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0-27 17:39: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山西万荣后土祠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东岸塬地,站在了山门前,门额上“后土祠”三个鎏金大字虽经风雨,仍透着庄重——这座被誉为“中华祖祠”的圣地,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历经秦汉明清,在此祭拜皇帝达16次,其中汉武帝六次亲临,唐玄宗、宋真宗亦曾率百官前来,这份绵延五千年的祭祀传统,让人心生敬畏。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步入厚重的山门,最先撞入眼帘的是院内的两棵古柏,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抱。讲解员说,这是明代遗存的“汉柏”,守护祠宇四百多年。沿青砖甬道前行,空气中飘着淡淡香火味,混和着黄河水汽,便添了几分“土”的厚重,后土祠供奉的是“后土圣母”,是华夏民族信仰中掌管土地与生育的女神。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进门左转就是有名的“品”字形戏台,三座戏台面向献殿、财神殿和圣母殿,这也是后土祠独有的建筑奇观,戏台木雕格外精致,台檐下的雀替雕刻着“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图案,连木柱上的对联都透着古意:“声遏行云一曲笙歌皆入妙,舞回明月千秋乐府尽成春”。导游说过去盛会时,三座戏台同时上演同一剧目的陕西秦腔、山西晋剧和河南豫剧,给诸神“观看”,也供观众品评,看,那一台戏的观众多、那一台戏唱得好,这就是“对台戏”的由来吧。此时虽无演出,却能想象出逢年过节时,戏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看来庄严的祖祠里也藏着鲜活的人间烟火。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行至献殿,抬头便见殿檐下的“泽被万方”匾额,黑底金字,笔力浑厚。献殿是祭祀后土娘娘的核心场所,殿内梁柱皆为古木,柱头雕刻着缠枝莲纹,部分彩绘已斑驳。讲解员指着殿内的石碑说,这是元代《重修后土祠碑》,碑文中记载着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祭祀后土的盛况:当时武帝率群臣渡黄河而来,在此设坛祭拜,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名篇《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首词仍刻在祠内的秋风楼上。汉代祭祀礼仪与祭天同等隆重,而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的“西祀”更堪称“跨越百王之典礼”,不仅大规模扩建祠宇,还因黄河出现祥瑞之光,将当地改名为荣河县。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绕过献殿,秋风楼巍然立于高台之上,这座清代同治年间迁建的楼阁,仍保留明代风格,高32.6米,楼身三层四面各凸一间,砖木结构,28根吊柱暗合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是后土祠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现存最高大的元代楼阁式建筑,堪称古建瑰宝。秋风楼每层檐角都挂着铜铃,风一吹,“叮当”声清脆悠远。顶层东、西门额上有“瞻鲁”“望秦”匾额格外醒目。登楼凭栏远眺,蜿蜒黄河与汾河在不远处交汇,与《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意境完美重合。楼内藏着两块《秋风辞》碑刻,三层元至元八年的行草碑已裂,二层清同治年间的篆体碑刻完好无损。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祠内“轩辕扫地坛”遗址是一方不起眼的土台,但这却是后土祠的起源——传说黄帝在此“扫地为坛”首祭。土台旁有位老者正弯腰烧香,他说自己是附近村民,逢初一、十五都会来。“咱都是后土娘娘的子孙,来这心里踏实”。朴素的话语让我想起沿途村落门楣上的“接福”二字常与“耕读传家”相伴,这把神明庇佑与生活期盼紧密相连。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不远处的萧蔷碑是宋真宗赵恒亲自撰文丹书《汾阴二圣配飨铭》,刻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全碑共5块,1365个字,为镇祠之宝。记述着二圣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功高德隆,配享天地”、配飨于后土祠受祀。作为罕见的帝王书丹碑刻,石碑一直罩于玻璃之中,因连续阴雨,玻璃罩内湿气太重,便被短期拆除,游客方得以近距离观看,碑刻上不少字迹残缺模糊,这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从帝王盛大祭祀,到百姓寻常叩拜,后土祠不仅“活”在建筑与碑刻中,也在百姓世代相传的信仰里,大地之母的庇佑始终是中国人心底最深的牵挂。离开后土祠时,秋风楼上的铜铃在风中摇曳轻响,不远处黄河奔流不息,它们共同见证着华夏民族对土地的敬畏、对根源的追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网太原8月28日电(记者 胡健)“中国笑话之乡”山西省万荣县2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马拉松大赛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包括马拉松赛、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内的多项活动将于9月
2023-08-28 16:24: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跑游黄河 万象争荣2023万荣马拉松赛举行本报讯(记者 韩维元)跑游黄河,万象争荣。近日,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山西省田径协会指导,万荣县委、县政府主办的黄河一号
2023-10-10 06:36:00
屋檐上的文脉|@山西古建界的“佼佼者”,快来领奖!
...有“中华祖祠”“海内祠庙之冠”美誉的后土祠,坐落在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这里是汾河与黄河的交汇之处。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策划:黄河
2024-07-06 08:38:00
“万荣味道”名厨名吃技艺大赛举办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推进万荣餐饮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万荣味道”名厨名吃技艺大赛举办本报讯(记者 郝丽莎 余 果)近日,2023年“万荣味道”名厨名吃技艺大赛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
2023-10-09 06:30:00
...来关公故里。美德继承,就去古帝舜陵。祠庙寻访,可游万荣后土。这是一条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旅游线路,带领游客感受三晋文化的厚重博大。“万事兴龙·年味烟火游”线路:华严寺—忻州古城
2024-01-14 19:11: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丁小强在万荣县调研时强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本报讯(记者 王文军)2月2日,市委书记丁小强深入万荣县调研和美乡村建设、文物保护与利
2024-02-03 07:40:00
...销售杂粮,一年销售额近600万元。自2021年12月黄河岸边的后土祠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后,周边的旅游业态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完善。三白瓜、凉粉河捞、猪肉拌菜、炸桑叶……
2023-09-21 07:10:00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拜的是谁?
...刘关张当时拜的可不是关二爷。我们翻到原文写到,皇天后土,实鉴此心,皆义忘恩,天人共戮。明白了,他们三人当时拜的是皇天后土,那皇天后土又是谁呢?皇天,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
2023-04-18 10:28:00
地府真正的掌权者是谁呢
...的掌权者另有其人。刘备三兄弟结拜的时候曾发誓“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皇天我们都知道是玉皇大帝,那么后土是啥来头呢?其实她就是与玉皇大帝齐名并且掌阴阳育万物
2024-01-12 1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