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对于战国七雄的韩国细节,我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常在语文书中出现过的法家思想巨匠——韩非子,是出身韩国的贵族。
还有就是那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氏孤儿。
但那还是春秋时的事。
在晋国,权臣屠岸贾为铲除政敌,将名门赵氏三百余人灭族,仅留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这个重大事件中,诞生了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等以忠义而闻名的历史人物。
而这个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韩厥,正是韩氏一族的成员。
而整个韩氏,更因为忠义耿直而闻名于天下。而得以复兴的赵氏因为存赵之恩,更与韩氏结成牢固的政治同盟。
因为韩厥的影响,因为韩氏家族的道义声望,才在百年之后,有了韩赵魏三家结盟,联手铲除了势力最强的智氏,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这里面,韩氏的凝聚力是很强的。
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为天下人所称颂的忠烈耿直家族,在建国之后,竟把阴谋权术奉为至宝,为保存自己,经常把祸水引向别人,干了多少暗戳戳的事情。
第一,长平之战。
著名的长平之战,是中国上古时代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赵国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余万。赵国一下子被秦国打断了脊梁,而秦统一中国几无悬念。
可是,战争的最初发端,其实本没有赵国什么事,是谁把它拖进了这场恶梦呢?
是韩国,是那个曾经有存赵之恩、三家聚盟灭智的忠义兄弟。
起初是秦国攻打韩国,招架不住的它,想出一条毒计:一方面将上党土地献给秦国,一方面暗地授议上党降赵,挑起秦赵战事,无暇顾韩,韩国得以苟活。
于是,年轻气盛的赵王,就这样被拖进阴谋的泥沼,40万赵国壮年因此送命。
可引祸于赵国的结果又怎样呢?
仅过了几年,秦国消耗的实力就迅速恢复,上党之地还是失去了。
第二,水工疲秦。
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由秦国历时十年、耗费巨资修成,它沟通了泾水和洛水,使得干旱缺水的关中平原一跃成为四万顷肥沃良田。
它可以解决秦国三分之—人口的粮食,或者解决一支60万大军作战的口粮,为秦国兼并六国提供了充足稳定的粮草供应。
但这一项宏伟的工程,其实也是韩国使出的“疲秦”之计。
它派出韩国间谍郑国,入秦游说兴修这个当时的“超级工程”。在郑国的间谍身份败露时,这个热爱水利的工程师,不无矛盾地说:“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代之功。”
结果是很明显的:
这个看似”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疲秦之策,在短时间内确实拖延了攻韩的进度。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个不折不扣、弄巧成拙的强秦之策。
第三,韩非质秦。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才气惊人,他是儒家大学者荀子的学生,是秦相李斯的同窗,但也是韩王的亲叔叔。
秦始皇推崇法家,非常欣赏韩非和他的文章,要求他入秦。
为了祖国的安危,韩非无法推辞,而韩王依然使出了名为人质,实为韩间的计策,让韩非去离间秦国君臣,阻止秦王先灭韩。
结果呢,一代思想巨匠死于狱中。而韩国第一个,被秦国所灭。
为什么韩国人的国民秉性,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看了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权术的代价》才明白:原来,这是韩国申不害变法的后果。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人口土地最少,地理位置又居天下之中,四面受敌,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在变法浪潮中,它又算是比较晚的,差不多和商鞅变法同期。
韩王启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是法家“术”派的代表,推行法治、术治。
他的变法,给韩国两个比较极端的影响:
一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罚没贵族,充实国家,兼用阴阳之术,管理官员;韩国的吏治整肃一时强盛,而获“劲韩”之名,各大战国不敢侵犯。变法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是术治从上到下的盛行,改变了国民的秉性。以前的忠义耿直不再,人人自危的权术阴谋横行。从庙堂到官场到民间,到处弥漫着尔虞我诈的权术。
没有人再去认可“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而敢于牺牲”的高尚想法,也没有人去愿意熬练国家真正的实力,有的只是阴谋与自保,有的只是卑鄙手段,有的只是精明能事。
一门心思暗戳戳地算计别人,这样的国家气质,加上又是一个实力薄弱的小国,焉能不第一个亡呢?
替韩非诞生于这样一个国家,而深深感受到历史的一种戏弄和无奈。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