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11 12:52: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

“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1941年,面对1000多名全副武装的凶悍敌人,渊子崖全村男女老少拿着简陋的土枪、土炮、砖头和棍棒奋起反抗。这场自发的、激烈悲壮的农民浴血保卫战,以巨大的牺牲让敌人付出了惨重代价,成为“村自卫战的典范”。从此,“中华抗日第一村”的荣光,永远属于渊子崖。

回应伪军敲诈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碧空瓦蓝如洗,村北山岭上,重重苍松翠柏挺劲,在渊子崖保卫战中牺牲的242位烈士就长眠于此。9米高的烈士塔屹立向天,塔下摆放的鲜花已经凋敝,但过不了多久,人们又会带来新的鲜花,斟上一杯烈酒,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苍松翠柏间,9米高的烈士塔屹立向天。

沭河东岸的这座小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中共山东滨海区抗日根据地沭水县板泉区。西临沭河敌占区,以东则是八路军的抗日活动区域,渊子崖村正处在敌我交错的拉锯地带。鬼子和汉奸经常来此“扫荡”,残杀百姓、抢掠财物,全村人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直到1940年1月,八路军一部来到板泉区一带开展游击战争。10月,抗大一分校民运工作团二队20余人进驻渊子崖及其附近村庄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在渊子崖村发展了十几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成立了村政权,农救会、妇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还建立抗日自卫队和游击小组。从此,渊子崖村民在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下,把过去打土匪用的“生铁牛”、五子炮、大刀、长矛、土枪等集中起来作为武器,同日伪军展开英勇的斗争。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为躲避匪盗祸乱,渊子崖村四周就筑起了5米多高、1米多厚的土夯围墙,墙上有垛口、枪眼,四个角还各建一座炮台。啃不下这块易守难攻的“肥肉”,日伪军对渊子崖恨之入骨,不断伺机寻找机会拔除这颗“眼中钉”。

1941年12月中旬,在沭河西岸小梁家据点活动的伪军,给渊子崖村送来一张条子,要村里上交鸡、肉、酒、白面等食品,还要大洋1000块,并扬言“如果不答应,就血洗渊子崖。”

“我父亲一听,当时就气了!”林凡义的儿子林祥秀回忆道,“抓过来就撕了,叫村里的文书写回条,东西都准备好了,有本事就来拿吧!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随后,时任村长的林凡义带领全村做好迎接敌人的一切准备。

12月18日,150名伪军包围渊子崖村。面对伪军进犯,全村男女老少众志成城,用土枪土炮将来犯之敌打得抱头鼠窜、大败而逃。首战告捷,全村士气大涨,却没有因此掉以轻心。为防止敌人卷土重来,渊子崖重新整顿备战。

挥动大刀长矛

贴身肉搏誓死守卫家园

12月20日清晨,一阵急促的枪声打破了渊子崖村的宁静。

原来,伪军队长梁化轩得知有一批日军要西渡沭河,就指使伪军在渊子崖村附近故意打枪、放炮、扔手榴弹,吸引日军的注意,并乘机告密渊子崖内藏有八路军。1000多名日军,携带4门大炮,意欲与伪军形成合围,突袭渊子崖。

战斗一触即发。眼见日军从四面八方包来,林凡义大声动员乡亲,“现在跑是跑不掉了,退也没有后路,土墙后面就是我们的家,家里有老人、妇女和小孩,一旦敌人进来,后果不堪设想,只有拼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渊子崖村不分男女老幼,拿起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锄头、菜刀、木棍等当武器,誓死守卫家园。

日军首先从东北角发起进攻,炮弹像流星似地飞向围墙,一些墙被炸毁,林凡义就带领自卫队拿起铁锨、镢头抓紧修补。炮击过后,日军没有听到村内的动静,于是端着枪以散兵阵形向村庄摸来。瞅准时机,自卫队土炮和枪支一起开火,浓烟滚滚,前面的日军纷纷倒下,后面的掉头就跑,日军的第一轮进攻就这样被打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渊子崖村民就是使用这样的农具和冷兵器抵抗日伪侵略。

一上午,村民们冒着弹雨,不停用门板、石块把日军炸出的缺口堵上。等日军靠近就用枪打,没有枪的就用大刀砍,没有大刀的就用石块砸。弹药逐渐耗尽,负责后勤供应的老人和儿童送来了砖头、铡刀、菜刀、铁叉,全村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毫不畏惧,连续打退敌方的6次冲锋。

激战至午后,敌人再次集中炮火猛攻相对薄弱的东北角。围墙、炮楼彻底倒塌,大批日伪军攻进村内。自卫队员和乡亲们随即与敌人展开了巷战肉搏,村民的喊杀声不绝于耳。“有个叫林老七的,身高有一米八左右,拎着大闸刀,站在豁口边上,鬼子过来一个砍倒一个,连砍死了七个。” 林祥秀说。

