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和亲不一定都丢人,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外交手段
...,同时避免了边境长期被骚扰的局面。于是,和亲这一项外交政策就这样开始了。而和亲大多时候,嫁过去的也不是真公主,往往挑一个宫女或者某个宗室臣子的女子,先封个公主,皇帝再认个干女儿,然后嫁过去。匈奴也不在...……更多
唐朝十几个公主嫁到西域和亲,宋朝为何坚决不搞这一套
和亲,是古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邻国的一种外交手段。中原皇帝把皇室公主嫁到外国,从此两国成为姻亲,以此来改善两国关系,结成友好同盟。和亲之策,创始于西汉。西汉建国之初,北方匈奴实力强大,冒顿单于野心勃...……更多
西汉的“和亲政策”对历史有何意义
...目的的联姻,说得不好听一点,和亲制度就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和亲的本质就是以过让女性权利为主的外交手段。那千古一帝刘邦究竟为什么要制定和亲政策?这一外交手段除了带给了西汉王朝屈辱之外,对王朝有什么积极作...……更多
为什么从来没有匈奴公主嫁给汉朝皇帝的情况
...遇险改变了刘邦对匈奴的轻视,他决心通过“和亲”这种手段,来维持和匈奴的关系。《何博士备论》:高帝曾以三十万之众困于白登之围,盖士不食者七日,已解而归,不思有以复之,而和亲始议矣。和亲又叫做”和戎“”和...……更多
明朝没有和亲是否与皇帝被“绑架”有关呢
...,和亲在古代朝代中,几乎是中原王朝统治者必行的一个外交手段,也许有时候被认为是屈辱妥协,为了某种利益牺牲皇族女子的幸福,但是一定程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在当时一定时间内维护了各地的稳定,让百姓免招...……更多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都没有做到,汉朝曾经出现了严重的和亲,为的就是躲避匈奴。不过经过汉朝的发展之后,得到了改善。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将匈奴打败,直到汉宣帝时期,匈奴被彻底的打败。话说回来,王朝的灭亡肯定是非常凄惨的,首先就...……更多
匈奴人如何对待死后的王昭君?莫高窟的一幅壁画,道出了真相
...翠湿平阳里》”在我国历史上,和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交”手段。每个朝代都会有不少“公主”被派往异国或者异族进行和亲,以此维系双方的友好关系。历史上有过的和亲公主不计其数,比较出名的有唐朝的文成公主、金...……更多
刘邦刚去世他就向吕雉示爱,吕雉:我年老色衰,给你找一个公主吧
...朝政,她对于匈奴的侵扰保持了警惕,并展现出了出色的外交手腕。她以一封信化解了冒顿单于的入侵,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危机。 冒顿单于曾向吕雉提出过无礼的提亲要求,试图借此侮辱汉朝皇室并挑衅汉朝的统治。然而,吕...……更多
汉朝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是否是“裸婚”?
...治联姻在汉朝时期,与匈奴的关系始终是朝廷最为关注的外交议题。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定和国家的安全,汉朝统治者经常采取与匈奴联姻的策略。这种联姻并不仅仅是为了增进双方的感情,更是一种政治手段,旨在通过婚姻关系...……更多
汉朝、唐朝以及明朝民族气概的对比
...汉武帝之前和之后前后竟然有13位刘氏宗亲公主被迫嫁给匈奴单于,昭君就是那个时候被迫嫁过去的。唐朝竟然有19位公主家给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甚至连唐朝西边的吐蕃也需要将公主嫁过去,比较出名的是文成公主,尽管这些...……更多
和亲背后的真相:唐朝的\'假公主\'与外交手段
...凛凛的。另外,和亲在古时候更多的是流于一种形式,是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没有人会在意太多,只要双方态度达成一致便可以了。其实,藩属国的国王娶到中原王朝的公主并没有什么荣耀感。史书上说那些藩属国国王多开心...……更多
刘细君为国和亲客死他乡,创下三个历史第一
...,以断匈奴右臂"的意见,再次下命命张骞率三百多人的外交使团去了乌孙国。乌孙国乃是西域诸游牧国之一、位于今伊犁河与伊塞克河一带的小国。全国60万人,养兵就近20万,设都赤谷城。其"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更多
从周朝到元明清,茶在丝绸之路上的兴衰史
...,以期消弭战祸。除了和亲,汉王朝拉拢匈奴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边境互市等手段,向匈奴输送丝绸。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一度“好汉缯絮食物”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匈奴上层社会,汉朝的衣服与食物是一种特别的风...……更多
推崇喇嘛庙的乾隆是否比朱元璋更明智
...关而入。清朝怀柔四方,不费兵卒而达到历朝难以企及的外交境界。 ……更多
刘细君:一位被遗忘的和亲公主的悲惨命运
...这一政治活动在某些时候取得了显著效果,比如王昭君在外交中的贡献,但也有一些和亲未能实现统治者理想中的效果。关键在于,和平与否并非取决于公主的嫁娶,而在于双方的诚意,否则再多的和亲公主也无法保证两个政权...……更多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富庶强盛,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地将自家姑娘愿嫁给荒芜的匈奴草原。历史不是今天想得那样,2000多年前的汉朝虽有“强汉”的盛誉,但匈奴的实力曾经一度超越过大汉。汉朝建立之初,刘邦的江山还没坐稳。来自漠北一直匈奴...……更多
2022-12-15 19:59:00盛唐
帝王为何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人?
