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5: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在晚清历史上,一直有“中兴四大名臣”之说,即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但在声名上,这张之洞是远逊于前三位,曾国藩有平发之业,李鸿章有卖国之名,左宗棠有复疆之功,而这张之洞呢,最多也就是个兴办实业,于洋务运动上有点声名而已,难怪现在很多人是知其名,而不知其为何名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前三位都是以文人带兵征战沙场,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跳水投死,李鸿章立城头孤军奋战,左宗棠抬棺同沙俄死磕,而这张之洞呢,于军务方面啥都木有,这也是声名不彰的重要原因了。

不过,要说张之洞只是在洋务运动中有点声名,这也太小瞧他了,他一生所办实业多多,对中国近代化建设来说,当是一个有着杰出贡献之人。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现在抗日神剧泛滥,剧中的“土八路”们常用的一种武器叫“汉阳造”,即单机发射的老式步枪,这枪使用的年程之长,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那些钻山洞还在同新生政权对抗的土匪中,很多还用的是这枪呐。

通过枪的名称就能知道,这枪来自于汉阳兵工厂,而这兵工厂的创始人便是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故时人皆呼之为“香帅”,直隶南皮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府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他早年是清流派首领,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八国联军入侵,他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行东南互保,后镇压湖南自立军起义,被委以顾命重臣并晋太子太保,72岁时逝世,谥号文襄。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就文才和出仕上来说,张之洞较那几位要高出许多,那曾大人考了多次方才考中,更不说那考了一辈子也没混个出身的左大人了,他幼年禀赋聪慧。五岁入家塾,12岁那年便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也属神童一枚哈。

13岁以前,他已学完四书五经及众多名家经典,要不是为了当时考进士的主考官是他的族兄,为避嫌而延误了两期,他可能在20岁前就取得进士功名了。

取得功名后的他,先是在京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编修一类的官职,后来便在多地担任考官,尤其在任四川学政时,还同当地官员一起,设立了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在任湖北学政时,整顿学风,建立经心书院,提拔奖励有真才实学的人,颇得众望。这些也为他日后办新学积累了经验。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回京后,因上折力主收复新疆全境而受到两宫召见,又因其于事有独到见解,故特许其随时赴总理衙门以备咨询;他时为清流派主要干将,政治声望日高,并且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在擢为内阁学士后,又被任为山西巡抚,这在当时朝臣中是绝无仅有的。

张之洞在山西任上面对烟患日重,吏治腐败等各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地整治,他严禁鸦片,胪举人才,编练军队,办新学,兴商运,使得山西一地之弊得以改观,呈欣欣向荣之势。

中法战起,他力主抵抗,绝不退缩,并因此而任两广总督,后全力支持刘永福以及冯子材抗法,中国近代历史上对外战争少有的镇南关大捷,正是在他的运筹帷幄及倾力支持下取得的,可惜今人只识老将军冯子材,而无人知道这背后的总指挥张之洞了。

在接下来他在其职任上,重点就是办学和办洋务,要说起业绩来那也是多多。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他奠定了南京大学的基础,他创办了武汉大学的前身,汉阳铁厂和兵工厂为他一手所建,卢汉铁路和湖北织布局他功勋至伟,他是戊戌变法中的强学会的支柱,他是令半壁江山不见兵锋的“东南互保”之中坚。

张之洞在晚清历史上是个不倒翁,一生没有大的贬谪,身后的名声也很是不错,不过,对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却也是饱经诟病。

曾有人对“中兴四臣”各用一个字进行形容,说左宗棠是狂,曾国藩是拙,李鸿章是能,张之洞是滑,如果观这四位一生的作为,我觉得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从内心来说,这四位中我最佩服的是李鸿章,李中堂是个老官僚,老江湖了,如果说滑,应该没几人能比得过他;然而,他也是几起几落,宦海沉浮,至少是有着自己的一定之规。相比之下,这张之洞就更为圆滑了,而且,滑得是没底线了。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所以,以我个人来说,这张之洞虽然于晚清洋务有所贡献,然而从人品来看,他同前三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他太圆滑,太利己,太看重自己的声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晚清乃“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甲午风云,戊戌政变,一连串的事,按说作为主角的张之洞好像都不在主角的位置上,慈禧太后想废掉光绪,两江总督刘坤一就约张之洞,一同上疏表示反对,张之洞满口答应,结果等刘坤一刚向慈禧递上奏折,他就把自己的折子收回了,刘坤一被张之洞涮了一把,气得大骂张之洞是个大滑头。

