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29 00: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古往今来名臣宿将很难逃脱的结局,而朱元璋又一直被认为是屠杀开国功臣最厉害的,韩国公李善长、丞相胡惟庸、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还有廖永忠、宋濂等,或下毒、或赐死、或满门抄斩,其下手之狠毒貌似无出其右者。但朱元璋真的是无差别滥杀功臣吗?他们真的是因“功高震主”而被杀吗?我们今天就以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为例,看一看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朱元璋

一、魏国公徐达

如果要把明朝开国名将做一个排名的话,其他人的位置或许有争议,但徐达这个第一名的位置,应该没有异议。

据史书记载,徐达与朱元璋是发小,两人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之后,徐达也是第一批加入朱元璋麾下的人。当时徐达只有22岁。

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徐达一直是最得力的名将,也是朱元璋麾下地位最高的将领。他不仅深通谋略,是难得的帅才,而且为人宽厚,是真正的谦谦君子。特别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旧处处谨慎,对待朱元璋这个儿时玩伴,能够时刻摆正位置。这也是徐达最终能够善终的主要原因。

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封中山王,配享太庙,被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徐达

二、鄂国公常遇春

如果说徐达是将上之将,那常遇春就是将中之将。据载,朱元璋鼓励诸将必曰徐常,可见常遇春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常遇春早年曾是山贼,后来才投靠到朱元璋麾下。常遇春以个人勇武闻名,每战必身先士卒。著名的采石矶之战中,面对元朝水军,他乘一小船,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在大破陈友谅的潘阳湖一战中,常遇春奋勇当先,射伤张定边,勇救朱元璋,最后论功第一。

北伐期间,常遇春既是副元帅也是先锋官,他率领的先头部队在洛阳的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常遇春单骑突入敌阵,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史称塔儿湾大捷。

朱元璋曾夸赞常遇春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他自己也经常霸气的说,只要给他十万兵马,就可以横行天下。这也是其外号“常十万”的由来。

不过,很可惜的是,常遇春是典型的英年早逝。洪武二年,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忽然病逝于南归途中。死后,陪祭太庙,谥号忠武。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常遇春

三、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在朱元璋年少时,二姐远嫁,兵荒马乱后,姐夫李贞带着李文忠投奔了朱元璋,此时的李文忠才十四岁。后来李文忠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十九岁开始跟随朱元璋带兵打仗。

李文忠性格沉稳,并且谋略颇多,在南征北战中功勋卓著。比如,在池州大败天完军一役中,他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在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又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赫赫。

最为人所敬佩的是,李文忠对于朱元璋一些不合理的安排和政策,能够直言不讳,直陈其非,比如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李文忠就曾上疏对朱元璋进行劝诫,还因此差点被朱元璋杀掉,在马皇后的规劝下,朱元璋才饶他一命。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四、宋国公冯胜

冯胜原名冯国胜,幼年与其兄冯国用在家乡组织武装结寨自保,后投靠朱元璋。

冯胜主要的战功在平定山西、陕西以及针对北元的数次战役上,冯胜用兵如神,获得了多次重大的胜利,从最早的一个普通将领,到开国后的世袭国公,足见冯胜的功绩之大。朱元璋在开国后也曾评价冯胜“胜功最多”

但冯胜有个缺点就是擅作主张,在洪武二年平定关陕的战役中,朱元璋命冯胜驻守庆阳,以节制刚被降服的元朝旧将,但冯胜却认为大局已定,擅自率全军回京,朱元璋就对此大为恼火。

最让朱元璋对冯胜猜忌的是在辽东边患的战役中,其女婿常茂砍伤了已投降的元太尉纳哈出,导致其降而复叛,虽然冯胜最终稳定了局势,但回京时,却将一切责任推到常茂身上,这也导致冯常二人结仇,后来常茂上奏冯胜私藏良马,惹得朱元璋大怒,命冯胜回凤阳居住,自此,冯胜再未领军。

洪武二十一年,冯胜因密会女婿周王朱橚,被朱元璋严惩。洪武二十八年冯胜遭到无罪赐死,死后也没有进入功臣庙。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冯胜