拼死肉搏中,村自卫队队员林九臣英勇牺牲,他的妻子手拿一把菜刀,仍奋力与敌人搏斗,在砍死一名日军后被敌人刺死。几名日军包围了林庆海,他点燃火药罐扔向敌人,自己也被烧成了火人。林清义、林九星等十几个会武功的老人,同日军拼杀在一起,也不幸全部中弹牺牲……

情况越来越危急,得知消息的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和区长冯干三,率领县区武工队和山东纵队二旅五团的一个连火速赶到,随即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面对内外夹击,敌人难以招架,最后不得不狼狈撤出村子。

“村自卫战的典范”

渊子崖重获新生

落日西沉,渊子崖村三分之二的土地已被火海包围,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街道、断墙,触目惊心。

在增援战斗中,刘新一、冯干三和40多名八路军战士、县区中队战士壮烈牺牲。而渊子崖村民以原始简陋的武器,同装备精良的千余日伪军血战一整天,打死日军官兵100余人,但自卫团员和群众也有147人在搏斗中壮烈牺牲。

渊子崖村自卫战的英勇事迹传开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该村是“村自卫战的典范”,渊子崖因此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1942年,滨海专署授予渊子崖村“抗日楷模村”光荣称号。两年后,滨海专署为了纪念在渊子崖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在村北山岭上,用紫红色的巨石建成了一座六角七级的纪念塔。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勇敢的村庄。1985年,在纪念塔的基础上,莒南县建造了渊子崖村抗日保卫战纪念遗址,现已成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英勇悲壮、感人至深的事迹还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199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专题片《血战渊子崖》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2015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渊子崖抗日楷模村村民被民政部授予“抗日英雄群体”荣誉称号;10月,红色沂蒙爱国主义情景组歌《沂蒙红崖》唱响首都北京。同年,著名军旅作家铁流的报告文学《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发表于《人民文学》。铁流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及,“抗战时期无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抗战,激战都非常惨烈。而农民群体,农民的血性、中国人不甘心当亡国奴的精神,都在渊子崖保卫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逝者已去,余荫尚存。如今,渊子崖村依托红色资源,规划的文化综合体项目,正加速实施中。同时,以渊子崖文化综合体项目为抓手,以花生等特色产业为支撑,构建起集河渠景观带、北部红色研学区、中部农业示范区、南部生态休闲区于一体的“一带三区”布局的“红崖沭柳·梳心板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涵盖渊子崖、新城、周家岭等10个村。

丰碑不朽,英灵长眠。80多年来,那座烈士纪念塔仍旧巍然耸立,守卫这片掩埋忠骨的黄土地,见证渊子崖村蓬勃新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骨铮铮“红三村”
...地军民使用过的部分装备,墙上悬挂的是反映“红三村”保卫战经过的图片。在这里,记者见到了74岁的村民刘全义。年轻时,他是村里的村医,常利用出诊机会,向村民们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故
2025-08-12 18:26: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的入口处,一段斑驳的城墙静静矗立,墙面上“中华抗日第一村”七个字历经风雨却愈发醒目。80多年前,这里的枪炮声曾划破沭河两岸的寂静,一场惨烈的保卫战在这里打响。临沂渊子崖村村口
2025-08-23 11:14:00
...都不敢进。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村落保卫战……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充满智慧的河北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为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侵略者陷入了一场“没
2025-08-28 07:48:00
走进冀鲁边丨重温商河抗战历史,追忆先烈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磊冀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河北省津南地区的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的乐陵市等部分县合并形成的一个战略区,冀鲁边区有深厚的红色底蕴。1939年秋至1940年春,
2023-05-30 12:0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顽强的尼山区十八盘山保卫战
...与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1940年,这里发生十八盘保卫战,谱写了尼山区党政军民奋勇斗争的壮丽诗篇。敌伪4000多人包围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尼山区是邹县、曲阜、泗水、滕县、
2025-07-18 11:33:00
他率2000伪军起义后,日寇视其为眼中钉,历时两年将其围杀
...北上投靠了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并参加了著名的“江桥保卫战”。1932年,马占山被迫诈降,最后逃往苏联,但其麾下军官却没有这么幸运,被日寇提前分散调离,王浦也成了一名伪军军官。
2023-09-15 17:21:00
...、王少奇……这些为了祖国解放、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先烈,危急关头,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身躯虽然倒下,但英勇形象永存。为了新中国和中国人民,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他们早已在亿
2025-07-29 00:42:00
话剧《血色戴营》震撼首演:重温戴家抗战壮举,缅怀先烈
...次话剧《血色戴营》的演出,旨在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演出过程中,观众们跟随剧中人的脚步,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抗战岁月,深刻感受到了戴家的家国情怀。吉刻
2025-09-02 14: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山西兴县:发扬吕梁精神 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地处山西吕梁山区的兴县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八路军120师的主战场之一。晋绥军民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为保卫革命圣地延安筑起坚实屏障。如今,
2025-07-06 21: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