...,就只有大明王朝是个硬骨头,没有想过要通过联姻这种手段来拉拢他们。 ……更多
冯嫽:从陪嫁小侍女到外交官的传奇人生
...。人称女张亮的冯嫽便是其中之一,从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的一生堪称传奇。抗战匈奴,陪嫁西域自古以来,和亲都是历朝历代掌权者巩固其政权的常用方式,早在上古时期便已初现雏形,只是并未明确这一概念,直到...……更多
从边缘到中心:西汉时期匈奴的崛起与衰落
...军费开支,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外交政策: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西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例如,西汉曾与匈奴进行和亲、互市等外交活动,试图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与匈奴的矛盾。然而,这些...……更多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心疼的和亲公主
...。和亲公主,只是筹码和亲,是一种出于政治目的的联姻手段。在西周年间就有着和亲的先例了,史书记载,周朝为了拉拢戎狄,周天子就迎娶了戎狄族的贵族女子为后。但在西周至秦年间,和亲一事还未被当朝统治者频繁使用...……更多
西汉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及其影响
...现西汉与匈奴关系转化的分水岭。此外,还可观察到西汉外交政策的变化。西汉建立伊始,中原地区生产力遭到战争摧残还未恢复,百姓流离失所,劳动力严重不足。史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所业,而大饥馑。...……更多
明朝为什么没有拿下西域?
...谁去的呢?就是那个著名的使臣叫陈城。陈诚,明朝著名外交家,五出阳关,翻雪山、过丛林、走戈壁、艰苦跋涉数万里,五使西域.重开“丝绸之路”,与郑和一海一陆为明王朝打开外交外贸事业的大门,开创明永乐年万国来...……更多
和亲公主为何给匈奴留不下子嗣
...释”出来。经过这一次兵败,刘邦认识到如果仅仅以武力手段来解决与匈奴的争端是不可取的。鉴于当时西汉的国力情况,于是对匈奴实行了和亲政策,远嫁公主到匈奴,以此来换得短暂的“和平”。而和亲不仅仅是可以换来短...……更多
...交往、交流和深度融合。一、大同贡道与大同马市明朝的外交政策,承袭几千年来的对外交往政策,与各国的外交,同样是一种朝贡外交,即作为天朝大国,明朝以接受其他国家和番邦的朝贡作为主要外交方式和手段。朝贡最初...……更多
公主下嫁与和亲政策: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间的婚姻、文化交流与战略
...取短暂的和平,或增加两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匈奴侵扰中原王朝边境长达800年之久,而西汉初期的和亲,缓和了汉匈关系,让汉朝统治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民生与经济的复苏上,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充足,...……更多
中国历史上皇帝按综合排名,谁能位居榜首?
...措施,包括加强边境防御、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推行外交手段。他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远征,打击了匈奴的势力,并最终实现了对匈奴的有效遏制和威慑。汉武帝不仅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压制了匈奴,还通过外交手段与匈奴建...……更多
汉唐明:三大王朝的异同与影响
...西域边陲对政权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西域北匈奴十分猖獗,由于北匈奴游牧民族的生产力较差,急需要各种生活物资的补给,所以时常对中原边境进行抢夺和侵犯。这对汉朝的政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就迫使汉朝...……更多
古代中原朝廷与少数民族和亲,是睦邻友好的象征还是耻辱?
...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减少战争的发生,为和睦和平的外交关系创造条件,这对于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有非常大的益处。和亲亦能融洽民族关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的民族由于发展起点、文化传承、风俗习惯等差...……更多
刘庄:智慧与节制的典范,稳固太子之位的策略家
...部下。再加上他的“性敏感”,对付王公大臣也能用雷霆手段。的投降。汉明帝用铁血的战术捍卫和巩固了皇权。在他的面前,宗族、亲戚、官员、外人,无不胆战心惊,不敢出差错。然而,无论如何打压,靠权贵扶持而建立的...……更多
白登之围:刘邦与匈奴的博弈与和亲政策的诞生
...一种政治联姻,根本目的是要达到一种政治目的,和亲是手段而已。如果把白登之围看做是汉初和亲政策的表层原因的话,那么其深层次原因有必要再一次啰嗦一下。和亲的表层原因在若干年以后成为汉朝大臣劝吕后面对冒顿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