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因当时此案牵连甚广,影响恶劣,甚至处斩了一名一品大臣,这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时轰动朝野。戊午科场案的起因发生在北京顺天府的一场乡试上,在这场乡试中,有一个叫平龄的考生榜上有名,且还是第七名。令人惊...……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府竟然出了这档子事,乾隆帝得知后大怒,当即派出钦差大臣查案。起初,京城贵胄官官相护,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这事儿压下去。但乾隆不肯善罢甘休,决定亲临考场,对考生进行复试。结果,在乾隆帝亲自监考的情...……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如何实行的
...葰等五名官员全部处斩,其中,柏葰还是官居高位的一品大臣。这场科举考试也一直被当作教训流传下去。成绩如何各凭本事,正如现在的考试一样,在监控录像底下,依旧有人为了好成绩而作弊,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人这一...……更多
和珅作威作福了二十多年,有一样钱却始终没动过贪心
...,一个考生总算是交代了实情,为能当官,他花了五百两银子,找到兵部侍郎,然后由兵部侍郎再托付主考官,就这样一级一级的传递下去,整个过程下来平均每人也就分得了十六两银子。这些官员如果知道自己因为十六两银子...……更多
柏葰:清朝唯一被斩首的一品大员
...他当时受贿了16两银子,本来咸丰帝还想包庇他,但碍于大臣们拿国家命运来劝说,才同意的,并下诏处死柏葰。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他只是受贿了16两银子,却被处死,感到不值的。但他却是当时社会腐朽的一个缩影,如果人人...……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爬行。经过审问,吴泌和程光奎供认送两江总督噶礼50万银子,送副主考官赵晋20万银子,因此得以录取。而整个舞弊案,其涉案金额之大,也成为历史之最。事情水落石出后,康熙判处赵晋斩立决,吴泌和程光奎绞监侯,而左...……更多
清朝科举案揭秘:一品重臣柏葰因何无辜丧命?
...所以高居第七名是因为贿赂了考官,因此他将此案上报给咸丰,皇帝得知后震怒,下令严惩相关官员。对于考试徇私舞弊进行严惩,咸丰的做法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对柏葰来说,可谓是受到了无辜牵连。其实此案当中,柏...……更多
和珅在结婚后第二年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
...的,即使能力很强,也不会得到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官场的大臣们肯定。科举失败也成为了和珅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更多
古人中了状元有什么待遇
...状元的话,金银对你而言只是数字,有人求着你收他们的银子,铁定够花;皇帝钦赐牌匾,敕造功德牌坊,光宗耀祖,父母脸上有光,地方官小心款待;会抱得美人归,老丈人家里有权有势,可以让你少奋斗十几二十年。你当上状...……更多
...走向上,翻译士子中出现了不少服务于八旗驻防及边疆的大臣。 翻译生员可考取中书、笔帖式,虽职位较卑,但升转较易,不数年辄致通显,翻译科举中出现了多位以生员出身升至高官者,如长龄,乾隆年间考取翻译生员,初...……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时光。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让一个备受众矢之的制度屹立千年并不容易。科举制度固然存在缺陷,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特质值得肯定。科举制度并非想象中单一的京城考试。实际上,科举考试分为六级:县试、府试、院试、乡试...……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一个内阁中书的小官。在殿试后进士名次的安排上,不仅大臣们要顾及各种利益,有时候皇帝也要作出某种平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殿试,原定状元为江苏人赵翼,榜眼为浙江人胡高望,探花为陕西人王杰。正常情况...……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的例证就是:找代考枪手的费用,已经降低到了只要几两银子——放到以前,那是没几千两银子下不来的。普通人家也可以请人代考了,但这个市场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因为大清帝国早已摇摇欲坠,面对汹涌袭来的西方先进文明...……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公平、公正。自科举以来,大臣子弟应试多引发争议。唐代即有抑制大臣之弟之举,宋代更是创立了牒试之法,明代朝野攻击大臣子弟中式之声不断。清初以来,达官子弟与天下士子一体应试,而中...……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备的地方参加考试,这是会试,监考官是皇帝亲封的钦差大臣。考中了举人,才能考贡士,也就是进士。考进士,会直接在皇宫的保和殿,这叫殿试。而监考官多数时候是皇帝亲自监考,鲜少时候是大臣监考。这一次考试,无论...……更多
李 鸿章首次觐见慈禧,回家就跟儿子说了哪8个字
...快被咸丰宠幸,被封为兰贵人。李鸿,章作为清廷的汉人大臣,和叶赫那拉·杏贞这位满族正黄旗的贵族小姐自然是从未见过面,对于彼此也是毫不知情。咸丰皇帝的身体不好,体弱多病,太平天国的余孽尚在,不断地在各地起...……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历经千年风雨,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不少人将现代考取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难度与古代科举相提并论,甚至认为科举的难度远超考入清华、北大。而那...……更多
慈禧死前抓了百名童男,这些童男是用来做什么的?