五、卫国公邓愈

邓愈,原名邓友德,在未投奔朱元璋之前,就在家乡领兵反抗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被赐名愈,时年18岁。

邓愈的成名之战,就是协同朱文正镇守洪都一战,彼时,陈友谅率60万大军进攻洪都,在洪都城不足两万的兵力下,邓愈顽强抵抗,协助朱文正坚守了85天,为朱元璋回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邓愈最大的功绩是平定吐蕃,洪武三年,邓俞率军进攻川藏,招降吐蕃,追击北元豫王至西黄河,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自此,河州以西皆属明朝版图。洪武十年,吐蕃出现反抗势力,邓愈再次披甲上阵,深入吐蕃腹地,最终彻底平底吐蕃。可惜的是,邓愈在回师途中,因病去世。

对于邓愈的死,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邓愈

六、西平候沐英

沐英出身贫苦,八岁的时候,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十二岁起,沐英就正式进入军伍,跟着朱元璋征战天下。

严格意义上来说,比起其他几位名将,沐英应该算是小字辈了。沐英二十四岁的时候,明朝就已经立国了。等到他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大仗已经被前面几个人打得差不多了。

沐英的巅峰一战,应该算是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蓝玉一起平定云南。平定云南之后,沐英就留在了当地镇守,开创了著名的沐王府。一直到明朝灭亡,沐英这一支,都在替明朝镇守云南边陲。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前面几位名将的厉害,沐英也不是白给。沐英最擅长使用火器。他创出了一种三段式射击方法,靠着这种战法,彻底解决了云南当地土著的象兵。而且在未来很多年里,这种战法被明朝军队沿袭了下去。

洪武二十五年,沐英病逝于云南。洪武九年朱元璋曾封其为西平候,死后追授黔宁王,赐谥“昭靖”,配享太庙。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沐英

七、颍国公傅友德

傅友德也是后来加入朱元璋麾下的将领。因为加入较晚,所以军功要稍差一些。但是如果要以能力而论的话,在明朝初年的这些将领当中,傅友德很可能仅次于徐达。

傅友德曾七次北伐,最巅峰的一战,应该是洪武五年的那次北伐。在这次北伐中,连徐达都遇到了挫败,唯有傅友德,七战七胜。正是因为他的胜利,才将元军赶出了甘肃。

在此之后,随着徐达的退隐,傅友德开始逐渐成为明军新的元帅。傅友德以功封颍国公,太子太师,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不过,傅友德的下场比较惨,因为触怒了朱元璋,在老朱面前自刎而死。死后,全家被发配辽东、云南。崇祯十六年,傅友德被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傅友德

八、信国公汤和

因为军事才能稍弱的缘故,比起之前几位名将来,汤和虽然是老朱手下最早的核心成员,但却始终都是给人家打副手的状态。

汤和的主要功绩,不是战功,而是诱导了朱元璋参加起义军!

朱元璋之所以会参加起义军,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因为吃不饱饭。但是直接原因,却是因为当时汤和给他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队伍。所以说,如果没有汤和,朱元璋或许直接会饿死在某个地方,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明王朝了。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汤和

九、凉国公蓝玉

相比之前的八人,蓝玉是实打实的少壮派,是典型的明军第二代将领。一开始蓝玉是在常遇春帐下效力,因作战有胆有谋,被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后又跟随徐达、傅友德征四川伐北元,屡立功勋,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

蓝玉的巅峰,是征伐漠北的捕鱼儿海一战。此战蓝玉大破北元王庭,将苟延残喘的北元朝廷,彻底摧毁殆尽。蓝玉班师回朝后,朱元璋亲赐诏慰劳,并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

不过,后来的蓝玉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居功自傲。

据载,蓝玉平定西南以后,便日渐骄横,他不但蓄养庄奴,横行霸道,而且强占民田,当被御史查问,还打跑御史。还有一事,更是惹得朱元璋大怒。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而且据说,朱元璋当初本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但因蓝玉骄狂,便将梁字改为凉,并命人将这些问题刻在世袭的凭证上。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上酒宴时口出狂语,军中将校升降进退,大权操于他一人,朱元璋开始忌惮于他。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悍然发动蓝玉案,以谋反为借口,将蓝玉剥皮萱草。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十、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算是最早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一批人。

