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就是因为萧何的识货,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到了晚清,左宗棠的脱颖而出一飞冲天,也与几个识货人有关。他还是个平民时,两江总督陶澍就慧眼识珠,看出他将来必定出将入相,成大气候,因而主动和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更多
回望王国维
...业分工并不细致,保持了传统“国学”的统包性,导师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都是通人。国学院兼采中国古代书院和英国牛津、剑桥书院制,强调导师对学生学问及人格整体的照顾及引导,学生入学时必须行拜师礼,迥异...……更多
...:北京青年报季羡林清华旁听时——冰心“不解风情”,陈寅恪笑脸相迎◎姚秦川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学习。当时,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除了必修课和选修课...……更多
陈寅恪之父,为何在85岁时绝食而死
...年生人。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长子,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一生以诗名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诗人”。在1933年,陈三立见到其多年老友郑孝胥投靠日本,当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乃痛骂郑“...……更多
名医华佗到底是曹操老乡,还是印度大夫
...禽戏”。然而,关于华佗的身世,却一直存在众说纷纭,陈寅恪曾提出大胆的质疑,称华佗是印度人。陈寅恪是一位集古典文学研究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学者,曾敢于挑战权威,他提出华佗是印度人的说法并非凭空捏...……更多
和气一团的慢性子
...深厚,本人也是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与国学大师吴宓、陈寅恪并称为“哈佛三杰”,可他却从不以家世和学历自居。20世纪30年代,他经常召集熊十力、蒙文通、钱穆、梁漱溟、陈寅恪等学界同仁在家中聚会,讨论学术。当同...……更多
为何是国学而不是儒学
...典范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在声名显赫的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的指导下,走了一条“汉学化的国学”道路,呈现出与国际学界的中国研究接轨、合流的新的“世界化”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近代学术发展的历程中,大...……更多
...代表性巨著《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陈寅恪晚年失明后,耗费10年,完成85万字的《柳如是传》,钱穆双目病盲后,费时6年,由其夫人协助完成《晚学盲言》。如一不留神,坠入凡间的精灵,这些人只在传说...……更多
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地位的提升
...位在中国起起伏伏,政治则是导致这种起伏的重要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期间的三位君王对佛教的影响最大,他们就是隋炀帝,唐太宗和武后。尤其是在武后时期,她的一系列举措和政令都成功地把佛教的位置拔到了高于道...……更多
历史上的神医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晒出铁证,分析得头头是道
...诞生了,而且这个说法也不是普通人提出来的,是著名的陈寅恪教授提出来的。他是清华大学专门研究历史人物的教授,名气非常高,在国内的地位也很高。但是很多人听完这一观点之后并不愿意相信,毕竟千年以来大家都觉得...……更多
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
...家的学术与命运也随之颠簸跌宕。本书以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吴晗、丁则良、严耕望、刘子健、张家驹与程应镠这些著名史学家为典型个案,再现了他们在时势剧变下的人生轨迹与学术生涯及其历史观与方法论,既...……更多
《至味人生》中的饮食书写
...作者重视前辈专家的研究成果,引用了顾颉刚、章太炎、梁启超、向达、陈寅恪、晁福林等学人的观点并进行论述,以学术讲人生,言简意赅。比如针对《关雎》中青年男女的身份背景、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明豆腐的人是...……更多
曾国藩死前留下哪两遗憾和四句经典遗
...待,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留下了两个遗憾。一则是曾国藩与左宗棠的约定未能完成。曾国藩与左宗棠同为湘军领袖与晚清四大名臣,二人之间可谓是“相爱相杀”,两人经常是一言不合就开骂,但是也免不了惺惺相惜之情。曾国藩...……更多
如何理解瑟瑟这个词
...石、算数、动植物、脉考等,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方以智的治学方法,推崇疑问,重视旁证,不盲从古人,全书每条都有自己的见解。《通雅》对“瑟瑟”的解释是:“瑟瑟有三种...……更多
...子”,他博学多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孙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其他几个孙子,比如陈方恪、陈登恪、陈隆恪也是著名的文人。曾孙陈封怀是著名的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更多
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陈寅恪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之乱使南朝蒙受空前浩劫,庾信的《哀江南赋》正是乱后南朝人悲凄...……更多
说服念shuì服还是shuō服?网友因寒假作业吵翻天,专家:都能用,没必要纠结
...历史资料,甚至可能要做田野调查。比如有个国学大师叫陈寅恪,最后一个字按普通话来说,是恪尽职守的恪(kè),可实际上学术圈都念陈寅恪(què)。为此,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专门写了一篇万字论文,分析这个恪字是念k...……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也属少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笔...……更多
后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侯景之乱与南朝的兴衰
...迷于既得利益,因此,江南士族十不存一。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侯景之乱的确让南朝承受了空前的历史浩劫。自...……更多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上,一直有“中兴四大名臣”之说,即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但在声名上,这张之洞是远逊于前三位,曾国藩有平发之业,李鸿章有卖国之名,左宗棠有复疆之功,而这张之洞呢,最多也就是个兴办实业,于洋务运...……更多
王国维与《诗经》
...鱼藻轩畔自沉,从时间到地点的选择,都是精心设计的。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自沉,是殉我国固有文化,而非殉清。他指出,当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会感到非常痛苦。当这种痛苦达到无法解脱的时候,只...……更多
广州柏园即将恢复开放
