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21: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昆阳之战等战役一样,鄱阳湖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朱元璋只有20万大军,而对手陈友谅却拥兵65万。在很多人看来,水战多有变数,比如天气、风向等因素的变化,而在陆地上决战能够发挥人数的绝对优势。那么,问题来了,陈友谅拥兵65万,占据绝对优势,为何不在陆地上与朱元璋决战呢?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首先,陈友谅之所以选择在鄱阳湖和朱元璋展开决战,而不是在陆地上一较高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史料记载,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对于陈友谅来说,出自一个打渔的家庭。那么,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这一出身,促使陈友谅更加熟悉水面的情况,包括对于船只的驾驭等。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元璋的出身,则没有这样的经历。因此,在决定历史走向的一场大战前,陈友谅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水战,这无疑是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陈友谅之所以选择水上决战,和之前自己陆地上遭遇重创存在直接的关系。在鄱阳湖水战之前,陈友谅和朱元璋两大势力爆发了洪都之战,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一带。彼时,陈友谅调集了60万大军进攻洪都城(今江西南昌),而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凭借着2万大军,硬是坚守了足足85天。也即在这场陆地上的攻城战中,陈友谅的兵力是朱文正的30倍左右,居然还是攻不下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的失利无疑对陈友谅大军的士气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在洪都之战中,守城方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指挥,其他主要参战将领还有邓愈、赵德胜等。对于洪都之战的胜利,不仅对陈友谅大军造成剧烈的损耗,也促使陈友谅在之后放弃了陆地上决战的计划,改由水战和朱元璋拼胜负。在洪都之战后,朱元璋调集大军来增援朱文正,不过,朱元璋一方的兵力,仍然只有20万左右,而陈友谅大军的兵力则增加到65万左右,也即陈友谅的兵力是朱元璋的三倍还要多。在此背景下,陈友谅修建了众多的大船,也即打造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水师。

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元璋的水师力量则比较薄弱,其船只不仅排水量远远不如陈友谅大军,而且在大炮等武器上,也不是同一个量级的。除此之外,陈友谅的水师处在上游,乘船顺流而下,很方便,包括运送粮草。而这,也是陈友谅没有选择陆地上决战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大军与朱元璋大军的决战,陈友谅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水战,发挥了自己水战力量强大的优点,但是最终因为陈友谅大军的指挥失误,加上朱元璋采用火攻等手段,以此取得了以少胜多的结果。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场战役的胜利,为朱元璋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乃至于明朝的建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即鄱阳湖之战直接影响到元朝末期和明朝初期的历史走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鄱阳湖水战: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
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鼎足而立的三个势力,而最终的争夺集中在朱元璋和陈友谅身上。鄱阳湖水战,朱元璋成为最后的赢家,也奠定了大明王朝的基础
2023-09-02 16:52:00
洪都大战陈友谅为何没能反败为胜
洪都大战是陈友谅在和朱元璋的征战中最好的机会,同时也是最大的败笔。为什么说这是陈友谅最好的机会呢?朱元璋在和陈友谅展开决战之前,形势对朱元璋非常不利。不仅仅因为朱元璋人数很少,不
2023-06-04 14:03:00
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后感到害怕,原因很简单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争夺天下的对手陈友谅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决战的结果以朱元璋的最终胜利而结束,这次战役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攻城受挫,分散兵力
2022-12-17 16:52:00
陈友谅战死鄱阳湖,为什么朱元璋在战后还会感到害怕?
...国起点之低、过程之艰险,众所公认没有人能超过明太祖朱元璋。他从乞丐投奔红巾军起步,即使成为天下军阀之一也是狭缝中发展,几次被逼入绝境。如果不是在鄱阳湖一战中,朱元璋以20万的
2023-09-14 10:39:00
朱元璋鄱阳湖逆袭:渔船胜巨舰,常遇春一箭定乾坤
公元1360年,朱元璋率军历时两个月行军,从安丰东奔支援洪都城,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最后决战。当他赶回洪都时,发现情况根本不是像张子明所说的战争即将胜利,而是朱文正再不回来就会死
2024-05-06 11:49:00
康郎山之战,明军的优势在哪里?
...将阵亡。“汉军”乘势猛攻,张定边率兵冲杀而来,直取朱元璋。常遇春临危不乱,弯弓射伤张定边,俞通海、廖永忠等率水师以火炮还击,“汉军”取胜无望,只好休兵回营。1360年,陈友谅
2022-12-19 14:08:00
陈友谅拥兵60万,鄱阳湖面对20万兵力的朱元璋却大败
朱元璋与陈友谅都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军人物,在驱走蒙元后,双方不可避免地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说,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建立大明王朝,似乎是顺天应人,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潮
2023-01-05 17:42:00
他是元末第一猛将,常遇春都自叹不如他,却拒绝朱元璋招揽
...地上又涌现出一批名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私盐贩子张士诚,渔民陈友谅,他们带着麾下的猛将开疆扩土,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里大放异彩。常遇春和徐达是朱元璋麾下
2022-12-30 13:51:00
...大,势力最广、兵力最多。其次是占据安徽、南京地区的朱元璋的西吴政权,其精兵强将无数,实力仅次陈友谅。然后是占据苏州等江苏地区的张士诚的东吴政权,地域富庶,早早地投靠元朝,战损
2024-05-18 11: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