宋从一开国就被金人追着打,宋高宗靠着屈辱的和平协议仅仅维持了20年的和平。

即使宋金和议,南宋依然要面对金国的军事攻击,除了每年要进贡大量的钱财与绢之外,还有应对金国的战争消耗,这都是财政负担。

除此之外,南宋统治区内部也是大量的反宋起义,据说整个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有过一百多次的农民起义,比如洞庭湖地区的钟相和杨幺起义,宋朝每次派兵围剿,就是无法完全平定,直到岳飞出场,才最终平定。

农民起义消耗了宋朝大量的钱财、人力、物力,农民之所以起义,是因为生活不下去了,也因为战争、天灾、制度等各种原因让农民失去土地,这说明宋朝的农业是有大问题的,农业有问题,粮食就会缺少,就会影响战争的规模,同时会导致财政负提极重。

宋高宗赵构一心只想和议

南宋初年局势比较混乱,宋高宗赵构被金人追击到处跑,并未能完全掌控天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割据势力,这样就无法收取足够的税赋,当然也就无力承担大规模战争。

岳飞北伐对于南宋的负担是很重的,一方面是粮食供应,另一方面是后勤补给,补给线从长江以南到黄河以北,这个战线非常长,对于财政是极其沉重的负担,所以宋高宗不会支持岳飞北伐。

4、岳飞北伐消耗的是皇帝的嫡系军队

赵构虽然是皇帝,起初他并没有嫡系军队,经常发生调不动军队的现象,比如抗金名将吴玠,在四川及陕西一带抗金,战乱时期,朝廷是无法管辖到这些地方的,虽然吴玠没有割据的意思,但在赵高来看,他会担心这种将领割据一方,这就是皇帝的角度。

赵构在经历过苗刘兵变之后,就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嫡系军队,赵构在绍兴时,重新组建了禁军,并且强调朝廷直接掌控军队的重要性,意在防止军事将领专权,同时废除御营司,由宰相兼任枢密使管理军政大事,皇帝只需控制宰相就行。

岳飞北伐

南宋中兴四将,除岳飞之外,其他三人均是北宋旧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在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前就已经是北宋率军作战的将领,其部下也多是北宋旧兵,只有岳飞手下的将士是赵构即位后一手组建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岳飞要拿这一批军队去北伐,等于是把宋高宗的嫡系军队拿去消耗,赵构经历过兵变与金人的追击,对于控制军队觉得是非常必要的,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赵构只想维持统治与金议和,并不想拿自己的本钱去拼命,更害怕到头来成就了他人。

最初,赵构对岳飞是当成嫡系培养的,岳飞的官职升迁非常快,岳飞在战场上的成功离不开后方的支援,包括后勤与人事,这都是赵构支持的,可岳飞只知道北伐,每次见到赵构必谈北伐,淮西兵变前,赵构准备把刘光世部众5万人划给岳飞。

岳飞再一次上奏北伐,还提出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结果被秦桧和张浚从中作梗,岳飞愤而辞职,不久经劝又重新复职,淮西兵变后,张浚辞职,岳变上奏准备率军勤王,后来还建议宋高宗立太子以示正统。

中兴四将

岳飞作为军事将领,不断向宋高宗提出政治建议,从皇帝的角度出发,这是忌讳,君臣之间的矛盾也应该是从这时开始的,岳飞还有数次辞职的经历,这等于是和赵构对着干,从此之后,赵构开始有意冷落岳飞。

5、北伐无法成功

虽然岳飞北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但是要说北伐一定能成功也是不太可能的,首先,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南宋朝廷内部包括皇帝在内,投降派远远高于主战派,主战派当权,岳飞打仗再厉害又如何?

