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22: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朱元璋自此以后再没有了真正的对手。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每每人们回忆到这一段,无不扼腕叹息,都感慨于陈友谅失败的可惜,甚至还引出了三国演义的火烧赤壁。但就在众人感慨之际,其实我们还忽略了另一个人物,陈友谅固然强大,但他的强大却是建立在徐寿辉">徐寿辉的基础上,在我们惋惜陈友谅之前,还真不能忘了这个人。

要知道,陈友谅巅峰时期不过60万军队,但他的老主人徐寿辉">徐寿辉当年可是聚众上百万,短时间之内几乎可以逆转天命。不过人们总是遗忘了这个人物的历史。带着一丝疑惑,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再现这个人物的真实过往。

在史书中,陈友谅是一个非常强悍的野心家,他也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强大的敌人。但我们得承认陈友谅固然很强,但他终究脱胎于一股大势力,而且他还得国不正。因为在过去,没有人会提到陈友谅这个渔民后人的名字,只会提到陈友谅的大哥"徐寿辉">徐寿辉。

对此可能很多人会表示反对,因为陈友谅给朱元璋造成了深刻的印象,区区徐寿辉">徐寿辉又有何德何能,然而,当我们将时针拨回到公元1351年,或许一切都会改观。

公元1351年5月发生了一件大事,本来负责修黄河的农民工,在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的带领下,居然悍然发动的起义。

关于这段历史史学家的记载也是一笔糊涂账,韩山童他们自称为白莲教教众,而且还提出了宋朝后裔,其实这本质上是一场骗局,众人是被强制裹挟着发动的起义。

当然,不管骗局与否,但最终的结果很明确,几万农民军揭竿而起,双方对峙于大别山脚下。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中,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坐不住了,本来就已经活不下去,如今有人揭竿而起,那自然是从者如云。

而就在这些纷纷来投的农民中,有一个叫徐寿辉">徐寿辉的人也加入了进来。

不得不说,当时的起义模式基本是一个套路,都是自称白莲下凡弥勒降世,然后又通过一通口才,众人皆纷纷跪拜。就靠着出众的口才,又因为有邹普胜和彭莹玉等人的帮忙,徐寿辉">徐寿辉立刻被拥戴为起义军领袖,组织了后来名震天下的红巾军。

老实说,徐寿辉">徐寿辉的开局其实并不是特别精彩,手底下的人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然而,当时彭莹玉等人的确如樊哙一般出众,又因为大元帝国内部统治紊乱,而且各地均对因为镇,压叛乱而空虚,所以徐寿辉">徐寿辉跨越了艰难期,居然一飞冲天。

刚刚起义就攻陷了罗田县,之后又数战元朝正规军,在那些连骑马都不会的大元军队面前,"徐寿辉">徐寿辉身先士卒,一下子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而且到后来,他居然单挑元朝的威顺王,凭自己的实力击垮了对方,在一片荣耀和山呼万岁中,"徐寿辉">徐寿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

说来也是有趣,仓促之间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估计连徐寿辉">徐寿辉都没有反应过来。但徐寿辉">徐寿辉的确是一个狠人,他不仅坚定了与元朝作对的目标,而且还要处处争先。

史书记载,徐寿辉">徐寿辉定国号为天完,居然不讲究任何易经八卦,只为了强调在大元的头上盖住对方。如此诙谐和幽默,徐寿辉">徐寿辉也是当时的奇才。

当然,若徐寿辉">徐寿辉仅有这点能力,还真不值得高看。在后来的演化中,徐寿辉">徐寿辉成为了真正的高人,甚至他不输于朱元璋。

徐寿辉">徐寿辉建立政权后,他立刻以义字当头拉拢诸多人才,其中就包括了陈友谅。紧接着,他又在攻城略地之时,不断保证民生建立政权的稳固,而且每一次大战过后,不允许士兵劫掠,甚至还强调战后善后之事。

因此,靠着以上的手段,徐寿辉">徐寿辉立刻收拢了大批人才,甚至让无数英雄主动对其靠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成为了当时起义军部队里面的第1支百姓口中的亲军,所以他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说箪食壶浆迎接他们并不夸张。

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攻打城池,让士兵睡城墙,这一段历史被吹成了神话,而在朱元璋之前,徐寿辉">徐寿辉早已做得更好,可见当时此人之厉害。

果然不过一年时间,徐寿辉">徐寿辉就战无不胜,攻城掠地。按史书记载,在其顶峰时期,徐寿辉">徐寿辉就已经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

更为难得的是,第1次建国的时候,徐寿辉">徐寿辉就已经拥有40万百姓拥戴,到公元1352年底,徐寿辉">徐寿辉就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长江南北号称无敌。

