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却被戴绿帽,最后小妾用一句话获得原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23 21: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姣娘嫌弃他又老又不讲卫生,出轨仆人,王安石不仅原谅了她,而且成全他们的好事!

六十知天命的年纪,王安石在儿女的操持下,纳了人生第一个小妾,

名为绞娘,年方18。有一天,外出归来的王安石刚要推门进屋,隐约听到屋内传来男欢女爱的声音。他惊讶的站了一会,确认屋内的人是绞娘和年轻家仆后,竟然转身默默的走开了。

3年前,王安石刚刚彻底脱离官场时,特别不适应,加之结发妻子已经去世好多年,孤身一人生活的他终日郁郁寡欢。儿女见此情况,就决定给他纳妾。

对于纳妾,他是反对的

,原因有两个,一是对亡妻吴氏的怀念,感情专一的王安石在发妻吴氏去世后,再没有续弦。二是年近六十,已经没有纳妾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想再为此劳神费力。

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却被戴绿帽,最后小妾用一句话获得原谅

对于父亲的反对,王安石的儿女只好暂时同意了他的意见。但是,之后的几年里,

王安石总是生病,对于自己的照顾也很粗心,

大大小小的问题频繁发生。

王安石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便不再固执己见,同意儿女帮他纳妾。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年轻又漂亮的姑娘被领到他的面前,容貌姣好,落落大方,低头行礼后安静的站在原地,等待问话。

王安石开口问:“请教姑娘姓名和年龄?”

姑娘爽快的回答:“姣娘,今年18岁。”

王安石接着问:“你愿意做我的内人么?”

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却被戴绿帽,最后小妾用一句话获得原谅

姣娘开心的回答:

“小女子对大人的才华早有耳闻,一直苦于见不到真人,今日得见大人,并服侍大人,是我的福分

,更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姣娘说完这些,心里直打鼓,她害怕被拒绝。对她来说,崇拜王安石不假,但更在意的是他的名声和地位,以及地位带来的财富,她想过富贵日子。

正在绞娘犯嘀咕的时候,王安石说话了:

“既然你真心愿意陪伴我,那就留下来吧。”

每个男人都渴望被崇拜,何况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王安石也不能免俗,哪怕他已经60岁了。

纳妾后的日子,王安石过得很舒心,有人照顾自己,又有人操持府内事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写字会见亲朋,

有时整日都不在府上。

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却被戴绿帽,最后小妾用一句话获得原谅

王安石过得舒坦,但绞娘过得并不顺意。已经60岁的王安石对情情爱爱已经没了兴致,而绞娘正值青春时期,满心都是卿卿我我。她不仅得不到爱情,

王安石每日投身公务,连陪伴都少得可怜。

不仅感情上得不得安慰,生活上两人也有很大的隔阂,王安石年纪大、又不爱讲卫生,身上总是有些怪味,这让绞娘很不适应。

时间久了,绞娘忍不了寂寞无趣的生活,与一位年轻的家仆整日眉来眼去。

一天,王安石又外出访友去了。绞娘无聊的在房中喝茶,此时男家仆来敲门,声称要请示一些府中事务。

绞娘高兴的打开房门,把家仆放了进来,还顺手关上了房门。

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却被戴绿帽,最后小妾用一句话获得原谅

房间里,两人刚开始有说有笑,后来竟然没了声音。好一会之后,家仆才从房间里走出。一切都如往日一般平静,王安石继续着自己的种种事务。

有一天,王安石回府的时间提前了一些,当他刚要推门进屋,就听到屋里有声音,细听之后,他大吃一惊,

里面竟然是绞娘与人正在偷情。

他顿时火冒三丈,想踹开房门进去。但是,他忍住了,害怕家丑外扬。作为曾经的宰相,如果让人知道了家中出了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以后还怎么面对世人。

王安石默默的转身离开了。后面的几天里,他都在认真思考,

这个事情该怎样处理,才能妥善的安置,而不被世人笑话。

其实,这样的事情,对于经历过大风大浪、位极人臣的王安石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处理的好与不好都无所谓,真正让他犹豫的还是内心的不忍。

王安石60岁续娶姣娘,却被戴绿帽,最后小妾用一句话获得原谅

最后,他决定与绞娘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这件事,共同商量一个解决办法。

一天两人正在吃饭,王安石故意说起男仆的为人

,假意漫不经心,却略有所指。聪明的绞娘一下子就明白了王安石的话外之音,也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两人沉默了一会,绞娘鼓足勇气说了一些话,也让王安石自我反省了一番。她说:“初见大人,我被你的才华吸引,过了日子才发现,年龄相仿、相互陪伴有多重要,而这些,小女子都没得到。”

王安石不语,绞娘又说:

“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不说话,其实是在反思自己,确实因为年纪大无法给予绞娘完整的夫妻生活。既然如此,不如做一回君子,成全他两人。

之后,

他写了一封休书,并赠与绞娘和仆人一些银两

,成全了他们的好事。

从此之后,“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广为流传,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宰相娇妻与人私通,宰相不追究反而成人之美
北宋年间,身为朝廷宰相的王安石中年丧妻,于是续娶一位貌美如花的年龄少女为妾。这名少女名唤姣娘,年方十八,自幼出身名门,年轻貌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加才女。王安
2023-04-24 19:02:00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苏轼与王安石互相看不顺眼,这事几乎众所周知。但要说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反对变法,也是因此被卷入了“乌台诗案”遭贬官。可除了王安石变法这一
2023-01-07 15:19:00
王安石道出宋朝现状,看宋神宗如何应对?
上文书讲到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了一句话,直接把整个宋朝的形势给讲了出来,也证明了此次变法必然会走向失败。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王安石究竟对宋神宗说了什么?以王安石当时臣子的地位,他又敢
2024-01-14 20:16:00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后宫成最大阻力
公元1069年,宋神宗再一次把王安石召集京城,并且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的此次到来主要负责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变法。宋神宗和王安石走在了一起,民间百姓高兴,朝中臣子高兴,就连后
2024-01-19 19:28:00
宋神宗用王安石,是王安石的不幸,也是宋王朝的不幸
很多人不理解,作为北宋名臣的司马光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个人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在变法之前,王安石和司马光曾经进行过一次嘴炮互喷,王安石说“善
2024-10-28 10:21:00
王安石和司马光,同是顶端文人为何成为了一生政敌?
...他主张温和改革,注重循序渐进和维护传统的儒家礼教。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推行了“熙宁变法”,试图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改革
2024-09-02 11:37:00
他位及丞相却能容忍妻子出轨,这样的胸襟真是让人佩服
...到达一国丞相,却完全容忍了妻子出轨。这位丞相,正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一位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进行过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担任丞相的时候,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也正
2023-03-01 21:50:00
文学巨匠的较量,王安石与苏轼的争斗与和解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备受尊敬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成就至今流传千古。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震惊的争斗,成为文坛史上的佳话,至今无人能对。
2023-09-28 06:23:00
宋神宗赵顼变法失败打仗惨败,真没什么好吹的
宋神宗赵顼很小的时候就对王安石倾慕不已。小到赵顼可能也就七八岁,那时候的他还不是皇帝,只是个刚开始读书明礼的孩子。当然,这种倾慕不是谈恋爱搞对象的倾慕,而是一种对知识分子的敬重。
2023-06-13 19: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