再次,朝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内斗严重,阿谀奉承之人太多,赵构的用人原则也并非唯才是举,早年赵构用黄潜善、汪伯彦为左右相,这两人有啥才能,只知道投降,而且还敢隐瞒军情,后期的秦桧也莫不是如此。

岳飞要想北伐成功,朝廷必须有他坚定的支持者,将领在前线卖命打仗,后方不断有人诬陷的事例在历史多得是,要么有皇帝支持,要么有宰相支持,而且不容更改,赵构的政策完全是朝令夕改,不具备成功的条件。

岳飞与宋高宗赵构

在黄河以内,岳飞对战金军是有优势的,但是过了黄河之后,那就不一定了,当时金人战斗力并不弱,还处于巅峰时期,随便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西夏,这些都需要政治上的一系列配合,

最关键是赵构并没有北伐必胜的信心,他所有的经历都是:北伐不可能成功,一旦成功,武将就会专权。

岳飞如果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困难,北伐既需要政治上的无限配合,还需要后勤上的无限支援,以及民间百姓的支持,到了黄河以北,尤其是幽云十六州,近百年在外族统治之下,宋朝未必能得到支持,北伐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中国历史上南方政权的北伐在岳飞之前还没有人成功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岳家军都贪生怕死,不敢为他们的将领岳飞出头吗
...142年,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岳飞,在奸臣秦桧的污蔑下,被宋高宗赵构处死。在金人南下肆虐,不断骚扰汉人的情况下,一代民族英雄被这么冤死,必然会引起公愤。但岳飞领导的十万岳家军,却
2022-12-31 11:34:00
宋高宗赵构为何不愿迎回二帝
...迎回二帝呢?首先,是权力的合法性的问题。很多人知道宋高宗赵构不愿意迎回二帝是因为权力,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靖康之变”后,金人不愿意统治汉人,便让当时的宰相张昌邦做了傀儡皇帝
2023-01-08 17:28:00
他拼死保住江山,却被皇帝以“谋反”罪杀害
...汉人支持,选择将皇位还给了宋徽宗的儿子康王赵构,即宋高宗。自己扶持的傀儡政权被灭后,金人又卷土重来,想要灭掉赵构建立的南宋。国难当头,南宋涌现出了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张
2023-02-24 20:20:00
岳飞去世,金人为何不趁势而下
...致战斗失利的情况。如在绍兴四年,金、伪齐联合攻宋,宋高宗明令张俊与刘光世援助韩世忠,协同作战。可张、刘二人却不听号令,导致金军攻陷滁州,并准备造船南渡。次年正月,为解决三人不
2023-05-20 15:45:00
如果宋高宗支持岳飞北伐,岳飞真的能成功吗?
绍兴八年(1138年)十二月二十八,在宋高宗与秦桧的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下,宋朝签署了一个耻辱的和平条约,史称“第一次绍兴和议”,也称“天眷议和”。对于宋朝人而言,这个和谈绝对是一
2023-02-12 15:07:00
李彦仙与10万金兵厮杀,6位将领阵亡沙场
...灭亡。与此同时,康王赵构在商丘登基,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赵构没有抗金的决心,闻知金兵再次南下后,便一路往南边撤退,有段时间还漂浮在海上,在金兵的“搜山检海”中差点成为俘虏。
2023-02-06 15:28:00
传说宋徽宗死后被金人熬成了灯油,是真的吗?
...二帝被关押在了五国城,最终客死异乡。直到公元1141,宋高宗与金人签订《绍兴合议》,这才将徽钦二帝的遗骸带回故土。二帝的灵柩到达临安城以后,当时有大臣提出要开棺核验,不过却遭
2023-02-25 15:19:00
唐朝盛世与南宋屈辱,两位高宗皇帝的不同命运
...,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另外一位高宗皇帝,宋高宗赵构就没有唐高宗那样的丰功伟业了,北宋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软宗被金人俘虏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成为了南宋第一位皇
2024-03-28 14:02:00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选择退位给宋太祖后人
宋高宗赵构,是一位历史上偏安享乐的皇帝,他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不思进取,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可以抛弃所有,只有能活着,别人的指责不算什么。只要留心看赵构所作的一切决定,就会发现他的
2024-06-12 19: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