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盛唐名将,也是唐玄宗的养子,他若不死安禄山绝不可能造反
...唐朝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节度使是在玄宗时期,此人名叫安禄山,如果他没有造反,或许会成为唐朝一代传奇的名将,可这个人心术不正,权势大了之后就背叛自己的恩人玄宗,率领范阳等地的精锐军队直接攻取两京,从此唐朝...……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他若在安禄山不敢造反
...事、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实属当时世界第一大国,直至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大唐气数由盛转衰。安禄山此人野心勃勃,作为玄宗之时最有实力的藩将,凭借一己之力耗尽大唐气运,确实是非平常人可以成就,但若是不幸遇到...……更多
安禄山何以能一骑绝尘,横扫中原,令盛唐颤栗?
安禄山,这个名字在唐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个出身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将领,如何在短短时间内横扫中原,将强大的唐朝推向风雨飘摇的边缘?这背后,唐玄宗李隆基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安禄山,本为突....……更多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让盛唐经历了7年的动荡,终于在在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尽后落下了帷幕。而大唐王朝也在盛世余晖中,逐渐走向了没落,这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到结束之后依然没有肃清河北地区的割据势力。...……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淋漓尽致地揭开了大唐的忠诚困局。01.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与东北边军的背叛在杨国忠的设计下,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的猜疑链,终于崩溃。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正式造反。但是,造反的不止安禄山一个人,...……更多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一个威名远扬的帝国,却随着安史之乱的号角,被十几万安禄山叛军,像砸精美瓷器一样,轻而易举就砸得粉碎。虽然这场叛乱,被唐王朝历经八年艰苦平定,但随之带来的连锁反应,从中央的宦官专权,到地方的藩镇割据,如...……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王,但胡人被封王的只有两人,比哥舒翰更早被封王的是安禄山。在当时哥舒翰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英雄了,但后来发生在哥舒翰身上的故事,却颠覆了人们对他的盛赞,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传奇的经历呢?大英雄是如何变...……更多
胡将:大唐盛世的隐形杀手
...信任偏爱胡将。这不仅仅是指李隆基偏爱安史之乱的贼首安禄山。李隆基偏安、信任的胡将非常多,而这些人,最后都成为盛唐的掘墓人。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并不担心不能平定安禄山叛军,因为皇帝手中拥有一张王牌,那就...……更多
一生鲜有败绩,最终却投敌乞活的一代名将是谁呢
...位了。 而哥舒翰却素来与镇守河北、辽东的唐玄宗爱将安禄山(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养子)、安思顺(右羽林军大将安波注之子)二人不和,皇帝每次宴会都想让他们和解,然后结拜为兄弟。这一年冬天,安禄山、安思顺、哥舒...……更多
大唐名将王忠嗣,打服周边各国,是安禄山的克星
...方、陇右四镇节度使,手握大唐一半的军事力量。北边的安禄山也仅仅掌握三镇而已,可谓是空前绝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史书上的原话更霸气,更有感染力: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更多
勇将王忠嗣的崛起与陨落:唐朝盛衰的见证
...致大唐由盛转衰的叛乱,很多人更愿意理解为唐玄宗宠信安禄山的缘故。实际上,唐玄宗宠信归宠信,他如果能够同时不打压一个人,安禄山根本不足为虑。这个人是唐将王海宾的儿子王训,因王海宾在征战吐蕃中战死,年仅9...……更多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唐朝兵制变革与安史之乱的渊源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背叛唐朝廷,发动叛乱是一场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可以预见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亦或采取措施避免矛盾升级或许伺机收回兵权。一、“外重内轻”,节度使掌握大权公元74...……更多
杨国忠与开元盛世:被低估的历史贡献
...持续辉煌,那么他应该就没有干啥坏事。接下来咱们看看安禄山为啥要造反,他的造反和杨国忠有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打的是清君侧,干掉奸臣杨国忠的名义来的,但实际上和杨国忠一点关系也没有。 安禄...……更多
李白丢脸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位唐朝名将,结果那人却投降了叛军
...哥舒翰向敌人投降又是怎么回事?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叛,唐军一败再败退守潼关,唐玄宗又听信宦官的诬陷,将两名经验丰富的名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示众。唐玄宗自损羽翼,安禄山肯定是高兴的,而唐玄宗更加...……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享乐,给予地方的权利太大,导致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安禄山作为地方节度使,更是坐上了土皇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带领15w精兵南下,当时的唐玄宗还不相信安禄山会反,甚至觉得...……更多
杨玉环与安禄山是不是真的有私情
