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07: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让盛唐经历了7年的动荡,终于在在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尽后落下了帷幕。而大唐王朝也在盛世余晖中,逐渐走向了没落,这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到结束之后依然没有肃清河北地区的割据势力。

在战争过程中,大唐王朝为了尽快平复叛乱,对叛军也采取了“镇”和“抚”两种手段。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期,大唐军力下降,无法在短期内收复失地,驱逐叛军,唐代宗也采纳了名将仆固怀恩的建议。对叛军采取“绥靖怀柔”政策。只要投降大唐的,非但不追究他们叛乱的罪名,更有甚者还可以保留官职,升任封疆大吏。《资治通鉴》记载“东京及河南、北受伪官者,一切不问”。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唐王朝的安抚让很多叛军将领,得以幸免,那么安禄山死后他的众多儿子,是否是和那些叛将一样,享受着投降即不追究的待遇呢?

安禄山一生子嗣众多,光亲生儿子就有十一个,而且除此之外,安禄山还有一众如:张忠志、孙孝哲、安守忠这些猛将义子,这些人在7年内乱中或战死,或因内乱而死,或消踪匿迹。总而言之,安禄山的这些亲生儿子下场多半凄惨。少数人能活到战后,赶上大唐王朝的招安政策。

安氏男十一人:长子庆宗,太仆卿;少子庆绪,鸿胪卿。庆宗又尚郡主。在史书的记载中,虽然安禄山有十一个儿子,但除了安庆宗、安庆绪和安庆和外。其他几个儿子的记载寥寥无几。

长子安庆宗——如果说安禄山儿子中悲情之人,这位仁兄应该当仁不让。作为长子的他始终不招自己的老爹待见,中原王朝之中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家族。但安禄山是胡人,对于和自己的性格一样,勇猛无敌的二儿子比较偏爱,而且虽然安庆宗是长子,但却非正室所生。因此当杨国忠说要安禄山的派一个儿子来来长安做人质的时候,倒霉的安庆宗就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六月,被送往长安的安庆宗娶了荣义郡主。不过这个郡主和安庆宗并无感情,结婚当天就举报了安家要造反,吓的安禄山不敢前往长安对峙,此时的安庆宗已经成为弃子,而到了十一月,安禄山起兵造反,恼怒的唐玄宗下令将安庆宗杀头祭旗。《资治通鉴》记载“丙子,上还宫。斩太仆卿安庆宗,赐荣义郡主自尽。”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次子安庆绪——安庆绪应该是安禄山最喜爱的儿子之一,《旧唐书》记载“禄山第二子也。母康氏,禄山糟糠之妻。庆绪善骑射,禄山偏爱之。”。安庆绪也在安禄山造反之后,作为天下兵马使,攻陷潼关,占领长安。不过晚年安禄山性格多疑,想用宠妃的小儿子代替安庆绪。深感危机的安庆绪先发制人,伙同李猪儿杀害了安禄山,自立为帝。但根基不稳的他却没有安禄山的魄力。史思明率先脱离安禄山阵营自成一派,而他自己也在陕州之战被郭子仪击败,最后在相州之战之后被史思明杀害。和他一起被史思明杀害的还有四弟安庆和。

安禄山剩余的几个儿子,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记载,不过结局应该也是尤为悲惨的,毕竟虽然大唐王朝是宽恕边将,但对始作俑者安家绝对可以说是斩草除根。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安禄山大举反旗的时候,手下也是猛将如云,这些人多数都为藩将胡人,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疏远,而这些藩将对同属胡人的安禄山归属感更强,加上安禄山的提拔,他们对于安禄山个人忠诚度更高。而对于这些猛将,安禄山招安的一个政策就是——收为义子。

安守忠——要评述安史之乱叛军两个战绩最好的将领,那就要数安守忠和史思明,正面战场上的安守忠一直从范阳打到长安。天宝十五年,安守忠在陈涛斜大破大唐兵马大元帅房琯。《旧唐书》记载“辛丑,琯与贼将安守忠战于陈涛斜,官军败绩,杨希文、刘贵哲等降于贼,琯亦奔还。”,到了第二年,又在武功大败唐中兴三大将之一的王思礼。而在长安反击战(史称香积寺之战)中大战郭子仪的唐回联军。后因仆固怀恩的回纥骑兵赶到,导致安守忠被唐军反击击溃。而安守忠也在安禄山死后,投靠自己的干兄弟安庆绪,结局是在安庆绪失败后让史思明处死。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孙孝哲——这位仁兄之所以能当上安禄山的干儿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母亲和安禄山的关系不清不楚。不过和一众干儿子都为武将相比,孙孝哲确是一位不择不扣的谋臣,在安史叛军谋臣中的地位仅次于严庄。正常来说读过书的谋臣心地应该比较宽厚,但孙孝哲正好相反,在占领长安之后,孙孝哲对滞留长安的李唐王室迫害尤甚,妃王宗枝皆罹其酷,孙孝哲还很喜欢内斗(貌似这是很多文臣的毛病),经常喜欢和大燕第一谋士严庄抬杠。而安禄山死后也投靠了自己的干兄弟安庆绪,安庆绪失败后也一起被史思明抓获。此时内外名声皆狼藉的他被史思明所杀。《旧唐书》"即牵出,并其四弟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皆缢杀之。”

