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11 17:28:00 来源:中国江西网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就着可口菜肴小酌一杯四特酒,饮下的是千年“酒国醉乡”不变的文脉传承。

当远古青铜酒器呼应今日省酒龙头,一场跨时空碰杯激荡起江西酒业发展的浩荡历史。从筑卫城遗址的籼稻到《天工开物》中的“清江土烧”,从“娄源隆”酒坊的兴衰到樟树酿酒厂的改造,樟树市与四特酒相互交织、成就,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千年赣鄱史诗,在一杯酒中传递“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多维文化表达。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天时地利孕酒魂,四特之名古来传地处赣、袁两江冲积平原的樟树市,气候温和,水网密布,盛产优质大米;其地下水系江西名山阁皂山泉水余脉,水质清澈甘爽,天然富硒,硬度适中;而附近龙虎山所特有的红褚条石,空隙极多,吸水性强,是白酒发酵窖池的理想材料......种种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质条件,调配出樟树乃至整个赣鄱大地酿酒业兴盛底色。得“天时地利”之宜的樟树,也早早萌芽了酿酒业“人和”的种子。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筑卫城遗址、樊城堆遗址中就出土有碳化籼稻,这是当地具备产酒条件的早期佐证。在随后商代中晚期的吴城遗址中,又出土了精制的青铜斝、樽、爵等酒器,表明当时樟树的酿酒业已经相当发达。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而“四特”之名便可追溯到这一时期。相传夏朝时仪狄为酿酒始祖,商灭夏后,吴王寻访先人遗迹得“仪狄酿酒图谱”,便依图取阁皂山九龙泉水和当地优质稻米,经九九八十一天酿造出一斗甘醇美酒,之后吴王携此美酒宰四特(特:健壮的公牛),与吴民共同祭奠先祖神灵,祈祷先祖保佑吴人崛起。吴王觉得此酒和四特同等珍贵,便以“四特”相称。到战国时期,樟树吴城地区已被纳入“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版图,是时当地酒业已有盛名,有着奢华风雅饮酒礼仪的楚国上层,令吴城常年进奉“四特酒”供贵族阶级享用,进一步推动了当地酿酒产业发展。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樟树美酒载文脉,酿造古法代代承

此后随着酿酒技术的成熟及产业规模的扩大,清江美酒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并深刻影响着当地的发展进程。相传在汉魏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阁皂山下筑庐而居,因饮“四特酒”而大醉三日,最终彻悟道法,羽化成仙。之后道教中另一位传奇人物葛玄也因美酒与樟树结缘,他在阁皂山以酒合药,带动了当地药材业发展,间接奠定了樟树“药都”的地位。清江美酒还是文人雅士们妙笔生花的灵感来源。唐代诗人白居易就任江州司马时,就尤为钟爱,在寒冷的天气收到一坛新酒后,他迫不及待写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邀好友刘十九前来共饮;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江西任职期间深受百姓爱戴,得知他爱饮酒,百姓们便自发买了一坛“清江土烧”美酒相赠,陆游饮后题诗赞曰:“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句中以“名酒”赞“清江”,即为如今的四特酒。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樟树的酿酒业在宋朝迎来了新的高峰。当时樟树名为“清江”,《清江县志》曾记载当地“落日照江浦,轻帆过酒家”“竹径旁通沽酒市,桃花乱点钓鱼船”,从中可以遥想到当年酒肆遍地、酒香四溢的市井盛况。至明朝,宋应星将以“清江土烧”为代表的南方酿造技艺总结并详细收录于《天工开物》这部伟大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成为此后四特酒特香型酿造工艺的理论基础。清代,樟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酒都”,在众多酒肆中,一家名为“娄源隆”的店人气尤为火爆。它的创始人娄德清早年在“万成酒店”当学徒,自己开店后大大发扬了“四特土烧”酿造技术,并进一步改进了制粬、发酵、蒸馏等工艺,使得自家美酒名声大振。为了防伪,他卖的每坛酒上都会贴四个“特”字,“娄源隆”也由此成为现代四特酒品牌的前身。凭借出众的品质和口感,“娄源隆”曾一度将业务拓展到江南各省,最高的时候年产量达几十万斤,但好景不长,随着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和随后的抗日战争,“娄源隆”的销量大大萎靡,到新中国成立前,市场范围又收缩到了江西省内。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守正出新再拓局,特香独步誉神州拥有千年厚重历史积淀的四特酒,似乎也蕴含着江西人的精神:坚韧,团结,百折不挠。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政府开始对“娄源隆”酒店实行赎买政策,筹建了国营樟树酒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江西名酒四特酒得以薪火赓续并发展壮大。成立之初的四特酒厂设备陈旧,工艺流程缺失严重。在经过多番工艺改良、设备更新后,1958年,几位师傅终于酿成了完全符合传统风味和质量的四特酒。此后,四特酒持续创新精进,不仅成为国家级会议用酒,获得一代伟人“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赞誉,还多次蝉联江西省名酒,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华老字号称号等,成为江西名酒的代言词。1988年,对于四特酒乃至整个江西酒业都是个重要节点。这年,周恒刚、沈怡方、曹述舜等全国知名白酒专家齐聚四特酒厂,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和研讨,正式认定四特酒香型属于“特香型”,其特点为“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中国白酒自此迎来了新的香型品类,江西白酒产业也以“特香”为剑,开始了拓展全国市场的新征程。