很多人在看过《妖猫传》后,对安禄山是否与杨玉环有私情之事感到好奇。据说“安史之乱”的之时,安禄山打出的一个口号就是将杨玉环夺过来纳为己有。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安禄山一定是非常非常喜欢杨玉环的,但针对二...……更多
潼关之战:十万唐军覆灭后帝国的哀恸
...年,深受玄宗信任,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悍然发动麾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士兵共计15万人,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老家范阳起兵,率先掀开了盛世大唐动...……更多
唐玄宗的名将每位都战功卓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
...任后,郁闷不已,疽发背而死。 张守珪有一位部将名叫安禄山。安禄山在天宝年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使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安禄山和史思明齐名,以唐朝叛徒的身份遗臭...……更多
为何说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
...,主要是借以牵制李林甫的专权。李林甫以后,杨国忠与安禄山争宠于玄宗,杨国忠向唐玄宗进言说安禄山势大,将会谋反,安禄山亲自跑到长安向皇上哭诉,于是杨国忠再说安禄山坏话,唐玄宗也不听了。(乃驰入谒,帝意遂...……更多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很多矛盾集中爆发引起的,首...……更多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儿子杀死,史思明死于内乱
...点。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乱”的两个主导人物––安禄山与史思明。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更大,但是史思明的谋略、才能并不亚于安禄山。明朝“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评价他,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于禄山上...……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盛世难再
...法回到盛世?唐玄宗只想磨刀却没成想让大唐被刀被重伤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叛乱,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个节度使手握重兵而且没人能够控制的住了。我们不能说唐玄宗把唐朝初年实施的府兵制废了改为募兵制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更多
揭秘唐高祖李渊鲜为人知的秘密
...唐玄宗对蕃将更加重用,这其中最著名的胡人将领莫过于安禄山。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折腾了唐朝八年时间,把一个盛唐硬生生拖垮。这场浩劫,并不叫“安禄山叛乱”,而是叫“安史之乱”,因为除了安禄...……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边关将领安禄山,通过巴结讨好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宠妃杨贵妃等人,日益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让他担任了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后,安禄山的野心就...……更多
大唐战神王忠嗣究竟有多厉害?身先士卒打得吐蕃军落败而逃
...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如果王忠嗣活着,安禄山断然不敢造反,这是真的吗?要知道安禄山可是三路节度使,手握重兵,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要不是他策划了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也不会一去不复返。那么王忠嗣何...……更多
历史的罪人:安禄山、秦桧与慈禧的三大罪行
...中国发展倒退百年,甚至险些灭亡。第一位是唐朝时期的安禄山,安禄山很会曲意奉承,被唐玄宗重用。唐朝国力在当时可谓是世界第一。但安禄山,却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让原本繁荣昌盛的唐朝变成了残影。因为安史...……更多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六蕃语言。安禄山后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他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更多
王忠嗣对安禄山反叛的警示与唐玄宗的误解
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叛,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整个大唐王朝陷入混乱,由盛转衰。然而,在数年之前,有一位将领已经预见安禄山会反,而安禄山对此人也十分敬畏。假如此人还在的话,安禄山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然而...……更多
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打着奉旨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反叛唐朝。安禄山有多少兵力?15万。当时唐朝有多少兵力?50—60万。然而,就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安禄山军队一路南下,势如...……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出,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败坏朝纲。在公元755年的时候,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大唐军队虽然精锐,但基本都是边军,中原内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禄山马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