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友谅的崛起,意味着徐寿辉开始没落,为他人作嫁衣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18:47:00 来源:戏说三国

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

陈友谅攻克南昌之后,徐寿辉认为南昌地理优势绝佳,应该迁都到那里去。但徐寿辉的这个决定因陈友谅的否决而没能实施。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陈友谅表面上虽然是徐寿辉的臣子,其实他的话语权已经超出了徐寿辉。徐寿辉已经被陈友谅所操控。

果然,接下来,陈友谅开始学习倪文俊,取徐寿辉而代之。不过,陈友谅比倪文俊聪明。《明史》云:

寿辉遽发汉阳,次江州。江州,友谅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

陈友谅先让徐寿辉来江州(九江),因为江州是陈友谅的地盘。然后,陈友谅在城外埋伏兵马,将徐寿辉迎入城内,立刻关闭城门,城外徐寿辉的亲信被陈友谅一一杀掉。然后,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自称汉王。当然,此时的徐寿辉,仍然是“皇帝”,只不过,所有的政令都出自陈友谅之手了。

在这期间,陈友谅的大军在皖南池州等地和朱元璋因抢地盘发生多次冲突,陈友谅胜少败多,无奈之下,陈友谅决定率领大军向朱元璋复仇。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带着傀儡徐寿辉沿江而下,一举夺下了太平。太平是南京上游的门户,太平一破,南京危矣。《明史·陈友谅传》云:

(陈友谅)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

太平被陈友谅拿下之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处境大变,朱元璋这边的将士们大骇,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放弃南京逃往钟山,朱元璋问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只给朱元璋提了5个字:伏兵邀取之!

而陈友谅则显得有些不可一世,史载:

(陈友谅)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出自《明史》)

陈友谅认为,太平他都攻下了,下一站就能拿下南京,生擒朱元璋。他不愿再当汉王了,他要当皇帝。于是,他让部下请徐寿辉来,假装要向徐寿辉汇报事情,等徐寿辉来后,陈友谅命人用铁挝砸碎了徐寿辉的头。“铁挝”是兵器的一种,类似于铁杖。可见,徐寿辉最后死的时候,估计是脑袋开瓢,凄惨无比。

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立即称帝,建立“大汉”,改年号为大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朝”,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实在太多,为了区分,史称陈友谅的政权为“陈汉”。不过,陈友谅运气非常不好,他登基时迎来了狂风暴雨,登基大典都没能顺利举行。《明史》云:

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皆仍故官。会大风雨,群臣班沙岸称贺,不能成礼。

陈友谅登基后,第一战便吃了大亏,因为他被朱元璋打败了。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诈降,写信引诱陈友谅到河道狭窄的龙湾。陈友谅深信不疑,结果被朱元璋在龙湾伏击,陈友谅大败而逃。史称“龙湾之战”,龙湾之战对朱元璋意义重大,对陈友谅来说,却是称帝后的糟糕开局。

陈友谅逃到武昌后,全面整肃军队,顺利地接过徐寿辉的“接力棒”,不过,并不是所有徐寿辉的旧部都愿意服从陈友谅,比如远在巴蜀的明玉珍。

上文提到,徐寿辉早期曾派大将明玉珍去讨伐巴蜀,明玉珍后来攻下巴蜀后,便镇守于此。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明玉珍不愿臣服陈友谅,并且出兵为徐寿辉报仇。《明史》记载:

玉珍议讨之,闭夔关不与友谅通。二十一年,刘祯劝玉珍自立,玉珍不许。戴寿、张文炳复劝之,玉珍咨于部众,同心推戴。二十二年三月戊辰,遂僭称皇帝,都重庆,号大夏国,建元大统。

明玉珍因不是陈友谅的对手,最终和陈友谅断绝一切联系,两年后,明玉珍称帝,建立大夏,史称“明夏”。不过,和陈友谅不同的是,明玉珍虽然称帝,但他仍每年祭祀徐寿辉。

也就是说,徐寿辉虽然被杀了,但他却培养了陈友谅和明玉珍两位开国皇帝。南方红巾军的衣钵,被这两人传承了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友谅有实力夺得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地方的百姓跃跃欲试,准备起义。这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徐寿辉,可以说是他引领陈友谅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元朝末期,徐寿辉在大别山宣布起义,和他一起的,还有邹普胜和彭莹玉。 说到徐寿
2023-01-11 11:37:00
陈友谅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放纵,而是在观察这乱世,等待自己的机会。 这时,一个叫徐寿辉的青年在陈友谅家乡一带揭竿而起,建立了“天完”政权,意图推翻元朝统治。陈友谅眼前一亮,觉得时机成熟,便提出要为徐
2023-11-13 09:01:00
朱元璋抢了别人的妃子,生了个儿子却让朱元璋后悔一生
...文俊手下。倪文俊也是当时俊杰,江湖绰号“蛮子”,拜徐寿辉为老大。当徐寿辉称帝,建立起“天完国”后,倪文俊便成了二当家的:丞相。那么为何徐寿辉起了一个这么别扭的国名?很简单,红
2023-04-28 11:42:00
从郭子兴的部下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功之路
...还是臣服于韩林儿。不过,随着起义军逐渐作大,南方的徐寿辉部,首先开始宣布独立。而且后来,徐寿辉直接称帝了。徐寿辉称帝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庙里做和尚呢!所以,起步比较早的徐寿辉,
2023-09-18 20:18:00
陈友谅是个怎样的人?朱元璋给出这样的评价
... 从渔民混到县衙当差,陈友谅并不满足于此,当时恰好徐寿辉派遣红巾军攻打沔阳,陈友谅就加入红巾军,在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手下担任簿掾,负责掌管军中文书、钱粮等物。虽然陈友谅只是
2023-07-12 06:41:00
忠臣变逆臣,陈友谅阴谋篡位,徐寿辉的悲惨结局
公元1360年,伴随着徐寿辉的临死悲鸣,陈友谅的篡位阴谋终于走到尽头。五通庙内,伴随着滴滴鲜血,徐寿辉奈何地抱着陈友谅的裤腿,说出:“只求一命,皇位尽让……”然而回应他的,仅是陈
2024-12-04 10:50:00
徐寿辉:元末起义的先驱与天完帝国的建立者
说起徐寿辉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非常陌生,听都没听过,但是说起陈友谅,就有很多朋友听过这个名字了,他就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路上最大的敌人,也是一个放在其他朝代都能造就更大功绩的人,
2024-01-19 13:11:00
陈友谅:天选之子,称帝4年,朱元璋骂他残暴,却故意隐藏另一面
...大乱,陈友谅告别自己的父亲陈普才,兄弟五人一起加入徐寿辉的起义军。陈普才是个老实巴交的渔民,他不想让儿子们去造反,但陈友谅不听,坚决离开了父亲。一年后,陈友谅当上了元帅,他来
2024-12-03 09:58:00
皇帝徐寿辉临终前大哭求饶,陈友谅是如何决定的
...,有着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场面,而其中之一便是发生在徐寿辉临终前的戏剧性一幕。皇帝徐寿辉,曾坐拥权谋与荣华,然而,面临生命的尽头时,他竟然放声大哭,恳求饶命。而与之对峙的陈友谅
2024-03-04 18: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