...掌握实权,慈禧就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先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全部斩杀在了朝堂之外。顾命八大臣死后,慈禧与恭亲王垄断了清朝的所有权力,自那以后,朝堂上下再也没了能制约慈禧的存在了。死前再作恶为了能彻底的掌握皇...……更多
清朝科考最大舞弊案,24名举人文理不通,18名考官被绞死
...答应了25人贿赂。京官三品子弟皆全部录取,但有些花了银子却没有被录取的。发榜后,众人不服议论纷纷,考生集体到文庙去哭庙。最终竟传到了顺治那里,顺治帝大怒,下旨将主考官等七人全部处斩,家人流放,此事才得已...……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各类贡生近300名。其中,进士2名(景其浚,兴义府人,咸丰二年壬子恩科进士,二甲二十三名,后官至内阁学士;景方昶;兴义府人,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二甲八十名,后官至湖南辰州知府,赏二品衔)、武进士4名(杨永...……更多
说说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过程
...,中举者,还需要连中会试和殿试,才有资格成为国家之大臣。乡试每年在阴历八月举行,因为考试已在深秋,所以这次考试也被称为是秋闱,每年,朝廷都会派一批主考官负责地方的乡试考试,而考中举人的士子,也算成为了...……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人担保大多是要花钱的。明清小说记载,院试前的担保,银子“穷煞也要几两”。这对于普通考生来说,院试前考核的不仅是社会关系,更是家庭的经济实力。而这,仅仅是院试考前的准备工作。待到开考当天,考生半夜就得起...……更多
看看这位状元当官10年后发展怎么样
...,当时114名状元中,有14人升任内阁大学士,9人担任军机大臣,19人担任总督、巡抚一级的封疆大吏。其余人,也基本都是四品以上官阶。这个级别,属于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密折的中高级官员的行列。而且,许多人考中状元时,...……更多
和珅的聪明才智:凭借对乾隆的了解成功押题作弊
...时候备受重视,巅峰的时候身兼数职,称为乾隆最宠爱的大臣。也正因如此,和珅才能利用手中的职权开始贪污。而且有了乾隆的庇护,根本没人能扳倒他。据说死后被抄家时家产是国库年收入的数十倍。和珅的贪污可以说涉及...……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容由皇帝一个人决定,结果也是只由皇帝一人决定。其他大臣可以提一些建议,但对结果未必能够产生影响。殿试不会淘汰任何人,只是会对参与考试的人进行一次排名而已。科举制度中非常著名的“八股文”,就是在明清时期...……更多
冯世瀛八十岁举行“入学典礼”
...阳县融媒体中心曾常供图)□铁笛“冯家的顶子、夏家的银子、周家的女子。”这句谚语,至今仍在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的小坝流传。原名芦藁坝的小坝,土地平旷,人文荟萃。在清乾隆中期至民国初年的百余年间,因为那...……更多
桅杆背后的科举功名
...两”。官方设奖,更重要的目的是劝学乡里,但三五十两银子,是立不起一根桅杆的。安龙的桅杆均为石质,这大概是安龙山多、石多的原因吧。安龙县城及其周围,到底有多少桅杆,没有记载,也没有人统计过,但从这里可知...……更多
聊聊景泰年间一场有趣的“科场徇私案”
...不以为然,他觉得王伦、陈瑛只在可取不可取之间,况且大臣子弟与寒士奔进已经令人诟病,他们还不安于义命,竟然欲借此加罪于考官,实在太不像话了。景泰帝左右为难,为求两全,特下旨取王伦、陈瑛为举人,许明年参加...……更多
当谢灵运诗歌成为科举热题
...诗数量可得吉尼斯世界纪录,为此题亲自写了多首,手下大臣纪晓岚、王杰、吴省兰等也纷纷效仿。清道光六年三月会试,江西士人帅方蔚层层闯关,放榜后欣喜成为准进士,四月正是“首夏”季节,当月十三日入保和殿复试,...……更多
...考,系由朝廷指定的四位重臣,即协办大学士裕德、管学大臣张百熙、工部尚书陆润庠、法部尚书戴鸿慈。这四位大主考的籍贯分布是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同时也是按照清廷抡才大典的惯例,暗中有着“正大光明”的次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丨儒韵清风 廉行济宁①曲阜儒家崇廉尚勤思想教育基地
联合出品:济宁市纪委监委机关 大众网济宁记者:李慧
2024-12-03 16:22:00
不拘一体 古朴雅致 | 梁仲华篆刻作品欣赏
齐鲁壹点记者 贾佳编者按:梁仲华的篆刻作品,展现了篆刻艺术的传统精髓,更融入了个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在布局上他讲究匀称之美