观察此时的元朝格局,其实徐寿辉">徐寿辉已经成为了一股最大的力量,当然张士诚也比较强悍,但与徐寿辉">徐寿辉比较起来,差距明显。

甚至,当时元朝将徐寿辉">徐寿辉势力当成了最大的对手,在公元1353年,元朝可是调集了数省军队专门对其进行围攻作战。

当年的战争打得非常惨烈,但据史书统计,基本上每一场大战都很少有人投降,撤退,即使是重要领导人,彭莹玉都选择战死,然后跟随他的400勇士也全部选择壮烈牺牲。所以,从斑斑记录来看,徐寿辉">徐寿辉的部队很能凝聚人心,众人愿意为之死战。

其实,若我们刚好穿越到这一时刻,观察当时的格局,肯定很多人会以为徐寿辉">徐寿辉会开辟未来的统一王朝。然而,徐寿辉">徐寿辉终归还是出了问题,他注定没有成为朱元璋。

这些问题是很残酷的,首先是"徐寿辉">徐寿辉过于强调义气,所以对兄弟的信任导致了君主分权现象严重。

按史书记载,从公元1353年到公元1356年,天完政权与元朝进行了惨烈的战争,而每一次惨烈的战争都使得徐寿辉">徐寿辉权力进一步分化,最终到天王迁都的时候,徐寿辉">徐寿辉已经被丞相倪文俊操纵,他居然成了个空架子。

紧接着,丞相倪文俊又和陈友谅对峙,陈友谅取得了最终胜利,但徐寿辉">徐寿辉却又再度沦为了汉献帝一般的下场。

自此以后,史书都是记载,陈友谅挟徐寿辉">徐寿辉做某某某事,即使是后来与朱元璋的初期接触,徐寿辉">徐寿辉也都无法再自主。到最后,徐寿辉">徐寿辉被陈友谅残忍杀害,昔日名动天下的天完政权也被汉政权取代。

所以,当人们感慨于朱元璋的辉煌时,其实还真不能忘记在他前面的这个对手。陈友谅是一位奇人,但他未必比徐寿辉">徐寿辉更强,毕竟没有的徐寿辉">徐寿辉犹如太平天国没有了洪秀全。

或许当陈友谅崩溃之际,他也会想起天完政权开国的那一刻,百万将士山呼万岁,数10位英豪共拜大王,不知他内心是否有悔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友谅:天选之子,称帝4年,朱元璋骂他残暴,却故意隐藏另一面
...大乱,陈友谅告别自己的父亲陈普才,兄弟五人一起加入徐寿辉的起义军。陈普才是个老实巴交的渔民,他不想让儿子们去造反,但陈友谅不听,坚决离开了父亲。一年后,陈友谅当上了元帅,他来
2024-12-03 09:58:00
陈友谅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放纵,而是在观察这乱世,等待自己的机会。 这时,一个叫徐寿辉的青年在陈友谅家乡一带揭竿而起,建立了“天完”政权,意图推翻元朝统治。陈友谅眼前一亮,觉得时机成熟,便提出要为徐
2023-11-13 09:01:00
徐寿辉与陈友谅:元末起义军的权力斗争和悲剧结局
...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明朝的史书上却记载极少,他就是徐寿辉。徐寿辉生于元朝末年的一个普通家庭,和大多数底层百姓一样,徐寿辉家里十分贫困,长大之后终日混迹于街上,通过贩卖一些布匹
2023-09-22 07:01:00
陈友谅是怎么败给朱元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心狠手辣vs安抚战俘收买人心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刺杀徐寿辉未遂,投奔到陈友谅帐下。但是为了进一步得到政治资本,他杀了倪文俊,献其头颅上交徐寿辉,得到了徐的信任。之后陈友谅渐渐
2022-12-28 16:04:00
从至正十一年(1351)起义,到至正二十年(1360)被杀,徐寿辉整整在元末历史上活跃了10年,这十年里,他最高拥兵多达百万,在长江流域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抗元热潮。《明史》中,甚至
2024-06-25 18:48:00
历史上的陈友谅和金庸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之后说他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1355年正月,徐寿辉起义,带领红卫军攻破沔阳,陈友谅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后因立功升为元帅。徐寿辉 1357
2023-02-12 19:55:00
...就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改变丁普郎命运的人就是徐寿辉。元朝末年,韩山童在颍州发动黄河农民起义,顿时天下大乱。由于起义军都头戴红巾,故也称呼为红巾军。三个月后,祁州一位卖布
2024-04-23 21:02:00
徐寿辉与红巾起义:元末农民战争的烽火
...别山脚下的光山县(今河南信阳治下)时,当地一个叫做徐寿辉的同志可就有点坐不住了。徐寿辉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靠卖布为生,老徐同志虽然混得不好,社会地位十分卑微,但却是个胸有大志
2024-01-22 19:13:00
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陈友谅攻克南昌之后,徐寿
2024-06-25 18: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