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20: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我国最辉煌的朝代之一,最终是为何由盛而衰呢?这就与著名的安史之乱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该场战争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发起叛乱,因此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结束隋朝后定都洛阳建立的朝代。

唐朝不仅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开创了殿试。

如今不少人旅游时都会想去西安不夜城,感受一下唐朝文化。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说到唐朝君主,瞬间浮现脑海的更多的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之治”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但是提及唐玄宗就有些许陌生。

但当提及一代美人杨玉环似乎又能想起这位君主。

在唐玄宗时期,由于经历了开元盛世经济发达,当时皇宫里的生活更是纸醉金迷。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唐玄宗十分宠溺杨贵妃,因杨贵妃喜爱荔枝,唐玄宗便命人去四川、广州运送荔枝,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更是为此作诗。

唐玄宗即位后,唐朝本应一直繁荣昌盛下去,可唐玄宗并不是一位明君。

他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劳民,伤财,又取消均田制、府兵制,以募兵制取而代之。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奈何当时奸臣当道,在李林甫担任宰相时,铲除异己,杀害贤才。

可想而知,募兵制在奸臣当道时是多么的昏暗。

为了巩固相位,李林甫建议唐玄宗允许胡人戍边,并且将兵权交给胡人。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终致使胡人安禄山取得大量兵权,为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唐玄宗在宫中又极尽奢靡,杨贵妃姐妹三人的每年的花销数不胜数,不少农民因此苦不堪言。

又加上杨贵妃之兄杨国忠奸臣当道,遂安禄山诈以征讨杨国忠为名发起了战争。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在战争中安禄山有六位著名的猛将:史思明、安守忠、崔乾佑、李归仁、田乾真、蔡希德。

第一将:史思明,与安禄山一起发动了安史之乱。

他其随安禄山反叛,一路披荆斩棘,攻陷饶阳诸郡,性格狠辣,放任部下剽掠抢夺。

在军事上有惊人的天赋,在邺城,以5万兵马击败9个节度使。一时风光无两,最后却被李光弼打败。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第二将,安守忠,既是安禄山的养子之一,也是六大猛将之一。

曾在唐朝大将颜真卿在背后偷袭时拦住其去路,使得唐军大败。

夺得潼关后,在武功地带的发动的战争又击败唐军王思礼,据史书记载:安守忠和张通儒一起被任命为镇守长安的主帅。

后唐军反击,为保住长安,安守忠在阵前斩杀郭子仪之子郭旰,使得郭子仪被迫降官自保。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第三将,田乾真,又称之安乾真,是安禄山的养子之一。

攻破长安后,曾担任军中京兆尹,镇守长安。但安禄山军队大多都是胡人,且没有受到严格的训练,因此也没有严密的纪律。

军队里的人在长安更是烧杀掠夺,滥杀无辜,田乾真为维护军中形象只得到处奔走,筋疲力竭。

田乾真有勇有谋,在安禄山作战急躁时,谏言加强军中团结,稳定军心。之后随崔乾佑攻克潼关。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第四将,李归仁,曾被封为北平王。手握万曳落河、六州胡、同罗等精兵。

在崔乾佑攻破长安后,与安守忠一起守卫长安。

在长安城西,李归仁以诈败之计逃回,诱使官兵乘胜追击,在阵前打败唐军,趁乱夺取唐军物资。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第五将,崔乾佑,在安史之乱中,崔乾佑当立头功。

在灵宝西源南面山上,设精兵埋伏,假意不敌,后引诱唐军“乘胜追击”,最终唐军进入伏击区,崔乾佑大获全胜。

在该场战役中,唐军将近20万军队,后因逃跑过程中死伤惨重,回潼关的竟不足8000人。

第六将,蔡希德,因其骁勇善战被安禄山收为麾下,在安史之乱中主要是守住他们的老巢——河北。

在安禄山发动战争攻占洛阳准备进攻潼关之时,颜真卿在常山起兵,无奈之下,蔡希德只得回到常山。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短短几日,蔡希德便攻破常山,俘获颜真卿。

后又在河北与李光弼、郭子仪竭力作战,为安禄山在前冲锋陷阵给予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当时唐朝海内承平已久,举国听闻安禄山骑兵谋反皆是不可置信。

中央的军队由于是募兵制,且奸臣当道,与安禄山的边境兵相比没有丝毫的优势,不少县令为求自保,竟大开城门迎接安禄山进城。

在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在安史之乱中,不仅有令人闻风丧胆的猛将,还有著名的马嵬驿之变。

传说在安禄山占领洛阳后,唐玄宗只能带着杨贵妃弃城逃跑。

在马嵬驿时,不少大臣认为之所以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就是因为奸臣杨国忠当道,杨贵妃妖妃祸国。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为了保全江山社稷,众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无奈之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唐玄宗只得听从大臣的谏言,赐死杨贵妃,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致使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多种,但究其根源,是当时的社会矛盾所决定的。

安史之乱的6大猛将有多猛

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虽以唐军的胜利结束,但已经动摇唐朝根本。

不仅如此,社会人口也锐减了60%,人口严重不足使得唐王朝的经济也严重衰退,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况,但幸好继任的君主及时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使得唐王朝还能惨存150余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中的六猛将:唐朝内乱的英雄与悲剧
唐朝,一个辉煌的时代,却也有其深重的阴影。安史之乱,这场震撼中华大地的内乱,持续了近八年,给大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但在这场乱局中,有六位猛将崭露头角,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使叛军
2023-10-17 09:04:00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他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阴谋和军事斗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的追
2024-02-29 16:35:00
唐朝哪个人能活着,安史之乱根本就不“敢”爆发
...开的时候,史称“开元盛世”,可就是这样的盛唐,因为安史之乱,打折了脊梁,开始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产生的结果,不仅仅单纯是李隆基的愚昧,很多人说,如果唐
2024-06-08 22:04:00
为什么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持续了八年之久呢
...一时的安禄山反叛立即就走向了颓势。按理说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就应该歇菜了,可是在安禄山死后,又花了七年,才将叛乱彻底扑灭,这又是为何?首先,身为唐王朝的统治者的唐肃宗没能做好平
2023-05-10 22:25:00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让盛唐经历了7年的动荡,终于在在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尽后落下了帷幕。而大唐王朝也在盛世余晖中,逐渐走向了没落,这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到结束之后依然没有肃
2023-11-01 07:10:00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这里说的反贼是薛仁贵的第五子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
2023-01-15 18:17:00
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宗“贞观之治”更牛的“开元之治”,也在其任内出现“安史之乱”,差点使大唐灭国!那么,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出自唐玄宗自身?还是出自李林甫、杨国忠?小编以为,首要是唐玄宗的不作为,
2024-10-04 12:50:00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基晚年却逐渐怠慢政事,还宠信错了大臣,为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其实李隆基本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等人引起战乱。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
2023-11-17 11:06:00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杜甫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长安经历安史之乱后的真实写照,唐玄宗弃城逃往蜀地,叛军长驱直入攻陷长安,200万人口的京畿地区,百姓或逃亡或被杀,剩下的人口不到1000户,
2023-12-14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