2024-12-03 17:17:00
河北新闻网讯(崔楚熙)制作古钱币、模拟考古、拼装榫卯、拓印瓦当、剪纸……每到周末,都会有小朋友聚集在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学习秦汉历史
2024-12-03 18:13:00
沪贵联动 | 阳明·问道十二境之南祠咏怀: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编者按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围绕“黄小西,吃晚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
2024-12-03 18:55:00
李世民带回“新疆棉”,忽必烈强推,六百年后,棉花终于打败丝绸
当李世民带回“新疆棉”时,没人想到这颗不起眼的种子,六百年后竟然会在全球范围内把丝绸打得彻底败下阵来。想想看,当年丝绸可是一张“国宝”的名片
2024-12-03 09:46:00
明宣宗朱瞻基:文如李世民,艺赛宋徽宗,他是好皇帝,却毁了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这位皇帝的历史评价,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有人说,他的文采堪比李世民,艺术修养比得上宋徽宗,堪称一个“全能型”帝王
2024-12-03 09:47:00
朱标:太祖一掬泪,宗庙千年恨,朱元璋爱他38年,朱棣骂他忤逆
有些父子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了波折。一个父亲对儿子百般宠爱,另一个儿子却在暗中积怨。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生前却似乎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父爱”
2024-12-03 09:48:00
朱瞻墡:历经七朝,三失皇位,朱棣最长寿的孙子,享藩王最高礼遇
想象一下,一个人一生中过了七次“皇帝梦”,却每次都与皇位擦肩而过。听起来像电影里的情节,但这竟然发生在历史真实人物身上
2024-12-03 09:49:00
胤祥:尽臣弟之道,树皇子楷模,康熙的可怜儿子,让雍正彻夜不眠
在清朝的宫廷里,父子之间的关系往往复杂得让人捉摸不透。康熙年间,有个皇子,他虽生得高贵,却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命运的悲剧
2024-12-03 09:50:00
孝慈高皇后:王道之大,始于闺门,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因何伟大?
你知道吗?有时候,做一个伟大的帝王,不一定得从刀枪剑戟开始。有一位女人,她没有战场上的英勇,却凭着一股温婉的力量,帮助丈夫从一个普通人
2024-12-03 09:50:00
成吉思汗:骑马打仗的“草原王”
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上最“会骑马”的大佬!想象一下,一个草原上的小伙子,骑着马,手里挥舞着弓箭
2024-12-03 09:52:00
四面楚歌:项羽的悲壮与孤独,英雄的终章
“四面楚歌:项羽的悲壮与孤独,英雄的终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项羽无疑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英雄。他以勇猛和豪情著称,但他的结局却是一个悲剧
2024-12-03 09:53:00
古代皇帝:历史书籍中未曾提及的故事
提到皇帝,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种威严而又神秘的形象。他们身披龙袍,坐拥江山,手握生杀大权,俨然是权力的化身。然而
2024-12-03 09:55:00
奏始皇:铁腕统一六国,一朝雄心揭秘
秦始皇,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在他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壮举后,犹如一位刚刚拿下冠军的运动员,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2024-12-03 09:56:00
陈友谅:天选之子,称帝4年,朱元璋骂他残暴,却故意隐藏另一面
陈友谅,一个在历史上很少有人提起的名字。你或许只知道朱元璋怎么骂他残暴,怎么说他是个无道昏君。但如果你翻开他的历史,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对劲
2024-12-03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