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一如当年“娄源隆”的低谷,经历90年代市场经济的冲刷,站在顶峰的四特酒也不得不面对品牌竞争激烈、法律法规欠缺等发展困境。对此,四特酒汲取前人经验和今人智慧,以“守正出新”应万变。一方面,是坚持古法酿造工艺,守住特香的“根”,并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和特香白酒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则是在董事长廖昶的带领下,对内进行公司改制,构建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外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行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四特酒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今天的四特酒,已成长为拥有三大产区,年基酒产能6万千升、总储酒能力突破11万千升的江西省内第一大酒企。起于蒙昧,聚天地人和,从萌芽到枝繁叶茂,四特酒的发展史,也是樟树乃至江西古今灿烂文化的映射。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三千年前,江西人用青铜器品味江南繁盛;三千年后,我们用四特致敬酒国醉乡。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昶曾多次强调,四特要坚持“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的发展理念。站在江西省建设“中国特香型白酒产区”的新起点,相信以四特酒为代表的江西酒企还将讲出更精彩的白酒故事,演绎属于这个千年的酒乡传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1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咖话川酒”第二期开讲:佳酿传千年,浓香飘万里
...向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探讨了川酒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酿酒业的深远影响。原中央电视台台长、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第六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2024-10-25 22:58:00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与温河酒的往事”征文选登
作者 赵尔侠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念出这句诗的,是我同学老魏。老魏端着酒杯,脸色微红,眼珠微红,眼神游移而迷离。粗糙的酒杯里,酒液轻轻摇晃出细密的波纹。窗外月色如
2023-06-21 15:43:00
酱香记忆:远明用一杯老酒和一场制曲仪式,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黔山贵水的绝美风光,品味贵州大地独有的鲜辣酸野,以一杯醇厚的远明酱香,与五湖四海的朋友共叙情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声势浩大的远明天时踩曲节,酒友们也在近距离的交流与深度
2024-06-12 15:56:00
“杏花村外青帘有,卖得茌山丁块酒。李白狂歌楼上眠,想复此间醉一斗。”夏日的茌平区温陈街道丁块街,醉一斗酒业集团的酿造车间里,蒸汽裹挟着酒香弥漫开来,酿酒师傅们穿梭其间,将传承千年
2025-09-05 10:31:00
风雨兼程 一路芬芳 百年民族品牌敬献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之精华,承文化之精粹,集五谷之精华,向世人酿造出了一杯“大国浓香”。75年砥砺奋进 生生不息酿就“大国浓香”岷江,携天府之国之富饶,金沙江,带青藏高原之雄奇,两江交汇于宜宾,
2024-10-01 11:48:00
食在三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手捧金樽到三明
...“一樽还酹江月”,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更有“一杯玉液汾、半部全唐诗”的说法。由粮食蜕变而成的酒都不能有一点马虎从古至今,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各类不同的酒,少说也有
2023-04-28 12:19:00
何以浓香,唯有千年:“大国浓香”的承袭与未来
...粮液品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向世界传递出五粮液这一杯“大国浓香”的千年风韵与品牌势能。 在中国品牌博览会会场,五粮液精心打造了“千年传承 活窖生香”主题展厅,以“五粮液国家
2024-05-17 12:01:00
举杯同庆迎新年 五粮佳酿共和美
...浓、小麦酿酒的曲香悠长、玉米酿酒的喷香尾甜,汇聚成一杯“酒味全面、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大国浓香。在元旦佳节选用五粮美酒,既是对味蕾的极致犒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匠心酿艺的
2024-12-31 11:22:00
四季轮转酝“大国浓香”一杯五粮美酒暖寒露
...老师傅,近万名五粮液匠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要酿一杯好酒,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的宜宾,在奔流不息的大江润泽下,造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
2024-10-08 16: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