张忠志——安史之乱中禄山这些儿子养子之中,基本上能撑到史朝义时期的就只剩张忠志了。张忠志在年幼时就展现出自己出色的武艺,作为范阳将领张锁高的养子后有作为安禄山的养子和安禄山一起进长安面圣。就大唐政府对于叛军的评价来说,张志忠可以说是安禄山的五虎上将也不为过。《资治通鉴》关于李泌和唐肃宗的对话中就记载“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

在安史之乱中,张志忠的军事才能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天宝十四年,张志忠领兵8000进攻太原,并命高邈和何千年凭二十骑劫持了北京副留守杨光翙。到了十二月作为先锋军张忠志和田承嗣一同攻陷了东都洛阳。到安庆绪上位,在著名的相州之战中张志忠归顺了唐王朝,但目睹九节度使败仗的张志忠则选择投降了更有前途的史思明。而在史朝义上台后的安史末期,他又联合了镇守河北的安是叛将“田承嗣、薛嵩和李怀仙”投降了唐王朝,并被封为程德军节度使。赐名李宝臣。妥妥的成为了人生赢家。

在晚期大唐因为要拉拢他打击田承嗣,在代宗时期将他封为迁左仆射,陇西郡王、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在安禄山的这些儿子中可谓是结局最为完美。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父无母的安禄山究竟有何能耐?能搞得唐朝鸡犬不宁
...的时候,我们的超级反派安禄山同志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这安史之乱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具体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就来讲一讲无父无母的安禄
2024-10-11 14:05:00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他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阴谋和军事斗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的追
2024-02-29 16:35:00
田承嗣数次叛唐,为何还能稳坐藩镇重位
...传》中载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时安禄山起兵反唐,引发安史之乱,田承嗣与张忠志被安禄山遣为先锋,一战攻陷河、洛。后天降大雪,安禄山为此巡视众营,发现田承嗣营中悄无声息,似无一人,
2023-05-14 06:35:00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辉煌的朝代之一,最终是为何由盛而衰呢?这就与著名的安史之乱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该场战争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发起叛乱,因此史称安史之乱。唐朝是唐高祖李渊结束隋朝后定都洛阳建立
2023-07-24 20:41:00
安禄山同族的人在安史之乱后结局如何
...,由此,成为太宗朝、高宗朝的宠臣,最终陪葬昭陵。到安史之乱爆发时,作为与安禄山同族同姓的人,武威安氏感觉到了周边的异样目光。在此之下,武威安氏将何去何从?安重璋在此情况下站起
2023-08-03 17:17:00
安禄山造反一年之后就死了,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是谁在指挥战争?
...走上顶点后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这个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是谁发起的?它为什么会对富强的唐有那么大影响?这场史册记载的十分有名的叛乱,领导者是安禄山。他发起这场暴乱
2023-03-07 11:59:00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儿子杀死,史思明死于内乱
...原因。唐朝最繁盛的时代我们称之为盛唐,指永徽之治到安史之乱爆发前这一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便渐渐衰落下去了。此后唐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一百多年,后经“白马驿之祸”,唐朝灭亡
2023-01-13 22:12:00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玩的团团转,白白断送了大唐盛世。唐玄宗朝名将很多,安史之乱前能抑制住安禄山的就不下四位,加上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四位名将,这就是笔者要说的玄宗朝八大名将,这八人大都不得善终。王
2023-05-10 09:27:00
薛仁贵之孙薛嵩后来为何投靠安禄山
...将之才,却也是个不知忠心报国为何物的大将之才。正如安史之乱爆发后,薛嵩看准时机,竟就投了安禄山,还因战功,被任命为驻守相州,成了叛军的封疆大吏。薛嵩反唐,或许有唐朝皇室排挤薛
2023-05-02 1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