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15: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熟悉清初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入关初期并没有立刻实行剃发易服,而是在一个叫孙之獬的汉奸提出建议之后,多尔衮立刻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因此喜欢清朝的人说,剃发易服是孙之獬搞出来的,不是多尔衮的锅,没有孙之獬就不会有剃发易服

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孙之獬

首先要明确的是,孙之獬是一个趋炎附势,数典忘祖的人,清军入关后他为了巴结清廷,全然不顾汉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将自己的头发剃掉结成小辫,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满族大臣说他不是满人,不接纳他

而汉族大臣恨他背祖弃宗,恬不知耻,也将他排挤了出去。这种里外不是人的遭遇,让孙之獬起了报复之心,然后他给清廷统治者上书,说除了“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也”的话

这句话挑动了多尔衮的神经,多尔衮知道面对强大的汉文明,清廷如果不做什么,最终只会淹没在这片汪洋大海里;于是多尔衮下令剃发,也就是说孙之獬的确提出了剃发的建议,这点毋庸置疑,但没有孙之獬清朝就不会剃发易服了吗?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清军入关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努尔哈赤

答案显然不是的。清军早在入关前,就已经强制他们统治下的汉族百姓剃发了,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辽阳,将当地百姓全部聚集到城北,然后强制剃发,一旦有人反抗就会被杀死,打这开始,只要后金和清军攻占的地方,所有百姓都必须剃发易服

不然的话迎接他们的就是八旗的屠刀,一直从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到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他们的剃发易服政策就从来没有停止过。1644年清军在一片石打败闯王李自成后,进入了山海关,随后多尔衮下令,要求山海关的居民剃发

也就是说入关的第一天,清军其实就开始剃发政策了。同年五月一日,清军进通州,多尔衮下令剃发,五月初二清军入北京,也要求投降的官民剃发易服,此后数日又多次下令,要求关内的所有百姓剃发易服,以此作为效忠清廷的标志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清军入关后的局势图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影视剧中的多尔衮

但是多尔衮忽略了,清军刚入关的时候脚还没有站稳,南方又成立了大明弘光政权,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势力也还存在,剃发易服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很多百姓逃离清军控制的地方,前往南明或者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

再加上京东三河以及其他地区的百姓积极反抗,多尔衮为了稳住局势,不得不在五月二十四下令暂缓剃发,通过暂缓这两个字也能看出来,清军不是放弃了剃发,而是想先稳住局势。等到孙之獬提出剃发的时候,清军已经占领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对清廷而言情况比刚入关的时候要好很多,于是多尔衮趁机宣布重启剃发令,他要求“京师各级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地方限公文到达十日内完成剃发,违令者死。”官员如果敢上书反对“杀无赦。”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江阴成遗址

此后剃发令蔓延全国,各地百姓为了文明和自由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而清廷一律出兵镇,压,一时间各地狼烟四起,清军倒行逆施的实行剃发易服,企图毁掉华夏衣冠,必然会遭受强烈的反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阴八十一日

江阴原本被清军攻占,但在剃发令到达之后,百姓立刻起来反抗,但在清军强大的攻势下,江阴人民没能胜利,最终全城的人殉国,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和脊梁;综合上述,清军早在入关前就已经实行剃发易服了,多尔衮率军入关,也在搞剃发

后来中断只不过是因为清廷意识到那个时间点剃发,无法稳定局面,无奈之下才暂缓。当清军稳定局面后,剃发易服势必重启。而孙之獬恰巧在那个时间点背叛同胞,对清廷献媚,因此很多人误认为是他建议清廷才决定剃发易服的。实际却是就算没有孙之獬,清廷也会剃发易服,无非是时间问题;而孙之獬这个古代第一汉奸的出现,成了清廷甩锅的目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入关后要求百姓必须留辫子,秃头的人怎么办
剃发易服令是清初的暴政之一,清朝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以顺治皇帝的名义颁布剃发易服令,要求天下汉民必须剃发留满洲人的金钱鼠尾发型,穿满洲服饰,并且设定了严苛的律法来约束汉民执行剃发
2023-04-19 16:37:00
剃发易服令的幕后推手孙之獬的悲剧人生
...着所有的汉族人的脊梁骨位极人臣。在满清入关中原后,多尔衮下达了剃发易服的命令,规定从文件到达之日开始算起,在十日内剃头和脑袋只能选一个。实际上,这条命令是一个名叫孙之獬的汉人
2023-11-05 22:31:00
孙之獬: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剃发易服的倡导者
...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孙之獬上书》剃发易服 多尔衮孙之獬的上书戳中了当时清廷实权者多尔衮的软肋,他知道汉族的同化能力太强、女真的金朝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必要对汉人进行
2024-04-22 11:44:00
清军“剃发令”,三顺王平南,为何最后清明不能形成南北朝分治?
...一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阿济格在征讨李自成时,多尔衮就命令吴三桂、尚可喜与其合力进兵,孔有德与耿仲明则与多尔衮合力征讨南明。虽然直到这个时候,四位异姓王已经跟随清军多次出
2024-09-03 11:30:00
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为了头发可以跟人“玩命”的地步
...同的难题,汉民不从,宁愿“血拼留发”。 刚入关时,多尔衮为了减轻抵抗,吩咐属下们:理发这个事不作为强行要求,你们就睁只眼闭只眼吧!谁知等攻克南京后,多尔衮胆气大壮,江山已得
2023-05-14 09:31:00
孙之獬与剃发令:历史的罪人与民族精神的背离
...也!”孙之獬这一恬不知耻的言论居然得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赞同。“多尔衮”是当时满清入关之时的重要将领,其人最看不起汉人,入关一路残杀汉人何止百万。此时多尔衮听孙之獬之言正中
2023-11-14 15:58:00
清朝入关与剃发易服:统治汉人的文化策略
...带领下,攻入山海关,历史上也将这一年称作顺治元年,多尔衮为了巩固满清对汉人的统治,就在清军入关后,接连下达了三道命令,既剃发、易服、缠足,也就是说男人要把自己前面那块头发剃掉
2023-11-03 15:17:00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地”和“逃人法”相比较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清朝初期多尔衮就发布“剃发令”,指的是让汉人剃头留辫子,这就是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后来又颁发全国“易服”的命令。“剃发令”
2024-01-03 21:38:00
为什么说明末清初盛产历史谎言
...个官员,叫做孙之獬,清朝的剃发令就与他有很大关系。多尔衮虽然是颁布了剃发令,但是剃发令的根本就是孙之獬。当时多尔衮在朝廷中,选择了站到一边,两边都是官员,多尔衮这边的是满人。
2023-05-14 17: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