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22: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人们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只能够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罢了。不过,在这样悲惨的环境之下,还是有一些人能够逃过一劫的,比如朱元璋的一个妃子,此人便是张美人。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张美人是朱元璋后宫中的一个普通女子,地位不高,也没有获得太多朱元璋的宠爱。不过,对于张美人而言,她却有个保命符。在朱元璋生命只剩下三年的时候,张美人为他生下一个小公主。

一般而言,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倘若还生了孩子,就会对她爱若珍宝,这也是为何小儿子小女儿总是受宠的缘故。因此,朱元璋对这个小女子可谓是爱不释手,也给张美人带来了许多恩宠。

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恢复了殉葬制度,要求他所有的妃子都为他殉葬。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给各位妃子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而在这样的时刻里,张美人逃过了一劫,而她之所以这么幸运的缘故,主要是因为小公主的存在。

小公主虽然年纪小,但是却很懂得讨朱元璋的欢心。当朱元璋在临终之前因为不知道如何选择下一代皇帝而忧心不已的时候,脾气变得十分暴躁。

而在这种时候,大多数人都对他避之不及,只有小公主过来了,她担忧地问朱元璋:“父皇是不是生病了?”朱元璋听了之后,心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暖意,越发地疼爱这个小女儿。

于是乎,朱元璋临终之前立下了遗嘱,特别赦免张美人不用殉葬。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朱元璋不忍自己的小女儿才三岁便失去了母亲,这个年纪的小孩是需要照顾的。所以,当各个妃子被安排到房间一个个自缢的时候,张美人和女儿依偎在了一起,感慨自己保住了条性命。等到朱棣登基之后,他对张美人以及自己的小妹也十分不错,两人一同获得了善终。

由此不难看出,懂事的人获得他人的疼爱的概率是比较大的,甚至可以为自己规避一些未来即将到来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下旨所有妃子殉葬,因4岁女儿一番话她躲过一劫
...不过到了辽朝之后,这种人葬又开始盛行,在明朝更甚。朱元璋病重时,他已经命人列好了需要殉葬的妃嫔名单,其中包括39个妃嫔和十多个宫女。而其中,有一个叫张美人,她也在名单之内,但
2023-06-09 10:15:00
朱棣都对宝庆公主宠爱不已,为何嫁给一个变态
...王的天子之尊,却总是要用殉葬这样残忍的做法去成全。朱元璋也是如此,他临终前,曾下诏让妃子们都殉葬。当这道殉葬诏书宣读以后,想必妃子们一定都是非常绝望的,或许她们本以为,入宫能
2023-08-08 22:24:00
揭秘宝庆公主:被朱元璋捧在手心,朱棣亲自为其择婿
...身上想必都是喜事一桩。时间倒转回大明朝,就在明太祖朱元璋68岁那年,后宫年轻美丽的姬妾张美人为他生下了一个小公主,这是朱元璋垂垂暮年所得的最后一个女儿,因此,朱元璋在欢喜之余
2024-04-10 20:27:00
朱元璋67岁得一女儿,如何救了自己母亲一命
1398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驾崩。朱元璋驾崩之后开创明朝一项很残忍的制度,就是后宫所有嫔妃都要殉葬。不过当时有一个妃子幸免,这个人就是张美人。张美人自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家里出身
2023-08-05 21:24:00
朱元璋要让38名妃嫔殉葬,为何只有张美人幸免?
朱元璋去世后,所有侍过寝的妃嫔、宫人中,仅有张美人幸免,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先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朱元璋出身贫苦,年少时,当过放牛娃,做过小沙弥,是历代开
2022-12-24 13:37:00
明朝殉葬制度的血与泪:张美人如何能逃过一劫?
...一场关乎生死、荣辱与爱情的较量,发生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他的妃嫔之间。朱元璋临终前下令恢复恢复殉葬制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出了如此残忍的决定?张美
2024-02-03 16:40:00
朱元璋去世前下令妃子陪葬,3岁女儿探病说出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于部分历史影视作品中,我们时常可见在朱元璋当政时,一些大臣每日清晨上朝前,会悉心装扮自己,且逐一安排好身后之事方去上朝,深恐自己于朝堂丧命。朝罢,若其可安然归家,其家人则欣喜万分
2024-08-16 10:00:00
朱元璋为何要下令妃子殉葬,其实背后另有深意?
1398年,朱元璋剩下最后一口气,闭眼前下了最后一道诏书:赐死所有活着的妃嫔,让她们都给自己殉葬!皇上有令,国色天香的妃嫔吓得面如土色,可侍卫听令行事,都给勒死了。眼神涣散的朱元
2023-06-06 11:46:00
71岁朱元璋让38名妃嫔殉葬,为何张美人能幸免
1398年,71岁朱元璋躺在病床上,回首一生,忍不住热泪盈眶。然后,他下令让38名妃嫔殉葬,却唯独留下了张美人。为何张美人能够幸免?主要原因是,她生了一个好女儿!纵观历朝历代的开
2024-04-12 17: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