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
陈友谅攻克南昌之后,徐寿辉认为南昌地理优势绝佳,应该迁都到那里去。但徐寿辉的这个决定因陈友谅的否决而没能实施。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陈友谅表面上虽然是徐寿辉的臣子,其实他的话语权已经超出了徐寿辉。徐寿辉已经被陈友谅所操控。
果然,接下来,陈友谅开始学习倪文俊,取徐寿辉而代之。不过,陈友谅比倪文俊聪明。《明史》云:
寿辉遽发汉阳,次江州。江州,友谅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
陈友谅先让徐寿辉来江州(九江),因为江州是陈友谅的地盘。然后,陈友谅在城外埋伏兵马,将徐寿辉迎入城内,立刻关闭城门,城外徐寿辉的亲信被陈友谅一一杀掉。然后,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自称汉王。当然,此时的徐寿辉,仍然是“皇帝”,只不过,所有的政令都出自陈友谅之手了。
在这期间,陈友谅的大军在皖南池州等地和朱元璋因抢地盘发生多次冲突,陈友谅胜少败多,无奈之下,陈友谅决定率领大军向朱元璋复仇。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带着傀儡徐寿辉沿江而下,一举夺下了太平。太平是南京上游的门户,太平一破,南京危矣。《明史·陈友谅传》云:
(陈友谅)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
太平被陈友谅拿下之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处境大变,朱元璋这边的将士们大骇,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放弃南京逃往钟山,朱元璋问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只给朱元璋提了5个字:伏兵邀取之!
而陈友谅则显得有些不可一世,史载:
(陈友谅)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出自《明史》)
陈友谅认为,太平他都攻下了,下一站就能拿下南京,生擒朱元璋。他不愿再当汉王了,他要当皇帝。于是,他让部下请徐寿辉来,假装要向徐寿辉汇报事情,等徐寿辉来后,陈友谅命人用铁挝砸碎了徐寿辉的头。“铁挝”是兵器的一种,类似于铁杖。可见,徐寿辉最后死的时候,估计是脑袋开瓢,凄惨无比。
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立即称帝,建立“大汉”,改年号为大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朝”,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实在太多,为了区分,史称陈友谅的政权为“陈汉”。不过,陈友谅运气非常不好,他登基时迎来了狂风暴雨,登基大典都没能顺利举行。《明史》云:
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皆仍故官。会大风雨,群臣班沙岸称贺,不能成礼。
陈友谅登基后,第一战便吃了大亏,因为他被朱元璋打败了。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诈降,写信引诱陈友谅到河道狭窄的龙湾。陈友谅深信不疑,结果被朱元璋在龙湾伏击,陈友谅大败而逃。史称“龙湾之战”,龙湾之战对朱元璋意义重大,对陈友谅来说,却是称帝后的糟糕开局。
陈友谅逃到武昌后,全面整肃军队,顺利地接过徐寿辉的“接力棒”,不过,并不是所有徐寿辉的旧部都愿意服从陈友谅,比如远在巴蜀的明玉珍。
上文提到,徐寿辉早期曾派大将明玉珍去讨伐巴蜀,明玉珍后来攻下巴蜀后,便镇守于此。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明玉珍不愿臣服陈友谅,并且出兵为徐寿辉报仇。《明史》记载:
玉珍议讨之,闭夔关不与友谅通。二十一年,刘祯劝玉珍自立,玉珍不许。戴寿、张文炳复劝之,玉珍咨于部众,同心推戴。二十二年三月戊辰,遂僭称皇帝,都重庆,号大夏国,建元大统。
明玉珍因不是陈友谅的对手,最终和陈友谅断绝一切联系,两年后,明玉珍称帝,建立大夏,史称“明夏”。不过,和陈友谅不同的是,明玉珍虽然称帝,但他仍每年祭祀徐寿辉。
也就是说,徐寿辉虽然被杀了,但他却培养了陈友谅和明玉珍两位开国皇帝。南方红巾军的衣钵,被这两人传承了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