朱文正以擅守著称。最巅峰的一战,是曾经在洪都保卫战当中,以不足四万军队,挡下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挡了整整85天,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朱文正也凭此一战,位列十大悍将之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朱文正的坚守,绝没有后来的朱元璋统一全国的事情。而且从地位来说,朱文正也是极高。洪都保卫战当中,邓愈都只能给他打下手。

可惜的是,这个人脑子好像有点拎不清。因为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竟然投靠了张士诚!后来被老朱发现,直接软禁了起来,最后郁郁而终。

如果不是他的这种白痴行为,单凭其战功,开国后封一个公爵,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而且其排名,很有可能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并列。

不过,出于对这个侄子的喜爱。在其死后,老朱依然封了其儿子为靖江王。

从朱元璋手下十大悍将的结局来看,我们可能误解了朱元璋

朱文正‘

汇总来说,十大悍将真正死于朱元璋之手的只有冯胜、傅友德、蓝玉三人,而且蓝玉属于咎由自取,怪不得朱元璋。以十人之数,杀二三人,这个比例并不高,朱元璋“功臣刽子手”之名并没有那么名副其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汤和晚年放走100个女子,换来子孙200年荣华富贵
...!汤和是如何得以善终的?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先来看看朱元璋为何下手如此之狠明朝也算是“以武立国”,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以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为首的武将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
2023-02-12 15:50:00
蓝玉之祸:朱元璋清洗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突然离世。朱元璋把朱标的支持者蓝玉剥皮实草,灭三族,并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蓝玉临死前大喊:“詹徽就是我的党羽”。皇太孙朱允炆顿时起身,对侍卫说:“拿下詹徽”。
2024-03-18 15:25:00
蓝玉真的明目张胆霸占蒙古王妃了吗
...何如此出格呢?蓝玉自己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大到明太祖朱元璋都可以包容他,因此,他才敢大胆的霸占北元王妃。其实在中国古代,战败国的君王是没有尊严的。北元战败,王妃被俘,被蓝玉霸占
2023-07-22 14:27:00
詹徽审问蓝玉谁是同党?蓝玉:你就是我的同党
1392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把朱标的支持者蓝玉剥皮实草,灭三族,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蓝玉受审时大喊:“詹徽就是我的党羽!”皇太孙朱允炆吼道:“拿下詹徽。”朱允炆一声令下,左
2024-06-20 15:59:00
若明朝“战神”蓝玉能辅佐建文帝,结局会怎样
...他主打的战斗,就没有失败过。这样的猛将,自然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蓝玉不久之后即被重用。当然,蓝玉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知遇之恩,初出茅庐的蓝玉,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洪武四年,从
2024-04-19 15:20:00
聊聊洪武四大案,说起来都挺冤的
...、胡惟庸案。胡惟庸,濠州定远人,于元至正十五年投到朱元璋麾下,吴元年晋为太常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政知事,六年为丞相,十年后与汪广洋为左右相。洪武十二年,占城使者入贡未奏一事
2023-06-22 15:46:00
徐达长子忠于建文帝,第四子支持朱棣造反,两人的结局如何?
...达因北伐有功被封为魏国公,同时还赏赐一张免死铁券,朱元璋对徐达的功绩非常认可,曾夸赞徐达“功贯古今人第一”,由此徐达成为大明军方的领头羊,就连朱元璋的侄子曹国公李文忠遇到徐达
2023-03-02 21:07:00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一定要处死蓝玉
...人不寒而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人说朱元璋玩“腹黑”,他为了替太子朱标扫清障碍,故意打压那些开国悍将。从史料分析可以看出,承平年代,朱元璋虽然有这方面的考虑,但
2023-06-18 21:45:00
蓝玉案爆发后,冯胜与汤和最后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回顾大明王朝的开国历史,朱元璋这位开国之君无疑是值得人们敬佩的,他宛如一个老师和军神一般,谋定而后动,定了天下,运筹帷幄之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直到现在,人们都感慨于朱元璋的多能
2024-06-24 17: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