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6: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家都知道,科举制是古代官场选拔人才的的制度。科举制始于隋唐,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朝,历经数个朝代,可以说制度十分完善了。但由于科举制是众多学子的进身之阶,很多人为了出人头地,铤而走险。古往今来,不知爆出了多少科举舞弊案件,而清朝,似乎也不可避免。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关于清朝最大的一场科举舞弊案——戊午科场案。戊午科场案发生在清朝咸丰八年,至今已经160余年,因当年是戊午年而因此得名。因当时此案牵连甚广,影响恶劣,甚至处斩了一名一品大臣,这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时轰动朝野。

戊午科场案的起因发生在北京顺天府的一场乡试上,在这场乡试中,有一个叫平龄的考生榜上有名,且还是第七名。令人惊讶的不是排名,而是这位叫做平龄的考生的真实身份是一位京剧演员。在当时的社会,等级还是很森严的。伶人这种身份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中举了。而且京剧演员唱戏需要时常练习,哪来的的时间读书呢?一个伶人都能够榜上有名,这让寒穿苦读十多年的学子置于何地。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于是,有人抗议不服,怀疑平龄有作弊的嫌疑,要求复试平龄。一时间,舆论纷纷,咸丰帝知晓后便下令彻查此事。很快,负责此事的官员便从平龄的试卷便被发现了问题,朱墨不符。原来,清朝科举考试有规定考生考试是只能用专门的笔墨,而为了表示公正,所有的试卷都会有指定人员重新抄写一份,在呈送给考官批改。而朱墨不符,意思就是平龄的考卷已经被人调换过。

此事一出,立马震惊朝野,平龄很快被提审,但不久后,平龄竟然死在了牢中。由此入手,全部的乡试试卷被翻出来重新检查,发现此次乡试荒谬至极,官员贪腐风气竟如此之甚。有错误的试卷达到了五十多份,其中有一份的试卷的错别字达到了三百多字,令人可笑的是,这份试卷的主人还中了举。咸丰帝闻此大怒,立刻问罪主考官,柏葰被革职,朱凤标和程庭桂解任。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案件到这里,主考官柏葰其实还没受到什么影响,虽然他被革职了,但随后就被咸丰帝任命为军机大臣,清朝的军机大臣位同宰相,还是有实权的那种,可谓是位极人臣。但随着案件的逐渐深入,柏葰就不能淡定了,因为他也被牵连进去了,证据也现于眼前。考生为了这次自己能顺利中举,私下贿赂了兵部侍郎李鹤龄,李转而向考官浦安请求,浦安又跟柏葰打了招呼,柏葰最后应下了此事,而所收贿银不过16两。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清朝的律令非常严格,尤其是徇私舞弊这块。柏葰是咸丰帝器重的臣子,有意从轻发落,柏葰也以为凭借自己的地位最多也就判个流放,连行李都收拾好了。但天不遂人愿,柏葰撞到了枪口上。当时清朝科举考试乌烟瘴气,官官勾连,咸丰帝是一个年轻的帝王,锐意进取,有意借这场舞弊案树立朝堂风气,将他作为惩治腐败的例子,整顿朝纲。而柏葰又与肃顺等人不和,一朝落马,便落井下石。

柏葰最终还是被判处斩立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贪污16两银子而被判处死刑的最高职位的一品大员。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军机大臣收取28两白银,被皇帝斩首示众
...但有一些人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他们就是军机大臣。军机大臣的职责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因此在百官之中,他们的地位最高!可是有一位军机大臣却因收取28
2023-08-29 13:24:00
清朝一品大员被判斩首,为什么却告诉儿子自己不会死
...肃顺力争,他真被判了斩首执行,然后成了死于科场案的大臣里职位最高的人。
2023-07-25 21:14:00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府竟然出了这档子事,乾隆帝得知后大怒,当即派出钦差大臣查案。起初,京城贵胄官官相护,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这事儿压下去。但乾隆不肯善罢甘休,决定亲临考场,对考生进行复试。
2024-06-08 16:47:00
科举舞弊:历史与现实中的丑陋与悲哀
...人平龄朱墨不符,物议沸腾”,咸丰遂命载桓、端华等四大臣查办此案。注:为防考官通过笔迹辨识考生,考生考卷需经专人誊抄后再交考官批阅(放榜前需比对两卷是否一致)。原件为考生用墨笔
2023-09-02 16:26:00
古代科举制度如何实行的
...葰等五名官员全部处斩,其中,柏葰还是官居高位的一品大臣。这场科举考试也一直被当作教训流传下去。成绩如何各凭本事,正如现在的考试一样,在监控录像底下,依旧有人为了好成绩而作弊,
2023-02-04 12:40:00
和珅作威作福了二十多年,有一样钱却始终没动过贪心
...,一个考生总算是交代了实情,为能当官,他花了五百两银子,找到兵部侍郎,然后由兵部侍郎再托付主考官,就这样一级一级的传递下去,整个过程下来平均每人也就分得了十六两银子。这些官员
2023-01-26 17:49:00
柏葰:清朝唯一被斩首的一品大员
...他当时受贿了16两银子,本来咸丰帝还想包庇他,但碍于大臣们拿国家命运来劝说,才同意的,并下诏处死柏葰。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他只是受贿了16两银子,却被处死,感到不值的。但他却是当
2024-01-22 19:07:00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爬行。经过审问,吴泌和程光奎供认送两江总督噶礼50万银子,送副主考官赵晋20万银子,因此得以录取。而整个舞弊案,其涉案金额之大,也成为历史之最。事情水落石出后,康熙判处赵晋斩
2023-11-23 17:57:00
清朝大臣官居正一品,到死都不相信皇帝会杀了他
一直以来,如何禁止科场舞弊都让历代皇帝很是头疼,实在是屡禁不止。一般会采取两个措施,一方面从考生下手,在他们进入考场的时候严加审查。现在科技比较发达,有监控和一些设备来使用,所以
2023-01-03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