骂他是滑头当然有道理,官场之人有几个不滑的,但对张之洞来说,应该谓之“巧”可能更合适一些,这倒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滑是啥也不干,只知道耍滑头,巧则是有所为,是为了能做成一些事。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据说李鸿章有句名言,大意是“做官是最简单的,一个人如果连官也不会做,那他什么也做不成”,张之洞年轻的时候就有“巧宦”之名,所谓巧宦,意思是非常善于做官,在官场如鱼得水,这方面好像比李大人还要高出许多。

他是清流一党,还以敢誎著称,号牛角,可见誎力之勇猛,午门护军案、参崇厚案更是让他名声爆棚,然而,作为清流一党,几乎所有的清流官员,比如张佩纶、陈宝琛等等都没个好下场,结局甚是凄惨。

唯独张之洞是个例外,他不仅能全身而退,反而能凭着这清流名声,他一路官运亨通,先封疆而后军机,位极人臣,沾水而毛不湿,其它人则个个落汤鸡,这不能不佩服张之洞的“巧宦”之功力。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巧也罢,骂也好,这张之洞的确有让人不齿之处,特别是在戊戌变法前后的表现,最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张之洞。

在印象中,张之洞就是一个支持维新运动的官员,他高调又全方位地支持变法,他的得意弟子杨锐就是被朝廷杀害“六君子”之一,但是,变法失败后,其他人杀的杀,贬的贬,唯独他依旧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这不是很奇怪吗?

张之洞支持变法维新不假,但当他一旦确定慈禧老佛爷是反对变法的真实态度后,马上将他早已写就的《劝学篇》紧急刊印,在京城到处赠送,如那歌中所唱“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般,而当时是满城尽是《劝学篇》。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张之洞的《劝学篇》,其实正如章太炎、梁启超等人批判的那样,就是“效忠清室语”,是“向清廷表明心迹”,相当于发表了一封的效忠信。内容就不在此叙述了,反正老佛爷看了很开心,下令全国刊印发行。

根据《清史稿》记载:“政变作,之洞先著《劝学篇》以见意,得免议。”张之洞通过这本书同维新党完美切割,不但逃过一劫,而且还在政治上捞到了更多的好处。更有甚者,为了更进一步地表忠心,洗刷自己身上被慈禧有所不满之处,他向维新志士举起了屠刀。

张之洞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为杨锐,一为唐才常,前者作为他押在维新派一边的赌注,和谭嗣同等人一起被慈禧斩于菜市口,而唐才常等人则成立了自立军武装,做好勤王的准备,试图以武力来推行变法。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张之洞一直是维新派的坚定支持者,他所辖之新军中也有很多人参加了自立军,当唐才常准备举事之际,权衡了利害关系后的张之洞立马翻脸,赶在自立军起义之前,突然行动,把唐才常、林圭等起义领袖,一网打尽,并在当晚就把这20多人全部斩杀!

张之洞的所作所为,当然被老佛爷所赏识,但是,当时朝廷倚重的是李鸿章,于搞外交来看,并非张之洞所长,所以,这此后的朝堂上,就是李、张二人的舞台,李务实,张清流,李是“裱糊匠”,张是“设计师”,李身背卖国之名,张名垂青史赞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张之洞一方面竭力向清廷示忠示好,而他为办洋务,选派了多批两湖青年才俊赴日留学,而这些人很多加入了革命党,兴中会和同盟会中有不少便这些人,他们是孙中山嫡系中的嫡系,正是他们成为清朝的掘墓人。

所以,如果是要论李鸿章和张之洞二人对晚清的贡献,我以为李鸿章的贡献绝对是对得起“文忠”谥号的;而张之洞“文襄”的谥号,则应该由民国政府来颁发。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后人对张之洞举办的洋务也是颇有微词,说他兴办实业不遵循基本科学、商业规律,最后名声虽好,但是并无实际业绩,而且耗费大量资源;其实,这个还是要立足于当时的历史情况,一分为二地来看。

在当时的情况下,懂得以现代化的理念,遵循科学管理来经营企业之人,那真可谓是凤毛麟角;他作为慈禧太后钦点的探花,深受老佛爷的关爱,他于学问上还行,但于发展西式工业和产业那就差得太多太多了。

张之洞是清末“三屠”中号为“财屠”,所谓“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他花钱如流水,那给他带来声名的汉阳铁厂兴建时,完全是在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就匆匆上马的工程,结果是连续地亏损,浪费了很多金钱,最后还是靠着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来帮着盘活。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张之洞在世时就饱经非议,其中以兵部右侍郎徐致祥在《纠劾疆臣辜恩负职折》所奏最为激烈,也代表着时人对张之洞的看法,他在奏折中称:

“臣统观该督生平,谋国似忠,任事似勇,秉性似刚,运筹似远,实则志大而言夸,力小而任重,色厉而内荏,有初而鲜终。徒博虚名,无裨实际,殆如晋之殷浩;而其坚僻自是,措置纷更,有如宋之王安石。方今中外诸臣章奏之工,议论之妙,无有过于张之洞;作事之乖,设心之巧,亦无有过于张之洞者。”

将其比作王安石也不枉这张之洞了,不过张之洞同王安石确也有共通之处,都是一生没有贪墨记录的清官,他浩然清正,自己费钱而不贪钱,这位“财屠”尽管给国家造成了很多财政上的损耗,但并非中饱私囊,以至于死后家无余财,唯有书卷数万本而已。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他一心创办洋务,培养西式人才,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他不懂西学,铁厂布厂地办了一堆,却也因管理不当,并没有为一方百姓带来实际利益,但不管怎么说,他兴办的洋务还算是初步奠定了湖北的工业基础,算是系统地工业体系了。

说他开明,是因为他认识到旧体制已不能适应世界潮流;说他守旧,是因为他为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选择站在朝廷一边,说他聪明圆滑,他不会“清流”到如那吴可读一般以死庙誎;说他识得大体,他亦难以象李秉衡那般,硬要拿着鸡蛋去碰石头,同八国联军死磕,最后吞金而亡。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艰难温峤东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时;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

我虽然对张之洞的人品有些看法,但是对大清来说,张之洞算是一位忠臣和廉臣,他以清流自诩,但好大喜功;他精明能干,作风开明但又见识有限;他既反对守旧派的顽固,也反对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进步,与李鸿章比,他算不得一个改革家,只能说是一个开明的旧式官僚。

他固然没有张居正和王安石那种救国于水火的能力,但他确实为破败的晚清朝廷而殚精竭虑,公忠体国;毕竟,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能在贪污盛行,腐败没落的时候,如他那样地一身正气。又有几人能做到?又有谁又能拯救得了大清王朝?

张之洞手持汉阳造步枪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6 18: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奕䜣临终留给光绪四个忠告是什么
...治中兴”,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四位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确实,如果没有他们,洋务运动不可能坚持下来,兴许,早就夭折在“保守派”的口诛笔伐中。就此而论,他们功
2023-02-13 13:31:00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大臣一职。期间奕䜣支持洋务运动,给地方上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很大的帮助。恭亲王奕䜣光绪十年,慈禧太后借中法战争战局不利之机发动“甲申易枢”,将以奕䜣为首的军机处成员全部罢免,
2023-11-07 18:35:00
北宁之战后,慈禧将军机处全班撤职是为何?
...大事,她断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关键人物有两个——李鸿章和曾纪泽。也就是军事和外交两方面。倚重曾纪泽,是因为他是大清国公使,驻扎在巴黎。但他和法国政府处得并不好,这时候已经借
2023-02-21 20:22:00
如果慈禧不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甲午战争还会败吗
...人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特别是北洋水师的主要负责人李鸿章无疑是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很多人都认为此战失败,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在战争期间,清政府正在筹措慈禧太后的六十圣寿,为
2023-01-11 15:03:00
左宗棠作为汉臣是如何站稳脚跟,得到慈禧的青睐的?
...劾,但是慈禧太后居然下诏说三十年内不准弹劾左宗棠。李鸿章还指出来说左宗棠不是进士,没有进翰林院,根本不能担任此等重要职务,没有想到的是慈禧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给左宗棠赐了个
2023-01-28 17:52:00
...万。为了分化其力量,奕又扶持左宗棠建立了楚军,扶持李鸿章建立了淮军。曾国藩曾国藩也担心有不测,因而在灭太平天国后就急流勇退,主动请求裁撤湘军。不久,北方的捻军又发展起来,朝廷
2024-04-29 22:38:00
...资金来发展海防,是近代中国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4,李鸿章:骨头最软的“外交家”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之一,在平定太平天国和东捻军中立下了功勋。此后,李鸿章成为了洋务派的领袖,
2024-04-29 22:24:00
...,清朝因为资金不足而产生了“塞防”和“海防”之争,李鸿章主张将财政全部集中到东南沿海,建立水师,而左宗棠主张海陆并重,新疆不可丢。最终清朝推行海陆并重政策,派遣左宗棠收复新疆
2024-04-29 22:30:00
慈禧与恭亲王曾是秘密恋人,为何后来关系破裂了?
...的代表人物、主要发起者、领袖,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协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变法”而获重用担任辅政之后,担任议政期间,扩大督抚权力,而导致出现“督抚专政,内
2023-03-01 2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