...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曾聚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201...……更多
著名作家来长春,分享新书
...动中,岳南以前作《南渡北归》为线索,讲述了抗战时期陈寅恪、傅斯年等老一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理想和品格,并简要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历史与爱国华侨陈嘉庚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作为《南渡北...……更多
陈氏家族:中国古今之最的荣耀与担当
...秋,军事家陈赓、国民政府官员陈果夫、陈立夫,大学者陈寅恪,等等等等,都出自这个家族。此家族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江州义门陈。家风纯,家法严,守法理,重品行,生活富足却崇尚节俭,家族独立而又奉公报国,养...……更多
...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应天书院,繁荣于中华文化的繁盛期——北宋,根植于诞生中华圣人文化...……更多
一个人的华丽转身,都是“苦尽甘来”,没有例外的
...一面,展示出来;把金钱亮出来,让大家羡慕。晚清名臣左宗棠,在湖南读书的时候,聪慧过人,很得意,把自己比喻成诸葛亮,取了一个外号,叫“今亮”。后来,他几次科考,都没有成功。对于人生的态度,就改变了。再后...……更多
...学术史》《国史大纲》等80余种专著,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更多
揭秘李世民与宠妃韦贵妃的爱情故事
...叫韦珪,出生名门,是隋唐之际著名士族家族之一,亦是陈寅恪先生所云之“李武韦杨”联姻政治集团的四姓之一。李世民可以娶到韦贵妃,可谓非常不容易,也非常脸上有关。或许,是因为出生名门的原因,韦贵妃很受宠,是...……更多
清朝的能征善战人物:从鳌拜到曾国藩的传奇
...然不少,比如说鳌拜、多尔衮,到了清朝之后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这些人都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尤其是曾国藩,组建了当时非常厉害的湘军。 ……更多
英雄无善终,历史上四位如神一般的战将走向悲剧结局
...城池大小七十余座,白起绰号“人屠”,一生杀人无数,梁启超说他杀了100万,资治通鉴说他杀了96万。他在与四个邻国的战争中每战必胜,最终从一个基层军官成为秦国第一名将。最有名的战役莫过于长平之战,歼敌45万,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战国时期的韩国为何从忠义代表沦为权术小人
对于战国七雄的韩国细节,我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常在语文书中出现过的法家思想巨匠——韩非子,是出身韩国的贵族。还有就是那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氏孤儿
2024-06-06 11:07:00
秦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出了名的相爱相杀
秦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出了名的相爱相杀,要说他们关系不好吧,双方数代联姻未断,秦军还出兵帮过楚人复国;要说他们关系好吧,双方又时常针锋相对
2024-06-06 11:08:00
“春秋战国”最大的反派是谁,存活了八百多年
谁是春秋战国最大的反派?郑?魏?秦?齐?楚?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要让笔者来选,有一方诸侯肯定是当之无愧
2024-06-06 11:09:00
楚王朱孟烷小心谨慎为何依然保不住楚王府三护卫
前言: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二月二十二日,武昌楚王府内,大明第一代楚王朱桢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位楚王殿下是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第六子
2024-06-06 11:10:00
聊聊春秋战国传奇女子-哀姜
鲁庄公是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善待部下的君主,为政生涯亦是可圈可点,但是,当人们提到他时却总会产生一些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活得窝囊
2024-06-06 11:10:00
春秋战国时期最容易招黑的是哪几个国家
“地域黑”在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作为一种“陋习”,“地域黑”由来已久,而且源远流长,至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2024-06-06 11:30:00
初为秦国将领,后占地为王,前后熬过九任皇帝的是谁呢
说起生活在古代人们最羡慕什么,那应该就是皇家生活了。享受不尽的富贵荣华、众人永远仰慕艳羡的目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理想中的样子
2024-06-06 11:31:00
作为一国之君,有无数女人,秦王嬴驷为何偏爱芈月
芈姝之所以恨芈月,会对昔日的好姐妹下毒手,对芈月母子欲除之而后快,主要是因为她认为芈月恩将仇报,不顾姐妹之情,抢了自己的东西
2024-06-06 11:32:00
春秋五霸真是齐桓、宋襄、晋文、秦穆、楚庄吗
春秋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770~前476年,在这将近300年的时期内,各路诸侯为了生存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可谓一段极其混乱的历史
2024-06-06 11:32:00
聊聊战国时代你想不起来的名将,商鞅
提起来商鞅变法,每个喜欢历史的朋友,总能说上几条,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也知道商鞅这个人,毕竟商鞅变法是上了历史教科书的
2024-06-06 11:34:00
曹丕答应曹操4件事,可保魏国400年,曹丕为何没有去做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家讲历史,文:曹丕答应曹操4件事,可保魏国400年,因没有去做,使魏国迅速灭亡。曹操建立的魏国立足于三国之中
2024-06-06 11:35:00
黄歇首次移花接木当上楚国二把手,2次移花接木为何满门抄斩
战国时期无疑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时代。周王室衰微,于是有了战国七雄鼎立称霸;于是有了张仪、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四方
2024-06-06 11:36:00
晋文公和秦献公,有几个相似的地方
都说历史有很多巧合,春秋战国晋文公和秦献公虽然一个在春秋,一个在战国,但他俩却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俩都有哪些相似之处
2024-06-06 11:37:00
春秋战国时期有东北人吗?他们来自哪里
我们常说炎黄子孙是中国的根源,所谓炎黄子孙就是指炎帝和黄帝,这两位黄帝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起源,但鲜为人知的却是两帝中的黄帝其实是东北人
2024-06-06 11:38:00
春秋秦国也很强,却为何无法染指中原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一代雄主秦穆公欲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但秦军出发没多久,他们就碰到了一个大障碍,那就是崤山
2024-06-06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